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张素红  唐亚娟 《首都医药》2012,19(22):36-37
目的探析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分析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的剂型,阐述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结果与结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各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等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确认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制剂,用于呼吸系统、腹腔、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的经验治疗有效,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热、院内感染也有效。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治疗混合感染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2.
常见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的革兰阳性菌包括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大量侵入性操作,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耐药水平也迅速上升,现就常见的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β-内酰胺类、高浓度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索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HPLC化学衍生化技术在氨基糖苷类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属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均有作用,作为化疗药物已被广泛地用于临床.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抗生素已共同构成化疗药物的主要支柱.  相似文献   

4.
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球菌属革兰阳性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肠球菌所致医院感染率的升高与头孢菌素等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大量侵入性操作,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耐药水平也迅速上升,对其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肠球菌对糖肽类、β-内酰胺类、高浓度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已成为临床医师的一大挑战,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也已出现。耐糖肽类菌株的窄谱抗生素已有不少新品种用于临床,本文就新的抗耐药革兰阳性菌抗生素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青霉烯及其代表药物法罗培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霉烯是一类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其它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相比,其结构明显不同。因其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高度稳定性,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高亲和力等主要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代表药物法罗培南是第一个开发上市的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需氧及厌氧性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显示出广谱的抗菌活性,是一类新的抗感染药物。对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体内外研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红 《上海医药》1995,(5):32-34
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成为抗生素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如: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及氧头孢烯类等)。随着临床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亦呈增长的趋势。此类耐药的一个最重要机理是产生β-内酰酶。β-内酰胺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内酰胺环,从而使这类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碳青霉烯是一组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对革兰阳性菌(G )和革兰阴性菌 (G - )、需氧菌、厌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该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目前 ,该类抗生素在临床用得较多的品种主要有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9.
氨苄西林为一种广谱青霉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很多菌株产生了耐药性。耐药机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细菌产生了灭活酶或钝化酶,使抗生素在起效前就被水解、灭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言,最重要的灭活酶就是β-内酰胺酶。舒巴坦为半合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金葡菌和多数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其中对Ⅱ、Ⅲ、Ⅳ、Ⅴ型的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10.
用分批与连续培养法进行万古霉素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方拟无枝菌酸菌(Amycolatopsis orieritalis)产生糖肽抗生素万古霉素和N-去甲基万古霉索。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具有特殊的作用方式,即与肽葡聚糖末端的羧基相结合。尽管近年来关于耐药菌的报道有所增加,但万古霉素及有关糖肽类仍然是抗  相似文献   

11.
丁天然  张永信 《上海医药》2011,32(5):222-226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各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等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确认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制剂用于呼吸系统、腹腔、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的经验治疗有效,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热、院内感染也有效。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治疗混合感染特别有效,用于多重耐药菌如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致感染治疗亦在增加。本文简要介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发展和开发近况。  相似文献   

12.
新抗菌药物的特点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几种新抗生素的特点:β内酰胺类及酶抑制剂增强了对酶的稳定性和抑制作用和增强抗菌活性;氟喹诺酮类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及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及其他细胞内细菌的作用,避免了光毒性;糖肽类、噁唑烷酮类等增强革兰阳性耐药菌的作用,新的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药不断开发的同时合理用药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专一性地与细菌细胞内膜上的靶位点结合,干扰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由于这些靶位点能与同位素标记的青霉素G共价结合.因此将这些靶位点称之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PBPs具有酶活性,在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研究PBPs则对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及耐药机制有重要意义.已知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①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使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②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降低.阻碍抗生素进入细菌内膜靶位,即改变细菌外膜蛋白,减少抗生素吸收.③对于不产生β-内酰胺酶且外膜通透性无障碍的细菌.获得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能力是通过改变抗生素的作用靶位点,其结果或是改变PBPs数量,或是降低药物与PBPs的亲和力,即染色体介导的改变PBPs而产生的耐药性,称为固有耐药性.这种不依赖β-内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大部分β-内酰胺酶,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在临床抗感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耐药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临床医师对该类合剂  相似文献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霍秀敏 《药品评价》2005,2(5):324-32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penicillins)与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以及近年开发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般来说,该类抗生素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少,但对特异体质的患者也可发生致命性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致使此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中受到限制。现主要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性反应的发生机理、过敏反应与药物质量控制的关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定义、来源、分类和分析方法,以及β-内…  相似文献   

16.
抗菌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九十年代各国首次的抗细菌抗生素共24种,其中有头孢菌素14种,碳青霉烯2种,青霉烯1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其制剂1种,氨基糖苷、大环内酯与安莎类抗生素各2种。新上市的合成抗菌药共10种,包括喹诺酮类化合物9种和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1种。还有一批颇具特色的新抗菌药正在研究开发中。1.第四代头孢菌素与第三代了头孢菌素:概述了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兰、头孢瑟利等4种第四代头孢菌素与头孢地尼、头孢布烯、头孢帕肟酯、头孢托仑酯、头孢卡品酯等6种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的性能。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评介了新上市的培尼培南、美洛培南与正在开发中的比阿培南等的特性。3.青霉烯类抗生素:报道了新上市的呋洛培南与正在研究中的利替培南酯与TMA-230等。4.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其制剂,在介绍新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与其制剂他唑西林的性状之后,评述了新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的进展。5.其他抗生素:概述了一些对大环内酯耐药菌有作用的新大环内酯和若干对革兰阳性与阴性菌,特别是对四环素耐药菌有作用的广谱新甘氨酰四环素。6.喹诺酮类抗菌药:评述了九十年代面市的替马沙星、芦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那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和阿拉沙星等9种喹诺酮和进行临床评价的巴洛沙星、克林沙星、格替沙星、帕珠沙星、鲁丽沙星、莫西沙星和西他沙星等7种新喹诺酮的性能。7.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药物的探索;重点评介了新糖肽类抗生素,链阳菌素类抗生素,恶唑烷酮类抗菌药以及β-内酰胺增强剂等研究的进展。当前临床上正面临严峻的细菌耐药性挑战,耐药性自革兰阴性杆菌发展到革兰阳性球菌,由院内感染发展到院外感染。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发生率增多;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在许多地区传播;出现了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生素和其他多种抗生素的肠球菌,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自本世纪八十年代起,多种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的抗菌药(新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相继应用于临床,并获得良好。迈入九十年代,头孢菌素与喹诺酮类抗菌药都出现了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明显增强的新品种;新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应用;β-内酰胺增强剂的发现;氨基糖苷中抗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品种的出现;链阳菌素类抗生素的重新启用以及在研究中颇具特色的品种的开发等,将对抗感染化疗现状的改善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17.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维利 《天津药学》2004,16(3):53-55
β-内酰胺类是临床应用广泛、抗感染效果强大的一类抗生素,但细菌的耐药性目前已成为此类药物的严重问题。细菌耐药最主要机制是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而解决细菌产生耐药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使不耐酶的抗生素发挥它原  相似文献   

18.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革兰阳性球菌是社区和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中较为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等.近几十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大量文献报道显示,利奈唑胺在治疗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方面比糖肽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更有效.如何对利奈唑胺进行正确的临床定位,使之既能保证疗效,又不至于因滥用而导致其临床寿命缩短,对充分发挥该药的优良抗菌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增强剂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细菌耐药性,及其抗生素后效应(PAE)的特点、临床意义等新近研究进展,为在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借鉴PAE理论,改进传统的给药方案,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等,为品种最多、研究进展最快、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大类药物.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主导地位.从第一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G上市至今将近60年的历史,由于长期大量的应用,细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严重.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很多,包括靶位结构或亲和力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住改变、细胞膜主动外排系统及细菌产生灭活酶等.而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了解决产酶耐药问题,近年来通过研制耐酶的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途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开创了广阔前景.本文论述了β-内酰胺酶分类、生物活性及各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作用特点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主要品种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