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术失败的常见原因,以提高手术治疗水平,获得干耳.方法 对28例乳突根治术后长期不干耳的患者进行再次手术.结果 28例患者经1~2个月局部换药均获得干耳.无一例眩晕、面瘫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引流不畅、术腔异物遗留等是乳突根治术失败导致不干耳的原凶.乳突腔充分轮廓化,显微镜下彻底清除病灶并确保术腔的引流通畅是防止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失败的原因,提高干耳率。方法:按解剖学部位由外向内统计34例(35耳)术中所见病变。结果:外耳道口狭窄8耳;面神经嵴过高20耳;病变残留24耳;换药不当10耳。有30耳随访6个月达到干耳,疗效满意。结果:外耳道口狭窄、面神经嵴过高、病变组织残留、换药不当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乳突根治再手术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秋天  梁建平  侯萍 《广西医学》2000,22(2):338-339
乳突根治术是耳科的基本手术 ,其目的是清除病变获得干耳 ,尽可能保留或重建听力。乳突根治术后胆脂瘤或炎性病变复发在临床常见 ,现就我科1 990年 5月~ 1 998年 1 2月 32例 ( 35耳 )乳突根治再手术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中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9~ 68岁 ,平均 2 7.1岁。首次手术见有胆脂瘤 1 1例 ( 1 2耳 ) ,炎性肉芽 8例 ( 8耳 ) ,混合病变 1 3例( 1 5耳 )。两次手术时间相隔 1年内 1 2耳 (最短 3个月 ) ,1年以上 1 6耳 ,1 0年以上 7耳 (最长 2 0年 )。其中再手术 1次 33耳 ,2次 1耳 ,3次 1耳。1 .2 手术 :…  相似文献   

4.
乳突再根治术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突再根治术的手术疗效和临床特点,分析乳突根治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2例资料完整的乳突再根治术病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 12例匀采用耳后切口,大部分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手术,彻底地清除病变,术后术腔上皮化良好,在随房期内,无一例再发。结论 乳突再根术手术难度大,需要彻底地清除病变,以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1999年4月~2009年4月197例乳突根治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68例不干耳,49例行再根治术.结论 乳突根治术不干耳原因:(1)病变清除不彻底;(2)引流不畅;(3)术后换药不当;(4)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6.
乳突根治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斌  陈伊宁 《广西医学》2003,25(6):984-984
危险型中耳炎 (胆脂瘤型中耳炎、骨疡型中耳炎 )的治疗多需手术治疗 (1~ 4) ,但部分病人手术后仍会复发 ,继续流脓。现将我院 1 998~ 2 0 0 1年 2 8例乳突根治术后再手术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中 ,男性 2 3例 ,女性 5例 ,年龄 1 5~ 65岁。其中再行根治术一次 2 5例 ,占89.5 % ,二次 2例 ,三次 1例。距离前次手术时间最短 7个月 ,最长 1 1年。 2 2例原为胆脂瘤型中耳炎 ,6例为骨疡型中耳炎。1 .2 手术所见 :术中发现胆脂瘤复发者 7例 (占2 5 % ) ,炎性肉芽组织增生者 1 7例 (占 60 % ) ,病灶存于上鼓室 …  相似文献   

7.
我科1985年1月~1994年10月行乳突再根治术1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例(11耳)中,男6例,女5例,年龄9~60岁。第一次乳突根治术后至再根治时间:20年以上者2例,10~20年2例,1~9年3例,1年内4例,最长37年,最短20天。两次行乳突根治术者9例,3次者2例。手术切口采用耳内切口9例,耳后切口2例。创腔用游离裂层皮片或筋膜移植4例,耳后带蒂皮瓣移植4例,外耳道皮瓣移植1例,2例未植皮,11例均未并发面瘫。再次术中所见病变情况:①病灶清除不彻底,其中胆脂瘤3耳,肉芽2耳,…  相似文献   

8.
9.
乳突根治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突根治术是治疗慢性中耳炎常见手术 ,由于中耳乳突的显微解剖复杂 ,术者技术不够熟练 ,解剖不清 ,术中病变清除不彻底 ,术腔未开放 ,致引流不畅 ,外耳道口处理不当致术腔通气量与术腔表面积之间的正常比例关系失调等致术后长期流脓 ,需再次手术 ,1981~ 1999年笔者共收治乳突根治术后再手术 31例 (37耳 ) ,现根据术中所见 ,对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31例 (37耳 ) ,男 2 1例 ,女 10例 ,年龄 6~ 5 8岁 ,乳突根治术后的乳突再手术时间 1个月至 30年。乳突再次手术在全麻及显微镜下进行 ,2 8例随访…  相似文献   

10.
霍红 《中原医刊》2004,31(11):24-25
我科自1987年-2001年行改良乳突根治术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54例法乐氏四联症患者施行根治术,手术死亡5例(9.3%);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12例(24.0%),其中6例并发肺水肿,均行气管切开;存活49例,除2例出院时伴右心功不全外,余均恢复良好出院。作者就手术适应症、右室流出道疏通、室缺修补、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处理及术后管理等问题讲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和/或骨疡型)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总结2001年1月~2004年1月,经3年以上随访的86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加Ⅰ期鼓室成形术病例,分析其优、缺点及远期疗效。结果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远期听力较术前听力气导提高17dB,远期复发率为4.7%。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远期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分析该院耳鼻喉科2010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8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联合治疗组(乳突根治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29例和乳突根治术组29例。结果联合治疗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外耳道形状变化和临床疗效100%均优于乳突根治术组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文志  岳文江  冯焕敏  王振东 《医学综述》2010,16(16):2544-2545
目的观察乳突再根治一期鼓室成形术对中耳乳突根治术后继续流脓、听力损失明显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1~7月37例乳突根治术后42耳行乳突再根治一期鼓室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乳突再根治一期鼓室成形术患者临床观察3个月至5年无再流脓发生;42耳中,听力较前提高10~20dB者33耳(占78.6%);术后短期一过性眩晕、面瘫4例,3个月后完全恢复。结论对中耳乳突根治术后继续流脓、听力损失明显的患者行乳突再根治一期鼓室成形术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鼻内窥镜进行鼻部手术180例,其中,鼻窦开放术57例;上颌窦或筛窦开放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或鼻息肉摘除术30例;筛窦或上颌窦开放术+鼻息肉摘除术55例;全鼻窦开放术+鼻息肉摘除术38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鼻塞完全消失者120例(120/160);脓涕完全消失者126例(126/169);头昏头痛完全缓解者102例(102/130)。重点讨论了手术适应证,术前检查,出血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报道1973-1989年间烧伤死亡病例432例。其中,全身侵袭性感染253例(58.57%);内脏并发症94例(21.76%);休克41例(9.49%);吸入性损伤34例(7.87%);其它10例(2.31%),并就其死因相互关系及其预防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放射治疗垂体瘤62例,其中单纯放疗8例,手术后加放疗54例。治疗后3、5、10年的控制分别为54、45、27例(治疗后满10年者44例),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对189例EHF患者进行了分析,认为下列各项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价值:神经精神症状;顽固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血容量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胶胨状球结膜水肿伴血肿;颜面部淤斑;早期出现的以针刺部位为中心迅速扩大融合的淤斑;剧烈腹痛;长时间尿闭;视物模糊;严重继发感染;出现黄疸、类白血病反应;血小板<30×10~9/L、BUN>43mmol/L、Cr>707μmol/L;血性尿膜;血钾>6.5mmol/L以及发热、休克与少尿三期重叠的病人等。  相似文献   

19.
本提出“腹膜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共行16例,手术结果表明,采用该术式时间短(平均3h),肛门排气时间50h,术后肠胀气轻,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其特点是:由于层次分离膀胱与腹膜,层次清楚,速度快,出血少,利于淋巴清扫,并对手术方法及适应症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8例外部性脑积水(Externalhydrocephalus,简称EH)患者进行临床和CT分析。EH主要CT表现为额顶区对称性蛛网膜下腔增宽,纵裂池前部增宽。基底池,鞍上池、外侧裂池可增大。EH在临床和CT表现方面须与脑萎缩,硬膜下积液鉴别诊断。EH多数预后良好,常在2~3岁自愈。其CT表现有特征性,在诊断EH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