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容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UC与肠道菌群失调有着重要的关系。现将对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以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一种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部位见于直肠和结肠,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常见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具有难治、易复发、有癌变倾向等特点。U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UC具有个体遗传基因易感特点,自身免疫增强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的炎性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直肠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5月~2007年10月溃疡性结肠炎12例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术后均存活。6例行全结肠直肠黏膜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4例行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回肠造瘘术,1例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另1例行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随访3年疗效满意。结论:积极预防及治疗原发病,病变早期行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特发于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是一种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过程。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其病理过程漫长,常反复发作。UC以腹泻、腹痛、黏液便、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侵犯大肠(直肠和结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病变以溃疡为主,直肠和远端结肠受累多见,但可向近端扩展,甚至遍及整个结肠。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疾病往往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征  汪维伟 《重庆医学》2007,36(7):661-66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一种慢性结肠、直肠炎性疾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并与结肠癌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9.
胡源 《新疆医学》2011,41(10):92-9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直肠利结肠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过程、自动复发为其特征[1]。它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利黏膜下层,发病从远端结肠,逆行向近端蔓延,可逐渐累及整个结肠,呈连续性分布,同时可伴有肠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李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02-2003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及溃疡,多先累及直肠及远端结肠,而后向近端扩展,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甚至发展为结直肠癌。UC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且近年来其发病有逐渐增加趋势,应引起重视。本文总结近10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疾病,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征。本病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本病属中医“久痢”、“泄泻”、“腹痛”、“肠痹”、“肠游”等范畴。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UC2的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为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其结肠病变黏膜组织中的MUC2表达水平;并设立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正常组织中MUC2阳性表达,溃疡性结肠炎组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水平的比较(1.0±0.9vs5.2±2.7),有显著性差异(P〈0.01)。MUC2的表达强度与病情活动性(病情轻重、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病变部位)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在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MUC2表达水平明显减低,提示MUC2与UC关系密切,参与了UC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MUC2表达活性与UC的病情活动性及严重性(病情轻重、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病变部位)有一定关联,其表达量也可作为判断疾病程度的指标之一。MUC2的阳性染色都表现在胞质中。正常对照组的结肠黏膜中均检测到活化的MUC2,而溃疡性结肠炎组MUC2的表达明显减低,说明MUC2的表达减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UC2的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为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其结肠病变黏膜组织中的MUC2表达水平;并设立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正常组织中MUC2阳性表达,溃疡性结肠炎组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水平的比较(1.0±0.9vs5.2±2.7),有显著性差异(P<0.01)。MUC2的表达强度与病情活动性(病情轻重、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病变部位)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在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MUC2表达水平明显减低,提示MUC2与UC关系密切,参与了UC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MUC2表达活性与UC的病情活动性及严重性(病情轻重、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病变部位)有一定关联,其表达量也可作为判断疾病程度的指标之一。MUC2的阳性染色都表现在胞质中。正常对照组的结肠黏膜中均检测到活化的MUC2,而溃疡性结肠炎组MUC2的表达明显减低,说明MUC2的表达减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反复发作.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遗传因素在UC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大多数调查发现UC在血缘家族的发病率较高,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近年来,UC基因多态性研究已成为热点,UC的发病是多基因参与、作用于免疫系统和靶器官的疾病。对UC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发现其存在许多易感基因,现就UC易感基因及新发现易感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结直肠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漫长且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且有癌变风险~([1-2])。UC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以及纤维结肠镜检。UC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案也存在较大差异。纤维结肠镜检是UC诊断及病情评估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性操作、无法重复进行。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中医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多,辨证归属于 "泄泻"、"痢疾"等病范畴.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是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腹痛、腹泻、黏液便和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原因和致病机制至今还不明确,有研究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