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子宫颈癌组织的血流信号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的相互关联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38例子宫颈癌和45例正常宫颈组织内血流信号,计测阻力指数(RI);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MVD.结果 子宫颈癌患者的MVD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子宫颈癌组织内血流RI值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宫颈癌肿瘤组织内血流RI值和MVD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无关(P均>0.05).子宫颈癌肿瘤组织内血流RI值与免疫组化检测的肿瘤MVD呈负相关(r=-0.489,P=0.018).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颈癌血流RI值与免疫组化检测肿瘤MVD从不同角度反映子宫颈癌的血管生成情况,有利于对子宫颈癌血管生成及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癌血管生成活性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 2 2例宫颈癌组织血流信号定量测定阻力指数 (RI)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的FⅧ RA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两者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①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即LN(+ )组CDFI检测RI值 (0 .34± 0 .0 9)明显低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组LN(- )组 (0 .4 6± 0 .1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LN(+ )组MVD(6 7.4 2± 13.72 )较LN(- )组 (5 1.71± 11.4 9)显著增高 (P <0 .0 1)。③反映血管生成活性的RI值与MVD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负相关 ) (r =- 0 .78,P <0 .0 1)。结论 宫颈癌血管生成活跃者淋巴转移可能性大 ,CD FI对宫颈癌肿瘤内血流检测可能为临床判断盆腔淋巴转移和手术彻底清扫淋巴结提供一较为简便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梁青春  张新民 《疑难病杂志》2009,8(10):599-601,F000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浸润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PTC中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受体3(VEGFR-3,标记淋巴管)、CD68(标记TAMs)的表达;在显微镜下计数淋巴管密度(LVD)、TAMs;采用免疫组化双染LAB-SA法观察TAMs中VEGF-C的表达。结果VEGF-C阳性指数(PI)值腺外型(21.4±2.8)高于微癌(10.1±0.8)与腺内型(11.9±1.2)(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23.2±3.8)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14.5±2.9)(P<0.01);TAMs计数腺外型(43.2±5.6)高于微癌(18.8±1.9)与腺内型(23.0±2.0)(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41.3±8.4)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30.4±4.8)(P<0.01);LVD腺内型(9.9±1.8)高于微癌(6.0±0.8)、腺外型(19.2±3.0)高于腺内型(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19.6±2.5)高于无淋巴转移(12.5±2.8)(P<0.05)。VEGF-C与LVD计数呈正相关(r=0.91,P<0.01),TAMs与LVD呈正相关(r=0.83,P<0.01)。VEGF-C阳性表达的巨噬细胞占总巨噬细胞的21.3%。结论VEGF-C、TAMs及淋巴管生成与PTC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TAMs参与了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二维灰阶声像和血供变化及MRI跟踪鼻咽部肿瘤消退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为放疗补量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放疗后(65 Gy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血供情况与MRI检测鼻咽部肿瘤的消退程度。结果48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前转移淋巴结血流强度以2~3级为主;放疗后血流强度以0~1级为主,有显著差异(P<0.05)。放疗前,收缩期峰值流速(SPV)20.63±9.36 cm/s,阻力指数(RI)0.59±0.08;放疗后SPV 13.88±9.60 cm/s,RI 0.73±0.14,有显著差异(P<0.05)。淋巴结的血供情况及消退程度与鼻咽部肿瘤的消退呈正相关。结论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血供情况、大小变化,可初步判断放疗效果和作为增加放疗剂量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56例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患者淋巴结的门部回声情况、边缘缺损情况、钙化情况以及纵径和横径的比例,同时测量患者的淋巴结内部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情况,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39例(73枚),非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7例(94枚),阳性诊断率为87.2%;另外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和Vmax、RI都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阳性诊断率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结核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为颈部浅表结核性淋巴结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39例(185枚)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淋巴结病理检查情况,将淋巴结病变分为结核性淋巴结、反应性淋巴结、恶性转移淋巴结,比较三种淋巴结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流分型,计算不同阻力指数(RI)判断淋巴结病变性质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结核性淋巴结、反应性淋巴结的纵横比(L/S)高于转移性淋巴结,血流最大速度(Vmax)、RI低于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淋巴结的淋巴结门型、无血流信号血流分型占比高于反应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其边缘型、混合血流型占比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对结核性淋巴结、反应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动力学有助于辨别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血流分型有助于结核性淋巴结与反应性淋巴结的区分,综合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分型,能够为颈部浅表结核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78例,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及其联合应用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颈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颈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更加全面精确。  相似文献   

8.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血流动力化 ,以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二维超声观察 2 7例亚甲减患者及 30例正常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变化 ,测量其前后径。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内部血流分布状态 ,测量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最大的血流速度 (Vmax)和阻力指数。结果 亚甲减组甲状腺体积增大 ,回声降低 ,出现网格状条索状强回声 ,血流弥漫性增多 ,呈“火海征”。甲状腺上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 67.2± 12 .1cm /s)与正常甲状腺Vmax( 2 5 .43± 4.2 7cm /s)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RI( 0 .5 0 4± 0 .0 9)与正常组RI( 0 .60 9± 0 .0 7)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在检测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上血流表现形式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术前对原发性肝癌(45例)及转移性肝癌(37例)患者进行血流分级和测定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取术后或穿刺肿瘤组织进行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①原发性肝癌中〉3cm的肿瘤多见.血流分级Ⅱ级和Ⅲ级占85%(P〈0.05);转移性肝癌多数≤3cm,血流分级以0级和Ⅰ级者占88%(P〈0.05);原发性肝癌的Vmax为(57.5±29.8)cm/s,转移性肝癌Vmax为(34.5±2,8)cm/s,RI随肿块增大而增高。②转移性肝癌的MVD表达明显低于原发性,但两组肿瘤的MVD均数均随血流分级的增加和肿瘤增大而增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显像血流状态可较好地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秦真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6):709-71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炎与厚壁型胆囊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胆囊炎与16例胆囊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主要观察胆囊壁增厚的形态、胆囊黏膜线的完整性、胆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病灶内血供特征,测定动脉频谱的Vmax、RI值。结果①胆囊癌的内部血流分布以分枝状或杂乱型为主,Vmax(45.3±16.5)cm/s,RI0.73±0.12;慢性胆囊炎的内部血流分布以点状或短线状为主,Vmax(21.8±6.2)cm/s,RI0.71±0.08,RI与胆囊癌间无显著性差异;②胆囊壁均一弥漫性增厚者78.6%为胆囊炎,胆囊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者90.9%为胆囊癌;③胆囊炎病例中,95.8%胆囊黏膜线连续完整;胆囊癌则有93.3%胆囊黏膜线破坏残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炎与厚壁型胆囊癌术前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