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牙畸形是口腔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严重损害人们的心理生理健康。目前,国内外对错畸形的调查尚缺乏一种可靠、客观的统一标准。由于采用的调查标准不完全相同或调查方法不一致,对正确了解错畸形的患病率、发病率及发病规律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综述针对错畸形调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1 错牙合畸形的调查标准错畸形的患病率在国内外的许多统计报道中差异很大[1],可能由于制订的调查标准不同所致。正常是诊断和治疗错的基础和标准,早在18世纪Hunter对理想就作过描述,以后很多学者如Kingsley与Angle等对理想又进…  相似文献   

2.
前牙反(牙合),其下牙弓妨碍上牙弓向前发育,使上颌的发育不足,随年龄的增长而错(牙合)畸形愈来愈严重,颌面部的畸形愈来愈明显,为确保儿童的正常发育,要早期发现问题,及早防治。通过对5例乳牙反牙合的患者,以功能性矫治器Actirator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解除反(牙合)平均时间为29天。完成矫治为48天。本文认为乳牙反(牙合)易矫正,所需时间短,效果好,痛苦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社区口腔疾病的防治能力,摸清社区青少年的口腔牙列畸形的发生率.方法 对天河区林和街社区内的6所小学、一所中学的5886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采用个别正常(牙合)标准,用目前广泛应用的Angle氏的分类办法进行分类.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7所学校学生的口腔错牙合畸形发生率达29.1%.恒牙列的错(牙合)畸形率明显高于混合牙列,分别为33.3%,27.4%%.结论 口腔错(牙合)畸形的高发病率,严重影响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徐州市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方法选用2000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统一错(牙合)畸形调查表格,以个别正常(牙合)与Angle错(牙合)分类法为标准,随机抽查1239名初中生及小学生,检查牙颌情况,记录检查结果,统计推算出徐州市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结果经调查得出徐州市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57.79%及徐州市中小学生各类错(牙合)的构成比。结论徐州市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57.79%,较20世纪60年代全国的错(牙合)畸形发病率(48%)有明显增高。目前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太原市儿童和青少年替牙期、恒牙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错(牙合)类型构成比、各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个别正常(牙合)和Angle错(牙合)分类为标准,设计统一的表格,对太原市5所中小学校7 785名儿童和青少年替牙期及恒牙期错(牙合)畸形进行临床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 ①本次调查得出的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57.74%,其中,男性为59.52%,女性为55.5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错牙 合畸形安氏分类的构成比:Ⅰ类错(牙合)>Ⅱ1类错(牙合)>Ⅲ类错(牙合)>Ⅱ2类错(牙合).③在错(牙合)畸形临床表现中牙列拥挤的发病率为58.64%,居首位.结论 太原市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偏高,不同错(牙合)类型有不同临床表现,应尽早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矫治和阻断性矫治,同时,加强正畸宣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包头地区蒙古族学生错畸形发生及有关因素。方法:于包头地区普通中学中随机抽取12~16岁蒙古族中学生896名进行错牙合调查。结果:安氏Ⅰ类错发病率最高,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无明显差别。结论:错相关因素较多,需要加强对错牙合畸形患者早期宣传教育和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发生情况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 对兰州市西固区622名13~18岁青少年,以问卷形式就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 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50.32%,有正畸治疗意识者仅占30.03%;在错(牙合)畸形安氏分类构成比中,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最多,占59.11%,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2.55%;在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中,深覆(牙合)患者最多,占20.77%,前牙反(牙合)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3.59%.结论 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与以往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间水平,患者正畸治疗意识相对较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包头地区蒙古族学生错(牙合)畸形发生及有关因素.方法:于包头地区普通中学中随机抽取12~16岁蒙古族中学生896名进行错(牙合)调查.结果:安氏Ⅰ类错(牙合)发病率最高,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无明显差别.结论:错(牙合)相关因素较多,需要加强对错(牙合)畸形患者早期宣传教育和诊治.  相似文献   

9.
错牙合畸形调查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牙合)畸形是口腔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严重损害人们的心理生理健康.目前,国内外对错(牙合)畸形的调查尚缺乏一种可靠、客观的统一标准.由于采用的调查标准不完全相同或调查方法不一致,对正确了解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发病率及发病规律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综述针对错(牙合)畸形调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856名中专生错畸形状况分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专生错发生基本状况。方法对本地区一所学校的1856名在校中专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错牙合患病率为72.36%,各类常见错类型中牙列拥挤及深覆发生率分别为38.27%、27.10%。结论转变牙齿保健观念,积极进行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等工作,可有效降低错牙合畸形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1434名土家族儿童及中小学生牙(牙合)畸形的调查.发病率为25.66%,其中男27.48%,女23.90%(P>0.05);乳牙列期3.38%,混合牙列期27.02%(P<0.01);在各类错(牙合)百分比中,以牙拥挤最高(60.87%).资料表明,土家族发病率低于全国各大城市汉族(P<0.01);也低于本地区汉族(29.82%,P<0.01).作者认为,造成现代人类牙(牙合)畸形的主要机制之一,是牙量与骨量之间的不调.遗传因素是导致牙(牙合)畸形的主要原因.高度的咀嚼功能是最自然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银川市3918名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银川地区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为47.24%,汉、回、满三种主要居住民族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错中以安氏Ⅰ类错(牙合)发病率最高,临床最常见的错(牙合)为个别牙错位.11岁和17岁为错(牙合)发病的两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为今后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1 680人(男872人,女808人),对错(牙合)的安氏分类和错(牙合)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3.57%.结论:西宁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高于全国各地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西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错(牙合)畸形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为今后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1 680人(男872人,女808人),对错(牙合)的安氏分类和错(牙合)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3.57%.结论:西宁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高于全国各地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错畸形作为一种常见病,我国不少地区都曾有过调查,其患病率因种族和地区的不同以及调查标准的原因而有一定的差异,总体看发病率很高,以理想正常为标准,牙颌畸形的患病率可高达90%,以个别正常为标准,患病率为20.3%~32.5%。我院2005年1—12月对鹤岗地区三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学生进行了普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鹤岗地区三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学生共1543名,其中男815名,女728名,年龄12~15岁,除124名为混合牙列外,其余均为恒牙早期。1.2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表,由2名口腔医生到学校对学生逐一检查并登记。主要采取视诊方法,对受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140例3~7岁儿童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方法 对浙江省余姚市三所幼儿园314例3~7岁儿童患错(牙合)畸形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140例错(牙合)畸形儿童中,男性儿童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47.56% (78/164),女性儿童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41.33% (62/150),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Ⅰ类错(牙合)畸形102例,占72.9%;Ⅱ类错(牙合)畸形17例,占12.1%;Ⅲ类错(牙合)畸形21例,占15.0%.上、下颌第2乳磨牙远中面的关系分别为垂直型83例,占59.3%;近中型39例,占27.9%;远中型10例,占7.1%;混合型8例,占5.7%.结论 学龄前儿童错(牙合)畸形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中学生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方法 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对3729名中学生进行检查,并以临床症状分类分别进行错(牙合)记录。结果 洛龙区中学错(牙合)患病率为49.05%,患病率、安氏分类构成比及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在男女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错(牙合)的治疗率低。  相似文献   

18.
对银川市1346名儿童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错(牙合)的患病率为13.15%,汉、回、满等三种主要民族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6岁组儿童患病率低于其它年龄组,错(牙合)中反和深覆(牙合)的患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对海军某部2700名新兵错(牙合)情况及相关因素作了调查。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以Angle氏标准分类,并按错(牙合)症状进行分类,同时按Ⅰ°~Ⅴ°分类法记录龋齿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错(牙合)总患病率为31.67%,按Angle氏分类法:Ⅰ类22.29%,Ⅱ类5.30%,Ⅲ类4.07%。牙量>骨量型错(牙合)者患龋率明显高于正常(牙合)者(t=8.809,P<0.01)。笔者认为,征兵体检中应重视对严重错(牙合)畸型的检出,对错(牙合)可能引起的疾病作好跟踪防治。  相似文献   

20.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北京医科大学于2000年调查结果显示,乳牙期、替牙期和恒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病率分别为14.94%、9.65%和14.98%[1]。在颅面生长发育过程中,刺激颌骨向前生长来源于正常的咬合关系,由于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改变了颌骨正常受力方向,使上颌骨向前生长发育受到限制,而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在没有上颌的限制下过度生长,故安氏Ⅲ类错牙合常表现为面中份凹陷,即临床常见的“地包天”。在青春期即快速生长期来临前,早期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调整矢状关系,促进牙齿和颌骨向正常方向生长,对于利用生长潜力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