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峰 《小儿急救医学》2014,(2):68-69,73
疼痛的近期副作用包括对儿童呼吸、循环、代谢、免疫及神经系统的影响;远期副作用包括对心理、生长、发育、行为等身心方面的影响;同时,儿童疼痛也会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患儿实施镇痛和镇静治疗,是临床医师的道义与责任,需要临床医师从专业和人道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认识,使用镇痛和镇静治疗保持患儿安全和舒适是PICU治疗中的最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2.
绝大多数PICU患儿都会接受镇静镇痛治疗,无论是过度还是不足均会导致不良反应.自我评估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但常需结合行为和生理学指标进行判断.镇静镇痛评估方法繁多,但各有利弊,理想的评估方法应该简单、实用、可重复性好;但是目前尚无一种被大家完全接受的客观评估方法,也没有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及不同病情的患儿.因此,临床医师需根据不同的环境、病情、患者特点等选择适宜的评估方法,甚至需要不同的方法相结合,最终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2018年美国重症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先后发布了《ICU成年患者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201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发布《中国儿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儿镇痛镇静治疗专家共识》,新指南在旧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更新,特别是一些新的理念逐渐行成,本文围绕这些新的指南做一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危重患儿的镇静及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的患儿由于疾病本身及特殊的环境往往发生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研究表明,在PICU进行镇静、镇痛治疗是安全的。在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前应首先进行疼痛、镇静评估。疼痛的评估分为自述、行为观察、生理测量三种方法,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及认知水平选择相应的方法。目前阿片类药物仍然是镇痛的主要药物,异丙酚及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是镇静的主要药物。心理行为疗法是有效的辅助疗法,对肿瘤晚期患儿可以进行局床及神经阻断疗法。  相似文献   

5.
危重患儿除了面临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还经常遭受疼痛和焦虑,常常需要镇痛镇静治疗,使用不同的药物或联合用药都能获得理想效果,但应该重视各种镇痛镇静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介绍儿童常用镇痛镇静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实施镇静镇痛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诊治疗时常伴有外伤或疼痛.在急诊诊治期间,可能有必要进行某些疼痛或令人不适的诊疗操作.临床上需要急诊科医生为小儿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和镇静.为此,我们对国外已发表的相关研究结果做一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在急诊时小儿不会经受长时间或额外的疼痛;使用综合评估工具评估疼痛以分诊患儿;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途径,在首次疼痛处理时即提供有效镇痛;尽可能选择无痛苦的方式给药(经鼻、调味糖浆)等;经常再次评估疼痛分数以确保有效镇痛,并留有足够时间来等待药物起效,同时使用非药理和药理的模式镇痛;避免"常规"进行一些不必要的致痛的侵入性操作;使用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和区域麻醉连同适当的安全程序镇静,以避免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镇静镇痛治疗及管理状况,为镇静镇痛治疗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山东省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PICU参与了本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这6家PICU的1340例患儿,调阅病历资料,统计患儿的年龄、性别、入院24 h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是否接受镇静和(或)镇痛治疗、是否监测镇静和(或)镇痛情况、住院病死率等。依据是否接受镇静治疗和(或)镇痛治疗,将患儿分为单纯镇静组(798例)、镇静+镇痛组(120例)及非镇静镇痛组(422例),比较各组的病种、机械通气比例、低血压发生率、平均住PICU天数及院内病死率。结果1340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3.3±6.4)个月,其中男786例(58.7%)。6家PICU均已开展镇静治疗,其中5家PICU进行常规镇静评估;已开展镇痛治疗的PICU有4家,其中仅有2家进行常规疼痛评估。共有918例(68.5%)患儿接受了镇静治疗和(或)镇痛治疗,咪达唑仑是最常用的镇静药物,其次是右美托咪定。526例(57.3%)患儿进行了镇静评估监测,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120例(9.0%)患儿接受了镇静联合镇痛治疗,芬太尼是最常用的镇痛药物,38例(31.7%)患儿接受了常规疼痛评估。3组患儿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静+镇痛组外科疾病的比例最高,该组机械通气患儿的比例也最高(100.0%,120/120),非镇静镇痛组机械通气患儿的比例最低(11.4%,48/4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静+镇痛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略短于单纯镇静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镇痛组低血压发生率最高,非镇静镇痛组低血压发生率最低[21.7%(26/120)比2.1%(9/422),P<0.01]。院内病死率和平均住PICU天数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二氮类药物仍是目前山东省PICU中主要使用的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的应用逐渐增加,但镇痛剂应用的比例很低。目前镇痛镇静治疗主要用于外科术后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镇痛镇静治疗虽未增加患儿的院内病死率及平均住PICU天数,但增加了低血压的发生率。山东省PICU的镇静镇痛治疗和监测仍欠规范,主要体现在镇痛治疗以及对镇静和疼痛水平的评估未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镇静镇痛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现状及风险防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小儿对疼痛的反应与成人相似,焦虑、恐惧和疼痛等刺激会导致过度应激反应,直接影响危重患儿的预后。镇静镇痛治疗已成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小儿不会表达或不能确切表达,致使掌握镇静镇痛程度较为困难。如何使危重患儿在舒适无痛状态下接受治疗,一直是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之一。1危重患儿镇静镇痛的必要性PICU的危重患儿离开父母,被置于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频繁的检查和治疗操作、机械通气、噪音和长明灯扰乱正常睡眠周期等,均为导致患儿焦虑、恐惧和疼痛的常见原因。疾病本身如创伤、手术、缺氧和感染等…  相似文献   

9.
镇静镇痛技术在危重新生儿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生儿即能感知和记忆疼痛.其疼痛传导的特点包括外周痛觉感受器发育不成熟、主要由无髓鞘神经纤维传导、疼痛调节系统发育不完善以及存在内源性止痛机制.目前适用于危重新生儿的镇痛药物和技术有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非药物性镇痛技术、局部麻醉技术.镇静药物有苯二氮革类、丙泊酚、巴比妥类和水合氯醛等.现就危重新生儿中镇静镇痛药物应用及非药物性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危重患儿的镇静及镇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的患儿由于疾病本身及特殊的环境往往发生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研究表明,在PICU进行镇静、镇痛治疗是安全的。在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前应首先进行疼痛、镇静评估。疼痛的评估分为自述、行为观察、生理测量三种方法,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及认知水平选择相应的方法。目前阿片类药物仍然是镇痛的主要药物,异丙酚及苯二氮萆类药物是镇静的主要药物。心理行为疗法是有效的辅助疗法,对肿瘤晚期患儿可以进行局麻及神经阻断疗法。  相似文献   

11.
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疼痛及意识状态的评估是镇痛、镇静治疗中的首要工作,其不仅决定患儿是否需要镇痛、镇静治疗,而且还是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剂量调整的依据.现就目前临床常用的镇痛、镇静评估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后镇静镇痛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20例。镇痛组应用芬太尼0.5~2.0μg/(kg.h)持续静脉微量泵注入;对照组口服布洛芬5~8mg/(kg.次)。二组均用盐酸咪达唑仑0.01~0.20mg/(kg.h)静脉持续微量泵注入或0.05~0.10mg/(kg.次)间断静脉推注镇静。观察二组术后2、8、24、48h的镇静、镇痛效果,同时检测二组血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和血糖的应激指标水平;观察二组恶心、呕吐、心率及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评估镇静镇痛对患儿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2组在术后2、8、24h行Ramsay、Comfort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镇痛组和对照组术后2、8、24、48h,血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和血糖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且差异显著(Pa<0.05)。镇痛组术后2、8、24、48h血皮质醇、生长激素、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镇痛组8h血皮质醇、血糖,24h血皮质醇、生长激素和血糖,48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应时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存在应激反应,应用芬太尼联合盐酸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注的术后镇静镇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的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小,有利于患儿顺利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输血已成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而输血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该文简要介绍了输血医学的发展历史,对输血免疫学、成分输血、自体输血、交叉配血等现代输血医学的主要领域及专业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如输血阈值及相关指南建议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中镇静镇痛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寒冷季节,我国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工作更加艰巨,其中部分危重患儿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各地医疗机构加大投入力度,相继建立了ICU和抢救室,并配备了呼吸机等设备。但对于普通儿科医师和广大基层人员来说,对呼吸机的使用知识以及其在儿童的使用特点仍缺乏深入了解。为此,本刊特邀请部分急诊和重症医学专家进行呼吸机临床使用的专题笔谈。其目的是帮助临床一线的广大医师尽快熟悉和掌握呼吸机在儿童的使用,使呼吸机在抗击甲流的临床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sive care unit,PICU)护士镇痛镇静护理行为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构建规范化培训方案及研发标准化镇痛镇静护理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PICU护士镇痛镇静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对东北及内蒙古地区18家医院的435名P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东北及内蒙古地区PICU护士镇痛镇静护理行为问卷平均得分为(70.54±13.63)分。不同年龄、护龄、PICU护龄、学历、职称,以及是否是重症专科护士、是否接受过镇痛镇静培训、有无护理镇痛镇静患儿经历,各组间护士的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是否接受过镇痛镇静相关培训、有无护理镇痛镇静患儿经历及对镇痛镇静的态度是影响PICU护士镇痛镇静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东北及内蒙古地区PICU护士镇痛镇静护理行为尚有很大提升空间,PICU护士参加镇痛镇静相关培训次数越多、护理镇痛镇静患儿经历越丰富、镇痛镇静态度越积极,其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镇痛策略对机械通气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进行机械通气且需镇静镇痛治疗的危重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40例)和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40例),采用Ramsay及FLACC量表评估镇静、镇痛效果,记录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动态变化、脏器功能指标、瑞芬太尼及咪达唑仑应用总量、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及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2组患儿均能达到满意镇痛镇静效果。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达到镇静镇痛效果所需时间更短,Ramsay评估3~4级所占百分比增高,咪达唑仑用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自主呼吸频率均降低,但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在用药后3~24 h的心率、3~12 h的平均动脉压和自主呼吸频率下降更明显(P0.05)。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患儿用药后的6 h和12 h呼吸机潮气量及经皮氧饱和度均明显增高,呼气末二氧化碳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停药至苏醒的时间、拔管时间、机械通气以及PICU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2组患儿PICU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空腹血糖比镇静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PICU机械通气患儿采用瑞芬太尼+咪达唑仑治疗方案能迅速达到镇痛、镇静目标,改善通气效果,减少镇静剂用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机械通气治疗患儿在撤机后序贯维持镇痛镇静药物对预防谵妄及撤药反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支持≥5 d的61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撤机后无镇痛镇静药物维持)及观察组(31例,撤机后序贯镇痛镇静药物维持48 h),记录两组患儿撤机后24 h及72 h索菲亚撤药反应观察量表(Sophia Observation Withdrawal Symptoms Scale,SOS)评分、儿童谵妄量表(Paediatric Delirium Scale,PD)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评分及谵妄发生例数、撤药反应发生例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撤机后24 h及72 h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机后24 h及72 h撤药反应发生率、SOS评分、PD评分、RA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撤机后序贯镇痛镇静可降低行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患儿撤机后72 h内撤药反应发生率,但不能有效降低患儿撤机后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机械通气由于气管导管的刺激及气管管理造成的疼痛可以导致很多严重问题,如颅内出血、增加肺血管阻力、肺动脉高压[1]、喉头水肿、气管损伤等。由于患儿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节律不匹配引起的人机对抗亦是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机械通气由于气管导管的刺激及气管管理造成的疼痛可以导致很多严重问题,如颅内出血、增加肺血管阻力、肺动脉高压[1]、喉头水肿、气管损伤等。由于患儿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节律不匹配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ICU镇痛镇静药物治疗是否和脑膜炎球菌脓毒性休(meningococcalsepticshock,MSS)存活患儿长期神经发育预后有关。设计医学和心理学随访资料的二次分析,数据来源于一项对埃拉斯穆斯MC-索菲亚儿童医院PICU1988至2001年收治的脓毒性休克伴紫癜存活患儿进行的横断面队列研究。间隔PICU住院至少4年后,这些患儿表现出多个方面的神经心理功能损害。本研究回顾性评估镇痛镇静治疗药物的类型、给药次数和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