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它是由面神经麻痹引起所支配肌肉瘫痪,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障碍。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我们主要探讨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四季均可发病,多发于季节交替前后气温变化较大时,以冬春季为多,是针灸科的常见病。现把我科2004~2010年间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的病例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57例病人中男98例,女59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2天;单侧发病156例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称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瘫,或贝尔麻痹(Bell palsy),是指由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瘫(proso plegia),俗称“口眼歪斜”。一般认为其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外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如果治疗不当,可留有表情肌瘫痪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针灸、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西医又称为面神经麻痹,它又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二种,这里着重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是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太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而西医认为是由于一侧面部或耳后较长时间受病毒感染冷风吹袭,  相似文献   

4.
中医所述"面瘫",是指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没有"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概念的明确区分。现代医学中与"面瘫"相对应的病名是"面神经麻痹",现代医学又区分"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面神经麻痹"属于"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以上病变,如脑血管,其对应中医  相似文献   

5.
面瘫,也称为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者在病因和症状表现上有一定区别,本文所述面瘫为周围性面瘫,其表现多以一侧面部肌肉松弛,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也就是中医所称的"口眼歪斜"。本证多由风邪入侵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为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可按中风辨证治疗,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入面部经络,导致气  相似文献   

6.
子午流注纳甲纳子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的"面瘫"、"口眼歪斜"、"口僻"等范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Bell’spalsy),即西医学"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或面部受风着凉所引起[1],多由感冒、外伤或五官科疾患所诱发。近  相似文献   

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面瘫"的范畴,多由脉络空虚,风邪趁虚侵入面部筋脉,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现举病例二则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结合近10年临床经验,采用针灸穴位透刺治疗面瘫,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满意,且有效减少了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时间,现总结经验,求同道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正>周围性面瘫是由于经颅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面部表情肌出现瘫痪,以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周围性面瘫又称贝尔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为春秋季节常见病,尤以青壮年多发,一般为单侧受累。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因存在炎性  相似文献   

10.
面瘫指面部肌肉瘫痪,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亦叫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眼歪邪”、“口僻”等。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临床以周围性面瘫为多见。周围性面瘫发病后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得法,可成为顽固性、难治性面瘫。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加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常见为Bell氏麻痹和Ramsay-Hunt综合征,是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1]。中医又称"口僻",多由卫阳不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迟涩,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2]。于2014年1月-2016年2月笔者采用电针加上闪罐法治疗周围性面  相似文献   

12.
樊世英 《河北中医》2010,32(5):732-73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指茎乳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急性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变侧的面部表情肌瘫痪。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1]。2009-01—2009-12,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7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学又称为面瘫或吊线风,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表情肌瘫痪,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笔者从1988~2004年采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腕踝针治疗冠心病58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脉冲电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雷功富徐玉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十堰442000)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祖国医学称口眼斜、口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本病发病急速,多由周围一侧面神经麻痹引起,但劳累过度,饮食起居失常,外感风寒,邪风侵袭面部经络...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瘫是由于经颅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面部表情肌出现瘫痪,以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周围性面瘫又称贝尔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为春秋季节常见病,尤以青壮年多发,一般为单侧受累。  相似文献   

16.
面瘫,即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于支配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的面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为著。而面瘫分为中枢性(核上性)和周围性(核性、髓内纤维病变及脑桥外的面神经病变)。中医称之为"口僻"或"口眼歪斜"。本文只介绍脑桥外的面神经病变,其中多以贝尔(Bell)氏麻痹最为多见,约占所有面瘫的85%。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所引起,产生面部肌肉瘫痪的症状。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斜”、“面瘫”等。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火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兰翠 《内蒙古中医药》2014,(10):123-124
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瘫,通常是指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面神经异常所导致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主要表现为口角下垂、口眼歪斜等,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近年来,采用各种康复治疗,可以尽快和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采用各种方法改善患者面神经麻痹,减轻患者痛苦,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梁文慧 《新中医》2012,(6):208-210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其表现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本病属中医学面瘫、口僻、吊线风、口眼斜等范畴。  相似文献   

20.
面瘫的中医辨证施治应注意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症状、脑电图、脑CT可资鉴别.这里所说面瘫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即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现代医学认为大多数是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引起,故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口呙)斜"、"吊线风"、"卒口僻"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