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胰、肾联合移植六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近期施行的6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6例患者分别于移植胰腺恢复血液循环后23h、第9d、17h、19h、第5d及1.5h停用外源性胰岛素,移植肾功能于术后第2-4d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有排斥反应和血尿,其中1例术后5d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无效,于术后11d切除移植胰、肾,其余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达到胰岛素依赖期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减少各种并发症、取得良好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一期联合移植(附2例报道)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目的 报告2例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和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平的效果。方法 2000年6-9月,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移植胰的外分泌采用空肠内引流,不作Roux-en-Y型吻合,结果 移植后,立即停用胰岛素,肾功能1-5d恢复正常,无外科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目前已分别存活5个月和2个月,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技术简单、安全,是治疗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3.
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二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总结膀胱引流术式胰、肾联合移植经验和教训。方法 对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素症患者施行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MMF)、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FK506)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进行免疫抑制治疗,8-10d后改为FK506、MMFT和泼尼松维持。结果 移植后,2例均立即停用胰岛素,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仅例2术后并发轻微切口感染,经引流、局部处理后愈合,无基它外科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目前已分别存活6个月和2个月,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治疗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并发毒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术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胰、肾一期联合移植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例接受胰1肾联合移植术的患者定期随访2年。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移植胰1肾有功能存活2年。结论 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总结胰十二指肠肾一期联合移植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4年来共实行的5例胰十二指肠肾脏一期联合移植术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结果 5例术后移植胰腺和移植肾均发挥了正常功能,术后第1-10d均停用胰岛素,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很常见,部分病人出现了诸如胰周感染,脓肿,十二指肠残瘘,化学性或细菌性膀胱炎,移植胰CMV感染,代谢性酸中毒,肺部感染和急性排斥反应等1个或多个并发症。并发症经处理后大多都能得到控制。5例中有两例已分别存活4年6个月和3年5个月,1例术后3周死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多器官衰竭,另2例术后至今已10-11个月仍存活较好。结论 胰十二指肠肾脏一期联合移植对治疗1型糖尿病并发晚期尿毒症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较其它移植有许多优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正确治疗是影响病人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一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总结临床胰、肾联合移植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对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膀胱引流式尸体全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采用包括抗淋巴细胞诱导的四联序贯免疫抑制方案,维持免疫抑制彩环孢素A、泼尼松和霉酚酸酯组成的三联方案。结果 术后第4d,移植肾和胰腺功能恢复良好,血肌酐、尿素氮及空腹血糖降至正常,术后20d,完全停用胰岛素,患者现已存活9个月,情况良好。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应  相似文献   

7.
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总结胰液肠腔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经验,探讨联合移植用药量,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1例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胰液肠腔引流式一期联合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皮质激素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监测胰腺、肾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第3d,受者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术后第4d出现FK506中毒,致尿量减少,经调整FK506用量及进行血液透析过度无尿期,术后第10d,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5d停用胰岛素,移植胰内外分泌功能正常,术后第20d并发消化道出血,使用善得定及施他宁治疗痊愈。无其它外科并发症。结论 (1)胰液肠腔引流术式优于胰液膀胱引流术式;(2)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93)优质的供者及良好的配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6例门静脉肠道引流胰肾联合移植术及其疗效。方法对6例胰岛素依赖性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了同期门静脉肠道引流胰肾联合移植术,即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的Carrel袖片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门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上静脉行端侧吻合,移植物十二指肠与受体空肠行侧侧双层吻合。术后早期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霉酚酸酯 他克莫司 巴利昔单抗四联诱导治疗。结果6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均获成功,4例存活至今,2例在围手术期死亡。4例存活者术后3d空腹血糖恢复正常;停用胰岛素后,肾功能3~5d恢复正常;血淀粉酶和血清C肽水平2周后均在正常范围。随访4~34个月,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正常。2例死亡的原因是胰漏感染和FK506药物中毒。结论门静脉肠道引流方法更符合生理,无远期并发症,是很有前途的胰腺移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1例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移植物及肾功能恢复良好,停用胰岛素,血肌酐(Cr)、尿毒氮(BUN)降至正常,术后1周并发胰周脓肿,经引流痊愈。故认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可同时纠正糖尿病和尿毒症。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三例体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报告3例Ⅰ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接受全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术移植胰及肾功能恢复良好,停用胰岛素后,停用胰岛素后,血肌酐、尿素氮降至正常。本组其中2例胰肾有功能存活分别为3年和2年。例3因移植肾急性排斥,多器官衰竭于术后第22天死亡。作者认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可同时纠正糖尿病和尿毒症。  相似文献   

11.
胰肾联合移植术: 附19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中药物的应用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方法 19例胰肾联合移植受者,术中用药如下;以白蛋白(清蛋白)作为主要血管扩容剂,平均用量为1.5~2.0g/kg;电解质溶液输注量为30~50mL/kg;用异搏定(5mg/12h)、前列腺素E1 (100μg/12h)以减少移植器官的保存损伤;用生长抑素(3mg/12h)抑制移植胰腺外分泌功能。结果 19例受者移植胰腺通血后5~10min分泌含高淀粉酶(平均为20 800U/L)的胰液,供肾血管开放后2~10min,输尿管有尿液流出。术后2~4d肾功恢复,术后1.5h至9d停用胰岛素。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术中合理应用白蛋白、血管扩张剂和生长抑素对移植胰、肾功能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告40例胰、肾同期移植(SPK)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结果 及经验.方法 共40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病人接受SPK,平均年龄为(45.8±8.2)岁.供肾先植入左侧髂窝.供胰植入右下腹腔,移植胰动脉与右侧髂外动脉端侧吻合,移植胰静脉与右侧髂外静脉端侧吻合.其中胰液膀胱引流术式2例,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术式38例.移植肾平均冷血时间为(7.13士2.02)h,移植胰平均冷缺血时间为(9.95±2.01)h.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他克莫司(36例)/环孢素A(2例)+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CD25抗体四联诱导治疗,以后改为三联维持.结果 受者、移植肾和移植胰6个月存活率均为97.5%,1年存活率均为94.8%,受者、移植胰和移植肾3年存活率分别为94.8%、84.3%和84.3%.39例停用胰岛素,平均停用胰岛素时间为(6.87士6.80)d,空腹血糖平均恢复正常时间为(13.68士9.05)d.术后3周口服糖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显示移植胰功能完全正常.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0.24±7.72)d.肾功能延迟恢复(IX;F)8例,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52.75±20.01)d,其余30例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8.03±7.39)d.术后主要外科并发症为移植胰伤口感染、胰十二指肠一空肠出血和移植肾周出血,3例(7.9%)因并发症再次手术,未发生与胰液引流术式相关的并发症如胰漏、肠漏、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结论 (1)SPK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方法 ;(2)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术式更简化、安全,更符合生理.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开展和进一步总结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4年来共实行胰十二指肠肾脏一期联合移植术5例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结果本组5例于术后移植胰腺和移植肾均发挥了正常功能,术后第1~10天均停用胰岛素,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术后并发症常见,计本组出现的并发症为胰周感染或脓肿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化学性或细菌性膀胱炎4例,移植胰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例,代谢性酸中毒2例,肺部感染2例和急性排斥反应1例。并发症经处理后大多都能得到控制。本组中有2例已分别存活4年6个月和3年5个月,1例术后3周死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胰十二指肠肾脏一期联合移植对治疗Ⅰ型糖尿病并发晚期尿毒症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较其它移植有许多优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正确治疗是影响病人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的大鼠胰肾联合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可靠的大鼠胰肾联合移植(SPK)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作同品系异体移植的供受体,受体术前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70mg/kg体重。采用供体右肾,移植物门静脉与肾下下腔静脉袖套式吻合,供受体肾上下腔-下腔、腹主-腹主两血管显微缝合;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Treitz韧带下3~4cm的空肠侧侧吻合,移植物带输尿管的膀胱片与受体膀胱吻合,切除受体双肾。结果正式实验30例中手术成功率为90%(27/30),血管吻合时间30min,移植前血糖为(20.02±2.12)mmol/L,移植后24h血糖、肌酐即降为正常。结论此模型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进一步用于SPK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胰液肠内引流式胰肾同期联合移植(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胰肾联合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能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为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施行胰肾同期联合移植,移植胰的外分泌采用肠内引流。结果 移植胰术后第1d恢复正常功能,移植肾术后第3d恢复正常功能,术后1周停用胰岛素,空腹及餐后血糖正常,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肠内引流术式的相关并发症。结论 肠内引流式同期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现合并肾功能衰竭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改进门静脉回流式肠道引流的胰肾同侧联合移植术的动脉重建方法.方法 供者采用肝胰肾脾联合切取法,并切取供者髂血管备用.修整供者器官时,将肝总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端端吻合,以重建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将髂总静脉与门静脉端端吻合,以延长门静脉1~2 cm;将髂外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共同的腹主动脉袖片行端端吻合,备用.胰腺移植时,将供者延长后的门静脉与受者肠系膜上静脉行端侧吻合,将供者髂总动脉及髂内动脉经末端同肠系膜打孔穿出后,供者髂总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供者髂内动脉用血管夹暂时夹闭,准备与供肾动脉吻合.供者十二指肠与受者空肠用吻合器行侧侧吻合.肾移植时,将供肾静脉与受者髂外静脉行端侧吻合,肾动脉与夹闭备用的供者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开放肾血流后,将移植肾经切口置于右下腹部侧腹膜外同定,并在腹膜外吻合输尿管与膀胱.结果 除1例术后第50天时因腹腔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他3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对3例存活患者随访了24~27个月,患者移植物功能良好,完全停用胰岛素,血清肌酐为72.5~119.7μmol/L.结论 门静脉回流式肠道引流的胰肾同侧联合移植术较传统术式操作简单,而十二指肠动脉弓的重建改善了胰腺及十二指肠的血液供应.术中利用供者髂总动脉搭桥,将供肾动脉吻合到供者髂内动脉的术式可以减少在受者严重钙化的周围血管上的操作次数,同时为患者保留了左侧髂动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巧和临床应用.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共施行了10例胰肾同期联合移植术(SPK),供体胰、十二指肠和肾均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方式获得,经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对胰腺及十二指肠同时快速灌注降温.移植胰的外分泌采用胰十二指肠一空肠内引流吻合方式.术后早期均以抗CD25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诱导治疗,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10例移植手术均获得成功.供体胰十二指肠和肾的热缺血时间为(5.9±2.6)min;移植肾平均冷缺血时间为(5.2±2.2)h,移植胰平均冷缺血时间为(9.3±3.6)h.术后3例出现移植胰伤口感染,经治疗后3~12周愈合.2例出现胰十二指肠一空肠吻合口出血,均经保守治疗止血而治愈.未发生与胰液引流相关的外科并发症.1年内3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2例经激素冲击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而被逆转;1例顽固性急排患者术后39 d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并发脑血管意外死亡.其余9例均痊愈,随访6~12个月,完全停用胰岛素.结论 获取质量良好的供体器官及合理血管整形,是保证胰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前提;改进的胰液空肠外分泌引流术式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总结他克莫司(FK506)在胰、肾同期联合移植(SPK)中的应用经验。方法37例SPK受者,术后早期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最初3例)或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单克隆抗体(34例)诱导治疗,采用FK506、霉酚酸酯(MMF)和皮质激素维持治疗。FK506于术后第3~4天开始口服,起始剂量为0.05~0.08mg·kg^-1·d^-1,3~5d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血FK506的浓度谷值,术后1个月内维持在10~12μg/L,2~3个月为6~10μg/L,3个月后为4~8μg/L。结果37例术后均停用胰岛素,仅1例(2.7%,1/37)术后6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受者、移植胰和移植肾1年存活率均为97%。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3.4±8.9)d。28例1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为(9.7±3.2)d,9例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延长,为(23.0±11.7)d。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3.5%(5/37),其中4例为单纯移植肾排斥反应,1例同时累及移植胰腺和肾脏;2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1例经激素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逆转,另2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血肌酐一度下降,但2~3个月后因再次发生排斥反应,血肌酐逐渐上升,恢复血液透析,但移植胰功能良好,其后行再次肾移植。结论以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能安全、有效地预防SPK后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