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学生物质滥用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中学生对物质滥用、艾滋病的认知和对成瘾物质(毒品、镇静催眠药、烟草、酒精)的滥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重庆市931名在校高一年级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90%以上的中学生对物质滥用及其危害的知识了解全面,但对吸烟、饮酒所致疾病不太清楚;大多数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有错误、模糊认识。有266名中学生曾尝试过成瘾物质,其原因主要是好奇模仿和为缓解学习压力。结论:重视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物质滥用、艾滋病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从而在中学生中杜绝物质滥用,预防艾滋病以确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与其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医学院校一至四年级预防医学专业大学本科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460名预防医学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均值为(76.13±12.96)分,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识得分高于非传播途径的(P<0.01);四年级学生知识得分高于其他年级(P<0.01),城市和城镇学生知识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1)。对“择业时是否愿意到与AIDS/HIV感染者接触的科室工作?”问题,一至四年级学生肯定回答率分别为52.2%、40.1%3、5.1%和34.0%(P<0.01);“是否愿意为AIDS/HIV感染者服务”问题,一至四年级学生肯定回答率分别为41.9%3、7.6%、43.0%和36.9%(P<0.01)。如果爱人感染艾滋病,74.5%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会支持关心,而家人感染艾滋病的支持率达89.3%。结论预防医学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人对AIDS/HIV感染者有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在大学生中开展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张实 《职业与健康》2009,25(6):619-620
目的通过对女性高危人群预防HIV/AIDS知识的认知调查,以保护妇女健康,防止HIV和性传播疾病在社会上的流行和蔓延。方法以云南省某女子劳教所劳教人员为对象,运用社会学的个案研究、问卷调查,以及开展预防HIV/AIDS知识的培训。结果女性高危人群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人群占89.66%,无职业者占82.7%,她们对艾滋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等问题不是很清楚,只有25%的人对HIV的传播途径有所认识。结论通过对女性高危人群进行预防HIV/AIDS感染健康教育的培训后,女性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初期症状、HIV所需的检测时间,以及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等知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93.10%的人表示赞成预防HIV首先从自己做起。  相似文献   

4.
医学院校大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医学院在校1~4年级大学生,近5年来对AIDS知识的知晓程度有无提高,有利于进一步做好健康教育. [方法] 对1~4年级大学生,采取KABP问卷调查. [结果] 各年级对HIV/AIDS基本知识方面几无差别;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临床治疗方面,不同专业问存在差异;男女同学之间的知识几无差别:在HIV/AIDS知识、态度、预防等方面,有待加强家庭教育. [结论] 近年来大学生对HIV/AIDS的知识、态度、治疗预防等方面有所提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必须多管齐下,全社会"你我共参与",遏制艾滋病.  相似文献   

5.
犯罪青少年HIV/AIDS的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取犯罪青少年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信息。[方法]选取云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犯罪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HIV/AIDSKAP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犯罪青少年对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2.8%、83.8%、84.8%;有62.8%的人不能区别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34.8%的人没有“窗口期”的概念,30.3%的人认为蚊虫能够传播艾滋病。[结论]犯罪青少年对艾滋病有一定了解,同时也存在不足。虽然近90%的人愿意参与预防艾滋病宣教活动,但仍有一些人对艾滋病的歧视存在。建议将同伴教育模式引入对犯罪青少年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并加强艾滋病可预防性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河北省迁西县农村地区妇女预防HIV/AIDS健康教育干预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干预前后农村妇女获得HIV/AIDS防治知识的途径、防治知识知晓率及相关态度和意愿,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终末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听周围人介绍HIV/AIDS知识的比例分别为54.58%和23.85%(P<0.05)。干预组知晓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的比例上升19.58个百分点(P<0.05),知晓蚊虫叮咬和共用马桶不会传播的比例分别升高42.09和29.17个百分点(P<0.05),知晓"四免一关怀"政策的比例上升了49.16个百分点(P<0.05),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大。结论:农村妇女预防HIV/AIDS健康教育有效,同伴教育是农村预防HIV/AIDS的一种适宜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中生艾滋病知识与其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辖区内2所中学高中1~3年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755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690份。艾滋病知识得分均值为(71.56±13.16)分。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高于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P<0.01),城镇学生知识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1)。在生活中认为AIDS/HIV感染者享有平等权利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87.5%、88.3%、88.9%,愿意直接帮助关心AIDS/HIV感染者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67.7%、68.4%、67.7%。愿意间接帮助AIDS/HIV感染者的1~3年级学生的分别为82.1%、83.1%、84.7%。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95.8%、94.3%、91.5%,认为AIDS/HIV感染者与性乱、吸毒、卖淫嫖娼有关的1~3年级学生分别为85.5%、82.2%、78.2%。[结论]高中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高中生对AIDS/HIV感染者有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在高中生中开展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某大学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沙市某大学的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各3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2.68%,对"是否知道去哪里进行艾滋病毒检测"、"艾滋病是我国乙类传染病"的知晓率为56.26%和54.08%;对"蚊虫叮咬能传染HIV吗"、"不共用注射针头"的知晓率为63.88%和62.79%;"不同意婚前性行为"的人数只占32.49%.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在AIDS的某些态度、相关知识、传播途径、预防途径及获取知识来源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学生已掌握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但非医学生对AIDS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对大学生开展AIDS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地区一般人群对HIV/AIDS的认识水平.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对本县部分地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HIV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结果:总计调查180人,其中有效问卷179份,听说过艾滋病的占91.60%.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的认识有显著差异.结论:我县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的认识水平一般,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垦区中学生对艾滋病(AIDS)的知晓情况和对艾滋病的态度,为采取相应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校的初中部、高中部的1 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对AIDS的基本知识认知正确率为85.3%,在传播途径方面存在一些误区.除个别项目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中学生预防AIDS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在中学生中开展正确、系统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推广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金华市农村28所中学全面推广“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制健康教育干预”项目取得的效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推广项目创新的“三维健教”法,以内援性干预与外援性干预相结合,运用“行政干预”法、“同伴教育”法,针对区域内农村中学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干预,将结果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教育后,学生对国家预防艾滋病有关政策和一般知识回答正确率达94.39%,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4.82%,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认同率达95.16%。结论项目探索的创新教育法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能让农村中学生在较短时期内预防艾滋病的认知水平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民工技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需求状况,评价对他们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2007年,在泰安市抽取泰山区神龙技校学生69名,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干预与评价。[结果]调查69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72.05%,干预后为86.68%(P〈0.01)。干预前知晓率较高的(主要传播途径等)和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知晓率与干预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或〈0.05)。认为对HIV感染者的身份应保密的、认为应允许HIV感染者继续工作的、认为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人,干预后多于干预前(P〈0.01或P〈0.05);如果朋友或亲人得了艾滋病会关心帮助的,干预前66人,干预后68人(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提高农民工技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改变有关态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综合性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了8个工地的646名农民工,进行现场流动式教育、同伴教育、免费发放安全套和建立免费的艾滋病宣传点与咨询中心等综合性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比干预前646名和干预后573名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综合性干预措施使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得分从11.41±6.57提高到15.10±6.02,传播途径知识错误率下降了10.29%~19.66%;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安全性行为中安全套经常使用率从52.27%提高到74.7%。结论该干预措施对建筑工地农民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其他类似弱势人群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康磊  周玉玲  张蕾  刘如意  徐小洁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240-1241,1245
[目的]评估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师范大学生开展的有效性。[方法]整群抽样,问卷调查1月后,对渭南某师范大学学生讲解幻灯,播放艾滋病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发放宣传手册,1月后再次调查。[结果]教育后,艾滋病一般知识问题答对率均比教育前有显著提高,对艾滋患者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正面态度显著增多,由67.2%增至80.4%,教育后81.2%的学生不同意婚前性行为,相比教育前40.8%明显增多。[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非常有效促进师范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行观,并增强性行为保护意识,应该大力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了解凉山地区中学生健康危害行为与预测未来HIV感染、吸毒、贩毒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凉山地区毒品及艾滋病流行状况,在艾滋病重点地区随机抽取4所中学10 749名学生进行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行为学研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中,预测未来可能感染HIV 2 342名(21.8%),吸毒1 662名(15.5%),贩毒1 635名(1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来HIV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滥用镇静安定药物、现在饮酒、现在吸烟、非安全场所游泳、自杀相关心理问题、受欺凌、自杀意念、严重伤害、看过色情刊物、非自愿性行为(OR值分别为1.423,1.273,1.395,1.072,1.087,1.119,1.271,1.200,1.344,1.351,P值均<0.05);现在饮酒、现在吸烟、滥用镇静安定药物、骑车违章、步行违章、非安全场所游泳、严重伤害、受欺凌、非自愿性行为、看过色情刊物是未来吸毒的危险因素,课外功课时间是未来吸毒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558,1.286,1.743,1.036,1.131,1.069,1.139,1.209,1.217,1.871,0.962,P值均<0.05).现在饮酒、现在吸烟、滥用镇静安定药物、步行违章、非安全场所游泳、自杀意念、受欺凌、严重伤害、性行为、非自愿性行为、看过色情刊物是中学生未来贩毒的危险因素,课外功课时间是未来贩毒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238,1.620,1.486,1.149,1.105,1.319,1.140,1.236,1.292,1.599,1.268,0.961,P值均<0.05).结论 凉山地区中学生预测未来HIV感染、吸毒、贩毒的比例较高,与现有健康危害行为密切相关;要采取针对性强而有力的干预措施,控制中学生物质滥用、减少故意及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成都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成都市6家建筑工地的1 256名农民工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建筑工地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的了解从干预前的25.16%上升到88.40%,认为艾滋病患者不该被隔离的比例从19.67%上升到77.04%,能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25.16%上升到66.09%。通过干预,被调查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及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采取的相关行为也趋于理性。结论健康教育是艾滋病预防的重要、高效手段之一,应不断探索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师范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和安全必天造地设斩同伴教育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帮助年轻人掌握有关艾滋病/性病知识,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方法 采用同伴教育的方法对上海某师范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艾滋病/性病和安全性行为教育,结果 该同伴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有关生殖、性病和艾滋病的知识水平,使大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安全性行为以及如何避免高危性行为以远离艾滋病;改变了万古长青生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恐惧、躲避和憎恶的态度。结论 在大学生中开展同伴教育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城市社区健康相关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相关问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对300名武汉市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现况调查,并对认知、行为、获得知识途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为88.0%,其中控烟知识、婚检知识答对率很高分别为97.0%和95.0%,体检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肺结核有关知识等知晓情况也较好,而慢性病相关知识答对率却较低均低于50.0%。居民不健康行为仍然存在,特别是男性吸烟率(72.5%)和饮酒率(67.50%)都较高。结论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慢性病上,健康教育工作应更细致、更具体、更广泛、更深入。要使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最终转化为行为改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在动员全社区和多部门的力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开展中学生HIV/AIDS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在深圳宝安区随机抽取8所中学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所),对干预组进行每月一次(共持续4个月)的HIV/AIDS宣传教育,对对照组采用由其自然发展,不作任何形式的干预。在干预前后对所有对象各进行一次不记名问卷调查,并以"标准化效应指数"方法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通过经验回顾与总结,提出了一套"引导+协助+自发型"互动式的自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通过为期4个月的干预,干预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3.76%,对照组为52.33%(P〈0.01),除行为领域外,对中学生改变HIV/AIDS掌握程度有较明显效果,其标准化效应指数分别为0.84、1.95、-0.24和1.64,均属效果较大范围。结论采用标准化效应指数法进行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研究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