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总体归为神经损害性因素增强与保护性因素减弱两方面,可能为综合性的结果。近期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涉及到缺血、缺氧性损伤,高血糖-山梨醇积聚-肌醇减少,非酶性糖基化异常,雪旺细胞与轴突联系异常,神经轴突转运及生长因子异常及痛性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颅神经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颅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该病变临床少见。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糖代谢障碍使神经营养血管发生缺血、缺氧,导致颅神经受损有关。糖尿病颅神经病变以动眼神经受损最常见,多为单侧受累,且以中老年发病多见。良好地控制血糖是预防神经病变的基本措施,另外还应控制血压、血脂,并辅以改善神经病变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病理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病理变化王桂侠1宋国培1郝守才1李广仁2江新梅2林世和2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率很高,对其神经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报道很多[1、2]。我们从1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理所见,结合临床、电生理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非...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红专  翟秀华 《山东医药》2002,42(12):57-57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DNP)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 ,产生剧烈疼痛、麻木、运动障碍 ,甚至引起下肢坏疽而截肢。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综述如下。1  DNP的发病机制1.1 微血管病变学说 与 DNP发生关系较密切的是微血管病变 [1 ]。特别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增厚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血管壁内有脂肪和多糖类沉积 ,以致血管管腔狭窄 ;同时血液粘滞度增高 ,神经内滋养血管易被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而堵塞 ,从而导致神经缺血缺氧。表现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再生障碍。1.2 …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有25%可能会患有糖尿病足。研究表明,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约85%糖尿病足的发病与神经病变相关,而糖尿病神经病变通常累及感觉性神经纤维。因而更好地评估和治疗糖尿病足感觉性神经病变至关重要。本综述对糖尿病足感觉性神经病变的评估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颅神经病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糖尿病颅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该病变临床少见。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糖代谢障碍使神经营养血管发生缺血、缺氧,导致颅神经受损有关。糖尿病颅神经病变以动眼神经受损最常见,多为单侧受累,且以中老年发病多见。良好地控制血糖是预防神经病变的基本措施,另外还应控制血压、血脂,并辅以改善神经病变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糖尿病胃轻瘫 (diabeticgastroparesis)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群 ,主要特点是胃扩张、胃蠕动减慢和排空延迟。Kassander等[1] 于 195 8年首先提出“糖尿病胃轻瘫”这一概念并描述了其症状。据报道 ,糖尿病胃轻瘫发病率高达 30~ 5 0 % ,目前关于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主要认为与神经病变、高血糖、血清胃肠激素异常、微血管病变及代谢紊乱有关 ,本文就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对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所进行的研究进行综述。一、自主神经及内在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在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和仪器等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讨其临床特点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筛选4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数据,如病史、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和血脂指标等,结合神经传导速度(NCV)、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振动觉、触觉和痛觉)结果,将其分为有或非糖尿病神经病变组,统计分析神经病变发病情况以及与这些指标的关系。结果:入选糖尿病患者的NCV检查异常率为52.3%,QST异常为62.9%,综合分析结果异常为63.6%,随着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的增长,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增加;神经病变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指数、收缩压、PPG、FIns水平、尿微量蛋白、血肌酐(Scr)等数据明显高于非神经病变组,并与神经病变发病相关(P<0.05),这些指标中年龄、身高、糖尿病病程、PPG、FIns水平、Scr是神经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合临床和仪器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符合疾病的实际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诊;分析后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与其他诊断方法相似。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临床上治疗非常棘手的感觉性神经病变。疼痛的产生可能主要与小的C型纤维的损伤病变有关。治疗主要针对减轻中枢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和降低受损神经元的兴奋性。新近的治疗更集中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包括血管扩张剂、蛋白激酶C-β抑制剂、抗氧化剂和新一代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已有的研究证实氧化应激是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基础.在临床中,单独控制血糖并不能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示高血糖并不是体内诱导神经病变的唯一因素.研究显示,高脂血症是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脂饮食可导致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和神经的氧化损伤.降脂药物可能有...  相似文献   

11.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进展毛晓明张家庆审校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普遍认为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1)徽血管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导致神经组织血液供应减少和神经内膜缺氧[1];(2)蛋白质非酶促糖基化作...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当前提出的机制有氧化应激学说、蛋白激酶C激活、神经胶质细胞和轴突联系异常、神经元代谢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非酶糖基化产物等。其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系统在周围神经病变中起重要的作用。今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临床上治疗非常棘手的感觉性神经病变。疼痛的产生可能主要与小的C型纤维的损伤病变有关。治疗主要针对减轻中枢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和降低受损神经元的兴奋性。新近的治疗更集中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包括血管扩张剂、蛋白激酶C-β抑制剂、抗氧化剂和新一代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但是当前对于其重视程度不足,筛查率、诊断率和治疗率均较低,诊治也需更加规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因此制定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对当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筛查手段、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了系统阐述。本文...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类,鉴别诊断与分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复杂且可能有多种发生机制,从而造成对病人分类上的困难。可将其广义地分为快速可复性的和较持久的病变。前者可归入“高血糖性神经病变”,包括轻微的感觉症状、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和对缺血耐受衰竭。从动物实验推断,神经缺氧很可能在上述病变发生时起了重要作用。至于较持久性的病变,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显著受累的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表现。远端轴突萎缩性(dyinaback)病变可能提示潜在的发病基础,其它持久性的病变包括局灶及多灶性病变,其引起颅脑、胸腹及四肢的神经病变,包括下肢近端的运动神经元病…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末梢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足感觉异常如冷冻、麻木、疼痛、灼热等,是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研究的焦点。临床上糖尿病未梢神经病变包括许多娄型,其中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最常见。本病发生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糖有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09年收治的6例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其中5例为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1例为1型糖尿病,18岁。发病前及发病时均为突然发病,3天~6月均治愈。结论糖尿病颅神经病变常突然发病,且临床预后好,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是治疗的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2]。我们以腺苷辅酶B12为对照,观察依帕司他片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在我院就诊的5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伴有下列改变:①肢体感觉及(或)运动神经障碍,如患肢麻木等;②膝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下肢肌电图异常。全部病例分为依帕司他片治疗组36例,维生素B12治疗组18例。所有患者均同意参加本试验,并在入选前2个月血糖控制稳定。两组糖尿病及神经病变病程、治疗前血…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对于其发病机制存在着多种学说,神经内膜代谢的改变、神经营养支持的缺乏、神经血流速度的减慢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但是每一种机制均不能解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全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才能将它们用一个机制联系起来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由于糖尿病与活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DM)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神经纤维消失包括有髓无髓轴突消失,轴突萎缩,轴突再生,但再生纤维活性下降,神经纤维脱髓鞘和髓鞘再生。DM神经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轻微瘙痒、麻刺感、烧灼感、固定性或弥漫性疼痛、肌肉痉挛、皮肤高度敏感肌肉消瘦等等。国内罕见DM皮肤小纤维神经病变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皮肤神经活检对DM皮肤小纤维神经病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