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源CT不同后处理技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源CT不同后处理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证实SMA狭窄患者的双源CT血管造影(CTA)图像进行分析,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对SMA进行显示。以手术及DSA为参考标准,统计双源CT不同后处理技术诊断SMA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双源CT各种后处理技术中,MPR、MIP、VR敏感度分别为75.00%、62.50%、43.75%,特异度分别为98.00%、92.22%、89.29%。MIP与MPR诊断SMA狭窄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与MPR诊断SMA狭窄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各种后处理技术在诊断SMA狭窄各有优势,结合各种技术有助于准确诊断病变。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定位机械性小肠梗阻移行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与CT轴位图像对比,评估64层螺旋CT MPR技术对机械性小肠梗阻(SBO)移行带的定位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2例机械性SBO患者的CT图像。首先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阅片确立移行带,作为评估的标准。然后由另2名影像医师(医师A、B)分别独立阅读CT图像(首先阅读轴位图像,1个月后阅读MPR图像)确定梗阻移行带,并进行可靠性评分(1分:可靠性弱;2分:可靠性中等;3分:可靠性强),记录阅片评估时间。比较单独阅读轴位图像和MPR图像确定梗阻移行带的准确率、可靠性评分及阅片时间。结果 医师A单独阅读轴位图像和MPR图像确定梗阻移行带的准确率分别为82.69%和96.15%(χ2=7.00,P=0.0082),医师B分别为78.85%和86.54%(χ2=4.00,P=0.0445)。医师A阅读轴位图像和MPR图像的可靠性评分分别为2.46±0.67和2.65±0.69(t=3.48,P=0.001),医师B分别为2.40±0.72和2.71±0.57(t=4.76,P<0.001)。医师A阅读轴位图像和MPR图像的时间分别为(298±47)s和(304±42)s(t=0.70,P=0.49),医师B分别为(210±39)s和(224±52)s(t=1.46,P=0.15)。结论 较之CT轴位图像,MPR图像可提高机械性SBO移行带的定位准确率和可靠性,且阅片耗时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原始数据域的迭代重建(SAFIRE)算法与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 对置入模拟左、右冠状动脉的仿真体模,采用两组管电压(100 kV、120 kV)行双源CT检查,对冠状动脉原始图像在工作站上分别进行FBP及SAFIRE两种算法的图像重建,对不同管电压及不同管电流组内图像质量指标SNR、CNR、CT值标准差进行t检验;相同管电压不同重建算法,不同管电压相同管电流SAFIRE重建方式的两组SNR、CNR、CT值标准差及CT值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两组管电压扫描后经SAFIRE重建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均明显优于FBP重建;两组管电压两种重建算法图像,随着管电流的增加,200~360 mA图像质量呈改善趋势,管电流340 mA及以上图像质量指标趋于稳定;不同管电压相同管电流SAFIRE重建算法成像其图像质量比较,CNR、SNR、CT值标准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2.49、21.82,P均<0.05)。结论 随着扫描参数(管电流与管电压)的增加,图像质量随之上升,但到达一定值后图像质量趋于稳定;采用SAFIRE在相同扫描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宝石探测器CT与常规探测器CT显示正常胰管能力的差异。方法 对3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宝石探测器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既往均曾接受常规探测器CT扫描。宝石探测器CT应用HD模式薄层扫描及重建,FOV采用36 cm及18 cm两种模式。常规探测器CT采用常规模式扫描并薄层重建,FOV 36 cm。比较两种扫描图像对胰管的显示范围、清晰程度,计算并比较胰管的SNR及胰管与邻近胰腺的CNR、信号强度比(SIR)。记录并比较两次扫描的扫描剂量。结果 常规探测器CT及宝石探测器CT两种模式图像对胰管的显示范围(P=0.178)及清晰程度(P=0.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管与胰腺组织的SIR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337)。宝石探测器CT两种重建图像SNR及CNR均低于常规探测器CT图像(P=0.002、0.005)。应用宝石探测器CT HD扫描模式的扫描剂量明显低于常规探测器CT扫描(P<0.001)。结论 宝石探测器CT可以在保证胰管的显示率及清晰程度前提下明显减低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SCT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结构和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对200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MS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MSCTCA),依美国心脏学会冠状动脉17段分段法,对各支狭窄节段进行Gensini积分(GS)评估,并利用MSCTCA原始数据一站式评估左心结构、功能参数及GS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将GS四分位分组,患者的LVDD、LADD、LVEDV、LVESV、MM、LVEF和FS在不同积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与LVEF和FS呈线性负相关(P<0.05),与LVDD、LADD、LVEDV、LVESV、MM呈线性正相关(P<0.05),与SV和CO无相关性(P>0.05)。 结论 冠状动脉愈狭窄,心功能愈差。冠状动脉狭窄是造成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和心肌重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颈动脉双源CTA中CT自动去骨去钙化斑块技术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纳入接受颈动脉双源CTA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43例, 采用标准MIP及自动去骨去钙化斑块MIP技术重建图像, 评估两种重建方法评价颈动脉狭窄与DSA结果的相关性, 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重建方法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DSA和CTA均发现53处颈动脉杈狭窄。去骨去钙化斑块MIP重建图像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与DSA间相关性(r2=0.96)高于标准MIP重建图像与DSA间相关性(r2=0.83)。去骨去钙化斑块和标准MIP重建图像诊断颈动脉闭塞敏感度均为100%(6/6), 特异度为100%(47/47)和89.36%(42/47), 诊断重度颈动脉狭窄敏感度为100%(15/15)和73.33%(11/15), 特异度为94.74%(36/38)和89.47%(34/38), 诊断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敏感度为90.63%(29/32)和81.25%(26/32), 特异度为100%(21/21)和95.24%(20/21)。结论 颈动脉双源CTA中, 采用去骨去钙化斑块技术可提高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准确性,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MSCT评价冠状动脉软斑块狭窄程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SCT在评价冠状动脉软斑块狭窄的同时测定左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2例接受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包括46例单纯软斑块致冠状动脉狭窄(软斑块组,又分为轻、中、重度狭窄组)和186例冠状动脉正常者(正常组)。以测量血管直径法,按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I~Ⅳ组,并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结果 轻度、中度狭窄组与正常组间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与正常组间ESV值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DV、SV、心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当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时,左心室收缩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当冠状动脉管径狭窄>75%时,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明显。MSCT可准确、可靠地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双源CT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数目、形态和大小,并和同期超声心动图(ECHO)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例川崎病患者共累及22支血管,表现为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4例、单纯性冠状动脉狭窄2例、冠状动脉瘤10例(共28个),其中2例冠状动脉瘤伴钙化、4例冠状动脉瘤伴冠状动脉扩张。ECHO未显示的病变为小冠状动脉瘤4个(右冠状动脉远段2个、左前降支远段及左回旋支中段各1个)、冠状动脉钙化2例、冠状动脉狭窄1例、冠状动脉轻度扩张1例。结论 DSCT能清晰全面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及程度,是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诊断和随访的重要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Flash双源CT低管电压80 kVp扫描联合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儿童副鼻窦CT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疑鼻窦炎行CT扫描患儿60例,A组30例采用100 kVp扫描,FBP重建;B组30例采用80 kVp扫描,SAFIRE重建,强度选择3级;其余条件不变.比较两组的有效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客观指标(CT值、图像噪声、SNR、CNR)、主观评分、诊断效能等.结果 A、B两组有效剂量、图像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在儿童副鼻窦扫描中采用Flash双源CT 80 kVp扫描联合SAFIRE重建技术,在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还可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适于血流储备分数CT成像(FFRCT)模拟研究的小型猪慢性冠状动脉狭窄模型,并评价其可靠性。方法 巴马小型猪16头,开胸于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或中段放置Ameroid缩窄环。建模后第2周进行冠状动脉CTA监测其狭窄程度;末次冠状动脉CTA检查2日内进行冠脉造影验证狭窄程度,并测血流储备分数(FFR)。基于冠状动脉CTA图像建立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获得FFRCT值,并与FFR值进行比较,验证模型可靠性。结果 10头小型猪成功建模,共完成CTA检查24次,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术后第2周,前降支轻微狭窄,术后第3周9头实验猪狭窄>50%,术后第4周其余1头狭窄>50%。冠状动脉CTA示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一致。FFRCT值与实测FF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P=0.29)。结论 应用Ameroid环置入巴马小型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或中段,并定期采用CTA监测,可有效建立适用于基于冠状动脉CTA图像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模拟研究的慢性冠状动脉狭窄模型。  相似文献   

11.
Abdominal B-scan ultrasound imaging was performed on 35 infants who presented with vomiting. A thick hypoechoic ring was visualized in 21 of the 23 patients found at surgery to have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The ring was shown to represent the hypertrophied circular muscle of the pylorus. Each side of the ring measured 4 mm or more in thickness in the positive studies. None of the patients without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showed this finding, although thinner hypoechoic rings were often seen, representing parasagittal sections of distal antral muscle.  相似文献   

12.
Two infants with recurrent episodes of vomiting ha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arium studies that did not show radiographic features of pyloric stenosis. However, follow-up abdominal sonograms done 1–2 weeks later documented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which led to surgery. This entity is not congenital, but an evolving acquired lesion. Therefore, ultrasound is an excellent modality to evaluate and monitor patients clinically suspected of developing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despite their initially negative imaging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诊断为椎动脉狭窄患者的超声资料,根据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型。结果55例患者根据其超声表现分为以下五型:椎动脉先天性发育细小型16例,内膜增厚型11例,斑块狭窄型20例,闭塞型7例,外源性压迫型1例。椎动脉狭窄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有特异性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狭窄性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被认为是冠心病(CHD)的风险因素,本研究拟探讨OSA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疑似CHD患者420例,所有受试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计算Gensini评分判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多导联睡眠呼吸监测测定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析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与OSA的相关性。结果 Gensini评分≥80患者的年龄、AHI及高血压、糖尿病、OSA患病率高于Gensini评分<80患者组(P<0.01)。与无OSA患者和轻度OSA患者比较,中度、重度OSA患者Gensini评分均明显增高(P=0.007,0.037)。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人群中,年龄、男性、AHI、高血压、糖尿病是Gensini评分≥80的风险因素。在年龄≥55岁组,校正性别和年龄后,AHI升高增加 Gensini评分≥80的风险(OR=1.03,95%CI:1.00~1.05,P<0.05)。在年龄<55岁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较无糖尿病患者Gensini评分≥80风险增加1.77倍(OR=2.77,95%CI:1.29~5.94,P<0.05)。结论 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是与AHI具有相关性,中度、重度OSA患者Gensini评分更高,年龄≥55岁的患者Gensini评分与AHI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肺静脉狭窄(congenital pulmonary venous stenosis,CPVS)很少见,儿科尸检中的发现率约为0.5%[1],婴儿期即可发生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死亡率较高[2].本研究探讨MSCT诊断CPVS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在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自由臂模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测定其狭窄程度及狭窄百分比,并与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比较。结果三种方法所测狭窄百分比经统计学检验,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且呈高度正相关(r1=0.9863r2=0.9873r3=0.9843)。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达96.3%(53/55),并可直观显示狭窄区的立体形状,包括斑块表面特性、狭窄确切部位、血管腔大小及血流空间走行情况。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可准确显示狭窄的部位、范围及狭窄程度,对明确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可作为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从临床角度筛选钙化易患病例以确定血管内超声适应症的可行性。方法 用血管内超声观察了88例经皮冠脉球囊成形术患者狭窄部位钙化的发生率、范围及分布类型, 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及冠心病危险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钙化发生率为38.6% ,其中浅表型钙化占52.9% , 弧度> 180°的广泛钙化仅为4.5% ; ②年龄是影响钙化的主要因素, < 60岁组的钙化发生率为17.4% , 而≥60岁组的钙化发生率及广泛钙化率均显著增高; ③< 60岁组中, 钙化(+ )组危险因子积分明显高于钙化(- )组, 提示冠心病危险因子对< 60岁病例的钙化形成有较大影响。结论 介入性心导管治疗术前血管内超声检查在≥60岁和< 60岁却具备两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子的病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SVAS)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超声心动图在多个切面上检查诊断为主动脉瓣上狭窄的31例息儿,与心导管、手术及基因检测相对照.超声重点观察主动脉瓣、瓣上、主动脉弓降部、肺动脉瓣、主肺动脉及其左右分支、冠状动脉的超声改变.结果 沙漏样环形狭窄26例,全段管型狭窄4例,隔膜型狭窄1例.极轻度狭窄[狭窄处的最大瞬时压差(△P)<25 mm Hg(1 mm Hg=0.133 kPa)]2例,轻度狭窄(△p 25~49 mm Hg)20例,中度狭窄(△P 50~75 mm Hg)5例,重度狭窄(△P>75 mm Hg)4例.19例患儿基因检测诊断为Williams综合征.合并主动脉瓣狭窄3例,其中1例首次检查时漏诊.合并肺动脉狭窄10例,占32.26%.其中肺动脉瓣狭窄6例,左、右肺动脉狭窄3例,左右肺动脉分叉处狭窄1例.合并冠状动脉扩张6例.结论 胸骨旁及心尖五腔切面为诊断SVAS较好的切面,SVAS好发于Williams综合征的患儿,32.26%的患儿伴有肺动脉狭窄.对于SVAS患儿需常规检查冠状动脉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推测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对10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RT-3DE检查,推测相关狭窄血管,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RT-3DE推测狭窄血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Ⅰ组(血管狭窄50%~74%)、Ⅱ组(血管狭窄75%~90%)和Ⅲ组(血管狭窄91%~100%),比较各组间室壁运动幅度离散度差异。结果 RT-3DE推测LAD、LCX、RCA狭窄和多支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6.21%、97.33%、94.23%,70.00%、95.24%、90.38%,73.68%、96.47%、92.31%和61.90%、91.57%、85.58%。Ⅰ组、Ⅱ组和Ⅲ组室壁运动离散度分别为0.41±0.05,0.51±0.21和0.93±0.17,Ⅰ组与Ⅱ组和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与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可较准确推测狭窄冠状动脉,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