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完美主义个性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对其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家庭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院住院抑郁症患者57例,运用问卷调查法施测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①抑郁症患者完美主义总分与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维度呈正相关;在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两个维度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两个维度呈负相关;在条理性、个人标准两个维度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两个维度呈正相关。②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对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和条理性维度都具有正向预测;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对完美主义总分及担心出错、父母期望、个人标准和行动的疑虑各维度具有正向预测;父亲偏爱对条理性有负向预测;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担心错误具有负向预测;父亲拒绝否认对父母期望有负向预测。父亲惩罚干涉对行动的疑虑具有正向预测。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完美主义个性特点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3.
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scale,FES-CV)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na minnen av bamdoms uoofostran,EMBU)对9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0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家庭环境量表评分研究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知识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矛盾性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教养方式上,研究组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因子分及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过度干涉保护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及其父母教养方式均存在缺陷,需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交往模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期虐待和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符合入组标准的9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00例正常人群进行对照,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HAMD)评定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待史率(36.7%)明显高于正常人(9.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分别为(17.95±5.72)分,(13.89±5.40)分.(10.45±3.47)分,(13.99±4.85)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98±4.86)分,(11.61±4.19分)分,(8.02±2.98)分,(11.14±3.76)分],而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抑郁症状与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因子及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98~0.540,P<0.05或P<0.01),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50~-0.508,P<0.05或P<0.01).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和虐待总分与父母养育方式多个因子分存在显著相关(r=-0.479~0.523,P<0.05或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儿童期遭遇过较多的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儿童虐待的发生,儿童期被受虐待经历和父母不良养育方式与抑郁症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王美娟  王秀珍  韩佩英  刘巨友  田丹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32-1433,143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符合CCMD-Ⅲ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正常人群对照,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中,研究组父亲的"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的"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父亲惩罚"、"父亲拒绝"、"父亲保护"、"母亲惩罚"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显著相关;"父亲惩罚"、"父亲干涉"、"父亲拒绝"、"母亲偏爱"与中间型防御机制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机制与其父母教养方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余瑞高  许俊亭 《医学综述》2009,15(7):1103-1105
目的探讨情绪障碍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版)对82例情绪障碍患者(研究组)和82例正常青少年(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父亲文化程度和职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母亲文化程度和职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惩罚严厉因子、父亲拒绝否认因子、母亲干涉保护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障碍患者家庭中存在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对116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测查,并与1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结果:1.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和幻想等应付方式存在明显差异.2. 自责、退避、幻想和合理化与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正相关,自责和退避与父母温暖理解负相关,解决问题、救助与父母情感温暖正相关.3.回归结果显示,解决问题、退避、自责、幻想等因子均明显受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只有幻想与父亲惩罚严厉有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应付方式有关,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减少消极应付方式的形成,从而减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和作用,为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心理科门诊诊治的8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来自学校和本院职工子女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评总分≤7分的80例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HAMD两个工具来测评两组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比较:男性患者在父亲严厉惩罚因子(FF2)、父亲拒绝否认因子(FF5)、母亲情感温暖因子(MF1)、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MF2)和母亲拒绝否认(MF3)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女性患者在父亲情感温暖因子(FF1)、父亲惩罚严厉因子(FF2)、父亲拒绝否认(FF5)、父亲过度保护(FF6)、母亲情感温暖因子(MF1)、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MF2)和母亲拒绝否认(MF3)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父母存在教养方式不当,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有助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强迫症的发生与个人应对方式、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版对94例大学生强迫症和10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的积极应对、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矛盾性、父亲的惩罚、严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环境的矛盾性(OR=1.424)是大学生强迫症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OR=0.672)、亲密度(OR=0.601)和情感表达(OR=0.608)是强迫症的保护因素。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家庭成员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矛盾性是大学生强迫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学生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分层抽样问卷调查设计。对安宁市某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系统分层抽样,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548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μ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行为与合群因子存在性别差异;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因子存在性别差异。在相关分析中,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因子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正相关;行为因子与父母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呈负相关,与母亲偏爱被试呈正相关;焦虑因子与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呈负相关;合群因子与父母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呈负相关;幸福与满足因子与父母偏爱被试呈正相关,与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呈负相关;自我意识总分与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呈负相关。结论:小学生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为减轻负面影响做出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1]。目前,大多数研究从心理控制源、主观幸福感、个性心理特征等角度去分析应对方式的形成,很少从家庭因素进行探讨。家庭因素,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控制源及与父母养育行为的关系.方法 使用控制圈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9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98例正常青少年进行测验并进行对照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控制圈量表评分对照中发现,研究组个人实力量表分、人际控制量表分[分别为(37.47±13.66)分和(38.65±13.39)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39±12.84)分和(45.90±11.20)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社会政治控制量表分2组[分别为(39.01±10.28)分和(39.12±9.50)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评分对照中发现,除父亲的过分干涉因子、母亲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和拒绝/否认因子外[分别为(2.66±0.49)分,(2.79±0.55)分,(2.55±0.39)分和(2.17±0.58)分,(2.17±0.49)分,(1.75±0.5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其他因子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研究组控制圈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父亲的因子Ⅰ与人际控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7,P<0.05),而母亲的因子Ⅰ与个人实力(r=0.21,P<0.05)及人际控制(r=0.23,P<0.05)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子Ⅱ与个人实力(r=-0.24,P<0.05)、人际控制(r=-0.22,P< 0.05),因子Ⅲ与个人实力(r=-0.26,P<0.05)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心理控制源的异常,这种异常与父母养育方式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家庭内暴力的家庭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家庭内暴力行为是指发生在家庭内部的侵犯家庭成员人身权利的暴力行为。本文探讨的是青少年家庭内暴力的家庭人际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对象研究组 :以 2 0 0 0年 2月 1日~ 2 0 0 2年 7月 1日就诊于本院的 10 0例有家庭内暴力的青少年家庭为研究组。男性 80例 ,女性 2 0例。对照组 :按 1:1配对原则 ,两组年龄和文化程度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t =0 .0 76,1.65 3 ,P >0 .0 5 )。方法工具 (1)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V CV ) [1] 。(2 )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 (EMBU ) [1] 。测试方法 :测试在统一指导语下 ,由两组对象笔答量表的所有…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荣康  袁茵  卢莲  周游 《四川医学》2011,32(11):1817-1819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特点,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Scale)对3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的内控性显著低于常模,有势力他人和机遇显著高于常模;抑郁症患者以不成熟和混合应付方式为主,较少采用成熟应付方式;抑郁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抑郁呈显著相关;内控性和成熟应付对抑郁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效果。结论抑郁症患者属于外控性,倾向于采用不成熟应付方式解决问题,这与其抑郁水平有密切联系,心理治疗应在充分考虑人格特征的基础上帮助抑郁症患者调整不恰当的应付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ing patterns of ado-lescents with first-onse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Methods Patients with first-onset MDD (n= 98) and controls (n=98) were investigated by Sphere of Control Questionaire and EMBU,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correlatively.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individual strength scale ( 37.47±13.66) and the relations with people scale ( 38.65±13.19 )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0.05 ) than the controls [(45.39± 12.84) and (45.90±11.20 ) each], while the scores of social-political management (39.01±10.28) were not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than the controls' (39.12±9.50). The scores of patients' paternal excessive inter-ference factor(2.66±0.49) , maternal excessive protection/interference (2.79±0.55 ) and rejection/denial fac-tor(2.55±0.39) of EMBU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than controls' [(2.17±0.58),(2.17±0.49) and( 1.75±0.51 ) each]. The scores of patients' paternal affection/understanding factor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ive with patients' scores of relations with people (r=0.27, P<0.05), maternal affection/under-standing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ive with patients' scores of individual strength (r=0.21, P <0.05) and relations with people(r=0.23, P<0.05 ) , while maternal excessive interference/excessive protection and individual strength (r=-0.24, P<0.05 ) and relations with people (r=-0.22, P<0.05), maternal rejec-tion/denial and individual strength (r=-0.26, P<0.05)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ive. Conclusion Adolescents with MDD have abnormal locus of control,which might be correlative with their parenting patterns.  相似文献   

16.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肖计划等人 1 996年报告 ,采用成熟型应付方式的学生整体精神健康水平较高[1]。最近又有研究表明 ,应付方式的使用与人格特征有联系 ,虽然不像人格特质那样具有较大的跨情景的一致性 ,但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 ]。既然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相关 ,那么是否也与应付方式相联系呢 ?本研究在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 ,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应付方式进行了相关分析 ,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和应付方式问卷。1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 [3]是 1 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及有关因素对城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分层整群选取济南市三所高校470名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情况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农村来源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23.37±4.74)分]高于城市来源学生[(22.27±5.61)分](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差异无显著性(u=0.73,P>0.05);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干涉过保护三因子,城市来源大学生得分高于农村来源学生[(55.99±9.18)分vs(53.47±8.40)分;(20.37±4.02)分vs(19.11±4.03)分;(35.35±6.03)分vs(33.34±5.92)分](P<0.05)。结论父母,尤其是农村的父母应改善不科学的教养方式;父母科学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大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流浪儿童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流浪儿童的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造成儿童流浪的家庭养育因素,为儿童流浪问题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大学生双亲受教育程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与父母自身文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 )对 5 90名大学生施以团体测验。 结果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存在文化程度的差异。男女大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对其教养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过分干涉和偏爱被试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在男大学生组中 ,除低文化组的母亲比高文化组的母亲对被试有比较明显的偏爱外 ,其余因子均无明显的差异 ;而女大学生母亲文化高低与其教养方式除偏爱外 ,其它因子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 结论 :大学生双亲的受教育程度对父母教养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