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He Q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1):2161-216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患。其特征是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并可引起间断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结构紊乱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睡眠过程中打鼾、呼吸暂停或憋醒、晨起头痛、白天嗜睡、疲劳、记忆力下降等,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黄敏方 《广西医学》2005,27(5):704-70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rtea syndrome,OSAS)亦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疾患,是近年来呼吸疾病临床研究的又一内容。其特征是睡眠状态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完全和不完全阻塞,伴有间断的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睡眠结构紊乱等。常有睡眠打鼾、呼吸暂停或睡觉憋醒、晨起头痛、日间嗜睡、疲劳、  相似文献   

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可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SAHS)两种类型。OSAHS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导致的睡眠时反复上气道阻塞,常伴有打鼾、白天嗜睡和心脑血管疾病。CSAHS是由于呼吸中枢停止发放呼吸冲动所致。不论CSAHS还是OSAHS均可造成夜间反复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人们对SAS的真正认识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潘虹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223-224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病因多为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且肥大程度一般与OSAS的呼吸紊乱指数(AHI)呈正比。患者睡眠时部分或完全性上气道塌陷阻塞,从而引起呼吸暂停、通气不足,并伴打鼾、睡眠结构紊乱、  相似文献   

5.
王彭 《中国乡村医生》2002,18(19):14-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症,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临床特点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日间瞌睡困倦。除可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外,还是引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高血压等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尽早合理的诊治,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定义OSAS又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指睡眠期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是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中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5):F0002-F000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夜间睡眠过程中呼吸发生暂停、引起患者低氧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的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危险的复杂综合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胡永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722-272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也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a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0SAHS),是指以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为特征的睡眠呼吸疾病,其是以睡眠中间断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梗阻为特点的睡眠性呼吸紊乱。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夜间反复出现上呼吸道受阻致呼吸暂停,使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并导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效率下降。患者常表现为睡眠打鼾、憋气和频繁性呼吸暂停及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健忘、工作效率低下等,长期反复发作可引起体内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严重可继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呼吸衰竭或猝死。因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大多数需手术治疗,其护理包括术前和术后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过去一直认为打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甚至认为是睡眠好的表现。直到20世纪60年代,有人发现一些肥胖打鼾者在睡眠时频繁出现呼吸暂停,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才引起医学界重视。随着计算机、电生理和无创血氧测定技术等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对打鼾的研究逐渐深入,认识到许多打鼾者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突出表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100%都有睡眠时打鼾的症状。打鼾主要在吸气时发生,响亮而不规律,时断时续、忽高忽低,几声后趋于安静,憋气可持续几十秒钟,然后出现一声…  相似文献   

10.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是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潜在危害的一组睡眠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长及有年轻化趋势。若睡眠呼吸暂停症状不及时干预治疗,可以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OSAHS )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气道阻塞从而导致呼吸暂停,临床表现为打鼾、口腔鼻腔气流停止,胸腹呼吸动作尚存在。由于睡眠结构紊乱,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引起白天困倦、记忆力、工作效率降低,以及性格的改变,是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视力下降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SAHS不仅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损害,而且因工作能力下降及性格的改变,对家庭、同事及社会产生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11.
何美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765-1765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如何利用连续监测夜间血氧饱和度(SpO2)简易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因存在打鼾、嗜睡等症状患者18例连续监测夜间SpO2.结果 18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低氧血症。结论在基层医院利用监测夜间SpO2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简易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观察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750001)王香史玉萍陈梅王爱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以夜间睡眠打鼾、反复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为特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患〔1〕。本文...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一般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此综合症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形式,以中年肥胖男性发病率最高。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消失大于或等于10秒,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是指由于上气道阻塞引起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夜间频繁发生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的一组病症.OSAS的发病率高 ,且具有潜在致死危险.OSAS患者占用医疗资源和交通事故明显高于正常人,人们逐渐认识到OSAS可能是引起肺心病、高血压等系统疾病的源头性疾病.1976年美国学者Guilleminault等首先提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一诊断名词以来,OSAS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治疗措施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反复发生的上气道塌陷,是一种睡眠呼吸紊乱现象。当出现为气道塌陷时,通气降低或停止,并表现出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血气的改变引起呼吸驱动增强,诱使气道再次的打开(睡眠时的微觉醒通常也在此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相关合并症间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3月至6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本地区1573名常住居民的高血压和打鼾情况,有效问卷1547份。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了解347例中重度打鼾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病情况,同时采用多因素分析筛查高血压的高危因素。结果1547例中高血压184例(11.9%),标化后高血压患病率10.0%,糖尿病49例(2.7%),高血脂212例(10.4%)。结合白天嗜睡症状ESS评分≥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率为2.2%(34例)。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40例中有32.5%患有高血压,远远高于不打鼾组(8.3%)和打鼾组(17.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性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糖尿病、高血脂为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位居第三。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高血压的高危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振龙  陈志强 《海南医学》2013,24(13):2009-20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以睡眠过程中睡眠结构紊乱、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低通气和低氧血症等为特征的疾病。OSAHS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但严重心律失常少见。我科一例OSAHS患者出现长达7.4s窦性停搏,为临床罕见,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  相似文献   

18.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每晚7 h睡眠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大于或等于5次/h~([1])。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睡眠打鼾,频繁发生呼吸暂停现象,而白天嗜睡、精神恍惚等。目前西医针对OSAHS,除病因治疗、一般治疗和并发症处理,还采用口腔矫  相似文献   

19.
睡眠呼吸障碍与冠心病及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睡眠呼吸障碍(sleep breathing disorders,SB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类型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特点是夜间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以及呼吸中枢驱动降低导致呼吸暂停及低通气,产生慢性间歇性低氧、反复微觉醒、睡眠结构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近年已公认OS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可引起或加重许多疾病,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AHA/ACCF)联合发表了《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科学共识》。  相似文献   

20.
1概述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简称OSAHS)是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OSAHS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对睡眠呼吸疾病进行研究、监测与治疗,到1975年睡眠呼吸疾病已成为美国的研究热点,并创刊了《睡眠》杂志。1990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睡眠疾患研究中心”,并进行了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OSAHS患病率2%-4%,中老年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我国睡眠医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睡眠呼吸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国内OSAHS诊治工作的开展不平衡,北京、江苏、上海发展较快,而湖南相对还比较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