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3~2009年昆明市鼠疫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昆明市2003~2009年动物鼠疫监测结果,评估市内可能发生动物间鼠疫疫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昆明市2003~2009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 7个监测年度内,室内总鼠密度1.54%,黄胸鼠密度0.22%,室外总鼠密度1.51%,黄胸鼠密度0.24%;褐家鼠是本地鼠类的优势种,占72.71%,黄胸鼠占14.82%次之;缓慢细蚤是本地区鼠体主要寄生蚤,占检获鼠体蚤的51.67%,其次为印鼠客蚤占34.49%;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0.49;病原学和血清学均未发现阳性样材。结论昆明市2003~2009年监测未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的线索,但在局部地区的宿主和媒介监测中存在不容乐观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芒市鼠疫宿主、媒介数量变化及流行态势。方法采用常规鼠疫监测方法监测鼠、蚤病原学及疫情态势。结果芒市鼠疫主要宿主为黄胸鼠,种群率81.54%,室内密度1.40%,室外密度0.61%,印鼠客蚤指数0.89;检验鼠、蚤标本8 558份,检出鼠疫菌8株,阳性率0.09%。判定鼠疫疫点7个,确诊人间鼠疫1例。结论芒市鼠疫流行态势已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德宏州鼠、蚤种群及密度变化,探讨鼠疫防治对策。方法采取专业与群众监测相结合方法,每月开展鼠情、蚤情、病原学、血清学常规监测。结果全州室内黄胸鼠年平均笼密1.96%;夹密1.21%;室外黄胸鼠夹密1.39%;印鼠客蚤指数0.46;病原学检验动物2 947份,蚤类673份,血清学检验846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鼠密度、蚤指数均控制在较低水平,没有发现鼠疫流行迹象,鼠疫疫情得到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广西鼠疫预警模型,为广西鼠疫早期预警、风险分区监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广西鼠疫地理信息系统(GIS),筛选影响广西鼠疫流行的主要因素,并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预警模型;根据预警模型评估出的风险分值,把广西26个监测点(市、县、区)划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区,对不同风险区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影响广西鼠疫流行的主要因素为鼠密度、鼠体染蚤率、黄胸鼠构成比、黄胸鼠密度、印鼠客蚤构成比和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当风险分值>0.6125时,即黄胸鼠和印鼠客蚤构成比均>70%、室内黄胸鼠密度>5%、黄胸鼠体的印鼠客蚤指数>1等4项指标同时满足时,发生鼠疫疫情的风险高;当风险分值<0.3775,即黄胸鼠和印鼠客蚤构成比均<50%、室内黄胸鼠密度<1%、黄胸鼠体的印鼠客蚤指数<0.5等指标同时满足时,发生鼠疫疫情的风险低.结论 广西鼠疫预警模型的建立对促进广西鼠疫防治工作走向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掌握大理州2016年鼠疫疫源地的鼠疫疫情动态、流行规律,为鼠疫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和《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开展鼠疫宿主、媒介和病原学监测。结果捕获啮齿动物分属2目4科7属9种。其中家鼠疫区室内外均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野鼠疫区室内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室外以齐氏姬鼠、大绒鼠为优势种。从啮齿动物检蚤分属1目4科9属9种,黄胸鼠以缓慢细蚤、印鼠客蚤为主;褐家鼠以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为主;齐氏姬鼠以棕形额蚤、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大绒鼠以方叶栉眼蚤为主,特新蚤指名亚种及棕形额蚤为次要染带蚤种。动物检菌5 715份,媒介检菌2 693份,鼠血清检验2 771份,均为阴性。结论虽然大理州家鼠、野鼠两块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和媒介种群、构成、密度和指数相对稳定,疫情也相对稳定,但毗邻丽江地区近几年连续发生鼠疫疫情,故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漳平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分类,计算鼠密度、鼠种构成、染蚤率、蚤指数。鼠血清用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鼠肝脾用RIHA法检测鼠疫F1抗原。结果捕获鼠形动物730只,隶属2目2科3属8种,啮齿目动物511只,食虫目动物219只。家栖鼠密度为3.51%,黄胸鼠密度为0.56%,野栖鼠密度为2.30%。730只鼠形动物中,染蚤鼠273只,捡获蚤1 002匹,染蚤率为37.40%,总蚤指数为1.42。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黄胸鼠蚤指数为1.37,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为1.40.室内游离蚤指数为0.05;未查出鼠疫F1抗体及F1抗原。结论漳平市的主要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但黄胸鼠密度及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均超出鼠疫控制标准,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1797只,分属2目2科4属6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707只,食虫目动物90只,总鼠密度为10.80%,鼠密度为10.26%;在171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有蚤鼠只61只,捡获蚤265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鼠染蚤率为35.67%,总蚤指数为1.55;黄胸鼠蚤指数为2.56;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黄胸鼠蚤指数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001年西林县鼠疫流行期间媒介蚤的特征,探讨鼠疫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在鼠疫流行期间对一二三类疫区采用笼捕法进行鼠体蚤调查;采用粘蚤纸法进行地面游离蚤调查,对捕获的蚤进行分类鉴定。结果:黄胸鼠体平均染蚤率为65.75%,一、三类区明显高于二类区;二类区的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0.14,明显低于一、三类区的0.98和0.93;一类区的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6,明显高于二、三类区的0.0054和0。结论:家鼠鼠疫疫区黄胸鼠和印鼠客蚤占总数的70%以上,室内黄胸鼠密度大于5%及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大于1三项指标同时成立是鼠疫流行前期的预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徐闻口岸鼠情监测调查情况,共捕鼠形动物140头,隶属2目2科3属7种,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总数42.14%;拾获鼠体寄生蚤37匹,隶属1科2属2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种,总蚤指数为0.73。黄胸鼠蚤指数为1.75最高。共检测鼠疫F_1抗体140份,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徐闻口岸鼠情和病媒昆虫的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40头,隶属2目2科3属7种,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总数42.14%;鼠血清鼠疫抗体测定全部阴性;检获鼠体寄生蚤37匹,分类鉴定为印鼠客蚤和致痒蚤,以印鼠客蚤为优势种,占83.78%。捕获蝇类4科19属32种。蚊类4属8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蚤的种群组成,探讨鼠疫态势,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不同生境内用捕鼠工具捕获鼠类,将其用乙醚熏蒸后获取蚤类,并分别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共捕获鼠类4目5科7属13种,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97.36%。获蚤类3属3种,以缓慢细蚤和印鼠客蚤为主要种类,分别占68.49%和30.42%。调查结果与该县近5年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巍山县作为我省鼠疫流行严重的近史疫区,具有发生鼠疫的有利条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1992-2011年家鼠鼠疫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订防控策略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2-2011年鼠疫监测和鼠疫疫源地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2-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发生鼠疫疫情34起,鼠疫疫情除1994、1995、2002、2006年和2008-2011年未发生外,其他年份均有疫情发生;20年间从染疫动物和媒介昆虫体内分离鼠疫菌225株,20年间共发生人间鼠疫3起,报告病例15例,无死亡病例;7~8月为流行季节,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结论西双版纳州鼠疫疫情态势严峻,鼠疫已向城镇人口密集处蔓延,应加大防控力度,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和预警,落实联防联控的综合防控措施,以减少和控制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胸鼠体表寄生蚤类的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方法用鼠茏及鼠夹加食饵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小兽),分类鉴定其中的黄胸鼠。采集黄胸鼠体表寄生蚤类,在实验室制成玻片标本,经干燥透明后于光学显微镜下鉴定蚤种。结果1997~2004年在云南省共调查19个县(市),捕获黄胸鼠3757只,从其体表采集到蚤类2181只,分别隶属于5科16属18种。西南山地亚区采集到蚤类1306只,隶属于5科13属15种。滇南山地亚区采集到蚤类875只。隶属于5科7属7种。结论黄胸鼠体表寄生蚤类种类丰富,不同动物地理区域的蚤类构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贵阳市黄胸鼠对溴敌隆抗药性及大隆对抗性鼠的杀灭效果。方法无选择摄食试验。溴敌隆、大隆现场灭鼠试验比较。结果黄胸鼠对溴敌隆无选择摄食试验:死亡率70%,平均致死天数10d,平均致死剂量49.26mg/kg,存活鼠3只,平均存活剂量71.95mg/kg。黄胸鼠对大隆无选择摄食试验:死亡率100%,平均致死天数6天,平均致死剂量9.4mg/kg。溴敌隆现场灭鼠试验:灭后密度下降率65.0%,大隆现场灭鼠试验:灭后密度下降率96.3%。结论贵阳市存在抗溴敌隆的抗性鼠,大隆能有效的杀灭抗性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楚雄市2013年鼠疫监测资料,为制定鼠疫防控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监测方法按《云南省鼠疫防治方案》进行,对楚雄市2013年鼠疫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楚雄市全年共布鼠笼11 954笼夜,宿主动物监测有1目1科2属,总捕鼠数357只,年平均捕获率为2.99%,黄胸鼠密度为0.33%,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次之;蚤类有4种,缓慢细蚤为优势蚤种,鼠体检蚤,鼠体染蚤率为9.24%,总蚤指数为0.45,印鼠客蚤指数为0.16;黄胸鼠染蚤率为7.50%,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0.05;病原学和血清学均未发现阳性材料。结论楚雄市鼠疫处于"静息期",无鼠疫发生迹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捕鼠,并对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259只,分属2目2科3属7种。其中啮齿目动物2014只,食虫目动物245只,总鼠密度为12.09%,鼠密度为10.78%。在559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有蚤鼠只73只,捡获蚤297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鼠染蚤率为13.05%,总蚤指数为0.53,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和分析云南省2019年鼠疫疫情,为鼠疫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对云南省108个县(市)开展鼠疫宿主、媒介、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使用Excel 2013建成数据库,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黄胸鼠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29 103只,分别属于3目5科12属22种,平均鼠密度为2.17%,黄胸鼠占捕获总数的52.67%,褐家鼠占32.15%;共检获寄生蚤20 400匹,分别属于1目5科11属11种,蚤种分布以印鼠客蚤为主,占42.42%,其次为缓慢细蚤,占39.19%;齐氏姬鼠-大绒鼠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5 418只,分别属于4目6科13属19种,平均鼠密度为3.98%,其中齐氏姬鼠和大绒鼠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7.21%和32.13%;齐氏姬鼠平均鼠体蚤指数为0.55,鼠体蚤以棕形额蚤和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优势蚤种,分别占获蚤数的51.83%和32.33%,大绒鼠平均鼠体蚤指数为0.82,鼠体蚤以方叶栉眼蚤为优势蚤种,占83.89%。分别对48 670只动物和21 062组媒介进行细菌学检验,结果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夜笼法捕鼠,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1 308只,分属2目2科4属9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 212只,食虫目动物96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0.83%,鼠密度(捕获率)为10.03%;在143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46只,捡获蚤112匹,鼠体表蚤经鉴定均为印鼠客蚤;鼠染蚤率为32.17%,总蚤指数为0.78;黄胸鼠蚤指数为0.59;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 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