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危儿早期神经发育筛查与早期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中心于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出生并系统管理的0至2岁的婴幼儿按时间顺序定期进行早期神经发育筛查,便于第一时间发现高危儿.使用随机法将筛查后发现的所有67例高危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高危儿在常规定期门诊随访监测的情况,不进行任何干预训练.观察组高危儿根据不同的发育落后情况进行早期干预,并采取让家长配合并辅助进行早期的育儿及发育训练指导方法.观察组行早期干预后将两组高危儿的行为发育商(DQ)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高危儿各种行为能区DQ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今高危儿早期神经发育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筛查能第一时间清楚发现高危儿童的发育落后情况.一经发现,早期的干预更具有关键作用.干预能有效帮助高危儿康复,促进其行为发育,快速赶上正常儿童.故此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DDST的方法对本辖区高危儿进行筛查,从而找出影响其发育的因素,为患儿制定有效的恢复正常发育的保健方案。方法选取本辖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的60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用丹佛发育筛查测试的检查方法进行相关发育的筛查,将检查的患者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母亲文化为本科及以上的患儿发育不良的可能要比母亲文化为专科及以下的患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儿的筛查中,通过DDST的方法进行筛查,可以有效检出发育欠佳的患儿,应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母亲的文化水平,提升母亲在孕期的保健水平,对高危儿早日进行相关干预,提早进行有效的胎教,从而有效降低高危儿的发生率,控制高危儿发育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在幼儿时期智力和体格发育上有否差异,为今后高危儿的管理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0—3岁小儿精神——心理发育量表、1985年9省市城市男、女童体格发育标准对106例高危儿和同年出生的354例正常出生儿进行智力与体格发育上的追踪比较。结果:高危儿在智力发育方面与正常儿之间的明显差异;在体格发育方面两者也有明显差异,但两岁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危儿与正常儿在幼儿时期智力与体格发育上存在一定差异,高危儿作为儿童保健的重点管理对象,应在其出生后定期监测智力与体格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张家港全市6月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后续的高危儿随访工作质量,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早期干预的方法。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检查量表"对6月龄儿童进行智能发育筛查,筛查结果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受检高危儿童,正常228例,占85.07%,偏低40例,占14.92%。结论儿童的早期智能发育与带养人、出生季节等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产科登记的高危新生儿180例建"跟踪服务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同时选取8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一并转至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由儿科医师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对可疑脑损伤儿重点监测并干预指导。结果各组均在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智能发育测试,其结果显示6个月时高危干预组5方面的DQ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能和应人能4 个能区的DQ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危干预组的应物能DQ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1岁时高危干预组5方面的DQ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P<0.01);高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5个能区的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对照组5个能区的DQ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智能的发育,从产科入手,生后做好随访筛查管理是改善高危儿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180例高危儿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各9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常规组按家庭常规育儿。2组均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 Ge-sell 发育量表评定,用发育商(DQ)来评估智能发育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育儿组5大能区行为发育商(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促进高危儿智力发育的效果。方法 147例高危新生儿接受1年的体格发育监测,智力发育检查、早期训练指导。采用我国标准化的儿心精神发育量表观察智力的变化。结果 4~5个月,智力发育落后率为15.48%,经康复训练后,12个月复查时,智力落后发生率为4.76%。结论 早期发现,及时训练指导能有效地提高高危儿的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未干预组,随机分为高危儿干预组60例,高危儿对照组60例,对干预组实施干预,定期体检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经过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后遗症明显少于未干预组。结论早期干预可促使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9.
我国每年出生约 2 0 0 0万新生儿 ,据以往资料统计 ,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占 3%~ 10 % ,其中发生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及其他特殊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高于正常儿。国内外研究表明 ,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效果显著。为此 ,我们开展了这个项目 ,对我院产科出生的 75例高危新生儿进行了系统的智力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我院产科出生的具有围生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75例 ,其中男 38例 ,女 37例。1.2 监测方法生后 3个月行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DST)筛查 ,结果可疑或异常者 ,进一步作盖泽尔发育诊断 ,并同时开始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对单纯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及NBNA联合脑干诱发电位(ABR)对早期有神经发育异常的高危儿检出率进行比较。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出院的高危儿进行追踪,并在生后6个月进行儿心量表(CDCC)评定,对比单纯NBNA及NBNA联合脑干诱发电位(ABR)对早期神经发育异常高危儿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单用NBNA筛查有早期神经行为异常高危儿检出率低于ABR合并NBNA对其的检出率,单纯行NBNA筛查可漏诊较多需要干预高危儿。结论因此在高危儿的神经异常筛查中需要ABR及NBNA互相结合,方能提高早期有神经发育异常的高危儿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高危儿有效的可行的早期干预方法。方法把高危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参照鲍氏早期教育资料制定干预计划,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对照组按儿保常规进行系统管理,1岁时对两组小儿进行智力发育评估、体格发育测量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小儿的体重、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商和总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大动作、语言发育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本研究设计的早期干预方法是可行的,早期干预能否有利于促进高危儿的智力恢复与提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预防及早期发现高危儿的大脑发育异常,以便早期得到治疗.方法 对811例高危儿进行干预,包括早期治疗干预,随访,监测体格和精神心理发育水平,指导康复训练.结果 未发现发育异常.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使高危因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状况得到改善,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高危儿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对照组仅常规育儿指导。两组患儿于1岁时来院进行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方法监测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自我照顾、认知社交四部分内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发育商分级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在婴儿期智能发育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14.
黄雅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142-144
目的探讨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后对其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在海丰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6例高危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80例)和未干预组(46例),并随机选取同期50例非高危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早期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早期干预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干预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以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与正常儿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是以家庭为中心,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易于为家长所接受。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可明显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探讨影响智能发育落后的因素,以早期干预和指导。方法对500例在我院儿保门诊体检的3~30月婴幼儿进行DST发育筛查,对其发育商(DQ)进行统计,并对可疑与异常婴幼儿进行单项能区评价,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500例婴幼儿检出可疑42例(8.4%),异常4例(0.8%);分析可疑与异常婴幼儿单项能区,检出运动落后34例(73.9%),社会适应落后26例(56.5%),智力落后12例(26.1%)。抚养方式对婴幼儿运动及社会适应有影响,分娩方式可能影响婴幼儿早期运动发育。结论 DST筛查能早期发现智能发育偏离儿童,有利于指导家长合理抚养和进行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16.
DST测试异常婴幼儿1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DST异常婴幼儿的病因及影响早期发现的因素,提高对早发现、早干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采用0~6岁儿童智力发育筛查测验方法(DST)量表对来诊患儿进行智能发育筛查,并进行有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146例DST测试异常儿童中具有高危因素113例,原因不详33例,窒息史者和早产、高胆红素血症,所占比例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而且6月内发生异常居多.结论 提高家长对影响儿童发育的有关疾病和因素的警惕性及认识水平,对患儿智能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傅燕青  覃肖丽 《中国医药科学》2014,(14):128-129,14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效果。方法分析预防保健所和西乡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危儿86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进行分组,对照组(非早期干预组)36例和观察组(早期干预组)50例。结果观察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MDI和PD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在高危儿应用可以明显的提高行为发育商,改善其智力水平和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措施对高危儿预后效果(体格、智能、运动发育)的作用。方法从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危儿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干预组开展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不实施任何早期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对象出生后12个月及24个月的体格发育情况、智能发育情况及运动发育情况,并采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组出生后12个月及24个月的智能及运动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儿的体格发育情况在各个时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其智能及运动发育水平,对其预后效果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一、目的通过眼保健宣传教育、视力评估和相关眼病的筛查,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及早矫治或及时转诊,以预防儿童可控制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三、内容与方法(一)时间。1.健康儿童应当在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相似文献   

20.
早期家庭干预对改善高危儿认知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干预对高危儿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80例高危儿分为干预组40例和未干预组40例,参照鲍秀兰早期教育资料制定的干预计划.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两组患儿定期随访,以进行发育评估.结果6月龄始干预组各年龄段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未干预组(P<0.01);1岁时Gesell智能检查,干预组五大能区发育均先于未干预组,尤以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会交往更明显.结论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家庭干预,系统管理,可促进其认知发育,减少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