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闭合性小肠损伤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闭合性小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993~2003年间诊治的闭合性小肠损伤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腹穿阳性率58.3%,X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54.8%,B超检查腹腔积液出现率75%。治愈46例,死亡2例。结论 (1)早期诊断闭合性小肠损伤必须对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腹穿阴性及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并不能排除小肠穿孔。(2)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外伤性肠破裂治愈率的关键。(3)强调手术探查必须细致、全面,按顺序进行,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2.
笔者回顾性分析近8年间收治的非外伤性乙状结肠穿孔18例的临床资料。全组18例均急诊行剖腹探查,其中自发性穿孔8例,结肠癌性穿孔5例,乙状结肠扭转坏死穿孔2例,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和甲鱼骨致乙状结肠穿孔及炎性肠病穿孔各1例;行病灶Ⅰ期吻合10例,Hartmann术6例,穿孔修补、乙状结肠襻式造瘘2例。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6例,死亡3例。自发性结肠穿孔和癌性穿孔是乙状结肠穿孔的重要原因,手术方式应根据不同病因、穿孔时间、腹腔污染情况及全身情况而定,早期诊断和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技术诊治急性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122例术前考虑急性消化道穿孔施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95例明确诊断为消化道穿孔,27例考虑急性消化道穿孔行腹腔镜探查。结果胃溃疡穿孔7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8例,胆囊穿孔3例,腹内疝2例,小肠穿孔3例,横结肠恶性肿瘤穿孔1例,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1例,阑尾穿孔2例;穿孔直径0.3~1.3 cm,平均0.6 cm。手术均获成功,无任何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疼痛轻微,均未使用止痛剂。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住院5~9 d,平均6.5 d。110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6个月,无穿孔复发、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安全可靠,对于难以明确诊断的消化性溃疡穿孔,可以早期进行腹腔探查,对不同疾病进行镜下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16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诊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治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6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痊愈出院14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腹膜后脓肿2例。肠瘘合并胰瘘死亡2例。结论提示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漏诊,尽早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有效的十二指肠内减压和腹腔引流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三年来25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腹腔镜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例胃窦穿孔、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例外伤性小肠穿孔行探查修补术,7例急性阑尾炎穿孔行腹腔镜探查阑尾切除术.均获成功,其中有5例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结果25例消化道穿孔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38min,于12-24h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4-9d:预后良好。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消化道穿孔既可探查明确诊断,同时进行治疗,手术视野开阔、便于清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腹部开放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53例,切口感染5例,死亡2例,死亡率2.9%.结论: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尽早手术探查,选择合理术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腹腔镜外科技术应用在腹部开放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应用腹腔镜外科技术对10例腹部刀刺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病人术前检查均为腹壁穿透伤,腹腔镜检查结果有胃、小肠裂伤、穿孔。腹腔镜检查结果有胃、小肠裂伤、穿孔,肠系膜小血管裂伤,肋间动脉破裂,脾破裂等。2例经腹腔镜探查无阳性发现.7例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中转开腹1例。均无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应用于现代腹腔镜技术对腹部开放性损伤进行诊断、治疗具有避免阴性剖腹探查。尽早明确诊断。大部分病人可通过腹腔镜手术治愈从而减少创伤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术前术中均易漏诊,尤其损伤不严重或系膜侧损伤者。术中漏诊是十二指肠损伤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近10余年来,作者手术治疗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24例,其中因未高度警惕其破裂而未进行十二指肠探查5例,其中包括外院转入3例,造成术中漏诊再次手术,3例治疗无效死亡,教训深刻。 近年来,采用“术中经胃管注气法”诊断可疑十二指肠破裂3例,1例腹膜后广泛巨大血肿,1例枪弹伤致小肠多发伤,另1例十二指肠系膜侧损伤,其共同持点,均为十二指肠小裂孔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腹腔镜急腹症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间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急腹症行腹腔镜手术后失败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再手术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6~68岁: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8例,阑尾切除术后8例,消化道出血行小肠部分切除术后1例。再手术原因:腹腔脓肿13例,其中4例合并内瘘;回盲部牙签异物残留1例;回盲部淋巴瘤并梗阻1例:右侧闭孔疝1例:小肠血管畸形出血1例。1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再次腹腔镜探查手术,其中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7例中转开腹手术;另有5例行急诊开腹探查手术。所有患者均救治成功,术后7~21d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外科急腹症时,须严格掌握腔镜探查指征和遵循手术操作规范.对于病情特殊、诊断及手术有难度者应及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 2 0例肠伤寒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前误诊 1 5例。 2 0例均行急诊剖腹探查。穿孔修补 1 9例 ,病变肠段、右半结肠切除及回 -横结肠吻合 1例。术后切口感染 9例 ,肺部感染、肠漏、感染性休克 1例 ,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1例。治愈 1 8例 ,死亡 2例。提示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及选择恰当的术式是降低肠伤寒穿孔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小肠破裂256例分析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 综合国内4家医院1987-1998年诊治的外伤性小肠破裂256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切口感染20例,切口裂开3例,肠粘连8例,盆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5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9例。治愈247例,死亡9例。死亡原因均为合并伤伴创伤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导致MODS。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腹膜炎表现者209例(72.6%);腹腔穿刺198例,阳性175例(88.4%);腹腔灌洗28例,阳性22例(78.6%);B型超声检查214例,阳性177例(82.7%);288例KUB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43例(49.7%);CT检查65例,阳性43例(66.2%)。治愈280例(97.2%),死亡8例。结论重视外伤性小肠破裂常见症状和体征,积极应用各种腹腔穿刺技术,并结合血常规、X线、B型超声、CT等辅助检查,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尽早手术探查,选择合理术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诊治腹部开放性刀刺伤2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腹腔镜诊治腹部开放性刀刺伤的经验。方法:对2004年至2007年用腹腔镜诊治的22例腹部开放性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腹壁穿透伤14例,小肠破裂5例,结肠破裂1例,胃破裂1例,大网膜血肿1例。腹壁穿透伤患者均行清创缝合术;3例小肠破裂及1例胃破裂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胃肠破裂修补术,2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结肠破裂患者中转开腹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对腹部开放性刀刺伤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小肠破裂4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欣 《腹部外科》2010,23(6):357-358
目的总结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外伤性小肠损伤病人均为外科手术治疗确诊,其中行单纯修补30例,肠部分切除10例;40例均治愈,无死亡;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肠粘连性不全梗阻3例,经对症治疗均治愈。结论在处理外伤性小肠破裂损伤时,应详细全面了解、评估伤情,对可疑腹腔脏器损伤的病例必须严密临床观察,进行反复多次检查,一旦确诊应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期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60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治愈58例,死亡2例。1例死于MODS,另1例死于术后腹腔内大出血。术后并发症是MODS1例,出血性休克1例,伤口感染4例和不完全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术前、术中处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创伤性膈疝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19例。92.3%(24/26)的病人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手术采用剖腹术16例,剖胸术6例,胸腹联合切口4例。结果 术前确诊19例(73.1%),治愈24例,死亡2例。结论 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胸部X线检查最具诊断价值。早期诊断、尽早手术修补膈肌裂口,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8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中治愈80例,死亡6例。结论对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技术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8例创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者经验,28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40例行开腹手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疼痛轻。  相似文献   

19.
���������봴�������޵��������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总结膈肌破裂和创伤性膈疝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病例,其中穿透伤6例,闭合伤10例,16例进行X线检查。9例有阳性发现,8例进行CT检查。均为阳性,结果 术前确诊12例(75.0%),治愈14例,死亡2例(12.5%)。结论 CT和X线检查是诊断膈肌破裂和创伤性膈疝的主要诊断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破裂院内救治的最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行非手术治疗,41例手术治疗,治愈36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者3例,胆漏1例,膈下感染1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6.3%,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手术是治疗创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方法,术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创伤性肝破裂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