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运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建立SLE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组学诊断模型.方法 联用弱阳离子磁珠与蛋白质芯片阅读仪绘制64例SLE患者组及168例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 5.0(BPS)软件筛选特异性的血清蛋白标志物并建立SLE诊断模型.结果 在SLE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找到60个差异蛋白峰(P<0.05),其中28个蛋白峰在SLE患者表达增高,32个蛋白峰表达降低.由BPS软件筛选的4个蛋白标志物(质荷比为3376.02、4070.09、7770.45、28045.10)建立的诊断模型能很好的把SLE患者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健康对照者区分出来,经过盲法验证,其对SLE的诊断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96%.结论 采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能筛查识别出与SLE疾病相关的特异性血清蛋白标志物,由4个质荷比分别为3376.02、4070.09、7770.45和28045.1的SLE特异性血清蛋白标志物建立的SLE疾病诊断模型具有高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0例SLE患者身高、体重、血压等一般情况及血清CRP、高密度脂蛋白(HDL),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和SLE活动指数评分(SLEDAI),分析CRP与SLE病情活动性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RP与SLEDAI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BM(IP<0.05)和MAP(P<0.05)之间呈正相关,与HDL(P<0.05)呈负相关。结论:CRP与SLE的病情活动无相关,与SLE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抗活化的蛋白C(APCR)现象是迄今为止已知引起静脉血栓(VT)的最主要原因,占遗传性VT发生率的2 0 %~6 0 % ,在我国目前为止未见基因突变(Leiden)引起遗传性血栓的报道,故获得性APCR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易发生血栓,且多以静脉血栓更常见,心、脑、肺血栓栓塞是导致SLE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SLE患者APCR现象,有助于进一步讨论SLE发生血栓的机制。本文研究APCR在国人SLE患者中发生的情况,并与狼疮抗凝物(LA)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血栓可能发生的机制。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SLE患者5 0例,男…  相似文献   

4.
崔华 《黑龙江医学》2007,31(3):240-240
1 病历摘要 例1:患者,男,48岁。面部对称性蝶形红斑,光照后加重3年,于1998-11-28收入我院。入院前,曾持续对称性蝶形红斑2年,且出现关节痛,乏力、脱发、周身不适、尿蛋白(++),狼疮细胞阳性,曾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给予泼尼松,45mg/d治疗后,病情好转,入院前5个月患者自行停药,病情复发且红斑加重,并出现周身无力,入院前2周复查尿蛋白(+++)、尿糖(++)、尿潜血阳性(+),皮肤科检查:面部局部可见蝶形红斑,颈部、胸前可见V字红斑,散在性脱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小管受累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组)及30例正常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结果SLE组尿RB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组(26例)尿RBP含量高于静止期组(7例)(P<0.01)。结论SIE患者存在肾小管功能异常,尿RBP含量可以作为评价SLE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目前被认为是一个敏感的急性相反应蛋白。本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 2 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处于活动期和稳定期时的SAA水平 ,旨在探讨SAA在SLE中的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 2例SLE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符合美国风湿协会 1 982年修订的诊断标准 ,年龄 30 2± 1 0 6岁 ,男∶女 =3∶1 9。入院时均处于活动期 ,临床具有皮疹、发热、血管炎、关节炎、浆膜病变、低补体血症、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下降、抗ds -DNA抗体阳性等多种表现 ,其中以关节炎、补体…  相似文献   

7.
A蛋白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8年 7月以来 ,我们采用 A蛋白免疫吸附 (IA)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 ,收到较好效果。资料与方法 :SL E患者 2 9例 ,男性 5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1 4~ 6 0岁。各组织器官受损情况 :皮肤受损 2 2例 ,关节炎 2 6例 ,口腔溃疡 1 6例 ,浆膜炎 1 3例 ,神经系统异常 3例 ,血液系统损害 2 9例 ,肾脏病变 2 9例。在接受 A蛋白 IA治疗前 ,全部患者均经过激素、细胞毒类、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雷公藤等常见药物正规治疗 (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 ,其中 4例使用过骁悉治疗 ,均未能控制住活动性病变及疾病的进展。对以上患…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蛋白C系统及抗凝血酶Ⅲ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浆蛋白C系统和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 ,以及活化蛋白C抵抗 (APCR)的发生率 ,探讨SLE患者发生血栓的机制。方法 凝固法在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 3 0例SLE患者和 3 0例正常对照的血浆PC、PS活性 ,发色底物法测定活化蛋白C(APC)和抗凝血酶Ⅲ (ATⅢ )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SLE患者的PC、PS下降 ,分别为( 4 7.0± 2 4.0 ) % ,( 3 6.0± 15 .5 )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SLE组APCR阳性率为 3 6.7%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6.7% (P<0 .0 1)。抗凝血酶Ⅲ (ATⅢ )活性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SLE患者存在凝血的激活和抗凝系统的异常 ,蛋白C系统在SLE患者的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热休克蛋白90抗体(HSP90-Ab)的检测,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5例SLE患者抗HSP90抗体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SP90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另取15例健康血样进行正常对照.结果 45例SLE患者血浆中HSP90 IgG抗体阳性表达23例(51.11%),HSP90 IgM抗体阳性表达12例(26.67%).并且HSP90蛋白与HSP90 IgG抗体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χ2=4.15,P<0.05).15例正常对照组中未见HSP90 IgG/IgM抗体阳性表达.结论 SLE患者体内高表达的HSP90可诱导产生抗HSP90自身抗体,其在SLE的自身免疫损伤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了解其与SLE以及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斑点(条带)实验检测SLE患者、其他风湿性疾病对照组(包括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进行性硬化征,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ARPA的阳性率;分析ARPA与它们的关系。结果SLE患者血清中的ARP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RPA阳性组中神经系统损害和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ARPA阴性组(P〈0、05)。ARPA的表达与抗SSA、抗SSB和抗nRNP抗体表达相关(P〈0.05)。而与ANA、抗dsDNA和抗sm抗体的相关性不强(P〉0.05)。结论ARPA是SLE血清学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SLE的神经系统损伤和关节炎的发病有关;与抗SSA、抗SSB和抗nRNP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能对SLE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庭聚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家庭相关,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家庭聚集的因素来源。方法 应用广义估计方程2 (GEE2 )对上海地区的2 5 6个SLE家系(共1873例家系成员)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GEE2可同时估计均数结构和关联结构的边际回归模型。所有的估计都在软件MAREG中实现。结果 调整了性别、年龄和家庭成员间疾病相关后,发现疱疹病毒感染史、药敏史与SLE存在很强的关联,其OR值分别为15 .2 6(95 %CI:1.73- 134.2 9)和2 2 .78(95 %CI :6 .11- 10 1.6 3)。调整性别、年龄和环境危险因素(包括冻疮史、疱疹病毒感染史及药敏史)的作用后,亲子间的边际OR值2 .72 (95 %CI :0 .86 - 8.5 8)和同胞间的边际OR值3.73(95 %CI:1.30 - 10 .6 4 )高于配偶间的边际OR值2 .11(95 %CI:0 .2 1- 2 1.0 7) ,同胞间的边际OR值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环境协变量调整前,亲子间和同胞间的边际OR值分别为:2 .72 (95 %CI :0 .90 - 8.2 6 )和3.6 7(95 %CI:1.35 - 9.95 ) ,与调整后亲属间SLE疾病状态的家庭相关的大小相近。结论 SLE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很大程度上可以由遗传因素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蛋白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鋆 《医学综述》2013,(23):4246-4248
蛋白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以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存在及其活动方式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目的 是对机体或细胞的所有蛋白质进行鉴定,并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其核心技术包括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生物信息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技术.该文综述了蛋白组学及其研究技术,以及蛋白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SLE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对疾病活动性指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按不同性别、疾病活动指数分组,分析不同性别的患者临床表现及免疫学检查结果,比较不同病情的患者SLE的活动指标。结果SLE女性患者面部皮疹、脱发、光过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患者系统性损害(如肾脏病变、心脏及消化系统损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抗SSA抗体阳性率和抗U1RNP/S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不同,SLE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及白细胞计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女SLE患者临床表现具有明显差异,男性患者早期特异性表现不典型,但器官损害重;白细胞与补体C3的降低与疾病的活动程度明显相关,可以作为临床上监测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unusual clustering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n a family from the Cayman Islands.

Method:

An observa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of SLE was done following an index case of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in a 51-year old West Indian woman of African descent. Her two daughters of the same father, who is of Cayman Islands origin, were also diagnosed with SLE. A family tree was subsequently drawn up to 1890 to identify other cases in the same family.

Results:

There were 13 cases identified and all occurred between the 6th and the 8th generation. A family tree linked all cases to a man from the Cayman Islands who died in 1890. The nine cases with full medical records showed eight females and one male (8:1). The mean age at diagnosis was 29 years; polyarthritis occurred in all nine patients (100%), kidney involvement in 6/9 (66.6%), skin rash in 6/9 (66.6%), pleuritis and pericarditis in 6/9 (66.6%) and anaemia in 6/9 (66.6%). The autoantibodies were mainly ANA in all patients (100%) and anti-dsDNA in 8/9 (88.8%).

Conclusion:

The unusual extensive familial clustering in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to be described in a West Indian population where SLE is most prevalent, and may suggest a genetic predisposition.  相似文献   

15.
环磷酰胺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烷化剂类的化疗药物,但由于其对机体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使用当中会出现出血性膀胱炎等危险情况。环磷酰胺为临床常用的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常用此药物,传统用法为口服,但近年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已经广泛使用。由于环磷酰胺既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繁殖,又会影响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6.
黄颖  张凤民 《中国全科医学》2012,(29):3441-344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预后明显改善,远期死亡(诊断5年后)原因越发得到关注。作为SLE远期主要并发症的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SLE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并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30例SLE患者与20例健康者血清PRL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平均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活动期更为明显.SLE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SLEDAI正相关.结论 血清泌乳素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水平升高与病情活动明显相关,可作为判定SLE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治疗阳毒、斑疹,不拘泥于单个脏腑,而应纵观全局,以扶正祛邪、调整五脏、化瘀解毒为治法,在临床辨治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72例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ds-DNA、抗核抗体进行检测,免疫斑点法检测抗ENA抗体.结果 7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老年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88.9%,抗ds-DNA阳性率9.7%,抗ENA阳性率37.5%.抗核抗体荧光分型以核颗粒型为主.结论 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方法 选取SLE患者中未绝经女性44例,并以健康青中年女性31例作为对照,检测2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CIMT检查,SLE组中有2例存在颈动脉斑块(CAP),年龄分别为45、49岁,且病程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