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其通 《现代保健》2013,(14):20-21
目的:本文主要就中心静脉导管内注人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展开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所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108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实验组54例患者进行胸膜腔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对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每周2-3次的胸穿抽液治疗并注入尿激酶的方法。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等均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胸液消失的平均时间是(8.58±2.78)d,对照组患者胸液消失的时间是(12.42±4.22)d,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抽放胸液的总量是(3495±1128)ml,对照组患者抽放胸液的总量是(2031±1142)ml,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抽液次数是(5.33±1.42)次,对照组患者的抽液次数是(4.83±1.48)次,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肺活量与第1秒的呼气总量以及胸水吸收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胸水吸收之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患者的改善速度快。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所有108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的胸液纤维蛋白原都比治疗之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凝血指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正规的抗结核与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对患者引流量的增加和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但对凝血指标的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尿激酶深静脉置管冲洗法治疗包裹性脓胸的疗效.方法 用生理盐水100mL 加尿激酶 20万U注入胸腔,夹闭后6 h左右放开引流,根据引流液性状及细菌培养结果可加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进行冲洗.结果 治疗后积液消失,肺复张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尿激酶深静脉置管冲洗法治疗包裹性脓胸,创伤小,患者耐受好,用于早期的包裹性脓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减少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粘连的效果。方法收治渗出性胸膜炎2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4例。治疗组充分引流后注射尿激酶1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0ml;化疗方案等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胸液吸收时间治疗组(19.8±5.2)d,对照组(19.1±4.1)d(P>0.05)。抽液总量,治疗组(3458±528)ml,对照组(2896±468)ml(P<0.01)。抽液次数,治疗组(5.1±1.8)次,对照组(4.9±1.6)次(P>0.05)。形成纤维分隔、多房积液,治疗组4例,对照组19例(P<0.01)。2个月后B超查胸膜肥厚,治疗组(1.02±0.21)mm,对照组(1.43±0.32)mm(P<0.01)。肺功能FEV1%,治疗组88.9%±1.8%,对照组81.1%±2.3%(P<0.01)。FVC%治疗组94.2%±2.1%,对照组89.9%±2.2%(P<0.01)。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减少胸腔分隔、多房的形成。减少胸膜肥厚,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向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高纤维蛋白原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高纤维蛋白原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给予全身化疗(2HREZ/4HR)及泼尼松40 mg,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和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观察两组胸水消退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胸水20 d后完全吸收率,治疗组73.6%(64/87),对照组为37.3%(28/75);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治疗组34.5%(30/87),对照组为72.0%(54/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治疗高纤维蛋白原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项和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更可行的技术,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膜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导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以下简称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积液患者10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超声引导导管置入胸膜腔并注入尿激酶;对照组50例,常规穿刺引流.比较2组积液引流的颜色、引流量、积液吸收时间、呼吸改善情况等.结果 治疗组引流液颜色逐渐转为橙红色、红色,对照组引流液颜色一直不变;治疗组比对照组积液引流量多(1 425±207) ml vs (743±220) ml,积液吸收快(10.1 ±1.1)dvs (18.3±1.7)d,呼吸改善快(1.9 ±0.8)d vs(7.3±1.6)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导管置入胸膜腔并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积液,可以增加引流量,缩短吸收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其痛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石艳辉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421-2422
目的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水)的护理管理。方法将260例患者(无包裹性)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断抽取胸水,比较两组穿刺点感染、穿刺点疼痛、胸膜反应、气胸、复张性肺水肿、胸水排出量、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穿刺点感染者分别为3和10例,有穿刺点疼痛者分别为5和30例;有胸膜反应者分别为3和10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复张性肺水肿、气胸,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水排出量多[(3 891±571)ml vs(2 874±493)ml],住院费用低[(1 417.9±341.8)元vs(2 390.9±606.8)元],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腔内置入导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水,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但须加强置管后的皮肤和导管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强化抗结核、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胸腔穿刺、抽液后,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部分患者加服泼尼松25~30 mg/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用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后向胸腔内注入用生理盐水20 ml溶解的尿激酶10万U。结果治疗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胸膜厚度为(1.92±0.41)mm,对照组为(3.72±1.20)mm。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0月100例结核性胸膜炎伴发中至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持续引流胸腔积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胸腔穿刺抽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胸水吸收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治疗3月后胸膜厚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胸水包裹、复张性肺水肿、胸膜反应、气胸)。结果胸水吸收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缩短,治疗后第3月胸膜厚度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采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方法简单、易操作、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胸腔置人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后空针抽液(观察组)与自然引流(对照组)治疗包裹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的比较。方法已形成包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2H.R.Z.E/10H.R.E的口服抗痨方案,并予以胸腔穿刺置管,注入尿激酶20万IU1次/d;观察组每次注药后2h使用50ml空针于引流管接头处抽吸胸水至不能抽出为止,对照组注药后2h开放引流袋自然引流胸水至不能流出为止。注药前及注药后分别测定胸水中D-二聚体的含量,记录胸水吸收的时间(彩超测定未见胸水或胸水深度〈0.5em),胸水引流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注药后D-二聚体的含量均较注药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消失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引流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性胸水、胸疼、高热,未见导管感染及气胸,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空针抽吸胸水治疗有包裹的结核性胸膜炎有明显疗效,可以缩短置管时间,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胸腔置入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后空针抽液(观察组)与自然引流(对照组)治疗包裹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的比较。方法已形成包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2H.R.Z.E/10H.R.E的口服抗痨方案,并予以胸腔穿刺置管,注入尿激酶20万IU 1次/d;观察组每次注药后2 h使用50ml空针于引流管接头处抽吸胸水至不能抽出为止,对照组注药后2 h开放引流袋自然引流胸水至不能流出为止。注药前及注药后分别测定胸水中D-二聚体的含量,记录胸水吸收的时间(彩超测定未见胸水或胸水深度0.5cm),胸水引流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注药后D-二聚体的含量均较注药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消失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引流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性胸水、胸疼、高热,未见导管感染及气胸,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空针抽吸胸水治疗有包裹的结核性胸膜炎有明显疗效,可以缩短置管时间,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李志杰 《现代医院》2006,6(12):45-46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指导尿激酶的使用。方法40例已确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或生理盐水,超声观察胸腔积液内部光点回声、分隔光带分布、胸膜壁厚度及胸水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应用尿激酶组治疗后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内部光点变稀疏、分隔光带数量减少、胸膜壁厚度变薄及胸水量增加,而对照组效果不显著。结论根据超声声像图的改变可以客观地评价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李斌 《现代保健》2011,(15):161-162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68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在病因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胸腔注入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10 ml,对照组胸腔注入20 ml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尿激酶在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时可起到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增厚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柏林  于娟 《现代保健》2008,5(35):49-50
目的 观察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确诊的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采用胸腔置管并经置管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胸膜粘连程度,内科治疗率,住院天数,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胸腔置管并经置管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成功率达83%,降低手术治疗率25%,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住院天数缩短。结论 胸腔置管并经置管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安全,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有效的辅助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杨全福 《现代保健》2011,(15):54-55
目的 观察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合并中等量或以上胸腔积液,肺内无结核活动性病变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1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或0 05).结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结核和胸腔抽液基础上,胸腔内同时注入尿激酶,能减少胸膜粘连、肥厚,改善肺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期和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应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胸腔注入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胸水总排出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FEV1、FVC水平,胸膜粘连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9%,高于对照组的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水总排出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FEV1、FVC分别为(3 515.5±488.4)ml、(1.5±0.6)mm、(12.2±3.0)d、(91.3±2.9)%、(96.5±2.8)%;对照组分别为(2 837.5±512.2)ml、(1.9±0.5)mm、(18.3±2.5)d、(83.0±2.8)%、(86.2±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分别为6.82%、4.55%,均低于对照组的22.73%、3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植入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同时配合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胸腔注入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CT引导下穿刺注入不同药物对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结核性胸膜炎多发包裹患者随机分成尿激酶组和地塞米松组,各18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行CT引导下穿刺抽液,分别向胸腔内注入异烟肼0.3 g/次和尿激酶20万单位/次,异烟肼0.3 g/次和地塞米松10 mg/次。结果尿激酶组胸水吸收优于地塞米松组。结论联合CT引导穿刺抽液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胸腔置管引流与尿激酶联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效果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时期)收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为诊断的患者总计20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区别分组,以常规治疗配合胸腔置管引流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而以胸腔置管引流与尿激酶联合治疗的另108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治疗后临床相关指标,并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且研究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无胸腔积液、无胸闷气喘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抽液总量与对照组相比更多,且胸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中,以胸腔置管引流与尿激酶联合治疗,可以明显的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并缩短无胸腔积液、无胸闷气喘的时间,抽液总量更多,胸膜厚度更薄,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已发生粘连而形成的包裹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确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没有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之前早期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具有预防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作用。我院自2001年开展此项工作,研究早期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武俊乔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1949-1950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采用胸腔积液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法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法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发生率、积液吸收时间、抽液次数及抽液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胸膜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积液吸收时间〈10d比例大于对照组,抽液次数少于对照组,抽液量大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畀。结论胸腔积液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疗效较好。显效快,并且可显著控制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