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在体外抑制HCMV感染致人巨核系细胞凋亡中的作用。HCMV AD169体外感染巨核系细胞CHRF-288-11,在病毒感染后第3天向试验体系中加入APS。用PCR扩增检测HCMV DNA,用形态学、DNA片段化、细胞表面标志检测APS对HCMV感染所致巨核系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APS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HCMV体外感染诱导的巨核系细胞CHRF-288-11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感染的巨核系细胞CHRF-288-11中有hCMV IEA的表达,形态学和DNA片段化分析证实了细胞凋亡的存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受感染的CHRF细胞中随着加入APS剂量的减少,凋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HC—MVAD169株在体外可直接感染巨核系细胞并降低其存活率;HCMVAD169株在体外感染巨核系细胞后可诱导其加重凋亡,凋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在HCMVAD169株体外感染巨核系细胞后,向培养细胞中加入APS,可以提高受染细胞的存活率,表明APS对HCMV感染的巨核系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PS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HCMV体外感染诱导的巨核系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c-myc在大黄素抑制HL-60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素(emodin)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的影响及探讨c—myc基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细胞集落培养观察大黄素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DNA倍体分析、线粒体细胞凋亡检测法、末端缺失原位标记(TUNEL)法及DNA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黄素作用前后c—myc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黄素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20μmol/L;DNA片段化、亚G1峰(凋亡峰)的检出及线粒体细胞凋亡检测等证实大黄素能有效诱导HL-6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与药物作用浓度呈正相关。大黄素与HL-60细胞作用后c—myc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作用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大黄素能有效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c—myc基因可能参与了大黄素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c-myc小干扰RNA对白血病细胞系HL-60诱导凋亡的作用。将体外合成的siRNA转染HL-60细胞,观察形态学变化,应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细胞集落培养观察c-mycsiRNA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DNA片段化分析细胞的凋亡,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mycsiRNA作用前后Comyc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ComycsiRNA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50nmol/L;DNA片段化的检出证实C-mycsiRNA能有效诱导HL-60细胞调亡,凋亡率与药物作用时间呈正相关。C-mycsiRNA与HL-60细胞作用后C-my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作用时间呈负相关。结论:C-mycsiRNA能有效抑制HL-60细胞增殖,降低C-my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染料木黄酮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背景:近年的研究发现,染料木黄酮具有抗氧化、抑制血管生成、调节细胞周期等生物活性。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在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对HL-60细胞c—Myc,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途径。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于2006—03/2007—09在广东医学院血液疾病研究室完成。 材料: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来源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方法:HL-60细胞分别以0.1,0.5和1.0mmol/L的染料木黄酮处理12~16h,显微镜下观察并经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别经碘化丙啶染色和经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鼠抗人Bcl-2,c-My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作用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和Bcl-2,c-My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的表达百分率。 主要观察指标:①HL-60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②HL-60细胞凋亡百分率和c-Myc,Bcl-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阳性率。 结果:①HL-60细胞经染料木黄酮处理12~16h,显微镜下可见核碎裂和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DNA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凋亡DNA梯形条带。②0.1~1.0mmol/L的染料木黄酮在诱导HL-60细胞凋亡同时,下调Bcl-2,c-My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且均呈剂量效应关系。 结论:染料木黄酮可能通过抑制Bcl-2和c-Myc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HL-60细胞凋亡;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下调,则可能是染料木黄酮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右旋柠烯对HL-60、K562白血病细胞体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观察右旋柠烯(d-limonene,D-L)对HL-60和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首先采用碘化丙锭染色法观察右旋柠烯对HL-60、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再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化学半定量测定突变型p53、bcl-2、bax基因的表达水平,系统观察D-L对HL-60、K562细胞体外诱导凋亡的情况。结果表明:D-L抑制HL-60和K562细胞的增殖,IC50均为0.75mmol/L,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D-L诱导HL-60、K562细胞凋亡;D-L在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随作用浓度增加,bcl-2的表达下降;D-L在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随作用浓度增加,突变型p53及bcl-2的表达下调,而bax的表达上调。结论:D-L抑制HL-60和K562细胞增值并诱导其凋亡;突变型p53,bcl-2,bax参与了D-L诱导凋亡的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6.
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对HL-6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基因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抗癌作用机理,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用DNA凝胶电泳法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该抑制剂作用于HL-60细胞后引起的凋亡现象。结果表明: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对HL-60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加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愈加明显,而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无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该蛋白作用后HL-60细胞核的形态呈现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HL-60细胞经100μg/ml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作用后,凋亡率达到5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细胞DNA呈梯状降解。结论: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这为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应用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也为重组基因工程植物蛋白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人巨细胞病毒抑制人巨核系祖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人巨核系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份脐血标本,采用巨核系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观察HCMV AD169株对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生长的影响,分别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和RT-PCR检测集落细胞中的HCMV DNA与抑刻早期抗原(IEA)mRNA。结果 HCMV AD169株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FU-MK生长,抑制程度与病毒感染滴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经IS-PCR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CFU-MK细胞中有HCMV DNA存在;RT-PCR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CFU-MK细胞中有IEAmRNA的表达。结论 HCMV AD169株可直接感染巨核系祖细胞,并抑制其增殖与分化;HCMV对巨核系祖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可能是该病毒感染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HL-60细胞的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L-60细胞为研究对象,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Wright染色法:膜联蛋白Ⅴ(Annexin Ⅴ)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率;VEGF表达采用ELISA法。结果:①经槲皮素处理后,HL-60细胞形态学上出现凋亡特征性改变。②槲皮素处理后HL-60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③槲皮素处理后HL-60细胞显著降低VEGF表达。结论:槲皮素在体外能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并诱导其凋亡;槲皮素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分泌VEGF。  相似文献   

9.
D-柠檬烯对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探讨D-柠檬烯对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应用MTT试验观察不同浓度D-柠檬烯作用后K562细胞增殖的改变;应用细胞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在0.125-1.0mmol/L浓度范围内,D-柠檬烯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的关系。典型的细胞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梯形条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出亚G1峰共同证实了D-柠檬烯能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凋亡。结论:D-柠檬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的方式,使细胞滞留于G1期,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选用HL-60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6-96μg/ml)作用下,应用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水平及细胞周期的分布;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小檗碱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随着小檗碱浓度增加,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同时VEGFR2 mRNA和VEGFR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小檗碱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改变HL-60细胞周期,下调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人巨细胞病毒体外感染巨核系细胞加重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对巨核系细胞加快凋亡的作用机制及HCMV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 ,采用巨核细胞株CHRF 2 88 11和HCMVAD16 9株共同培养 ,用PCR检测HCMVIEA ,用形态学观察、DNALadder形成及AnnexinV/PI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 :HCMVAD16 9株的不同浓度病毒组(10 -3 ,10 -2 ,10 -1)均能显著抑制CHRF细胞的生长。在感染 7天后 ,3组细胞的活率水平分别是 77% ,73%和 6 8% ,而对照组为 98%。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V/PI,在感染 7天后 ,10 -3 ,10 -2 和 10 -1病毒组凋亡细胞的百分数是(2 1.3± 2 .4 9) % ,(2 5 .8± 3.6 5 ) %和 (31.4± 3.91) % ,对照组则为 (3.6 8± 1.4 7) %。凋亡率随培养液中病毒浓度的加大和感染后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二者呈依赖关系。形态学观察和DNALadder的形成进一步证实了凋亡细胞的存在 ,用PCR确定了在CHRF细胞内有HCMVIEA的表达。结论 :HCMV可直接感染巨核系细胞并加重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人参总皂甙对HL-60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x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人参总皂甙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用人参总皂甙0、100、200、400、800及1600μg/ml作用于HL-60细胞48小时。用荧光显微镜检测HL-60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检测HL-60细胞凋亡,RT—PCR检测bax、bcl—xl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参总皂甙浓度在100—400μg/ml时,HL-60细胞凋亡逐渐增加,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和明显的DNA梯度。在该浓度范围内,bax表达逐渐增加、而bcl—xl表达逐渐减少;当人参总皂甙浓度大于400μg/ml时,出现细胞坏死.细胞凋亡下降.结论:一定浓度的人参总皂甙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且细胞凋亡率与人参总皂甙浓度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bax、bcl—xl基因的表达变化在人参总皂甙诱导HL-60细胞凋亡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柴胡皂甙d上调HL-60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并诱导细胞凋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柴胡皂甙d(SSd)对HL 6 0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用从柴胡中提取的单体成分SSd ,以3 H 胸腺嘧啶掺入法观察SSd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 ,用Northernblot分析GRmRNA的改变。结果 经SSd作用后 ,HL 6 0细胞3 H 胸腺嘧啶掺入率明显降低 ,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10 μg/mlSSd处理 48小时作用最明显 ,6 0小时时出现典型的DNA片段梯形带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阻滞于G1期并出现凋亡峰 ;GRmRNA表达增加。结论 SSd可上调HL 6 0细胞GRmRNA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细胞色素C在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时细胞发生的变化及其相关凋亡基因的bcl-2、bax表达变化的机制,用不同浓度的细胞色素C作用于HL-60细胞24小时,然后分别用肌检测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HL-60细胞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用DNA凝胶电泳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用RT—PCR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细胞色素C浓度为0—150mg/L时,细胞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细胞色素C浓度在0—37.5mg/L时,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和明显DNA梯形条带,同时,在该浓度范围内bcl-2表达逐渐减少,而bax表达逐渐增加;当细胞色素C浓度大于37.5mg/L时,细胞凋亡率增加不明显,但细胞出现坏死。结论:细胞色素C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细胞色素C对细胞周期的作用是将细胞阻滞于G1期,并且细胞凋亡率、bcl-2、bax基因的表达的变化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细胞色素C诱导HL-60凋亡可能与bax的激活和bcl-2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抗死亡受体5(DR5)单克隆抗体(单抗)mDRA-6与阿霉素(Adr)对HL-60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方法用DR5蛋白免疫BALB/c小鼠,融合筛选抗DR5杂交瘤细胞,制备抗人DR5单抗mDRA-6;流式细胞术测定Adr对HL-60细胞表面DR5表达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DRA-6与Adr协同作用下HL-60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法测定1μg/ml Adr与不同浓度的mDRA-6对HL-60细胞存活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mDRA-6与Adr联合对HL-60细胞DNA片断化的影响。结果Adr诱导HL-60细胞表面DR5表达,mDRA-6作用后HL-60细胞出现染色质浓缩、断裂,细胞出芽,凋亡小体形成,mDRA-6与Adr联用细胞形态变化更明显;mDRA-6与Adr对HL-60细胞具有明显的协同杀伤作用,20ng/ml的mDRA-6作用HL-60细胞10h,细胞死亡率为9.32%,1μg/mlAdr作用HL-60细胞10h,细胞死亡率为17.47%,20ng/ml mDRA-6联合1μg/mlAdr,可使HL-60细胞死亡率增至65.06%;20μg/ml mDRA-6与1μg/mlAdr联合作用于HL-60细胞3h,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明显“梯形”条带。结论抗DR5单抗mDRA-6与Adr对HL-60细胞具有强大的协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时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并探讨DFO诱导凋亡的可能机制.HL-60细胞经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变化,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活性,原位杂交法检测凋亡基因bax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HL-60经去铁胺处理后,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末端原位标记和FCM检测均证实DFO可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与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呈依赖性.在DFO诱导HL-60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凋亡基因bax的转录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caspase广谱抑制剂Z-AVD可明显降低DFO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结论:DFO通过激活caspase-3和增强bax活性而诱导HL-60凋亡.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rhTNF-α)在体外及体内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的作用,应用MTT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测定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采用AO/EB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和TdT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利用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给药后瘤体重量、组织病理的改变,并采用透射电镜以及TUNEL法检测瘤组织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rhTNF-α对HL-60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AO/EB染色后可见rhTNF-α处理组HL-60细胞核内染色质浓缩聚集或成碎片,呈现凋亡表象;流式细胞术显示随着rhTNF-α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阳性率逐渐增高;TUNEL法检测显示,3 200 U/ml rhTNF-α作用于HL-60细胞48小时凋亡阳性率可达37.5%.在体内,rhTNF-α可抑制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生长,抑制率最高可达60.33%;病理检查发现,rhTNF-α处理组的瘤组织有程度不等的出血坏死区域;透射电镜及TUNEL法检测表明,处理组的瘤组织可见有较多凋亡细胞.结论:rhTNF-α在体内、外均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NR on HL-60 cells apoptosis in vitro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 METHODS: The apoptosis of HL-60 was observed by microscope, flow cytometry (FCM) and DNA electrophoresis and various apoptosis-associated proteins expression by immunocytochemistry (IC) and FCM assays; the changes of apoptosis in HL-60 cells treated with DNR or suppressors PDTC or FB1 were also observed. RESULTS: When treated with 0.2 approximately 2.0 micro mol/L DNR, the percentage of apoptotic HL-60 cells increased with the dose increasing and the time extending, and the typical apoptotic cells and the appearance of apoptotic DNA ladder were observed. It was shown that after treatment with 1 micro mol/L DNR,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ndex (FI) of both bcl-2 and c-myc in HL-60 cells decreased, the FI of Bax, caspase-3 increased at 2 h, but decreased at 5 h, the FI of NF-kappaB increased. After adding PDTC, the apoptosis percentage of HL-60 cells decreased, but FB1 didn't present these effect. CONCLUSION: It suggested from the results that at certain concentration, DNR can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HL-60 cells in vitro. The mechanism was supposed by suppressing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c-myc and activating the expression of Bax and caspase-3, NF-kappaB and ROS had the marked correlation with the apoptosis process, but the ceramide synthase wasn't associated with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