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泻下法是临床祛除病邪的一种常用治法,尤其适用于急症,其通过"去邪安正,给邪出路"而保证六腑的正常通降功能。通过论述下法的概念、功能及分类,并结合通腑降浊法治疗横纹肌溶解症、温下法治疗晕厥病、通腑泄热法治疗卒中后肺炎、攻补兼施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等4个中医验案,阐述下法在急症中的广泛应用,通过下法达到泻下存阴、逐邪外出、六腑通降等目的。  相似文献   

2.
下法儿科临床应用举隅刘秀英(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050011)下法,温病称通下法。是泻下邪热,通导积滞的一种方法。凡有形实邪内结,如燥屎、积滞、瘀血、积聚等都可用下法下其实邪,则正气自安。前辈名医柳宝信曰。“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  相似文献   

3.
中医下法治疗肝病体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铁军 《吉林中医药》2007,27(1):11-12,24
中医的诸多治法中,下法是颇具特色的一种。下法的最早提出可追溯至《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留者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等论述,这些论述为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下法是攻逐体内病邪的方法,有去菀陈、推陈致新的作用。下法旨在祛邪,邪去正自安,故攻邪亦即扶正。在  相似文献   

4.
正下法,又称"通下法",是泻下邪热、通导积滞的一种方法,属八法中经典大法之一。《内经》载:"其实者,散而泻之"~[1]。因其卓越的临床疗效被历代医家所采用,甚至出现以攻下为特色的攻邪派。通下法被普遍用于实邪内结之症,如燥屎、积滞、积聚、痰饮,可去菀陈,存正气,邪去则正安。小儿为纯阳之体,感受邪气后易于夹痰、夹滞、夹惊,阳热证易见,因此也尤其适用于小儿病,若临床中辨证  相似文献   

5.
李古松 《中医研究》1994,7(3):31-32
通下法在疡科临床中的应用江苏221000盐城市中医院李古松主题词攻下,肠痛/中医药疗法通下法,亦称攻下法。具有除陈、荡积滞,攻里导实的作用。外疡应用本法,主要是通腑泄热、抗菌、消炎,使内结之邪从下而解。达到给邪以出路之目的。笔言在临床应用,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6.
下法在临证中的意义及应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病是由温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具有发病急剧,传变迅速,变证多端,热势亢盛的特点,在病变过程中还易出现内陷营血,化燥伤阴,动内痉厥等变证.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祛除病邪是治疗的关键.王孟英指出,温病使用下法,"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下法是驱邪外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温病学诸多的治疗方法中,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目的:探讨温病下法的意义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从温病下法的作用机制、特点、指征、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归纳.结果:温病下法具有祛邪解热,保存阴液,荡涤积滞,推陈致新,调畅气机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苦寒攻下法及扶正泻下法,用下法的目的是逐邪泄热而不专事通便,临床上不论燥结是否形成,但见里热炽盛,邪势亢奋即可用下.结论:温病下法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通便泄热的局限意义,而成为祛邪扶正,疏导气机,调节阴阳平衡,截断病势等积极有效手段,用之得当,每可挽回沉疴.  相似文献   

7.
下法在临证中的意义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维斌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56-1557
温病是由温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具有发病急剧,传变迅速,变证多端,热势亢盛的特点,在病变过程中还易出现内陷营血,化燥伤阴,动内痉厥等变证。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祛除病邪是治疗的关键。王孟英指出,温病使用下法,“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下法是驱邪外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温病学诸多的治疗方法中,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目的:探讨温病下法的意义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从温病下法的作用机制、特点、指征、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归纳。结果:温病下法具有祛邪解热,保存阴液,荡涤积滞,推陈致新,调畅气机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苦寒攻下法及扶正泻下法,用下法的目的是逐邪泄热而不专事通便,临床上不论燥结是否形成,但见里热炽盛,邪势亢奋即可用下。结论:温病下法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通便泄热的局限意义,而成为祛邪扶正,疏导气机,调节阴阳平衡,截断病势等积极有效手段,用之得当,每可挽回沉疴。  相似文献   

8.
苏文桂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57-1358
下法是中医传统治法中的八法之一,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下法"即运用泻下方药攻逐里实的治法.临床上多种急危重症,中医辨让以实让或本虚标实者居多,因此若能灵活应用下法攻下实邪,每每能收到满意疗效.现就其在急危重症中的运用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谈下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泰州市中医院(225300)陈定峰关键词眼科寒下法温下法润下法攻逐水饮法下法是中医治则八法之一,适用于病邪积聚于里而形成的邪实之证。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功效。应用于眼科临床,又当根据眼病的不同症情,...  相似文献   

10.
从祛邪退热、截断扭转、清彻余邪、通腑化湿等方面探讨下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运用。认为下法在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热、肠道功能紊乱症状,防止病情向危重症转化,促进粪便病毒核酸转阴及疾病康复等方面均有独特的作用。具体使用时需把握时机,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1.
明末医家吴又可以其“戾气”、“祛邪”学说跻身温病名流.在《温疫论》一书中强调祛邪治疗,提出“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善用汗、吐、下法,尤其擅长下法,推崇大黄,临床取得独到疗效。吴氏运用下法的理论是(?)下里邪、疏通气机、开门(?)贼。认为“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所调“承气”即下法的代名词,把下法广泛用于祛邪治疗,非攻下(?)屎专用,扩大了《伤寒论》承气汤的应用范围。吴氏在分析邪热与结粪关系时说:  相似文献   

12.
<正>下法属八法之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通泻大便、导宿食、燥屎、实热、瘀血、痰结、水饮等有形之邪外出的作用。因人之五脏六腑之气需调畅,升降出入方可保持协调平衡。上述邪气居于体内会阻碍气机,下法可引之从下而出,故可疏通气机,调理脏腑。另外,大便不畅,腑气不通,可影响脾胃的升降,肝胆的疏泄,肺气的肃降,故而保持大便通畅至关重要。临床中应用下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现将所治病案(验案4则,误治案例1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有36条原文谈及"无形邪热与有形实邪相结","有形实邪"在《伤寒论》中有水饮、痰湿、湿邪、瘀血和肠间糟粕5种。其相关病证的治疗主要依从"清法与下法结合、侧重下法"的治疗原则,根据有形实邪的性质和所在部位的情况,选择性采取逐水泻热、利水清热、利湿泻热、逐瘀泻热、通腑泻热等"下法"。用药重用苦寒泻下之品,尤擅用大黄,根据实邪性质与所在部位的情况,采用不同剂量:偏上者用6两、8两,偏于中下者,用量在2~4两之间;且灵活配伍,针对有形实邪的性质用药。充分体现张仲景对《黄帝内经》下法的继承和发展,值得探讨兹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仲景下法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仲景下法从下粕、下血、下水、泻热这四个方面的内涵 ,进行探究并且具体指出了这四法所对应的临床病证。同时阐述了仲景下法的病邪部位特点 ,并以《内经》为理论根据 ,深刻揭示了仲景下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温病和下法的历代源流为切入点,探究温病下法在临床杂病应用的中医理论,尤其湿温证应用下法的争议、时机和技巧,并通过临证验案两则简要分析应用下法的辨证思路和心得体会。旨在梳理和总结温病下法的遣方用药特色,为临床杂病的诊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寿山加减小柴胡汤治疗发热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雷  管洪 《世界中医药》2011,6(2):114-115
李寿山教授,现为大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李寿山教授认为发热无外乎外感与内伤。外感发热遵仲景之理,邪入太阳,可用汗法,解表之热;邪入阳明,可用下法,解里之热;邪入少阳,既无可汗之表,又无可下之里,只有和解其表里为贵。  相似文献   

17.
下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最早见于《内经》,而用诸临床,实始于仲景。仲景把下法与汗法看作祛邪外出的重要手段。所谓邪,不  相似文献   

18.
攻下一法,源渊深长,其首见于《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历代医家也非常重视攻下一法,张仲景《伤寒论》113方,其中泻下方有18首,如大承气汤;金元刘河间善用下法,张子和更以用下法而著名;明吴又可运用下法的原理,对治疗温疫强调以通邪为第一要领,主张六症宜急攻为先;清代吴鞠通创造了六承气汤等方剂,强调治疗温病应该用下法;近代对下法的运用更有创新,特别在治疗急腹症中的显著疗效,为中西医学界所公认。笔者在3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运用攻下法治疗急腹症,每能获效。举例案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下法”是“八法”的治则之一,始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盛者夺之、汗之、下之。”汉张仲景把它用于临床,首创三承气汤,并提出下法的主证。宋张子和认为下法能使“陈莝去而肠胃沽,(疒征)瘕尽而营卫昌”。下法是祛邪外出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邪”是指外感六淫之邪和包括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浊、  相似文献   

20.
许春 《新中医》1998,30(4):42-42
眼科急重症运用下法举隅许春主题词下法中医治法眼疾病/中药疗法急症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邮电路54号(310000)笔者以下法治疗眼科急重症意在上病下取,逐邪外出,挽救视力,兹举验案3则如下。1凝脂翳患者某,女,48岁,1990年6月7日初诊。左眼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