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环境生物样品中氚的分析测量方法,并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为环境生物中氚分析方法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真空冷冻分离生物鲜样制得组织自由水氚试样和生物干样;生物干样与氧气反应后制得有机结合氚试样。用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氚活度浓度。结果 该方法对组织自由水氚和有机结合氚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50%和16.3%;组织自由水氚加标测试的加标回收率为96.7%,已知活度浓度试样有机结合氚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38%;组织自由水氚和有机结合氚的探测下限分别为1.07 Bq/kg·鲜和0.0539Bq/kg·鲜。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环境生物样品中氚的分析测量。  相似文献   

2.
氢是组成水和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氚的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因此氚可以通过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氚的半衰期为12.33年,氚产生的生物效应主要是由于氚β射线在细胞核内产生电离,使活的细胞核受到放射性损伤。据估计,核试验产生的氚约有90%存在水圈中,而自来水是城乡居民生活饮水的玉主来源。因此,对自来水中3H的放射性浓度的检测监督显得十分必要。1 实验方法1.1 采集样品 在居民区随机抽取输出支路的龙头自来水。在正式采样前先放1~2min后取水样500ml,再放水1~2min取第2个水样500ml,两次采样水混合后取0.5L水作为样品。1.2 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部分地区环境水氚的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氚是核能开发中向环境排放的主要放射性核素之一。而氚致人体的内照射剂量中 ,约 70 %来自饮水〔1〕。因此 ,环境水氚尤其是饮水氚对人体剂量的贡献极大。但目前国内有关环境水氚的分布及迁移规律的研究资料极少。本文对我国部分省市的环境水氚 (包括地面水和饮用水 )进行了采样分析 ,并初步探讨了环境水氚的分布规律 ,这对于准确估算我国居民摄入氚所致剂量及核电事业的开发及防护设计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1 实验方法和步骤1 1 样品采集 在上海市、山东省和江苏省分别设点采样 ,分枯水期和丰水期两季进行 ,采集样品包括地…  相似文献   

4.
<正>氚(~3H,Tritium)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半衰期为12.33 a,衰变发射的β粒子最大能量为18.6 keV,在水或人体组织中的最大射程约为5μm,射程较短,对人体造成的外照射危害可以忽略,因此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把氚归类为低毒组放射性核素~([1])。作为氢(~1H)唯一的放射性同位素,氚的理化性质与氢  相似文献   

5.
镧系元素由土壤向人体转移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计算14种镧系元素从土壤经膳食向人体的转移系数和在10种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依据我国4个不同膳食类型地区镧系元素膳食摄入量和10种主要器官、组织负荷量研究结果及土壤元素背景值文献资料,采用UNSCEA R陆地转移模式计算土壤、膳食、关键器官或全身三隔室间转移系数,采用LREE HREE作为分异评价指标。结果 镧系元素从土壤向膳食和从膳食向全身的总转移系数分别为0.131 ga-1/gkg-1和0.176 g/ga-1。从膳食向骨骼转移系数比向肝大1个数量级;从土壤向膳食转移中轻稀土组稍有富集,而从膳食向骨骼转移中轻稀土组趋于向骨骼,重稀土组趋于向肝;器官、组织分布以骨骼最高(36.5%),其后依次为肌肉、肺和肝。结论 获得了14种镧系元素从我国土壤经膳食向人体的转移系数、分异状况和在10种器官、组织中分布。本文结果在辐射防护领域为镧系放射性核素内剂量估算、相关卫生标准制定和生物动力学模型及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直接人体依据,对其他领域广泛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进行基因定位最直按的方法是染色体原位杂交(Chromosomal in situ hybridization)。以前,这种技术都是用氚标记的探针完成,但使用氚有许多不便之处,诸如探针比活性低,常需多种~3H—dNTP共参入才能满足要求等。我们用生物素标记人Y染色体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7.
<正>氚(3H tritium)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中可发射出低能β射线,最大能量18.6 keV,平均能量5.68 keV。氚具有易扩散、易氧化、渗透性强、存在同位素交换等性质,且以气体、水蒸气、氚化尘粒或气溶胶等不同放射性形态存在于工作场所中,包括工作场所的空气及被污染的液体(油、水)、设备与材料。氚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为吸入、皮肤摄入和食入。氚水进入人体后2~3 h内均匀分布全身,97%混入体内水分,生物半排期10 d;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自来水氚浓度的水平、分布和变化。方法 采集24个省市自治区的442个代表性自来水样品,经电解浓缩等预处理后用低本底液体闪烁谱仪测量水氚,用MS Office建立氚数据库和进行数据处理,用趋势拟合分析求解氚浓度的经、纬度和时间变化关系。结果 确定了我国第一个核电站商业运行前自来水氚浓度代表值,给出了其经、纬度和时间变化趋势。结论 自来水氚浓度随纬度和经度呈线性变化,随时间指数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自来水氚浓度呈现随时间缓慢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
~3H(氚)、~(14)C(碳-14)是对人类辐射剂量贡献最大的两种字生放射性核素,又是核能工业大量产生、许多行业广泛应用的人工核素。它们通过大气和水循环造成全球性污染,进入人体后呈全身性分布,参与机体代谢过程,是体内最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本文首次研究了白酒和全省各类饮水中~3H、~(14)C、总β、总α放射性及其发射体~(40)K、~(238)U、~(220)Ra、(232)Th等核素的辐射水平、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同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实验验证干燥剂吸附采样-高温负压解吸液态水(含HTO)-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的环境空气中氚化水测定方法的精密度、正确度等指标,为环境空气中氚化水监测标准方法制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通过对不同活度浓度环境样品的采集、测试和测量结果分析,验证多组样品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加标回收率;评定方法不确定度,明确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分析方法测量结果可靠性;通过不同方法比对实验,检验不同方法测试结果的差异。结果 多组样品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6.7%~7.9%,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7%~97.3%,不确定度受样品测量计数率影响较大,与冷凝采样分析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正确度等满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环境空气中氚化水监测要求,可在环境空气中氚化水监测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低温(-15℃~5℃)环境下空气中氚化水蒸气的采样方法,为北方核电厂外围环境空气中氚化水蒸气的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以3A分子筛为吸附材料,采用主动抽气法采集室外环境空气中的水蒸气,用于环境空气中氚化水蒸气样品的采集,并对采样速率、效率、记忆性等进行了优化和测试,验证方法的适用性。结果 采样速率在1.0~3.0 L/min时采样效率大于99%,采样方法记忆效应约3%。结论 该采样方法可以实现冬季低温环境空气中氚化水蒸气样品的采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重点流域和湖泊14个城市饮用水中5种常见硒形态水平和分布特征,为硒的污染防控和限值修订提供依据。方法在9个重点流域和1个重点湖泊(巢湖)选择14个城市的28个市政水厂作为监测点,于2020年11—12月分别采集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共84份水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HPLC-ICP-MS)测定水样中5种不同硒形态[3种有机硒:硒代胱氨酸(SeCys2)、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硒代蛋氨酸(SeMet);2种无机硒:亚硒酸根Se(Ⅳ)、硒酸根Se(Ⅵ)]浓度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不同水样类型和不同水源类型中硒形态浓度水平的差异。结果我国14个城市饮用水中3种有机硒形态均未检出,Se(Ⅳ)、Se(Ⅵ)、总无机硒和5种形态硒总量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03(0.03,0.39)、0.18(0.03,0.58)、0.23(0.06,0.79)和0.45(0.29,1.01)μg/L。水源水中Se(Ⅳ)浓度水平高于出厂水和末梢水(P<0.05),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Se(Ⅵ)、总无机硒和5种形态硒总量浓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为0.86~3.12,P>0.05)。地表水中Se(Ⅳ)、Se(Ⅵ)、总无机硒和5种形态硒总量浓度水平均高于地下水(Z分别为-2.72、-2.98、-3.50和-3.50,P<0.05)。结论本次研究饮用水中3种有机硒形态未检出、水中硒主要以无机硒Se(Ⅳ)和Se(Ⅵ)形态存在。不同水样类型和不同水源类型水样中Se(Ⅳ)和Se(Ⅵ)有不同程度检出,但浓度水平均未超标。总无机硒水平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但仍需加强饮用水中硒形态水平监测,同时人群可从膳食角度补充有机硒的摄入。  相似文献   

13.
氚(3H)是氢的同位素,在环境中的主要来源有天然氚和人工氚.人工氚作为一种副产物或关键燃料在人类发展核能产业中出现,其释放率远远超过天然氚.公众在环境中摄入氚的水平很低,从策略上讲氚的防护应重点关注职业照射人员.本文简要概述了氚的性质、来源、危害、防护及污染处理等,使公众及放射工作人员了解相关知识,做好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水氟浓度与膳食氟含量之间的关系,为氟中毒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6个省份各抽取6个水氟浓度不同的村,每个村随机称取10名8~12岁的儿童,采用双份饭法调查3 d 24 h膳食,检测膳食氟含量。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水氟浓度与膳食氟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调查的6个省份29个村的饮水水氟浓度范围在0.41~2.85 mg/L之间,均值和标准差为(1.25±0.54)mg/L。儿童膳食氟含量范围在2.19~8.76 mg/kg,均数和标准差为(4.69±2.11)mg/kg。水氟浓度与膳食氟对数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F=6.89,P0.05),回归方程为logssf=0.505 4+0.114 8 sf,R2=0.20。结论水氟浓度与儿童膳食氟对数之间有普遍相关性。在饮水型氟中毒地区,除饮水外还应重视膳食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田湾核电站VVER机组厂房设计、工艺系统与其他压水堆电站存在部分差异性,为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开展了氚相关的剂量监测和评价工作。方法 商运后,通过核岛厂房中空气中氚化水的单位体积内放射性活度监测和工作人员尿氚监测两种监测方式开展。结果 机组解列状态下,反应堆厂房空气中氚浓度未超过12 000 Bq/m3,其余检修节点,反应堆厂房空气中氚浓度未超过4 500 Bq/m3;所有检修节点,其余核岛厂房氚浓度均未超过600 Bq/m3;工作人员历史尿氚剂量监测结果基本低于40 μSv;氚致内照射集体剂量占总集体剂量比例在1%以内。结论 田湾核电站未发生过工作人员意外摄入氚事件,氚致个人剂量和集体剂量都较低,辐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6.
无锡市人群六氯苯环境接触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江苏省无锡市进行的六氯苯污染人体暴露量研究,检测了13类环境和食物样品,52例乳母的膳食和乳汁液中六氯苯的含量。估算出该区域乳母个体六氯苯环境暴露量为每天0.63μg,由膳食每日摄入量为0.58μg,婴儿每公斤体重从母乳摄入量为0.19μg。计算出六氯苯在各类环境和食物样品中的浓度分布,分析了其对环境、食品污染的动态趋势。研究结果为制定防治六氯苯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涉氚工作人员摄入体内的氚寻找一种快速、方便而又可靠的常规监测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蒸馏脱色、高锰酸钾祛色蒸馏法、双氧水氧化脱色和过硫酸钾氧化法四种方法预处理尿样后进行液闪测量,统计分析四者测量结果。结果 经上述四种不同尿样预处理后测得的尿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不是所有方法均可用于核设施工作人员及涉氚工作人员体内氚化水及有机氚的检测。结论 从测量结果来看,高锰酸钾祛色蒸馏法适合对氚化水的测量;过硫酸钾氧化法更加适合用于总氚的测定。在需要快速处理大批量样品的时候,可使用双氧水氧化法。  相似文献   

18.
Ge(Li)γ谱仪是一种先进的监测手段,由于分辨率高,一次测量可同时给出除~3H、~(90)Sr外,几乎所有的γ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可以在事故情况下,完成大量的、时间性较强的、用其它分析方法无法胜任的分析任务,及时给出公众剂量估计,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饮水、牛奶、尿等液体样品是放射性核素生物链转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核事故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调查四川省内某高通量工程试验反应堆(HFETR)外围环境中氚浓度水平。方法 2010年至2014年分析了距离试验堆5 km范围内的江水、浅井水、空气(氚化水蒸汽)和降水样品,样品均按照GB 12375-90《水中氚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并采用超低本底液体闪烁谱仪测量。结果 HFETR 1 km范围内空气和降水中氚浓度较高,随着监测点位与HFETR的距离增加,氚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江水和浅井水中氚浓度均处于正常水平,说明HFETR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氚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结论 成人经各种途径摄入氚的年待积有效剂量最高为2.1×10-8Sv/a,仅占公众年剂量限值的2‰左右。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地区居民的硒摄取量和血清硒浓度[日]/岩井伸夫…∥日卫志·—1997,52(1)·—142目的:国外研究曾报告低血硒浓度和致癌有关系。本研究为了和这些报告比较,测定了日本的中高年人血硒浓度的同时,还使用了膳食调查记录(24小时回忆法),推测所摄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