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假奓包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华旭  闵知大 《中草药》2004,35(11):1220-1221
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 (Franch.)Paxet Hoffm.为大戟科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收载有该属植物,全世界共有3种,分布于我国和琉球群岛,我国有D.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一种,产于中部至西南部。《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收载有D.rufescens  相似文献   

2.
假奓包叶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旭  闵知大 《中草药》2005,36(12):1787-1789
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为大戟科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收载有该属植物,全世界共3种,分布于我国和琉球群岛,我国有D.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一种,产于中部至西南部[1]。《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收载有D.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生于路旁及干燥乱石滩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根皮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泻水消积的功效,用于水肿、食积、毒疮[2]。本实验运用天然药物化学的分离精制方法,首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已分离到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太子参及其常见伪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子参 ,又名孩儿参 ,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1995版 部规定其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ex Pax et Hoffm.的干燥根。性平 ,味甘 ,微苦。有益气、健脾、生津功效。李时珍说 :“其似人形者 ,谓之孩儿参”。据报道及市场调查 ,主要伪品为同科植物石生蝇子草 Silene tatarinowiiRegel 的干燥根和白花紫萼女娄菜 Melandrium tatarinowii( Regel) Tsui var.albiflorum ( Franch.) Z.cheng的干燥块根 ,百合科植物宝铎草 Disporum sessile D.Don、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 ophatherum gracile Bronge 的…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太子参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太子参为常用中药,也是药食两用药材之一,别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或米参,系石竹科太子参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性植物异叶假繁缕Ps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i)Pax ex Pax et Hoffm的块根。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养精益气之功效,临床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于咳等症,民间常作为强壮滋补品,可作为人参乃至西洋参的代用品,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用于成方制剂。  相似文献   

5.
差热分析法鉴定贝母类中药材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程存归  刘幸海 《中草药》2004,35(2):210-212
贝母类中药材种类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有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ussuriensis Maxim.、百合科植物伊贝母F.pallidiflora Schrenk及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thunbergii Miq.,《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还收载了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这5种均为正品。  相似文献   

6.
白芷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或杭白芷A.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及疮疡肿痛。白芷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成分,药理实验证明白芷中所含的呋喃型香豆素具有平喘、降压、抗菌、解痉等多种药理作用,线型呋喃型香豆素还具有光敏感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淫羊藿属植物目前全世界有23种,我国有13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4种,全国各省区地方标准和临床使用非正品品种有10种,本属植物鉴定较为困难,但均可药用,全国各地常用非正品品种有:(1)宽序淫羊藿E. sagit tatum (Sieb.et Zuce)Maxim.var. pyram idale (Franch.) Stearn.;(2)光叶淫羊藿E. sagit  相似文献   

8.
药用蜈蚣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近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蜈蚣为节肢动物门唇足纲整形目蜈蚣科动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风癣、疮疡、肿毒、烫伤等,为传统的中药材。我国蜈蚣品种较多,分布广泛。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多棘蜈蚣(S.mutidens Newport)为地方习用品种,收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和《广西药用动物》,黑头蜈蚣(S.negrocapitis Zhang et Wang)和墨江蜈蚣(S.mojiangica Zhang et Chi)收载于《云南省药品标准》。  相似文献   

9.
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川贝及其混淆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波  谭睿  陈士林 《中药材》2003,26(12):864-865
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和梭砂贝母F.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多为野生,按性状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F.ussuriensis Maxim的鳞茎,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的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p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F.delar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主要分市在四川阿坝、甘孜两州,云南、甘肃、青海、西  相似文献   

11.
重楼药用历史悠久,最初以“蚤休”之名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中国药典》等均有记载.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重楼为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 (Franch.) Hand.-Mazz.和七叶一枝花P.D phylla Smith...  相似文献   

12.
袁逸铭  高湘  许爱霞  葛斌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5):1199-1200
太子参[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t Hoffm,PHPH]系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干燥块根,为传统中药,有补肺健脾功效.本实验用自然衰老大鼠模型,观察太子参醇提物(EPHPH)对自然衰老模型大鼠血清、肝、肾、耳蜗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旨在探讨衰老与NOS的相关性及太子参醇提物对衰老大鼠NO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系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通常以果实人药,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习称南五味子。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而其茎藤也供药用,但功效与果实不同,据文献记载为舒筋活血、  相似文献   

14.
厚朴为临床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首先收载,列为中品,称:“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现在临床常用于湿阻气滞中焦,脘腹胀满,呕吐腹泻,痰饮喘咳等症。《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的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o off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la Rehd.et Wils.的干燥树皮。由于药源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15.
太子参为石竹科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ex Pax et Hoffm.的块根,市场上掺杂的伪品有禾本科淡竹叶、石竹科的石生蝇子草、百合科宝铎草、百部科百部及其他植物相似块根充太子参出售,现将其鉴别方法介绍如下。太子参块根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根头钝圆,有茎基及芽痕,下部细长呈尾状,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具凹陷的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类白色至淡黄白色,粉性或角质样,气微,味微甘。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阿魏概况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阿魏是从阿魏属(Ferula L.)植物的根或茎中得到的一种油胶树脂之风干块状物。阿魏是我国人民长期应用的中药之一。早在《唐本草》中就有记载,在其后有关药物的书籍中,如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清朝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中,都有阿魏的记载。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都收载了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是仅产于新疆的稀有药材。  相似文献   

17.
红景天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杰  贺星  徐素伟 《中草药》2007,38(7):1117-1119
红景天属(Rhodiola L.)植物为红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世界有90余种,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带,大多数生长在海拔3500~5000m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丛,我国有73种2亚种7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主要以其根和根茎入药。目前主要研究的红景天属植物有菱叶红景天Rhodiola henryi(Diels)S.H.Fu、西藏红景天R.tibetica(Hook.f.etThomas)Fu、云南红景天R.yunnanensis(Franch.)S.H.Fu、  相似文献   

18.
《本草纲目》谷精草的原植物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本草纲目》中谷精草的原植物来源,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鉴别《本草纲目》谷精草的植物种。经考证发现《本草纲目》谷精草来源为各精草科Eriocaulaceae植物赛谷精草Eriocaulon sieboldianum S.et Z.ex Steud.的带梗花序。提示《本草纲目》谷精草的原植物为赛谷精草,而非《中国药典》2000版收载之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简称《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有漏芦,其来源项下有祁州漏芦与禹州漏芦两种。《中国药典》1995年版已将祁州漏芦和禹州漏芦分作两个品种。祁州漏芦和禹州漏芦为同科不同属的两种植物,已证明两种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不同,疗效亦不尽相...  相似文献   

20.
卷柏科卷柏属植物,世界分布约有700种,我国约产50种.除《中国药典》(2005版)中卷柏项下收载的2个品种外,部颁和各地方标准及在现有成方制剂中有12个种被收载或应用,此外还有20个种在各地民族民间作为药用.贵州民间将深绿卷柏(S.doederleinii)称为多德卷柏,具有祛风、散寒、消肿、止咳之功效,用于风湿病,风寒咳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