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证明,病毒性脑炎患儿除炎症反应外,免疫调节反应失调也起了重要作用,重症患儿死亡率高,后遗症多。2002年8月-2005年10月我科采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1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选自2002年8月~2005年10月期间本科住院患儿,选择病情较重者为研究对象,共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个月~12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6例,常规治疗组14例。就诊时间均在起病6d以内,均除外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组病例均有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伴有或不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精神异常,肢体瘫痪。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应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α -2b(长春盖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 3 2例 ,疗效观察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我院收治住院的 5 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 ,均符合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 3 2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4例 ;对照组 2 0例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两组发病年龄均在 2岁 3个月 14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1 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高热、头痛、昏睡或昏迷 ,2 6例出现呕吐 ,18例出现抽搐 ,6例出现精神症状。1 3 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  相似文献   

3.
18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 1999年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181例 ,除 2例死亡外 ,179例均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1例中男 110例 ,女 71例。 4个月~ 12岁 ,平均 3岁。病变局限者 16 4例 ,弥散者 15例 ,极重者 2例。治愈 179例 ,治愈率98 9%。死亡 2例 ,死亡率1 1%。2 临床症状观察病毒性脑炎患儿因致病病毒不同 ,病情轻重不一 ,但入院前大多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 ,起病急 ,症状表现复杂。 ( 1)有的出现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意识障碍与精神异常 ;( 2 )有的出现昏迷、惊厥、脑膜刺激征、肢体瘫痪或神经麻痹、肌张力高及病理反射等 ;( …  相似文献   

4.
刘国强  李锐  贾润霞 《护理研究》2007,21(2):337-33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VEM)发生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儿科住院的93例VEM病历资料,根据有无昏迷分为两组,昏迷者为病例组(23例),未昏迷者为对照组(70例)。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发热、头痛头晕、惊厥、呼吸系统表现、消化系统表现、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等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纽脑膜刺激征的发生率为65,2%,而对照纽为31.4%,两组相比(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膜刺激征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膜刺激征阳性为小儿VEM伴昏迷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加深对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认识 ,作者对 1995~1997年在住院的 6 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8例中男 39例 ,女 2 9例。发病年龄 6~ 70岁 ,其中 14岁以下 12例 ,6 0岁以上 1例。1.2 诊断标准 按侯熙德[1] 提出的标准。1.3 症状与体征 发热 6 0例 (中度以上 4 8例 ,可高达4 0℃ ) ;头痛 50例 ;呕吐 2 5例 ;伴有抽搐 32例 ;智能障碍2 5例 ,表现为定向力、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 ;明显精神异常 2 5例 ;脑膜刺激征 2 5例 ;偏瘫失语 9例。1.4 物理检查 ①脑电图 (EEG)异常者 6 2例 ,其中轻中度异常 56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胞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观察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的单纯胞疹病毒性脑炎12例和肠道病毒性脑炎168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在呕吐、精神症状、抽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以及影像、治疗转归、NSE等方面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比较单纯胞疹病毒性脑炎与肠道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单纯胞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陈晓英 《护理研究》2006,20(28):2551-2551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症状。1995年—2005年我院共收治病毒性脑炎病人264例,昏迷需置胃管鼻饲者50例,胃管插入1次或2次均能成功。最近收治1例病毒性脑炎病人,在气管切开术后胃管无法插入。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30岁,因发热、抽搐、昏迷4d入院。行头颅CT及脑脊液等相关检查,均提示“病毒性脑炎”。入院后病人因重度昏迷、呼吸衰竭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及高频呼吸机通气,按医嘱留置胃管给予营养支持。按昏迷插胃管常规方法插入困难,当胃管插入15cm~20cm时,病…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昏迷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强  李锐  贾润霞 《护理研究》2007,21(4):337-33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VEM)发生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儿科住院的93例VEM病历资料,根据有无昏迷分为两组,昏迷者为病例组(23例),未昏迷者为对照组(70例)。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发热、头痛头晕、惊厥、呼吸系统表现、消化系统表现、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等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脑膜刺激征的发生率为65.2%,而对照组为31.4%,两组相比(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膜刺激征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膜刺激征阳性为小儿VEM伴昏迷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腮腺炎并脑炎、脑膜炎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我院 1998- 0 4~ 2 0 0 2 - 0 6门诊及住院流行性腮腺炎 36 7例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并发脑炎、脑膜炎 (简称腮脑 ) 84例 ,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84例腮脑患儿 ,诊断依据参照《传染病学》[1 ]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伴有以下 3项中 2项者诊断为腮脑。 1流行病学资料及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2脑膜刺激征阳性 ;3脑脊液 :压力增高 ,细胞学和生化检查符合病毒性感染。男 4 9例 ,女 35例。年龄 2~ 4岁 1例 ,~ 6岁 7例 ,~ 8岁 4 2例 ,~ 12岁 2 5例 ,~ 16岁 9例 ,以 6~ 12岁为主 ,占 79.8%。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多见。市区 6…  相似文献   

10.
低颅压综合征是指颅内压低于70 mmH2O时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2002年3月~2005年3月我院共收治12例,均有一定医源性因素。现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3岁1例,4~7岁5例,7~13岁6例。原发病:病毒性脑炎8例,支气管肺炎2例,周期性呕吐、上呼吸道感染各1例。12例均有使用甘露醇史,剂量1·0 g/kg,每日2~6次,疗程2~9天,平均7天。1·2临床表现12例均有发作性或体位性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8例,脑膜刺激征阳性7例,意识障碍、发热各1例,病理征阳性3例。应用甘露醇治疗后,症状一度好转,又逐渐加重。1·3…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 1996年应用无环鸟苷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收到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2 6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14~ 5 8岁。1.2 临床表现  2 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头痛、恶心和呕吐。 8例精神行为异常。9例癫痫大发作。 12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脑局灶症状 10例。脑膜刺激征阳性 2 1例。1.3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 19.38~ 39.78mm Hg(1mm Hg= 0 .133k Pa)。脑脊液常规检查符合病毒性感染特点 ,其中 8例脑脊液可见红细胞。脑脊液 I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胞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观察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的单纯胞疹病毒性脑炎12例和肠道病毒性脑炎168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在呕吐、精神症状、抽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脑膜刺激征、锥体柬征以及影像、治疗转归、NSE等方面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比较单纯胞疹病毒性脑炎与肠道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单纯胞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陈晓英 《护理研究》2006,20(10):2551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症状。1995年—2005年我院共收治病毒性脑炎病人264例,昏迷需置胃管鼻饲者50例,胃管插入1次或2次均能成功。最近收治1例病毒性脑炎病人,在气管切开术后胃管无法插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腮腺炎并脑炎,脑膜炎10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舟山群岛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脑膜炎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 ,我们于 1998- 0 2~ 2 0 0 1- 0 4门诊及病房收治流行性腮腺炎 386例患儿 ,其中并脑炎、脑膜炎 (简称腮脑 ) 10 8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8例腮脑患儿 ,诊断依据参照《实用儿科学》[1 ] 。腮腺炎患者伴有以下 3项中 2项者诊断为腮脑。1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及流行病学资料 ;2脑膜刺激征阳性 ;3脑脊液呈病毒性改变者。男 6 1例 ,女 47例。年龄 2~ 4岁 2例 ,~ 6岁 5例 ,~ 8岁 5 4例 ,~ 12岁 36例 ,~ 14岁 11例 ,以 8~ 12岁为主 ,占 83…  相似文献   

15.
52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分析与护理黄琪位丽(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61011)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感染所致的脑实质炎症,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重者出现抽搐、惊厥、昏迷、脑膜刺激征、肢体瘫痪或颅神经麻痹等。1995年7月至199...  相似文献   

16.
穿琥宁治疗腮脑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简称腮脑)是儿科常见的传染病,大多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留有一定的精神运动和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在腮脑治疗中应用中药穿琥宁粉针剂,与病毒唑作对照,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1998年2~12月共收治腮脑住院患儿106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热、腮腺和/或颌下腺肿大、头痛、呕吐、嗜睡、脑膜刺激征等表现,脑脊液为病毒性改变,脑电图异常,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52例,男32例,女20例,用穿琥宁治疗;对照组(B组)54例,男31例,女23例,两组年龄均为3~13岁,发病后就诊时间、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均无差异。 2 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用穿琥宁针剂10mg/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至今尚无特效疗法,1994年7月至1995年9月本地区乙脑流行期间,我们用三氮唑核苷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47例乙脑,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依据:①发生乙脑流行季节。②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③脑脊液呈病毒性改变。 1.2 病例选择:1994年7月至1995年9月收治的住院乙脑79例。治疗组47例,男35例,女12  相似文献   

18.
散发性脑炎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疾病,目前认为是以脱髓鞘改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脑炎。我院自1992年以来对36例临床诊断为散发性脑炎患者血清、CSF中T_3、T_4、TSH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就其改变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为住院患者,均符合1982年全国“散发性脑炎座谈会”所订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7~60岁,平均29.9岁,18~40岁者30例。均急性、亚急性起病,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14例,周围淋巴结肿大3例,有发热、头痛、颅内压增高症状者13例,发热伴脑膜刺激征6例,发热伴双侧锥体束征阳性者9例,有精神障碍者12例,意识障碍伴轻度肢体瘫痪4例,神志不清7例,转入昏迷2例。脑脊液检查:压  相似文献   

19.
1987~1996年以来,我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89例儿童,现将EEG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9例患儿中男56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1.7:1。年龄6个月~13岁,其中4岁以下15例,4~8岁54倒,9~13岁20例。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而诊断为病毒性脑炎。1.2临床表现均有感染史。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部分患儿有抽搐、嗜睡、昏迷、脑膜刺激征、病理征或其它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改变。其中24例作了头颅CT扫描。1.3方法采用日本光电4418型18导EEG仪记录,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  相似文献   

20.
韩树芬 《临床荟萃》2002,17(21):1281-1281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系单纯疱疹Ⅰ型病毒侵入脑内引起 ,具有发病急、高热、抽搐、意识障碍、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特点。近 3年来我们取中西医之长 ,采用西医分期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方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8例 ,收到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例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第 3版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1] 。男性 5例 ,女性 3例 ;年龄18~ 4 3岁 ,平均 32 .6岁 ,冬季发病 5例 ,春季发病 3例。 8例患者均有高热、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高热体温为 39~ 4 0℃ ;抽搐均为全身强直—阵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