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牵张后犬下颌牙槽嵴高度的动态变化,探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结合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增高牙槽嵴后对牙槽嵴增高高度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2只牙槽嵴萎缩模型建成后,一侧行牵张手术,放入ADM及两个直径1.0mm、复形温度为33℃的"S"形牵张器;另一侧为对照侧,仅放入同样牵张器行牵张术,不放入AD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拍摄X线片并分别测量下颌两侧牙槽嵴高度。结果:术后即刻实验侧和对照侧牙槽嵴增高高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1、3个月对照侧牙槽嵴增高高度均高于实验侧。结论:ADM作为屏障膜,减缓牵张速度,延长牵张时间,在镍钛记忆合金牵张成骨过程中,是一种理想的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引导膜。  相似文献   

2.
钛镍记忆合金牵张装置增高牙槽嵴对咀嚼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组织学观察,研究钛镍记忆合金牵张装置增高牙槽嵴对咀嚼肌的影响。方法:!重20~30kg健康成年杂种犬18只,3只为对照组,其余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拔除所有犬双侧下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1个月后在实验组犬的一侧下颌骨植入钛镍记忆合金丝加工成的S形牵张装置。牵张器就位后骨块即开始牵张升起,术后一周增高量达7.5~11.5mm,其后无明显变化。分别在牵张后1、3、6个月处死5只实验犬和1只对照犬。取双侧嚼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分析。结果:!1个月时牵张侧各咀嚼肌纤维见少量淋巴细胞渗出。3个月组部分颞肌、嚼肌、翼内肌纤维扭曲、横纹消失,偶见肌纤维溶解,线粒体肿胀。6个月时各咀嚼肌肌纤维排列整齐,粗细均匀,肌节完整,肌横纹清晰,线粒体正常。结论:钛镍记忆合金牵张装置增高牙槽嵴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对咀嚼肌的影响是轻微、可逆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成骨增高下颌牙槽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应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成骨增高下颌牙槽嵴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成年杂种犬10只,拔除两侧下颌全部前磨牙和第1磨牙,实验组1个月后用完全埋置的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完成牵张手术。在牵张手术前及术后1、5、13周测量术区颌骨高度,拍X线片,分别在牵张完成后1、3个月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牵张器就位后骨块即开始牵张升起,术后1周达7.5~11.5mm,其后无明显变化。X线片可见牵张完成后1个月牵张区骨密度增高,有新骨生成;3个月骨密度与周围牙槽骨接近。组织学观察牵张区早期有胶原束形成,随后钙化成骨。结论 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可成功牵张增高犬下颌后牙区牙槽嵴,新骨以膜内成骨方式生成。  相似文献   

4.
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牵张增高牙槽嵴后的种植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旻  胡敏  王敬  姚军  李其平  温丽莎 《口腔医学》2006,26(3):176-178
目的探讨TiNi-SMA牵张器牵张增高的牙槽嵴能否进行常规种植修复。方法6只成年杂种犬进行牙槽嵴牵张增高术,3个月后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牵张种植组,牵张侧及对照侧下颌骨各植入2个种植体;Ⅱ组为牵张对照组,不进行种植手术。在种植手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拍X线片,动物处死后截取骨块制作常规脱钙切片和带金属种植体的骨组织磨片进行组织学研究,并测量种植体-骨接触率。结果种植后3个月X线片可见各种植体与骨之间均无放射线透射区,种植体整合良好。种植体-骨界面表现为骨性结合,牵张侧与对照侧的种植体-骨接触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TiNi-SMA牵张器增高的牙槽嵴在牵张完成后3个月可以进行常规种植手术,种植体-骨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下颌牙槽嵴增高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后,失牙区牙槽嵴逐渐吸收萎缩,造成义齿修复和种植体植入困难,对患者带来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在义齿修复和种植体植入前增高和增宽牙槽嵴。本文就增高下颌牙槽嵴的方法做了一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适应症和优缺点做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牵张后犬下颌牙槽嵴高度、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动态变化,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结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增高牙槽嵴后对成骨质量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2只分为两组,1个月组和3个月组各6只,每只动物下颌骨又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建立牙槽嵴萎缩模型后,在一侧下颌行牵张手术,放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及两个直径1.0 mm,复形温度为33℃的"S"形牵张器,该侧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不放脱细胞真皮基质,仅放入同样牵张器行牵张术.术后1、3个月各处死6只实验动物,切取下颌骨标本,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扫描3个部位,即:牵张间隙上方、下方及牵张间隙,观察其骨密度,使用生物材料实验机测试牵张区骨块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结果 牵张术后3个月,实验侧骨密度:牵张间隙上方(0.714±0.238)g/cm2、牵张间隙(0.512±0.435)g/cm2、牵张间隙下方(0.615±0.043)g/cm2.最大抗压强度(36.54±7.32)Mpa,弹性模量(1674.10±256.43)Mpa,均高于对照侧.结论 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能提高牵张区成骨质量,增加骨强度,在镍钛记忆合金牵张成骨过程中是一种理想的引导骨再生生物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ADM)的结构及MG63成骨样细胞在其上黏附与增殖的情况。方法ADM为实验组,膨体聚四氟乙烯(e- PTFE)膜为对照组,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组膜的结构。在两组膜上分别接种MG63成骨样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采用细胞活力分析仪检测3组细胞增殖活力,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表达,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膜上接种后第1天和第5天的黏附及增殖情况。结果ADM分为基底膜面和组织面,组织面为鳞片状的结构,基底膜面可见指突结构和毛囊孔。e- PTFE成行排列,由直径比较均一的长椭圆形的裂隙组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M和e- PTFE对MG63成骨样细胞增殖活力和ALP活性无显著影响。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两种膜上生长良好,但在ADM膜上,MG63成骨样细胞伸展更充分。结论ADM适于作引导骨再生膜材料,对MG63成骨样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相比较e- PTFE,ADM具有更优良的结构及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镍钛记忆合金牵张成骨修复犬腭裂的愈合过程。方法:健康杂种幼犬8只,建立人工腭裂模型。1周后,在6只实验组犬硬腭上制作骨转移盘,植入镍钛记忆合金牵张装置,用300g的力持续向内侧和后侧牵引,关闭硬腭裂隙后保持3周。再分别于2、4、8周处死动物模型,采用直接观察、X线和组织学方法评价记忆合金与组织的相容性及中线骨组织愈合情况。结果:牵张8~10d后裂隙关闭,骨组织后移,硬腭平均延长4.5mm,两侧骨板在中间融合。结论:记忆合金牵张成骨可使腭部两侧骨板在中线区形成骨融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 bone regeneration,GBR)评价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在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第2、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3mm×3 mm×5 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膜.术后1、4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测定等方法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形成量多,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讨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早期骨愈合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种植体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种植的患者22例,共28颗种植体,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43.8岁)。将28颗种植体植入患者的狭窄形牙槽嵴中,所有种植体的唇、颊侧面均有部分暴露,将羟基磷灰石珊瑚骨粉及自体骨混合物置于骨缺损处,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覆盖于骨粉表面。临床观察追踪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愈合情况。结果 1例患者于手术1个月左右因局部感染,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暴露被取出,另有1颗3年后因松动被取出。其余患者术后6个月Ⅱ期手术时,见所有种植体暴露部分完全被再生骨覆盖,种植体暴露部分长度为0。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临床上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1.
姚军  胡敏  谢旻  马良 《口腔医学》2005,25(1):6-8
目的 比较不同截骨方式对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牵张增高牙槽嵴的影响。方法  10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 3组。Ⅰ组截骨时保留舌侧部分骨皮质 ,Ⅱ组完全截骨 ,使用牵张器增高牙槽嵴 ;Ⅲ组为内固定器对照组。各组动物下颌骨左侧为实验侧 ,右侧为空白对照侧。连续测量术区颌骨高度 ,摄X线片 ,3个月后处死动物 ,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Ⅰ、Ⅱ组牙槽嵴均增高 ,3个月时牵张区骨密度与周围牙槽骨接近。Ⅱ组比Ⅰ组初始牵张间隙大 ,增高高度大 ,但牵张区颊舌侧均有较明显凹陷 ,而Ⅰ组牵张区形态接近正常颌骨。结论 采用保留舌侧部分骨皮质的不完全截骨方式 ,更适于使用记忆合金牵张器的牙槽嵴增高术  相似文献   

12.
双向牵张器增高牙槽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自行研制一种双向牙槽骨牵张器,通过建立萎缩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犬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自行设计双向牙槽骨牵张器装置。实验动物拔除一侧下颌前磨牙1个月后,骨切开放置牵张器.间歇7d后,以1mm/d速度牵张,共牵张6d。第1组于牵张过程中逐步颊向改变移动骨段位置,第2组于牵张完成后第2天,一步颊向改变移动骨段位置至术前预定位置,2个月后对牵张区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移动骨段均达到术前预定的高度及颊向位置。牙槽骨的高度平均增加5.5mm±0.23mm,移动骨段颊侧移位平均为2.6mm±0.17mm。X线及组织学检查显示,牵张区新骨形成良好。结论:双向牵张器能在垂直向及颊舌向上精确控制牵张方向.并能在垂直牵张过程中或牵张完成后,改变移动骨段位置。避免牙槽骨牵张成骨常见的并发症:轴向移位。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Lack of sufficient alveolar bone height or width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problems in the dental rehabilitation of the edentulous pati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牙联合支抗牵张成骨治疗牙槽突裂的可行性,以及微型种植体对支抗牙的影响。方法:成年杂种犬14只,随机分为A、B、C3组,A、B每组6只,C组2只为对照组。首先形成牙槽突裂外科模型,2周后手术截骨,形成一含牙的骨输送盘。A组采用单纯牙支抗的方法,B组采用微型种植体-牙联合支抗的方法,C组骨切开后原位固定。1周后开始牵引,牵张完成后固定1个月,处死全部动物,取标本作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2组数据分别作Fisher准确性检验和t检验。结果:2种方法均能关闭牙槽突裂隙。2组犬的阳性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2组支抗牙在骨输送盘中的移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型种植体-牙联合支抗牵张成骨治疗牙槽突裂是可行性的,使用微型种植体,可以减轻支抗牙牙周-牙髓组织的损伤,减少支抗牙的倾斜移位。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his case report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llograft bone with a resorbable collagen membrane to correct an alveolar ridge defect and achieve a highly esthetic restoration.

Case presentation

A 30-year-old woman with 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nd advanced periodontal vertical bone loss in periodontally hopeless upper left right premolar which required a fixed restoration. A staged surgical strategy was devised. First, a resorbable collagen membrane and allograft bone grafts were used to guide bone regeneration in the vertical alveolar defect. After 6?months, complete bone regeneration was achieved and the dental implants were submerged in the bone. Three months later, the implants were exposed and subsequently restored with a crown.

Conclusion

The vertical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strategy of using allograft bone and a resorbable collagen membrane has the potential to eliminate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procedures, which are required with non-resorbable membranes, sinus lift procedures, and extensive block graft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上皮细胞的封闭性能的影响,评估其作为引导组织再生屏障膜的可行性。方法:取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新鲜第一前磨牙,刮取根中1/ 3 牙周膜组织,组织块法进行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的原代培养。将ADM膜、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膜预处理后与HPDLCs共培养,MTT法检测1、3、5、7d的细胞增殖活性。将Tca8113细胞接种于膜材料一侧表面,培养5、10d后,采用DAPI细胞核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膜材料两面的分布情况,接种细胞面记为ADM组与e-PTFE组,另一面记为ADM’组与e-PTFE’组。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3、5、7d时,ADM组和空白对照组的OD值显著高于e-PTFE组(P<0.05),ADM组与空白对照组的OD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ADM组与ADM’组、e-PTFE组与e-PTFE’组在5、10d时细胞计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ADM’组与e-PTFE’组在5、10 d时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DM膜比e-PTFE更有利于HPDLCs的增殖,且两者对上皮细胞的封闭作用相似。与e-PTFE相比,ADM更适合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