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病历摘要 例1:男,40岁。因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入院治疗,用过多种抗生素,本次入院后给予头孢哌酮1.0g加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ml,2次/d静滴,连用两周,患者突然出现黑便,3~4次/d,量中,排除其他因素,拟为头孢哌酮所致消化道出血。停用头孢哌酮,静滴甲氰米胍、止血敏,并口服洛塞克3d黑便停止,复查大便潜血试验阴性,后经五官科行扁桃体切除,口服红霉素控制感染后出院。  相似文献   

2.
青年肺腺癌误诊为肺结核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8030-8031
对青年肺腺癌误诊为肺结核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2岁。因阵发性干咳,痰中偶有血丝n个月、气短5个月于2007—09—29入我院。曾在院外进行抗痨治疗:异烟肼0.4,静滴,1次/d;利福平0.45,口服,1次/d;吡嗪酰胺0.5,口服,3次,/d;丁胺卡那0.4,静滴,1次/a;强的松30mg,口服,1次/d;胸腺肽30mg,静滴,1次/d增强免疫治疗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2岁,因孕34+5周,头晕、视物模糊3d,抽搐1次入院,患者既往未做任何产前检查,3d前出现头晕、视物模糊、伴有恶心、呕吐。入院前突然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持续1min,意识丧失5min,基层医院测斑压180/100mmHg。给于安定10mg。硫酸镁5g。口服10mg心痛定,肌注地塞米松10mg,硫酸镁7.5g静滴维持。处置后转院,入院时。T36.9℃,P96次/min,RIB次/min。  相似文献   

4.
刘燕飞  高文婕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564-3564
病例1,患儿男,3岁。以发热5d,于2007年7月19日入院。查体:T38.2℃P98次/minR20次/min。精神差。双侧睑结膜充血,口唇干燥。皲裂,腔黏膜充血,杨梅舌,肛周有脱皮,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川崎病。给予抗感染,口服巴米尔,静滴人免疫球蛋白(规格1.25g/瓶,批号:20060716),静滴30min后患儿突然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手脚微凉,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3岁。因发作性心前区憋闷20年,近日加重,伴咳少许黄痰,于1996年11月6日入院。既往无神经精神病史。实验室检查:WBC13.4×109/L,N0.80,L0.2,血尿素氮8.55mmol/L(正常2.9~7.1mmol/L),肌酐210pmol/L(正常62~133μmol/L)。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支气管肺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后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硝酸甘油5.oms,l次川静滴,头抱吐批钢3·os,2次/d静滴,活生丁25.omg,3次/d口服。用药第则言语增多,不能自控,烦躁,语无轮次,幻觉,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拒绝治疗。眼球运动好,神经…  相似文献   

6.
马昌义  袁艺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311-2311
患者女,8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0余年,活动后心累10余年,加重4d,于2005年11月13日入院.经全面检查诊断为慢支炎(喘息型)急性发作期,肺气肿,肺心病.既往对先锋类无过敏史,但今年10月24日在某医院使用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入院时给予左氧氟沙星0.2 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2次/d静滴;盐酸胺溴索3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次/d静滴;氨茶碱0.25 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次/d静滴;鱼腥草注射液5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次/d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皮试阴性(机器做),头孢哌酮·舒巴坦2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2次/d静滴;吸氧等.……  相似文献   

7.
1病历摘要 男,5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可乐定治疗,后因无药而终止服药。因头痛、震颤、出汗及心悸1d入院。查体:T37.5℃,BP178/125mmHg,P115次/min,诊为高血压病典型的停药综合征。予以盐酸可乐定75mg,口服,3次/d和复方利血平片1片,口服,2次/d。治疗1周后患者上述症状缓解较明显。予以出院,并嘱长期服用药物,定时测量血压,即便停药也要逐渐减量。  相似文献   

8.
卡托普利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4岁,退休职工,2004年4月24日因晕厥待查,高血压病人住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入院后解黑便、突发大量呕血急转消化科。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间断服用卡托普利3年,6.25mg/次、1-2次/d,近2个月来因血压升高,加大卡托普利量,12.5mg/次,3次/d。无胃病史,无嗳气、反酸及上腹部疼痛史。查体:BP18.0/10.7kPa,P82次/nfin,R20次/min,T37℃。神志清,贫血貌,心肺听诊无特殊,腹平软,  相似文献   

9.
消炎痛片致过敏性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32岁。因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于2006—08—24就诊,给予消炎痛片25mg口服,3次/d,服药后2h颈面部开始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并迅速向躯干部蔓延,呈散在性分布,皮疹融合形成弥漫性红斑.皮肤瘙痒严重。即刻来我院就诊,经皮肤科医生检查诊断为过敏性药疹。立即停药,随给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维生素C注射液1.0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并口服扑尔敏片8mg,3次/d。用药2h后自觉症状好转,皮疹的颜色变淡,并于3d后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 男,6岁。因头痛、腹痛于1999—08—05在外院行脑电图检查后诊断为癫痫,始服苯巴比妥钠60mg,2次/d,治疗10d,头痛、腹痛消失。服药第10天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全身红色斑丘疹,轻度瘙痒、压之可褪色,经予10%葡萄糖酸钙10ml,1次/d;地塞米松5mg.1次/d静滴,治疗3d,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仍继续服用苯巴比妥钠60mg,2次/d。1999—08—20患儿复出现发热伴全身红色斑丘疹入院。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1岁.因"发热伴周身浮肿1个月,口渴、乏力3 d",遂到我院就诊,查随机血糖38 mmol/L,于2008年2月16日以"重症糖尿病"收住我院内分泌科.患者入院前无诱因周身浮肿1个月余,先后静滴青霉素、头孢哌酮抗炎治疗.3 d前发热39.9℃,静滴美罗培南每次500 mg,2次/d,体温降至正常后出现口渴、多饮、乏力症状.患者1997年曾被确诊为尿毒症,间断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波纹 《新医学》2010,41(9):F0003-F0003
患者男,56岁,因上腹部不适、黑便4d于2009年9月23日入院。患者有2型糖尿病史3年,起始采取控制饮食与增强运动控制血糖,1年前口服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效果尚可,2周前查空腹血桨葡萄糖(FPG)8.2mmol/L,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摘要患者,男,67岁,因贫血、全身乏力,伴心慌、黑便10天,于2008年1月25日入院。主诉本月15日出现黑便,量多。并伴有里急后重感,于22日开始心慌、气短,气短呈持续性,活动后加重。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血压27/14kPa(1kPa=7.5mmHS),平时口服复方降压片,血压控制尚可,否认有肝炎、结核史。查体:体温37℃,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9kPa,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丁立新  刘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395-3395
目的比较红斑量紫外线病灶区局部照射与常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4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等分成药物组和紫外线(UV)组。药物组采用阿昔洛韦500nag/次,2次/d,静滴,每疗程lOd,维生素B1 lOmg/次,3次/d,口服,维生素E100mg/次、1次/d、口服,吲哚美辛25mg/次、3次/d。口服,复方炉甘石洗剂局部外用;UV组采用全光谱紫外线病灶区照射,采用平均生物剂量(MED),腰背部5MED,胸腹部4MED。颈部6MED,面部7MED,隔日照射1次,共3次,观察药物或UV照射治疗后皮肤丘疱疹吸收和疼痛消失时间。结果药物组丘疱疹吸收时间为(19&;#177;9)d,UV组为5.9(4.5~6.5)d。UV照射丘疱疹吸收较药物组明显加快(t=6.10,P&;lt;O.01);药物组疼痛消失时间为28(14~98)d,而UV组为11(3~21)d,UV组疼痛消失时间较药物组明显缩短(t=5.82,P&;lt;O.01)。结论UV病灶区局部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6岁,1年前因食油炸鸡蛋后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饱胀、暖气及呃逆,于外院被误诊为“胃病”,给予吗丁啉10mg,2次/d,口服。胃舒平2片,3次/d,口服。3个月后,效果差。入院查体:T36℃,P76次/min,R18次/min,BP126/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问答切题,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  相似文献   

16.
腹痛、便血     
1病历摘要 男,3岁。因便血3个月余于2007—06—17入院。患儿自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大便为黄色软便,上附较新鲜的血液或血丝,量不多,有时大便带脓或黏液,1~2次/d,便后无里急后重感。伴腹痛,呈阵发性钝痛,位于脐周,无明显规律性,腹痛时不排大便,持续约3~5min自行缓解,2~3次/d。食欲好,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消瘦表现,无咳嗽,无尿血、鼻出血。在当地诊所先后静滴头孢哌酮、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治疗1个月余,疗效差而来我院。查体:T37℃,P100次/min,R28次/min,体重14.5kg,神志清,精神可,面色微黄,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无充血。颈软,心肺无异常所见,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快,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四肢活动自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希舒美在治疗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78例确诊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60例口服希舒美0.5g/d,一次顿服,连用3d,共2疗程,间隔7d;对照组(1):59例口服罗迈新150mg,2次/d,10~14d;对照组(2):59例静滴红霉素0.9g(5%葡萄糖500ml),1次/d,口服红霉素0.9~1.2g/d,共10~14d。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希舒美副作用明显少于红霉素、罗红霉素,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希舒美在治疗支原体肺炎中疗效确定、副反应少、给药简单、方便、患者的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胺碘酮150mg缓慢静推,继续以1—0.4mg/min维持静脉滴注48h,次日起加用口服片0.2g,3次/d,口服6d;0.2g,2次/d,口服7d;0.2g,1次/d,口服7d;0.1g,1次/d,口服5次/周维持。结果胺碘酮治疗房颤总有效率89.3%。结论胺碘酮治疗房颤有较高疗效长期使用也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男.58岁。主因心悸、头晕、乏力1a余于2004-09-27入院。入院前1a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曾于外院诊为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mg,3次/d,心宝3粒,3次/d等药物.效不,心率最慢时40次/min。查体:t37.0℃BP140/60mmHg.双侧甲状腺Ⅰ度肿大,无结节,无血管杂音;HR48次/min.律整。常规12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ST-T未见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20.
对Dieulafor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0岁。因间断呕血、黑便3a,复发1d入院。近3a来无明显诱因2次出现呕血、便血,每次量大.院外2次胃镜未见异常,经奥曲肽止血、输血后好转。近1d来,无明诱因突发3次呕出咖啡色或鲜红色液体约10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