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卡波糖联合人预混胰岛素(30/70,重和林M30)治疗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T2DM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重和林M30(A)组、重和林M30联合阿卡波糖150mg/d(B)组及重和林M30联合阿卡波糖300mg/d(C)组,疗程12周。结果 12周时3组2hPG和HbA1c,B组和C组FPG、胰岛素日使用剂量及C组体重均降低(P0.01),且C组上述指标低于A、B组(P0.05);C组低血糖发生率16.9%,低于A组(46.4%),血糖达标率69.5%,高于A、B组(39.3%、45.6%)(P0.0167)。结论阿卡波糖300mg/d(100mg,3次/d)在单独应用人预混胰岛素(30/70)出现餐前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餐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偏高的T2DM患者中适用,其疗效优于阿卡波糖150mg/d(50mg,3次/d)。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老年T2DM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为A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B组给予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B组88. 10%高于A组69. 05%(P 0. 05); B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较A组低(P 0. 05); B组平均血糖水平(MBG)高于A组,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于A组(P 0. 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_2DM患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T2DM超重、肥胖患者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用每日一次地特胰岛素(Det)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93例老年T2DM超重、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Met+ Acarbose);B组二甲双胍+阿卡波糖+Det (Met+ Acarbose+ Det),疗程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BMI、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 结果 24周后,B组FPG、2hPG、HbA1 c、BMI较基线及A组降低(P<0.05),且无夜间低血糖发生. 结论 Det联合低剂量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可有效控制老年T2DM超重、肥胖患者血糖,优于单纯口服给药,并能控制体重,且无夜间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服二甲双胍(metformin)治疗未达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2DM)加用西格列汀(sitaglipt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中关村医院内分泌科单服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5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65~78(68.0±8.0)岁。随机分成西格列汀组和阿卡波糖(acarbose)组,每组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西格列汀组患者口服西格列汀100 mg/次,1次/d,阿卡波糖组患者口服阿卡波糖5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同时口服二甲双胍500 mg/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服药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变化,并记录低血糖、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和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PG、2hPG和HbA1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西格列汀组较阿卡波糖组2hPG和HbA1c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无低血糖发生,阿卡波糖组4例发生腹胀,排气增加,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T2DM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T2DM超重、肥胖患者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用每日一次地特胰岛素(Det)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3例老年T2DM超重、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Met+Acarbose);B组二甲双胍+阿卡波糖+Det(Met+Acarbose+Det),疗程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BMI、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24周后,B组FPG、2hPG、HbA1c、BMI较基线及A组降低(P0.05),且无夜间低血糖发生。结论 Det联合低剂量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可有效控制老年T2DM超重、肥胖患者血糖,优于单纯口服给药,并能控制体重,且无夜间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6.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的影响.方法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9例,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24例)应用甘精胰岛素日一次皮下注射配合阿卡波糖片日三次口服;预混人胰岛素组(25例)应用预混型人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12周后随访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空腹血糖控制优于B组[(6.63±0.73)mmol/ L 对(7.21±0.88)mmol/ L )](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2例,预混人胰岛素组8例出现低血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更好地改善了血糖控制,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了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每组各20例,共治疗12周。结果: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4周和12周末均明显下降(P〈0.01),且A组大于B组,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初发T2DM患者每日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或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改善胰岛功能。前者降低FBG的效果更好,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2次/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有效性及低血糖风险。方法选择59例应用预混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12周。比较转换前后7个时点血糖(三餐前后及睡前)、一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及HbA1c水平。结果 (1)转换方案后的7个时点血糖和HbA1c水平均较转换前下降(P0.01)。(2)转换后一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及低血糖发生率较转换前降低,而血糖达标率提高(P0.01)。结论对应用预混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更好、更平稳地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阿卡波糖和米格列奈治疗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该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中,T2DM病程5年以下的患者被随机分为米格列奈组或阿卡波糖组,分别接受米格列奈钙片治疗10mg/次或阿卡波糖片治疗50 mg/次,3次/d,疗程均为12周。观察12周后HbA_1c、FBG、餐后血糖(PBG)的变化,以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248例,可进行疗效评价分析237例,其中米格列奈组118例,阿卡波糖组119例。治疗后,两组HbA_1c、FBG、PBG水平与基线比较均降低(P0.0001)。12周时,HbA_1c治疗前后下降值,米格列奈组(1.27±1.04)%,阿卡波糖组(1.00±1.30)%,两组差值(0.27±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米格列奈组FBG下降(1.31±1.29)mmol/L,阿卡波糖组(0.86±1.68)mmol/L,两组差值(0.45±1.51)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FBG和PBG下降值两组相当(P0.05)。阿卡波糖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66%,米格列奈组为6.54%(P=0.0508);阿卡波糖组腹胀发生率高于米格列奈组(P=0.0055)。结论米格列奈和阿卡波糖均有降低HbA_1c、FBG及PBG的作用,且疗效相当,米格列奈较阿卡波糖有较少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4年4月期间该院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剂量2.0~40.0 IU/次,1次/d,90 d/疗程;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口服格列美脲,剂量1.0~6.0mg/次,1次/d,90d/疗程;口服阿卡波糖,剂量50~200 mg/次,3次/d,90 d/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HbA1c、OGTT时2 h血糖的改善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OGTT时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FPG、HbA1c、OGTT时2 h血糖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12.00%、生活质量好评率为68.00%,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44.00%、生活质量好评率为94.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提高疗效,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沙格列汀对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52例。将入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沙格列汀组或者阿卡波糖组。两组患者均继续维持二甲双胍治疗,沙格列汀组患者在原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片5 mg/d,1次/d;阿卡波糖组加用阿卡波糖50 mg,3次/d。随访观察期24周。每4周随访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2 h PG、Hb A1c的变化,并记录随访期间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上述指标的在两组的变化。结果 (1)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治疗后FPG、2 h PG较该组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与阿卡波糖组治疗后相比,沙格列汀组2 h P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24周后,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各组Hb Alc均有降低(P0.05);与阿卡波糖组相比,沙格列汀组Hb Alc下降幅度更大(P0.05);沙格列汀组Hb A1c达标率为48.82%显著高于阿卡波糖组的3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期间,阿卡波糖组胃肠道异常发生率高于沙格列汀组(16.80%vs 3.94%,P0.05);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的低血糖事件和因不良事件而终止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9%vs 6.40%、5.51%vs 4.80%,P0.05)。结论对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沙格列汀可有效降糖,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且不增加低血糖和胃肠道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优泌乐25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卡波糖联合优泌乐25R)40例,对照组(阿卡波糖联合磺脲类降糖药)40例,疗程1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观察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P0.05),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1),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提高(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优泌乐25R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6例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达格列净组(Dap)和对照组(Con),Dap组在服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基础上口服达格列净,Con组仅口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两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和随访共16周。主要终点为HbA1c降幅,次要终点为HbA1c7.0%达标率、体重变化、低血糖事件等。结果治疗16周后,Dap组和Con组HbA1c较基线下降(1.3±1.0)%和(1.4±0.8)%,HbA1c7.0%达标率分别为56.8%和5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较基线变化值为-2.0(-4.0,0.0)kg和0.5(-0.8,3.6)kg;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5%和22.7%;胰岛素剂量较基线变化幅度为(-9.9±15.4)U/d和(17.2±14.2)U/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预混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与Con组相比,Dap组降糖疗效相近,但减轻体重、减少低血糖风险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B组单用阿卡波糖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规律运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显著下降且低于B组(P0.05),B组患者BMI、HOMA-IR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阿卡波糖片比较,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和阿卡波糖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血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且不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选取4周内未服用阿卡波糖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阿卡波糖治疗组(A组,34例)及非阿卡波糖治疗组(B组,32例),同时选取3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A组给予阿卡波糖150 mg/d,B组不服用阿卡波糖,其余治疗与A组相同,疗程4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C组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A、B组(P<0.05),IL-6水平明显低于A、B组(P<0.05);经过4周治疗,A、B两组IL-4、IL-10水平均较入组时升高,IL-6水平较入组时降低.但A组IL-4变化趋势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而IL-6 、IL-10的变化趋势较B组则更为显著(P<0.01),提示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IL水平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69例应用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空腹血糖(FBG)≥10mmol/L),随机分为Glargine组30例,中效鱼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组39例。FBG水平调整用量,口服阿卡波糖控制餐后血糖(PPG)。治疗目标值FBG〈6.1mmol/L,PPG〈8.0mmol/L。治疗12周。结果2组患者FBG、PPG均低于治疗前(P〈0.05);Glargine联合阿卡波糖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组(P〈0.05);两组BMI无明显差异。结论Glargine联合阿卡波糖能较好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影响小,安全、方便,是T2DM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那格列奈与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 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组、多中心临床研究.237例单纯饮食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11.0%]的T2DM患者,随机给予那格列奈(120 mg,3次/d,119例)或阿卡波糖(100 mg,3次/d,118例)治疗12周.结果 与基线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h)及体重均显著降低(P<0.01);HbA1c与皋线相比的变化,那格列奈组为(-0.90±0.98)%,阿卡波糖组为(-0.83±0.8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与基线相比的变化,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PG2h与基线相比的变化,那格列条组与阿卡波糖组分别为(-1.45±2.74)mmol/L、(-2.20±2.21)mmol/L(P=0.0017),体重与基线相比,那格列奈组与阿卡波糖组分别为(-0.66±1.79)kg、(-2.06±2.00)kg,P=0.0000.两组可能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例数及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那格列奈(120 mg,3次/d)在单纯饮食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疗效肯定,与阿卡波糖(100 mg,3次/d)降低HbA1c疗效相当,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组(A组):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阿卡波糖50mg每日三次口服。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组(B组):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甘精胰岛素晚9时皮下注射。共治疗2周,观察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体重增加情况、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BG)、日平均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低血糖反应少、安全性好。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组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体重无明显增加。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对体重影响小,是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改善血糖波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胰岛素治疗联合阿卡波糖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04例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周前后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波动变化.结果 (1)加用阿卡波糖后明显减少血糖波动,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M值、日内血糖极差、高血糖时间(%)、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餐后血糖尖峰值、餐后血糖达峰时间、餐后血糖波动幅度、餐后血糖波动总时间等波动指标均下降(均P<0.05);(2)阿卡波糖治疗明显减少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次数、幅度、持续时间(均P<0.05);(3)治疗后胰岛素用量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阿卡波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同时有效避免夜间低血糖;联合使用阿卡波糖,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减少胰岛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纯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体重和血脂谱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52例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阿卡波糖组给予阿卡波糖片和预混胰岛素制剂,对照组单纯给予预混胰岛素制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和血脂谱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阿卡波糖组患者2 hPG和低血糖发生率均降低(P<0.05);两组FPG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胰岛素日用量减少(P<0.05).阿卡波糖组治疗12周后,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MI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使用预混胰岛素相比,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患者体重和血脂谱的额外收益,且餐后血糖控制和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