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26例高血压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话回访健康指导。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正确服药、生活规律、合理饮食、合理运动、按时复诊等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给予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出院回访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行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出院后3个月内2次/月、2年内1次/月进行电话回访。所有300例患者均于每季度1次集中举行健康知识讲座,同时发放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对冠心病知识的认识、遵医行为及血脂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出院回访,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主动认识,自觉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提高遵医行为,将血脂控制在较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护理干预进行延续,通过定期随访、电话、网络等方面从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是否按时服药、心理调节、家庭成员配合、定期复诊等全方位进行干预。6个月后复诊,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比较,同时记录6个月中两组患者复发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遵医嘱、定期复诊、情绪稳定、合理饮食、行为规范、戒烟戒酒6个方面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2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与患者的饮食生活行为、心理密切相关,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遵医行为的提高,从而达到减少复发、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出院回访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电话回访组和对照组.每季度一次集中300例患者举行健康知识讲座,同时问卷调查.结果 电话回访组对冠心病知识的认识、遵医行为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出院回访,普及冠心病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对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使高血压患者能更好地按医嘱进行治疗、饮食、建立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治疗指南中高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按高血压住院患者顺序随机分成二组,每组60人,进行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及出院后为期二年的多因素护理干预试验,对实验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影响。结果社区护理干预组,遵医嘱行为,健康生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及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融洽了护患关系,从而开拓了门诊、社区服务领域,丰富了服务内容,从而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出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COPD患者1 760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2011年组541例、2012年组632例、2013年组587例。2011年组患者出院后不实施出院电话回访,亦无其他干预措施;2012年组和2013年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回访。观察3组患者再入院、合理饮食、正确用药、呼吸功能锻炼、有效排痰情况等。结果 2012年组、2013年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2011年组,合理饮食率、正确用药率、呼吸功能锻炼率、有效排痰率高于2011年组(P0.05);2012年组与2013年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可降低出院COPD患者再入院率,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癫痫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难治性癫痫术后出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出院常规指导,出院时将院外的注意事项一次性交代清楚,内容同实验组,同时发放出院指导关爱卡,注明复诊时间。而实验组在与对照组的出院指导相同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实行个性化延续护理时间长达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2个月后依从性,观察组的遵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明显提高癫痫患者遵医行为,减少了癫痫复发率,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促进了病人的早日康复;同时提高护理效果,达到医院、患者、家属三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居家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初步实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治疗并出院的81例下肢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出院后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1次电话随访,实验组行居家管理模式,即居家管理小组通过电话随访+微信干预方式在患者出院后1、2、3、6、9、12个月对患者的遵医行为(服药、戒烟、饮食、康复运动、患肢保护、家属支持、定期复查)进行监督及指导。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复发和截肢比例,及ASO Fontaine分期改善情况。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出院时FontaineⅠ~Ⅳ期依次有10、19、10、2例,出院12个月后依次有23、13、5、0例。对照组出院时FontaineⅠ~Ⅳ期依次有9、17、12、2例,出院12个月后依次有7、16、13、4例。出院时2组患者Fontaine分期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后,2组患者Fontaine分期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出院时比较,出院1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ASO症状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ASO症状明显加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出院12个月后,各项遵医行为好的比例显著增加,复发和截肢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ASO实行居家模式管理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下肢缺血情况,降低疾病复发率和截肢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遵医行为以及血糖变化的主要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6月收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前提下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优良率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25例血糖控制优良,对照组患者21例控制优良,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优良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8%),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运动治疗(80.8%)、药物规范治疗(84.6%)、饮食控制(76.9%)、血糖监测(80.8%)等行为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6.2%、53.8%、5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前提下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率,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院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不给和给予心理干预、饮食调理、消毒隔离、休息和用药指导、定期复查等方面的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和病情复发率。结果干预组在生活自律、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方面的遵医率分别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33%~63%(P0.01),复发率(15%)低于对照组(4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遵医行为,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促进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心理辅导、用药指导、饮食干预、运动疗法、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完全遵医76例,部分遵医16例,不遵医8例,总遵医率92%;干预前患者完全遵医42例,部分遵医18例,不遵医40例,总遵医率60%,干预后患者总遵医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另外,干预后患者血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0例,动态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组在住院治疗期间均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其中实验组在出院后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2组遵医行为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其预后的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两组出院前遵医行为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用药依从、饮食依从、训练依从、检查依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两组ESCA评分相比(P0.05),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ESCA(122.87±13.6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社区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系统护理在提高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命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在我科出院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心衰常识、药物治疗、危险因素、饮食和运动疗法等遵医行为明显强于对照组,再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护士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农村高血压患者120例,由专业护士通过交谈、电话咨询、讲座、印发宣传小册子等形式进行护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血压自我按时监测、降压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遵医用药、血压控制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家属赋能模式护理干预对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家属赋能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遵医行为达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透析及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1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QOL-74评分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GQOL-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家属赋能模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结核患者不遵医行为的相关原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50例结核病患者为对照组,此时为其实施常规治疗干预,以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50例结核病患者为实验组,此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干预,分析2组结核病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几率(12.00%)低于对照组(58.00%)(P0.05)。结论导致患者出现不遵医行为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干预对策,提高其遵医行为,从而保证其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患者行延续护理对复发率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出院后,对照组采取出院后1周内进行1次电话随访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每月1次电话随访,为期12个月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与胰腺炎复发原因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32例患者戒烟戒酒、38例患者饮食控制、36例患者生活规律,对照组有8例患者戒烟戒酒、16例患者饮食控制、27例患者生活规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腺炎复发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腺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不但可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其遵医行为,而且还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作用和方法。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家属参与的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同时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体重指数(BMA),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知晓率。结果实验组经过家庭干预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血糖控制指数和体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参与式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够2型糖尿病病人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纠正了不良习惯,有效控制了血糖,减少减慢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压波动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进行3个月的随访,评估护理效果。统计并记录两组规律用药、血压监测、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时复诊等遵医依从性;采用MUNSH幸福度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记录并统计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规律用药、血压监测、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时复诊等遵医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MUNSH幸福感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后MUNSH幸福感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