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对高血压病人全麻气管拔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术毕有拔管指征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乌拉地尔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砌,乌拉地尔0.4mg/kg。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用药前、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5min、10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生理盐水组拔管时各项指标与用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乌拉地尔组较为平稳(P〉0.05)。结论乌拉地尔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痛患者全麻手术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去极化停搏液(non-depolarizing solution,NDP)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ICa-L)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Con)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非去极化停搏液(NDP)组。选择培养18-48h的sD乳鼠心肌细胞用于实验。Con组细胞不经过缺血再灌注处理;VR组细胞经模拟缺血缺氧3h、再灌注1h处理;NDP组在模拟I/R过程中,加NDP液于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干预。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ICa-L的电流强度和门控特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ICa-L的峰值电流密度明显降低[(-9.0±3.8)pA/pFvs(-15.1±8.8)pA/pF,P〈0.05],电流-电压曲线(I-V曲线)上移,翻转电位绝对值减小,稳态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左移,恢复曲线右移。与I/R组相比,NDP组ICa-L的峰值电流密度升高[(-11.4±6.7)pA/pFvs(-9.0±3.8)pA/pF,P〈0.05],I-V曲线下移,翻转电位绝对值增大,稳态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右移,恢复曲线左移。结论NDP液可减轻心肌细胞I/R损伤对ICa-L通道的抑制作用和门控特性的改变,有利于保护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对全麻气管拔管期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高血压病史、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乌拉地尔组、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组。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均相同。术毕患者符合拔管指征时,分别静注乌拉地尔0.4mg/kg、乌拉地尔0.4mg/kg复合艾司洛尔1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记录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lmin、5min的收缩压(S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P)、心率(HR),并计算SP与HR的乘积RPP。结果对照组拔管后SP、MAP、DP、HR、RPP均较拔管前显著升高(P〈0.05),尤以拔管时至拔管后1min为著(P〈0.01)。围拔管期乌拉地尔组和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组的SP、MAP、DP、RPP较拔管前均无明显变化,而乌拉地尔组HR则均明显升高(P〈0.05),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组HR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乌拉地尔组和乌拉地尔复合艾司洛尔组SP、MAP、DP和RPP的变化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气管拔管前静注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能预防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20例,年龄58~75岁。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分别于诱导前3 min静注3 ml生理盐水、0.4 mg/kg乌拉地尔、0.4 mg/kg乌拉地尔+1 mg/kg利多卡因。分别记录三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1 min(T3)、3 min(T4)、5 min(T5)的HR、SBP、DBP。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SBP、DB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1),T2、T3、T4时,A组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1);B组SBP、DBP稍有升高(P〉0.05),HR明显增快(P〈0.01);C组SBP、DBP稍有升高,HR稍加快(P〉0.05)。结论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气管插管诱导,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应激产生的心血管反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宋晓丽  李禹  汤新 《现代医学》2006,34(1):39-41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或(和)术中应用乌拉地尔在喉显微手术中的降压效果。方法60例行喉显微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Ⅱ组静脉注射乌拉地尔,Ⅲ组为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加静脉注射乌拉地尔。记录患者T0(入室10min后诱导前),T1(气管插管毕),T2、T3(支撑喉镜后2、7min)以及T4(气管拔管后)各个时点的血压(SBP、DBP)、心率(HR),以及术中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和术毕患者清醒时间。结果T1时Ⅱ组SBP较Ⅰ、Ⅲ组及T0高,HR较T0增快(P〈0.05);T2时Ⅰ组SBP和DBP较T0及Ⅲ组高(P〈0.01),Ⅱ组SBP较T0及Ⅲ组高(P〈0.05);T3时Ⅱ组SBP、Ⅰ组SBP和DBP均较T0及Ⅲ组高(P〈0.01);T4时Ⅱ组SBP和HR较Ⅰ、Ⅲ组及T0高(P〈0.05)。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丙酚用量Ⅰ组多于Ⅲ组(P〈0.01),Ⅱ组多于Ⅲ组(P〈0.05);术毕清醒时间Ⅰ组比Ⅱ、Ⅲ组长(P〈0.01)。结论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可以显著抑制支撑喉镜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减少异丙酚用量,并可使患者较快清醒。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在全麻拔管期预防应激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患者30例,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A组)和乌拉地尔组(B组),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术前病情、术式相似。入室开放静脉,以咪唑安定0.05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注射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使用以上同样药物,并吸入异氟醚。术中根据循环变化情况适当调整剂量,术毕具备拔管指征时(崔乃杰,刘兵.实用危重病急救医学IML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3:23.),对照组(A组)在气管内吸痰及拔管时不做任何处理;乌拉地尔组(B组)在拔管前5min,静脉给予乌拉地尔03-0.4mg/kg。分别记录入室、术毕前30min、拔管前5min、拔管后5min的SBP、DBP、MAP、HR监测结果。结果术中SBP、DBP、MAP、HR波动程度均小于基础值30%,2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A组)拔管期四项监测明显升高,拔管后10min~15min恢复到拔管前水平,乌拉地尔组(B组)用药后四项监测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拔管期均未发生心脑血管意外,ECG无异常变化。结论乌拉地尔在全麻拔管期可有效预防应激反应,降压平稳,使用方便,安全可行,可供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7.
马进文  张艳茹 《吉林医学》2008,29(5):405-406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用于防止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食管癌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50):实验组诱导前静注乌拉地尔0.6mg/kg,对照组不用乌拉地尔。分别记录各时点的数值:诱导前、用乌拉地尔后3min、插管时、插管后2min、5min时的HR、SBP、MAP值。结果:对照组插管时、插管后2min测得的HR、SBP、MAP值明显升高(P〈0.05)。乌拉地尔组插管时,插管后2min的HR、SBP、MAP值无明显升高,较为平稳(P〉0.05)。两组之间比较实验组HR、SBP、MAP值升高相对较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诱导前使用乌拉地尔可以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8.
利多卡因对缺血再灌注离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缺血再灌注离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健康成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建立Langendorff模型。缺血再灌注组(A):灌注Krebs—Henseleit(K—H)缓冲液;利多卡因1mg/L组(B):灌注含1mg/L利多卡因的K—H液;利多卡因2.5mg/L组(C):灌注含2.5mg/L利多卡因K—H液;利多卡因5mg/L组(D):灌注含5mg/L利多卡因的K—H液;利多卡因+格列苯脲组(E):灌注含2.5mg/L利多卡因和10Ixmol/L格列苯脲的K—H液。各组分别缺血前灌注相应灌流液20min,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记录缺血前5min及再灌注30min和60min的心率(HR)、左心室形成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等心功能参数。结果:与A组比较,再灌注30min和60min时,C组的HR、LVDP、-+dp/dtmax均升高(P〈0.05),B、D两组上述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再灌注30min和60min时,E组各项参数均降低(P〈0.05)。结论:含2.5mg/L利多卡因的K—H液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离体大鼠心功能,部分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气腹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及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缓解作用。方法 :3 2例全麻下LC病人被分为对照组 (A组 ,n =2 0 )和乌拉地尔组 (B组 ,n =12 ) ,B组于气腹前经静脉推注乌拉地尔 0 .4mg/kg。记录A组与B组患者气腹前 (T1)、气腹 5min(T2 )、10min(T3 )、2 0min(T4)、3 0min(T5 )及放气后 10min(T6)的HR、SBP、DBP、MAP的改变 ,同时测定T1、T5和T6血清 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含量。结果 :A组气腹期间相应时点的SBP、DBP、MAP与T1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1) ;T5时对照组 β2 MG与T1相比明显增高 (P <0 .0 1) ,而B组以上指标相应时点与T1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 :乌拉地尔能很好地稳定气腹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并改善肾血流量  相似文献   

10.
铁超负荷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婷  杨波  张祥迅  田浩明 《四川医学》2007,28(12):1341-1343
目的 建立胰岛细胞表面灌注系统,并检测次氮基三醋酸铁(FeNTA)溶液对正常大鼠离体胰岛细胞一相分泌的影响。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的胰岛细胞,将其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组合50个胰岛,分别用不同的刺激液进行灌注,检测40min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其中,A组为对照组,灌注液为16.7mmol/L葡萄糖液;B组为舍铁的高糖液灌注,包括B1组(高糖液舍有0.05mmol/LFeNTA)和B2组(高糖液舍有O.1mmol/LFeNTA);C组为经过FeNTA孵育5h后用高糖液灌注,包括C1组(孵育液中含FeNTA0.05mmol/L)和C2组(孵育液中舍FeNTA0.1mmol/L);实验过程重复3次。结果 ①正常大鼠的胰岛细胞在16.7mmol/L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具有典型的早相分泌;②无论是在含一定浓度的(0.05mmol/L或0.1mmol/L)FeNTA的葡萄糖的刺激液灌注,还是经过合FeNTA(0.05mmol/L或0.1mmol/L)孵育液孵育5h后再用高糖刺激液灌注,大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均完全缺乏一相分泌,仅有不断出现的微小波动,分泌峰值仅仅较基础状态略有增加。结论 铁含量增加会损害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这对阐明铁与糖尿病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乌拉地尔(ura)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保护的作用机理。方法按无菌手术的要求进行脊髓T10右侧半横断手术,术后腹腔注射乌拉地尔(30mg/kg或10mg/kg),连续3d。取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ET-1和CGRP含量。结果急性脊髓损伤后,模型大鼠血清ET-1含量明显升高(P〈0.01),cGRP明显降低(P〈0.01);与损伤对照组相比,使用乌拉地尔后,其血清ET-1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CGRP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可导致血清ET-1升高、CGRP降低。乌拉地尔可通过降低血清ET-1水平和升高CERP水平而发挥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乌拉地尔、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时循环副反应的效果。方法: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C)组14例、乌拉地尔(U)组19例和艾司洛尔(E)组17例。U组和E组于诱导前5min分别静注乌拉地尔0.3mg/kg和艾司洛尔0.5mg/kg,C组静注5mL生理盐水。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2、3、4、5、6min的SBP、DBP、HR的数值,并计算RPP。结果:C组于插管后发生明显的心血管反应(P<0.01)。U组病人插管后BP无明显增高,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HR变化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与基础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E组各项指标于插管后稳定,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乌拉地尔能有效地减轻气管插管的升压反应,但不能防止心动过速的发生;艾司洛尔较乌拉地尔更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后的心率增快,同时亦能预防血压升高和降低心肌氧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分析老年高血压急症的诱因。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39例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A组)22例和尼卡地平组(B组)17例,分别给予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降压,记录两组患者诱因、治疗前及治疗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60min、2h及离院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感染(占23.1%)、用药不当(占23.1%)、精神因素(占20.6%)是诱发老年高血压急症的常见诱因;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SBP、DBP和MA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5min SBP、DBP均明显下降,A组达显效水平,B组达有效水平.治疗10min后B组达显效水平,两组均在用药结束时显示最大降压效应。两组症状缓解时间、MAP下降25%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0min内达到目标血压的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当中血压再次上升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降压效果均良好且较平稳,但乌拉地尔起效更快;两者对老年高血压急症症状的缓解效果相当:两者安全性均较好;感染、用药不当和精神因素是老年高血压急症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乌拉地尔在大鼠小肠上、下部的吸收情况,为开发其缓释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回收率试验表明:乌拉地尔回收率为99.27%,精密度为0.8%。乌拉地尔在大鼠小肠上、下段的吸收速度常数Ka分别为0.269、0.272,T1/2分别为2.57、2.58和吸收率分别为27.55%、28.51%(P〉0.05)。结论:乌拉地尔在大鼠小肠上、下段的吸收率没有显著性差异,适合制备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5.
乌拉地尔用于预防全麻拔管期血压升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用于预防全麻拔管期血压升高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无明显高血压病史的全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拔管前5min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5mg/kg,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斥(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MAP方面观察组各时点与入室时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绀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和10min均比入室时及观察组显著升高(P〈0.01)。HR方面两组均较入室时显著增伙(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5)。结论:全麻拔管前用乌拉地尔可预防拔管时血压升高.并且对心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乌拉地尔在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乌拉地尔组(A组)和单用乌拉地尔组(B组),各3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0)、降压后20 min(T1)、40 min(T2)及拔管即刻(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于T1、T2时点按Fromme评分法进行术野质量评分(SSFQ),观察苏醒期清醒镇静程度;统计用药开始至达到降压目标的达标时间、拔管时间及出血量.结果 与T0比较,T1、T2时点两组MAP显著降低(P<0.05),B组HR增快(P<0.05);组间比较,T1、T2及T3时点B组心率增快(P<0.05);A组达到目标血压时间短于B组(P<0.05);T1、T2时点A组Fromme评分低于B组(P<0.05);B组拔管时间短于A组(P<0.05);B组苏醒期清醒镇静评分优于A组,但B组有5例出现术后躁动;A组出血量较B组少(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无术中知晓、呼吸抑制等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乌拉地尔用于鼻内镜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平稳,能提供更好的术野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对围拔管期全麻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病人,A组20例均无高血压病史,B组20例均有高血压病史,于术毕拔管前,分别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6mg·kg-1,观察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结果应用乌拉地尔后1min,两组病人血压均显著降低,与术毕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B组降幅显著大于A组(P<0.01);拔管即刻血压与术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拉地尔能有效地控制全麻病人围拔管期高血压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异甜菊醇在大鼠肝脏内的代谢情况。方法给予SD大鼠离体肝灌流(112)行异甜菊醇的初步药动学研究(体外试验)。分离5只大鼠肝脏然后用含有异甜菊醇的介质进行循环灌流,在时间为0、1、3、5、10、15、20、25、30、40、50、60rain时收集灌流液样品,每间隔10min收集胆汁样品,样品用HPLC—UV分析。尿液(前面实验收集)、灌流液和胆汁样品用β-葡萄糖醛酸酶(1-3U/μL)培养再进行HPLC—UV分析。结果40~50min后的灌流液中,HPLC法检测不到异甜菊醇,而胆汁中完全没有检测到。灌流液和胆汁分别经过β-葡萄糖醛酸酶/硫酸根培养后,色谱方法与灌流液的一样保持不变,胆汁样品中得到了明显的异甜菊醇峰。60min中的药动学参数正T1/2、AUClast、Vz(ods)、CLH、EH(肝脏提取率)和回收率(R0-60代谢率)分别为:(17.82±2.5)min、(258.18±33.2)min·μg/mL、(425.35±32.1)mL、(17.7±2.2)mL/min、(0.59±0.07)和(18.08±2.5)。结论经过40—50min灌流后异甜菊醇主要在肝脏中积累,以葡萄苷酸化形式从胆汁排泄,很可能大部分经过胆汁排泄慢慢的消除到粪便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 Dex)对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麻下对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 ASA Ⅰ~Ⅱ级)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 A组:先以2%利多卡因进行咽喉喷雾表面麻醉,1%麻黄碱收缩鼻黏膜;同时静脉泵注Dex 0.8μg/kg (10 min),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8μg/kg,5 min后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经鼻气管插管;B组:表面麻醉与静脉泵注Dex 方法同A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μg/kg,经鼻气管插管同A组;C组:表面麻醉与静脉泵注Dex 方法同A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经鼻气管插管同A组;D组(对照组):表面麻醉与静脉泵注Dex 方法同A组,之后仅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经鼻气管插管同A组。分别记录4组麻醉前( T0)、镇静药物输注结束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 min(T3)、5 min(T4)的SBP、DBP、HR和SpO2;并记录Koung气管插管耐受评分、气道梗阻评分、呼吸抑制、追加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于术后24 h随访,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1、T2时,A、B、C组的SBP、DBP、HR均比D组明显降低(P<0.05);D、C组使用乌拉地尔的例数比A、B组明显增多(P<0.05);A、B组使用乌拉地尔、美托洛尔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插管过程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比B、C、D组明显增多(P<0.05);Koung气管插管评分D组最高,C组次之,A组和B组最低;D组的气管插管知晓率比另3组明显增加(P<0.05);4组患者术后24 h的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利多卡因表麻下,Dex(0.8μg/kg)与舒芬太尼复合诱导可为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其复合舒芬太尼剂量以0.5μg/kg时患者应激反应更为降低,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时低血浆T_3状态对心肌的影响。方法以14只绵羊分为治疗组(T3组n=7)及对照组(n=7)进行实验研究。对比手术前后体内血浆T3、T4及反向T3(rT3)的变化。结果实验对比发现T3在两组转流后均下降,由24±0.26pmol/L降至13±0.15pmol/L(阻断后15min)。阻断时间延长,FT3下降更为明显,而rT3呈轻度上升。对照组及治疗组转流前(0.32±0.24;0.38±0.023nmol/L)与再灌注60min(0.43±0.042;0.47±0.034nmol/L)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时点两组间对照均无差异(P>0.05)。心肌ATP在阻断45min后两组均呈降低,但两组间无差别;再灌注60min时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心肌乳酸含量在再灌注60min时对照组比治疗组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T3能通过促进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期的能量代谢恢复并有利于心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