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烧伤大鼠血清对骨髓红系粒系造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对骨髓红系粒系造血的影响,探讨促进造血细胞增殖的物质。方法:用5kg溴钨灯致大鼠背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伤后无菌抽取大鼠血清。按10mg/L蛋白加入到骨髓红系或粒系体系中培养。结果:烧伤后3,12,24,48,72和96h,骨髓红系(CFU-E,RFU-E)和粒分(CFU-GM)集落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伤后24h达3377,179.7,2405个/1&;#215;10^5骨髓有核细胞(bone marrow cell,BMC);对照组仅98.5,68.7,1052个/1&;#215;10^5BMC;差异非常显著(t=8.3l,9.65,7.84,P&;lt;0.01)结论:烧伤血清对骨髓红系、粒系造血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对骨髓红系粒系造血的影响,探讨促进造血细胞增殖的物质。方法:用5kW溴钨灯致大鼠背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伤后无菌抽取大鼠血清。按10mg/L蛋白加入到骨髓红系或粒系体系中培养。结果:烧伤后3,12,24,48,72和96h,骨髓红系(CFU-E,BFU-E)和粒分(CFU-GM)集落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伤后24h达337.7,179.7,240.5个/1×105骨髓有核细胞(bonemarrowcell,BMC);对照组仅98.5,68.7,105.2个/1×105BMC;差异非常显著(t=8.31,9.65,7.84,P<0.01)。结论:烧伤血清对骨髓红系、粒系造血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贫血小鼠粒单系和红系血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贫血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结果:一定浓度的黄芪注射液体内作用可使贫血小鼠血清集落刺激因子(CSF)水平明显升高,刺激贫血小鼠粒单系、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增殖,使降低的骨髓有核细胞(BMC)数以及外周血象明显回升,黄芪注射液和造血细胞直接一起孵育对粒单系祖细胞(CFU-GM)和红系祖细胞(CFU-E、BFU-E)的产率无明显影响。结论:一定浓度的黄芪注射液体内作用可促进贫血小鼠粒单系和红系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红系祖细胞造血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对正常人纯化的CD3 4+细胞的体外培养 ,观察特殊的红细胞标记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A ,GpA)和CFU E的变化 ,以及TNF受体 (TNFR)在红系祖细胞上的表达情况 ,探索TNF α在人类红系祖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红系造血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 试剂 牛血清白蛋白 (BSA)购于Sigma公司 ,胎牛血清(FCS)、青霉素和链霉素购于FlowLaboratories公司。胰岛素购于Calbiochem公司。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的抗CD4 FITC、抗CD3 4 FITC、抗CD40 FITC、抗CD86 FITC及藻红蛋白(PE)标记的抗CD3 4 PE、抗CD80 PE抗体购…  相似文献   

6.
7.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人体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过程中给予的rhG—CSF可以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并影响移植后GVHD的发生。rhG—CSF主要通过对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作用而间接影响T细胞,其中单核细胞分泌的大量IL—10对调节T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增殖和细胞毒效应具有重要作用IL—10作用于T细胞后引起的SOCS3表达显著增高可能在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重点阐述rhG—CSF在动员过程中对T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在体外对正常红系造血祖细胞的抑制活性和产生该抑制活性的机制以及与患者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半固体祖细胞集落培养技术检测初治AL患者81例和正常对照组40名的血清对正常人骨髓BFU鄄E和CFU鄄E增殖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AL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鄄α)及γ干扰素;RT鄄PCR检测TNF鄄αmRNA。结果:AL患者血清对BFU鄄E和CFU鄄E的抑制率分别为(22.69±29.25)%、(17.71±24.31)%,均高于对照组,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AL患者血清对BFU鄄E和CFU鄄E的抑制率与患者血红蛋白负相关(r=-0.336、-0.328,P<0.01);AL患者血清TNF鄄α测定值为(904.20±1780.49)pg/ml,高于正常人,AL患者血清TNF鄄α水平与其血清对BFU鄄E和CFU鄄E的抑制率成正相关;5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TNF鄄αmRNA检测为阳性。结论:AL患者血清存在对正常红系造血祖细胞的抑制活性,且与患者的贫血相关。AL患者TNF鄄α增高,与该抑制活性有关,白血病细胞可分泌TNF鄄α,可能是患者血清TNF鄄α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胎肝无细胞液对粒,红系祖细胞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成骨生长肽对红系造血祖细胞的体外促增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人工合成成骨生长肽(sOGP)对红系造血祖细胞的体外促增殖作用,初步探索sOGP促造血活性的作用环节。方法:将正常小鼠和人骨髓有核细胞在标准红系祖细胞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设定sOGP的不同浓度梯度,于培养48h后计数小鼠CFU—E集落数,培养第4天与第14天计数人CFU—E、BFU—E集落数,将数据与空白对照组及EPO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OGP能够有效促进小鼠CFU—E及人CFU—E、BFU—E的体外增殖,量效关系明显,其有效作用浓度范围为10^-16~10^-10mol/L,高峰浓度约为10^-14~1011^-12 mol/L,呈低浓度、广范围及双相作用的特点。但是,sOGP对红系造血祖细胞的体外促增殖效果要弱于阳性对照药EPO。结论:sOGP能够在体外有效地促进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可能是通过对骨髓基质细胞的作用而促进造血和造骨。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清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本文主要就NGF治疗周围神经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造模组(B组)、头穴丛刺组(C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脑梗死动物模型,观察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的影响及脑组织皮质及海马区NGF和TGF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后第7天,B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明显水肿,周围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C组大鼠脑缺血区脑组织水肿减轻,神经细胞数增多;术后7d,A组与B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均有少量NGF及TGF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NGF及TGF表达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头穴丛刺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区组织水肿,改善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功能状态,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并可诱导皮质及海马区NGF和TGF的表达,减轻缺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3.
电针对DPN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DP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取大鼠足三里、肾俞穴进行电针治疗,通过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大鼠N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0.01);电针组大鼠治疗后坐骨神经NGF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肾俞穴能够使DPN大鼠坐骨神经NGF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促进坐骨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Ramsay Hunt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法65 例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试验组(n=33)和对照组(n=32),两组患者就诊时给予抗病毒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即时电针治疗,电针取穴采用阳白-旁阳白(阳白外侧1.5 寸)、承泣-瞳子髎、颊车-牵正、颧髎-地仓、迎香-上迎香5 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取穴完骨、阳白、颧髎、地仓。每治疗5 次休息2 d,10 次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和3个月后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1.9%)(P<0.01)。3 个月后随访62 例,丢失3 例,随访率为95.4%。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6.3%)明显低于对照组(26.7%)(P<0.01)。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RamsayHunt 综合征可提高疗效,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NGF组24只、脑出血组12只和假手术组12只。Ⅶ型胶原酶尾状核注射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NGF组给予NGF血肿内注射,脑出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进针。分别于术后1、3及7 d对3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灶周Nest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阳性细胞数。结果:造模后7 d,NGF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低于NGF组1 d及3 d时的评分(P<0.05),且低于脑出血组7 d时的评分(P<0.05)。各时间点NGF组Nestin及VEGF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高于脑出血组(P<0.05);NGF组7 d时Nestin及VEGF阳性细胞数高于同组1 d及3 d时(P<0.05)。结论:外源性NGF有助于促进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脑出血大鼠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及促进脑组织分泌VEGF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6mm长的缺损,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的bFGF,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1、3、5周作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bFGF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神经纤维密度、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bFGF能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人喉鳞状细胞癌(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喉癌组织、11例癌旁黏膜、6例喉乳头状瘤及8例正常声带黏膜组织中TrkA的表达.结果:34例喉癌组织中TrkA受体蛋白均有阳性表达,喉癌、癌旁黏膜及喉乳头状瘤中Trk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声带黏膜;喉癌伴随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中TrkA表达的强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TrkA的高表达与喉癌的恶性进展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这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喉癌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可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缓释制剂的一般性质和体外释药特征。方法:采用药物微球技术制备的NGF微球,与生物纤维蛋白胶混合形成NGF复合缓释制剂,并通过体外释放率和PC12细胞活性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结果:体外实验证明,NGF复合缓释制剂可持续释放NGF达7周以上,累积释放率为63.85%,释出的NGF可促进PC12细胞分化,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出现神经突触样生长。结论:制备可注射NGF缓释制剂,可长期释放NGF,并具有生物活性,可作为补充外源性NGF的良好制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06例(106眼),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4例和NGF治疗组6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NGF治疗组还给予鼠NGF,其中疗程3周者36例(3周亚组),疗程6周者26例(6周亚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并观察NGF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常规治疗组和NGF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2%和88.7%,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NGF治疗组内3周亚组的总有效率83.3%,6周亚组总有效率96.2%,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除个别患者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硬结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鼠NGF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 CB)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耦联制剂滴鼻治疗对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用改进的过碘酸钠法使CB-NGF耦联,滴鼻治疗脑室内注射β样淀粉蛋白(Aβ25-35)的拟AD小鼠模型;CB-NGF 7-5 μg/d、15 μg/d滴鼻治疗7 d,Morris水迷宫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胆碱乙酰化酶(ChAT)。结果未经治疗的模型鼠寻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安全岛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斜角带区ChA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01)。NGF及CB-NGF滴鼻治疗组寻台潜伏期有所缩短,在安全岛象限内的停留时间比模型组明显延长(P<0-01);基底前脑斜角带区ChAT染色明显增多(P<0-01)。结论CB-NGF滴鼻治疗可改善痴呆小鼠的空间认知能力,与其保护胆碱能神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