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阳江市阳春地区矮身材儿童病因及骨龄调查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户籍在阳江市阳春地区的矮身材儿童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和骨龄检查,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GF-1、IGFBP-3水平。结果 80例矮身材儿童中,特发性矮身材(ISS)、生长激素缺乏性矮身材(GHD)、营养缺乏性矮身材(ND)、家族性矮身材、宫内发育迟缓是矮身材儿童的前5位病因;ISS、GHD及ND三种不同病因的矮小患儿的IGF-1、IGFBP-3水平与骨龄落差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S、GHD及ND是阳江市阳春地区矮小症儿童的主要病因,且不同病因的IGF-1、IGFBP-3水平与骨龄落差程度存在差异,对于矮小症患儿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矮身材的病因及骨龄发育情况,为该类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和陕西省榆林市儿童医院就诊的374例矮小儿童的病史,测量身高、体重,检查第二性征的发育,并行骨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甲功、垂体核磁共振成像(MRI)等相关检查.结果 374例患儿中,生长激素缺乏症(GHD)206例(55.08%),其次分别为特发性矮小(ISS) 100例(26.74%),小于胎龄儿(SGA) 23例(6.15%),甲状腺功能减低20例(5.35%),Turner综合征16例(4.28%);不同病因的矮小患儿间年龄及骨龄平均落后程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7.841和9.724,均P<0.05).结论 GHD和ISS是儿童矮身材的常见病因,不同病因矮小患儿骨龄落后程度存在差异,矮身材儿童早发现、早确诊对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靳梅  郭敏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50-3751
目的:探讨儿童矮小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矮身材儿童487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诊断标准,通过详尽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不同矮小儿童性别及年龄因素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矮身材患者487例中GHD 297例占60.99%,ISS 89例占18.28%,SGA 38例占7.80%。不同病因矮身材儿童组内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2岁及≥13岁两组与≤6岁年龄段患儿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矮身材儿童病因中以生长激素缺乏症最为多见,其次为特发性矮小。对于矮身材患者或生长缓慢的儿童,家长应及早发现并及时就诊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青春期前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小于胎龄儿(SGA)、特发性矮小(ISS)3类矮小患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规范化治疗6个月的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选取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诊断,用rhGH规范化治疗达6个月的41例矮小患儿,分GHD、SGA、ISS 3组,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身高(Ht)、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生长速率(HV),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GHD、SGA、ISS组治疗6个月的Ht分别较治疗前增加了5.6±0.8cm、4.9±0.8cm、5.0±0.6cm,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8、-17.79、-29.93,均P<0.01);HtSDS分别较治疗前增加了0.58±0.17s、0.52±0.16s、0.42±0.09s,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4.62、-9.13、-1.764,均P<0.01);HV分别较治疗前提高了6.9±2.2cm/年、4.8±1.6cm/年、4.4±1.5cm/年,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81、-8.34、-10.94,均P<0.01)。3组患儿用rhGH治疗6个月均有较满意疗效。治疗后身高差值(△Ht)、身高标准差积分差值(△HtSDS)、生长速率差值(△HV)比较,均是GHD组改变最大,而GHD组rhGH治疗剂量为3组最低(F值分别为4.425、4.797、7.994,均P<0.05),说明GHD儿rhGH治疗投入效益比最好。3组患儿治疗前后BMI差值(△BMI)、血IGF1差值(△IGF1)无显著性改变(均P>0.05)。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3/41),均为实验室检查指标轻微异常。结论 rhGH规范化治疗青春期前GHD、SGA、ISS儿均安全有效,尤以GHD治疗效果最好。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增进患儿及家长的治疗信心,加强矮小儿童早治疗、足剂量、长疗程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特发性身材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儿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以及ISS儿童IGF-1与骨代谢指标、骨龄/年龄比值(BA/CA)和身高标准差得分(HtsD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7例ISS儿童和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GF-1、骨代谢生化指标骨钙素(OC)、Ⅰ型胶原蛋白羧基末端前肽链(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比较两组水平差异;对IGF-1与骨代谢生化指标、骨龄/年龄比值(BA/CB)和身高标准差得分(HtsDs)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SS组血清IGF-1、OC、PICP、ICT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SS组IGF-1分别与OC、PICP、ICTP、BA/CA、HtsDs呈正相关(P<0.05).[结论]ISS儿童骨转换水平明显降低,IGF-1水平降低与ISS儿童骨转换及骨形态学改变显著相关,应警惕ISS患者成年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给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和特发性矮身材(ISS)的垂体磁共振(MRI)特征。方法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儿科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75例矮小症儿童,其中GHD 35例为实验组,ISS 40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行垂体MRI检查,观察垂体大小及形态特点。结果 GHD组儿童垂体冠状高径、冠状宽径及矢状前后径均小于I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5、4.41、10.92,均P<0.05);GHD组儿童垂体上缘形态以凹陷型为主,占74.29%(26/35),ISS组垂体上缘以非凹陷型为主,占57.50%(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5);GHD组儿童垂体柄异常者占80.00%(28/35),ISS组儿童垂体柄异常者占37.5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5)。结论 GHD儿童垂体形态多有特征性改变,垂体MRI的影像学方法,对于鉴别GHD与ISS,以及辅助诊断GHD,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矮身材儿童骨发育情况。方法 对南京市区的135名可疑矮身材称童形态指标、特征指标、手、腕部骨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男女两性在矮小范围分布上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矮身材儿童青少年骨髓(BA)、时间年龄(CA)、身高年龄(HA)之间的关系,有79名骨发育程度大于CA或HA,占58.5%,体质性生长迟缓的有22名,占16.3%,家族性矮身材的有24名,占17.8%,甲状腺机能减低或垂体功能减低的有10名,占7.4%。结论 矮身材儿童与家庭遗传、生长迟缓、骨早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儿童青少年矮身材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73名儿童青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健美”对治疗矮身材的青少年有明显疗效。服高健美Ⅰ号组的身高增长有效率为77.42%,Ⅱ号组为73.33%.对照组为35.29%(P<0.001);服药组的治疗效果与服药年龄、时间有明显关系,<14岁者服药有效率明显高于>14岁者,<14岁年龄组服高健美Ⅰ号、Ⅱ号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94.74%;服药时间>3个月者疗效显著优于服药1-2个月者;服药3个月以上者.两药有效率达91.46%.提示对正常矮身材儿童应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成试验在矮小症儿童诊断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3例青春发育前期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生长激素(GH)峰值诊断为标准,将25例因生长激素缺乏(GHD)所导致的矮小者设为GHD组,将38例特发性矮小者设为ISS组。对所有对象给予睡前皮下注射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0.3 U·kg~(-1)·d~(-1),在试验前、后次日晨留取标本,采用美国德普公司生产的DPC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试剂对血清IGF-1进行测试。结果 GHD组与ISS组在骨龄、身高、身高落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1、0.18和-0.28,均P0.05),GHD组血清IGF-1基础水平(169.33±64.29)ng/ml低于ISS组(238.88±54.3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生成实验后GHD组IGF-1反应值(187.75±146.57)ng/ml、反应值百分数(128.67±132.55)%均高于ISS组(113.42±73.35)ng/ml、(54.12±4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2、2.67,均P0.05)。结论血清IGF-1的单次检验就可以为GHD诊断提供便捷可靠的实验室依据。IGF-1生成试验可为ISS患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IGF-1生成试验中IGF-1的反应水平可用于预测rh GH对儿童矮小症促生长疗效,对优化ISS治疗方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和特发性矮身材(ISS)患儿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儿科随机选取47例ISS患儿及47例GHD患儿予以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比ISS组患儿及GHD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生长速率、体重、身高、身高标准差计数、骨龄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的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计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SS组:t值分别为19.45、5.28、23.66,均P<0.05;GHD组:t值分别为20.29、5.71、22.77,均P<0.05);而体重、身高及骨龄均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ISS组:t值分别为1.86、1.48、1.87,均P>0.05;GHD组:t值分别为1.78、1.43、1.81,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于ISS和GHD患儿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矮小症儿童血清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变化情况,寻找一种简便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方法。方法对82例矮小症患儿选用精氨酸和左旋多巴激发试验检测血清中生长激素(GH)水平,设定两项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均l0ug/L即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GHD组,50例),有一项激发试验GH峰值l0ug/L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症(ISS组,32例),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F-l和IGFBP-3水平。结果 IGF-1、IGFBP-3检测结果 GHD组与ISS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SS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GH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清IGF-1和IGFBP-3的浓度与GH峰值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单次检测血清中IGF-1和IGFBP-3的浓度可以诊断矮小症儿童的生长激素缺乏,不失为一种简便方法,可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在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65例临床诊断为矮小儿童血清标本,其中生长激素缺乏(GHD)组52例,特发性矮小症(ISS)组13例。收集46名健康儿童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IGF-1和IGFBP-3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HD组和ISS组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D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分别为(105.53±75.22)ng/mL、(2.52±1.06)μg/mL,ISS组分别为(197.41±87.43)ng/mL、(3.61±1.5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IGFBP-3可以为临床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矮小儿童发病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身材矮小的发病因素构成,为矮小儿童的病因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昆明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矮小儿童,用统一印制的表格登记病史、生长速率、身高、体重、甲状腺功能测定、生长激素(growth hotmone,GH)激发试验、骨龄、头部CT、染色体核型分析、血铅测定等。根据诊断标准,将矮小儿童病因分类。【结果】51例矮小儿童中。GH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ty,GHD)11例,占21.57%;Turner’s综合征6例占11.77%;宫内发育迟缓3例,占5.88%;体质性青春期延迟2例。占3.92%,营养不良性矮小4例,占7.84%;铅中毒8例,占15.69%;原因不明的矮小17例,占33.33%。【结论】51例矮小儿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原因不明的矮小,其次为GHD。说明下丘脑-垂体-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RH-GH-IGF1)轴仍对儿童矮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矮身材发育状况及致矮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沈阳市内五个区15所中小学16037名学生,其中男8168人,女7869人进行身高普查,检出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第3百分位数的矮身材者72例,总发生率为4.5‰,男3.1‰,女6.0‰,小学生2.8‰,初中生3.1‰,高中生10.0‰。致矮因素主要为遗传因素,即家族性矮身材(FSS)和体质性发育迟缓(CGD),其次为内分泌疾病(GHD和TSS)、宫内发育迟缓(IUDD)及脏器疾病(SOSS)等因素。发育状况配对分析表明,矮身材学生体型特点表现为躯干长而下肢较短,胸围比例较大;体重/身高指数、双手握力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智商及皮脂厚度与身高正常者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龄测定在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及相关疾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8名5~17岁儿童进行骨龄测定、成年身高预测及遗传高度范围确定。结果:女孩骨龄提前发生率明显高于男孩,骨龄落后发生率明显低于男孩;高身材儿童骨龄大于年龄,矮身材儿童骨龄小于年龄;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是儿童矮小的首要原因,10.53%的矮身材儿童成年身高预测低于正常及遗传高度范围。结论:骨龄是反映身体发育成熟度的可靠指标,骨龄测定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和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初中矮身材学生致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矮身材儿童的致矮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矮身材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郑州市4所中学初中生3 240名进行身高测量,筛选出92例矮身材儿童为研究对象,将正常身高儿童1∶1与之配对,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骨龄判定、血清激素及头发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矮身材检出率为3.21%;病例与对照组间父母身高、骨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出生方式、出生体重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和0.01);矮身材儿童偏食者多、缺乏体育活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和0.01);矮身材组血清睾酮均值低于对照组(P<0.001),睾酮与身高、骨龄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矮身材发生与父母身材矮小、难产、低出生体重、偏食、体育活动少、血清睾酮水平偏低等因素有关;儿童少年矮身材多为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和生长激素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关系。方法将新生儿分两组:适于胎龄儿(AGA组)39例。宫内发育迟缓儿组(IUGR组)24例。均在出生时采集脐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F-1和Ghrelin。用化学发光法测定GH。同时测量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计算体重指数,胎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血清IGF-1与人体测量指标及孕龄、GH、Ghrelin的相关性。结果适于胎龄儿组与宫内发育迟缓儿组IG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P〈0.01),Ghrel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1),G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P〉0.05)。IGF-1与体重、身长、体重指数、胎龄、头围均呈正相关(r=0.852,0.792,0.768,0.344,0.742;P〈0.01),IGF-1与GH呈无相关(P〉0.05),IGF-1与Ghrelin呈负相关(r=-0.728,P〈0.01)。结论低浓度的IGF-1对胎儿的生长是不利的,造成胎儿生长受限。IGF-1与Ghrelin综合作用,导致了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而胎儿宫内生长可能不受GH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身材矮小的病因,了解其骨龄发育情况,为临床诊治儿童身材矮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入组对象选择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在2013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对这200例身材矮小症患儿的病史进行采集,再对患儿开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分析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并探讨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相关干预措施。分析不同病因患儿的年龄、骨龄,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骨龄与其年龄、身高、体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模型明确年龄、身高、体质量是否会对骨龄产生影响,比较不同年龄患儿的骨龄情况。结果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主要为生长激素缺乏症、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糖皮质激素全身使用3个月、营养不良、家族性矮小、Turner综合征、宫内发育迟缓,占比分别为33. 50%、17. 50%、6. 50%、5. 50%、4. 50%、2. 50%、2. 00%,剩余患儿均为特发性矮小,占比28. 00%。不同病因患儿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病因患儿的骨龄落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后发现,年龄与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的骨龄呈高度相关,身高、体质量与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的骨龄呈低度相关。在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中,变量年龄对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的骨龄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身高、体质量均对其骨龄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随着年龄的递增,身材矮小症儿童的骨龄也在递增。结论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主要为生长激素缺乏症、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特发性矮小,其骨龄往往受到其年龄的影响,临床上应针对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对患儿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对其生长发育中的行为问题予以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9.
张艳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98-3000
目的:探讨特发性身材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儿童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factor-I,IGF-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6例ISS儿童及正常对照组儿童50例,分为青春期前组及青春期组。测定其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形态指标,采用CHN法评定左侧手、腕部骨化指标,计算骨龄。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IGF-1。结果:①ISS组和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与年龄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425,r=0.716,P<0.01)。IGF-1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青春期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青春前期组;②青春前期及青春期ISS儿童血清IGF-1水平分别为154.33±56.53ng/ml和223.08±75.70 ng/ml,正常组为237.28±72.12 ng/ml和371.99±43.99 ng/ml,ISS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SS儿童存在生长激素-IGF-1轴功能异常,IGF-1是骨骼生长原始动力,可用以判断儿童骨骼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GnRHa)和生长激素( rhGH)联合用药与单纯使用GnRHa治疗大骨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CPP)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65例。根据用药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试验组( GnRHa和rhGH联用)32例和对照组( GnRHa单用)33例,两组患儿年龄、骨龄及身高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治疗后身高、骨龄和预测成年身高( PAH)。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身高和预测成年身高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009和4.813,均P<0.05),骨龄无统计学差异(t=1.138,P>0.05)。试验组根据实际年龄计算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CA)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而根据骨龄计算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BA)在治疗后的9个月(t=-7.436,P<0.05),12个月(t=-13.663,P<0.01)较治疗前显著增高。结论研究提示,GnRHa和rhGH联合使用比单用GnRHa能更好的改善大骨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身高以及预测成年身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