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护技一体化医疗模式在肿瘤放疗病房应用的效果,为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2016年9月开始分别在西安某3家三级甲等医院肿瘤放疗病房实施医护技一体化医疗模式,将该模式应用于肿瘤放疗病房的医疗安全管理,采用非同期对照,通过比较一体化实施前(2015年9月—2016年8月)后(2017年1—12月)肿瘤放疗病房医疗安全、护理质量、医技护患满意度等指标,评判其在肿瘤放疗病房应用的效果.结果 实施医护技一体化医疗模式后肿瘤放疗病房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实施前减少,护理质量明显较管理前提高,医护技患对工作服务满意度也明显比实施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技一体化医疗模式能提高肿瘤放疗病房患者的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护技患各类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2014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实验组采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 患者的住院天数、甲级病历病案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 < 0.01)。结论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改善了医护患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医疗护理质量,有利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强化专科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在综合性ICU病房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2013年1~12月在综合性ICU病房中未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2014年1~12月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三管感染率、医护患满意度及临床护士工作能力。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医护患满意度及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三管监测千日感染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综合性ICU病房中运用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促进了专科特色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ICU科室综合护理质量、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及医护患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对医护合作关系的影响。方法:2015年1~6月,医护人员按传统医疗护理工作模式进行临床诊疗和护理(实施前);7~12月,医护人员按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进行临床诊疗和护理(实施后)。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前后医护人员合作态度、合作感受、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后,医护合作态度、合作感受、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实施前(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赢得了医护双方的认同和合作,合作态度、医护合作感受、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健  邢燕  徐静静  黄桂玉  伍金花 《现代护理》2013,(23):2829-2831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放疗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实施医护一体化、人力资源优化、护士按能力分层管理的护理模式,比较活动开展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服务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后,从医、护、患三方对护理服务现状评价,在护理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专业技能与照护及护患关系方面得分均高于实施前[(7.86±0.61)/(6.12±0.47),(8.42±0.65)/(6.51±0.49),(9.03±0.78)/(6.78±0.52),(9.11±0.80)/(7.21±0.58),(8.15±0.63)/(6.32±0.45),(7.91±0.62)/(5.78±0.43)],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35,-9.987,-8.538,-16.637,-7.651,-6.876;P<0.05)。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后,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x~2=24.335,P<0.01)。结论在肿瘤放疗病区开展医护一体化、人力资源优化、护士按能力分层管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护理服务现状,提高病员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84例剖宫产术后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围生期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初产妇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提高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术后病人按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医疗护理,设为对照组;对2014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术后病人按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医疗护理,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病人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康复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病人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医护一体化的新型服务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肢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调节患者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头颈肿瘤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构建并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进行医护联合查房,健康教育路径,流程再造,临床科研医护合作;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未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比较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了解率、护士对治疗方案了解率、护士对科研的兴趣和方法掌握情况、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 实施前,医生对护理工作的了解率、护士对治疗方案的了解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0.0%,85.0%,87.5%,实施后上述指标分别提高至100.0%,99.0%,95.8%,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720,15.231,4.364;P <0.05);实施后护士对科研有兴趣、文献查阅方法的掌握率和论文撰写方法的掌握率分别为100.0%,100.0%,75.0%,均高于实施前的35.0%,35.0%,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9.259,19.259,6.465;P <0.05).结论 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医护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促进护士对科研知识的掌握,培养科研兴趣,提升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展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设置护理岗位层级,制订层级岗位职责,强化护士层级培训,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等方法。结果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职业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创新了整体护理模式,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医护配合程度,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群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应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剖宫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PSSS)、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SES),统计两组剖宫产产妇护理干预后的母乳喂养情况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产妇的PSSS和BSE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领悟社会支持感,促进掌握母乳喂养技能和心理认同,能明显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也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情绪变化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共有488例患者于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244例)和对照组(244例),偶数为观察组,奇数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的焦虑情况评分为(28.67±0.4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23±0.52)分;观察组术后情绪情感评分为(84.82±0.4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5±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1±0.9)分,医师满意度为(96.8±0.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8±1.2)分和(89.2±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占2.05%(5/244),其中有3例感染,2例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4%(24/244),对照组中有13例感染,7例出血,4例其他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不仅可以降低病患的焦虑感,稳定患者情绪,更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及医师对此更为满意,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外口腔门诊牙科医师支持团队的工作现况,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门诊护士工作范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十年来国内外文献和官方网站报道的有关口腔门诊牙科医师诊疗过程中支持成员的命名及其工作范畴和工作职责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文献筛选,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描述。结果口腔门诊牙科医师支持团队以其技术特点而命名形成多种称呼,并对应相应的职责,归纳整合成五个维度,国内口腔科门诊护士虽涉及五个维度,参与度却远远低于国外,主要不包括齿科卫生士职责和与疾病相关的工作职责。结论国内口腔门诊护士应顺应医疗发展,成为牙科医师支持团队的主要成员,需集国外的牙医助手、齿科卫生士、和护士于一身,因此急需拓展现行的工作范畴,通过科学的方法构建适合国内口腔门诊护士的工作范畴,不仅可以缓解医疗的供需矛盾,而且为护理的亚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天津市三甲医院护工现状,为护工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陪护人员工作状况调查表、患者对护工工作状况认识调查表、护理人员对护工工作状况认识调查表,对天津市4家三甲医院的护工、患者(家属)、护理人员3类人群比较,进行整群便利抽样调查,同时对3家医院护理部主任进行深入访谈。结果现阶段医院护工需求量大,但护工整体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偏低,且缺乏专门的培训和管理机构。在护工待遇、培训及管理机构的选择上,3类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现阶段护工需求量大,但整体上业务素质相对较低,且没有专门的培训和管理机构,导致护患双方矛盾加深,因此应加强护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护工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在ICU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ICU的2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应用APACHEⅡ作为人力分配依据前后的各项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尤其在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方面有日月显提高(P〈0.05);患者、家属、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特别是患者、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估ICU护理工作量并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不规范服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通过调查分析我科50名患者摆发口服药时出现的不规范服药因素,讨论日常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中的缺陷,找出导致患者不规范服药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选定规范住院患者口服药的管理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相关质量改进.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不规范服药的发生率与之前相比大大降低,由36.6%降低至9.4%;目标达成率156.3%,患者满意度由74%提高至100%,成果明显.结论 应用品管圈这一管理方法管理口服药,规范了口服药的管理,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保证了护理安全.无形中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科室凝聚力,也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业务水平、职业成就感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患者对护士职业的认知情况,从而有助于针对性缓解当下紧张的护患关系。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79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97.63%。调查结果显示,在护士的性别上,271人(73.24%)认为女性更适合做护士;在护士的服务态度方面,270人(72.97%)认为护士应该时刻保持微笑;在对护士学历方面,298人(80.54%)认为护士应该具备本科学历;在对护士的工作经验方面,165人(44.59%)认为高年资护士的服务质量远好于低年资护士;在对护士操作技能方面,295人(79.73%)认为操作技能是护士工作的第一要义,212人(57.30%)能接受但也会反感护士工作中的瑕疵。在对护士的专业能力方面,仅175人(47.30%)需要帮助时会优先考虑向护士请求帮助;在对护患关系的认知方面,仅180人(48.65%)认为护患关系是帮助关系。结论患者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对护士的信任程度不够理想,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学历、工作经验、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对护患关系认知有偏颇,患者对护士的职业认知片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怀孕后的工作体验,为如何管理临床怀孕护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0名临床怀孕护士。结果通过对资料阅读、分析和整理,提出三个主题:担心自身健康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怀孕后想调岗、请假休息;渴望得到医院和科室的帮助。结论护士怀孕后的压力与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密切相关,她们希望得到医院的帮助,护理管理者需要采取更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方式,调动怀孕护士对工作的积极体验和工作热情,改善怀孕护士的工作环境,降低暂时性离岗行为,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针对下肢肢体骨折患者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发生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创伤组2015年1~12月下肢肢体骨折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应用Autar量表,在入院24 h内、术后1周内分别进行血栓风险的评估,结合临床生化指标D-二聚体和下肢超声彩超的客观监测结果对患者发生DVT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实行具有针对性的医护患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患者自理能力以及术后5~7 d的D-二聚体数值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静脉血栓7例,干预组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术后DVT的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理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7 d干预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血栓风险的全面评估,制定围术期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主能动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费用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医护资源的利用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护服务,为临床预防及治疗 DVT 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护理查房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应用于护理查房的效果。方法将医护患一体化服务模式应用于护理查房,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查的形式对其结果进行评价,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应用于护理查房后,患者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护士病情知晓率、健康教育执行率,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护配合程度均较前有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查房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满意度,提高护士病情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执行率,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Barthel指数和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联合评估的主动式护理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自2016年4月起开始实施基于Barthel指数和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联合评估的主动式护理模式,选择实施前(2016年1~3月)和实施后(2016年4~5月)于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6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施后糖尿病住院病例组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医护患三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Barthel指数和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联合评估的主动式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其糖尿病自护能力,获得积极的疾病控制效果,提高医护患三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