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在普通内科病房的动态消毒效果,为病房空气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4月对普通内科病房在动态状态下进行细菌检测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并就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动态状态下,病房关门关窗并开启空调机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前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显著高于消毒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在开门开窗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内科病房在关门关窗并开启空调机动态状态下,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可以降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改善房间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紫外线灯、三氧消毒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消毒的效果。 方法 应用3种消毒方式分别对NICU进行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后1 h、2 h、3 h、5 h进行空气采样,比较3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及不同物体表面细菌监测结果。 结果 3种方法对NICU中空气、物体表面、工作服、消毒物品的消毒合格率均达到要求,静态下消毒后平均菌落数无统计学差异;工作状态下2 h、3 h、5 h后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的空气平均菌落数明显低于紫外线灯和三氧消毒机。 结论 多功能空气消毒机能有效改善NICU的空气质量,效果优于紫外线灯和三氧消毒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多功能消毒机与紫外线灯在精神科治疗室的消毒效果。方法使用多功能消毒机与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空气平皿沉降法采集空气中细菌数,培养18-24h后,观察其两种消毒效果。结果多功能消毒机与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均能达到一定的消毒效果,但多功能消毒机消毒后空气的洁净度保持时间更长。结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用于精神科治疗室消毒,其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照射消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多功能动态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灯消毒效果并比较.方法:采用9 cm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暴露法,利用平板沉降法采样,对多功能动态空气消毒机杀菌效果进行观察,并与传统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法作平行比较.结果:多功能动态空气消毒机开机60 min和紫外线灯直接照射60 min均可使室内空气中自然菌下降达到Ⅱ类环境卫生标准(空气中细菌总数≤200 cfu/m3).但室内有人工作的情况下,该消毒机持续运行可使空气中细菌总数保持在200 cfu/m3以下,符合医院Ⅱ类环境卫生标准,而紫外线不能.结论:多功能动态空气消毒机用于医院ICU空气消毒,其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具有高效、广谱、杀菌性强、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消毒无死角、对人体无害等优点,尤适用于ICU病房等II类环境消毒,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通过自然沉降法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和过氧乙酸熏蒸法等不同方法消毒采血车内空气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臭氧消毒机、紫外线灯和过氧乙酸熏蒸等3种空气消毒方法按照各自使用方法处理1 h(过氧乙酸熏蒸2 h)之后,采血车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动态空气消毒机运行1 h后,采血车内空气质量均符合Ⅲ环境要求,且在工作期间保持运行状态,仍可保持空气质量始终符合要求。结论所试验的4种空气消毒方法,只有动态空气消毒机可用于采血车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呼吸道病区中的空气净化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对该消毒机消毒病房空气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该循环风消毒机为多因子组合式,主要有静电除菌、空气过滤装置和紫外线等。该消毒机开机消毒30 min后,可使病房空气中细菌总数下降到50~212 cfu/m3;医务人员进入工作之后,可维持空气中细菌总数在500 cfu/m3以下。结论该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能有效净化病房室内空气,能达到医院Ⅲ类环境卫生学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药煮沸熏蒸空气消毒法与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法效果。方法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消毒前地面及桌面均采用0.02%84消毒液擦拭消毒后,对照组病房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法,观察组病房采用中药(包括香薷、桂枝、连翘、公丁香)煮沸熏蒸空气消毒法,各进行30次。比较两种消毒方法消毒前及消毒后0h、lh、2h、4h、8h、12h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检测情况。结果两种消毒方法消毒后0h、lh室内空气自然菌均下降达到Ⅱ类环境卫生标准,组问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紫外线照射消毒后lh空气细菌数逐渐增多,2h后持续超标,中药煮沸熏蒸消毒后各时间点细菌数均维持在合格水平(符合卫生学标准),消毒后2h、4h、8h、12h中药煮沸熏蒸空气消毒法细菌消除率明显优于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法,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中药煮沸熏蒸消毒法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法,具有消毒有效时间长,杀菌效果显著及安全、无毒的优点,可在有人工作情况下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应用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分别对医院门诊采血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在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中进行空气采样,评价3种消毒方法的效果。结果消毒后可明显降低采血室内空气菌落数,与消毒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人员工作状态下持续消毒4 h,空气平均菌落数始终<4.0 cfu/平皿,紫外线和三氧消毒机在人员工作状态下,空气平均菌落数迅速升高。结论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工作状态下空气消毒均能达到Ⅲ类环境卫生标准,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回升缓慢,适于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医院Ⅲ类环境开窗自然通风与紫外线消毒后空气中的菌数。方法对60间Ⅲ类环境病房进行自然通风与紫外线消毒后效果比较。结果紫外线照射结束后30 min与自然通风结束后30 min空气中的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通风可以达到Ⅲ类环境的空气要求,能弥补目前医院紫外线照射消毒的不足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循环风类空气消毒器对医疗机构室内空气动态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使用的循环风类空气消毒器使用中动态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室内无人工作状态下,启动循环风消毒机运行30 min后,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总数均小于200 cfu/m3。在室内有人员活动情况下,启动循环风消毒机运行30 min后,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符合Ⅱ类环境要求的合格率达到63.64%;符合Ⅲ类环境要求的合格率仅为58.62%。结论医疗机构使用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动态条件下,只能保持50%左右空气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病室内的空气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病室进行了空气监测和消毒方法的临床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对于老年人所在的病室进行空气消毒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验证明,自然通风是降低病房细菌密度的简便易行的方法。采取紫外线照射和中药喷雾消毒均有消毒效果,经比较两者消毒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喷雾消毒是更适宜老年患者病室消毒的方法。它安全可靠,可避免紫外线照射的缺点,使用简单方便,在消毒空气的同时,也湿化了空气。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不同消毒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比较了3种空气消毒方法对空气中自然菌消毒效果。结果,在无人条件下,用含15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5 m in,对手术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6.9%;用紫外线照射60 m in,对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为93.0%;用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连续运行60 m in,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6.3%。在手术室有人条件下,三种消毒方法消毒处理60 m in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均在卫生标准规定范围内;但在人员进入手术后,气溶胶喷雾消毒和紫外线照射都处于停止状态,随时间延长,细菌数不断增加;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可继续运行,能保持细菌总数符合要求。结论,3种消毒方法在无人条件下,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在有人条件下,只有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可持续消毒,保持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符合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3.
艾板连喷雾剂对有人病室空气消毒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开发一种高效、易用、无毒、无污染、适合病人在场的空气消毒新剂型 ,预防医院内感染。方法随机选择三间普通病室 ,消毒前先对病室作空气监测 ,采用艾板连喷雾剂、过氧乙酸、紫外线分别对三间病室进行空气消毒 ,再取样作空气培养 ,前后结果及消毒材料之间进行比较。结果艾板连喷雾剂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 ,其消毒效果与过氧乙酸、紫外线无显著差异 (P >0 5 )。结论艾板连喷雾剂对人体无害、无刺激、无副作用 ,且价格低廉 ,是较理想的空气消毒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Ⅲ类环境中的治疗室取消紫外线定期空气消毒的可行性。方法在日常使用状态下,治疗室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前、后采样进行空气细菌培养,比较消毒前后治疗室空气细菌培养结果。结果通过1年的观察,在同一间治疗室,由同一组人员采用同一种操作方法在常规的紫外线定期空气消毒前、后空气细菌培养结果全部〈500efu/cm^3,达到消毒隔离的要求。结论在自然通风的情况下,可取消治疗室定期紫外线空气消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降低门诊输液室空气细菌含量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降低输液室空气细菌含量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自然通风、“84”液喷雾、紫外线照射 3种方法对输液室进行清洁、消毒。结果“84”液喷雾和紫外线照射对空气消毒有效 ,但不能持久 ,房间消毒使用后 4h细菌数基本恢复到消毒前的状态。自然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细菌含量 ,只要每天通风 2h以上 ,室内细菌数就能〈5 0 0cfu m3,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标准。结论自然通风可取代紫外线、化学消毒剂在普通病室中的空气消毒 ,方法简单、实用 ,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舟山市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在夏冬季污染情况。方法选取舟山市22家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单位,分夏冬两季进行32次样品采集,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所服务的公共场所中的CO、COsub2/sub、PM10、新风量、细菌总数,通风管道的积尘量、真菌总数、细菌总数、-溶血性链球菌、军团菌以及送风口细菌和真菌总数进行检测和评价,评价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效果。结果室内空气质量中,送风口细菌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37.50%(12/32)、46.88%(15/32),通风管道真菌和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5.63%(21/32)、81.25%(26/32),管道积尘合格率为81.25%(26/32),新风量合格率为62.5%(20/32),COsub2/sub合格率为81.25%(26/32),CO、PM10、空气中细菌合格率均为100%(32/32),军团菌总的检出率为35.71%(20/56),夏冬季节温度(2=4.57)、CO2(2=5.74)、新风量(2=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中空调的是否清洗与管道积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结论舟山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已对室内空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人群健康产生了危险。要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必须加强空调通风系统的管理,对空调通风系统要定期清洗和消毒,从而阻断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途径,切实保护公共场所中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空调机对医院病房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医院病房使用空调机的利弊,方法:选空调病房和非空调病房各42间,测定微小气候和空气中细菌总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空调病房的温度,湿度,风速,可吸入法,空气消毒前1h细菌总数等指标优于非空调病房,但二氧化碳浓度,离子浓度,空气消毒后3h细菌总数等指标较.结论:病房用空调机后,可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病房的微小气候,降低可吸入尘浓度,提高病房的空气质量,但连续长时间使用,则会引起病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细菌总数升高,离子浓度降低,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课题旨在比较基层乡镇卫生院产房应用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灯管消毒的消毒效果,提出及寻找基层乡镇卫生院产房内空气净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 选取基层乡镇卫生院40间产房,按日期的单双号随机分为试验组20间产房,采用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对照组20间产房采用紫外线灯消毒。两组消毒时间段为8:30-11:00。净化消毒后立即采用通过PM2.5尘埃计数测试仪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产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进行测试,利用空气细菌平皿琼脂培养基静态沉降培养方法监测空气菌落计数。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及检测到的菌落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使用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后产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和微生物菌落计数和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空气消毒器进行产房空气消毒能和紫外线空气消毒起到同样的消毒效果。而空气消毒器有移动方便,简洁,反复使用,经济的优点,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