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对脓毒性休克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脓毒性休克的病人经过积极的液体复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对照组应用多巴胺,观察患者尿量及血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尿量、尿素氮、肌酐则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联合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可显著增加CCr。  相似文献   

2.
邓斌 《临床医学》2005,25(1):24-26
目的 评价苯那普利对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链霉素的肾毒性防护效果,并以卡托普利为临床对 照。方法 114例初治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A组45例,治疗B组39例,对照组30例。3组病 例均采用含2或3个月链霉素疗程的标准方案进行抗结核,用口服降糖药或/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治疗A组和 治疗B组在用链霉素治疗期间分别加用苯那普利与卡托普利,在治疗开始与结束时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清除率及血压。结果 治疗A组与治疗B组尿微量白蛋 白、β2—微球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升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分别出现1例微量蛋白尿,而对照组出 现6例微量蛋白尿,1例临床蛋白尿。治疗A组与治疗B组治疗前后血肌肝、血尿素氮、血肌肝清除率无明显变化 (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明显增 加(P<0.01)。三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苯那普利可明显降低尿 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保护肾功能,对链霉素的肾毒性有较明显的防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高血压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Cys C与高血压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8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其分为A组32例(Ccr正常)和B组46例(Ccr<80 mL/min),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C组,观察3组患者血清肌酸酐(Scr)、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及Cys C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Scr、BUN及β2-MG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但BUN和Cys C水平明显高于C组;B组患者Scr、BUN、Cys C和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A组Cys C与Scr、BUN存在显著正相关;B组CysC、β2-MG与Scr、BUN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Cys C与肾损害明显相关,可作为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 β2 -微球蛋白 (β2 -microglobulin ,β2 -MG) ,同时 ,常规检查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观察慢性肾衰竭不同阶段各指标的变化及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 ,HP )对 β2-MG水平的影响。结果 随肾功能衰竭程度日趋加重 ,血清 β2 -MG水平逐渐升高 ,血清 β2 -MG与血清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 ,而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 ,此外 ,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后 ,β2 -MG在血液中蓄积的程度与透析时间呈正相关。血液透析后 ,β2 -MG水平较透前稍下降 ,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经血液灌流治疗后 ,β2 -MG水平显著高于灌流前。结论 β2 -MG增高可导致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 ,探讨有效的清除β2 -MG的方法对防治淀粉样病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的口服水化时间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人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病人分为A组和B组,A组病人于术前6h及术后8h内进行口服水化,B组病人于术前6h及术后24h内进行口服水化,术后口服水化总量均为约3 000mL;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及尿蛋白肌酐比值等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术前血清肌酐及尿素氮、胱抑素C及尿蛋白肌酐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血清肌酐、胱抑素C、血尿素氮、尿蛋白肌酐比值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口服入量及尿量大于A组。[结论]在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术后24h内有计划地进行口服水化比在8h内口服水化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硝苯地平和培哚普利长期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对5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1硝苯地平组,26例,口服硝苯地平10mg~20mg,每日3次,疗程6个月;2培哚普利组:4mg~8mg,每日1次,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血肌酐。结果:两组药物能同等降低各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血压。培哚普利能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量,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而硝苯地平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作者认为,对高血压病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培哚普利比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等的相关性.方法:慢性肾脏病患者75例,应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押素C,用99mTc-DTPA肾动态r照相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并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3组,A组21例,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B组27例,30mL/(min·1.73 m2)≤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C组27例,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1.73 m2),测定各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计算肌酐清除率.分析各组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及与各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B组与C组胱抑素C与尿素氮、血清肌酐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A组胱抑素C与上述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A组6例(28.57%)和B组14例(51.86%)血清胱抑素C升高,而血清肌酐仍处于正常范围.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胱抑素C随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降低而升高,较血清肌酐升高更早.慢性肾脏病3期而血清肌酐正常的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脏疾病患儿中血清胱抑素C及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测试胱抑素C。同时检测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各组肾功能指标皆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组Cr、BUN、CCr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ys C、β2-M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ys C与Cr、BUN、β2-MG呈高度正相关,与CCr呈高度负相关。结论胱抑素C是反映小儿肾小球滤过率的重要指标,是肾功能损害早期的敏感指标。在儿童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加味对Ⅱ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CRS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30 g,肉桂10 g,白术15 g,炙甘草10 g,巴戟天15 g,大腹皮30 g,黄芪30 g,干姜10 g,葶苈子15 g),每日1剂,连用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BN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量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BNP、SCr、BU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尿量明显增多,且观察组的变化优于对照组〔BNP(ng/L):297.3±75.1比344.2±56.3,SCr(μmol/L):139.7±62.1比154.4±39.7,BUN(mmol/L):10.1±6.4比13.2±8.7,尿量(mL/d):847.2±32.7比786.4±13.6,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86.7%(13/15)比66.7%(10/15),均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味可缓解心肾阳虚、水气凌心型患者的心衰症状,亦能减轻其合并的肾功能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CRS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坎地沙坦4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3次/d;随访6个月观察其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 (1)两组药物都能明显降低血压.治疗组血压下降的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前血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分别为(196.8±2.6)μmol/L、(9.84±3.20) mmol/L、(58.1±4.9)ml/min,治疗组随访6个月血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分别为(104.6±6.5)μmol/L、(6.21±4.80) mmol/L、(117.2±6.4) ml/min,血肌酐、尿素氮明显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3、2.302、2.136,P均<0.05),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血肌酐、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也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有协同作用,能更好地遏制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检查的安全性。方法:从2009年8月2010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行冠脉CTA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4例,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血管狭窄的程度将其分咸阳性、阴性两组,分别比较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及冠脉CTA检查前后的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冠脉病变阳性组较阴性组糖尿病痛程长、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高(P均〈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了性别、年龄、BMI后,冠脉病变支数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HbAlC、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而与C肽增值呈负相关(P均〈0.05)。冠脉CTA检查前后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长、HbAlc水平高的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冠心病的风险高,需进行冠心病筛查;对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冠脉CTA检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水化治疗预防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病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相关肾损伤的效果,以便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血肌酐正常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39例病人,根据GFR不同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组病人术后行常规水化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氮、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出入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生造影剂肾病,术后6 h、12 h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尿微量白蛋白与术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肌酐正常的病人中有一部分潜在或已存在肾功能异常,术前应常规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临床可通过加强水化治疗预防不同肾小球滤过率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造影剂相关肾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在接受64排CT冠状动脉扫描后肾功能的变化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患者71例,均为具有冠状动脉CT扫描适应证并接受检查者,平均年龄(83.3±2.3)岁。观察检查前后血清肌酐的变化。结果在高龄、多种疾病并存的患者检查中,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仅为3例(4.2%)。结论对接受造影剂的患者加强护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肾功能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拟采用低渗造影剂进行增强CT检查70例年龄>60岁、糖尿病史1a以上的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NAC组与对照组各35例,NAC组造影前1d及造影后连续2d口服NAC,600mg/次;2组均给予水化治疗;比较造影前和造影后24,48h2组血肌酐、尿素氮和血胱抑素C水平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结果 NAC组无造影剂肾病发生,对照组发生造影剂肾病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检查后48h,NAC组血肌酐、尿素氮和血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C联合水化治疗对肾功能接近正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文福  陈丽丽  陈海云 《临床荟萃》2014,29(11):1268-1270
目的:观察对比增强 CT(CECT)受检者的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34例 Child-Pugh分级 A 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 CECT 检查,于检查前及检查后24小时检测尿的相对密度(SG)、pH值及微量白蛋白(MAU),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 MG)、胱抑素 C(Cysc)、C 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M(IgM)、补体 C3(C3)及补体 C4(C4),采用配对 t 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CECT 检查后患者尿 pH、MAU 及血β2 MG 显著升高,IgM 显著下降(P <0.05),而尿 SG 及血BUN、SCr、UA、CysC、CRP、IgA、IgG、C3、C4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比剂可导致尿液碱化、MAU 升高及血 IgM 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项肾小球滤过率内源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57例肾脏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清Cystatin C、β2微球蛋白(β2-M)、血清肌酐(Scr)及尿肌酐浓度,计算Ccr值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当肾脏有轻微损伤时,Cystatin C出现明显变化,血清β2-M、Sc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项肾小球滤过率内源性标志物与Ccr之间均呈高度负相关,血清Cystatin C与Ccr相关性的密切程度高于其他两者.结论 血清Cystatin C的敏感性、特异性优于Scr和血清β2-M,是GFR最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应纳入肾功能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7.
背景:慢性移植物肾病是肾移植领域较难处理的一种临床并发症,大多数最终会发展为移植肾失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低免疫原性的特殊细胞群,已证实具有分化、转分化、旁分泌等多种功能,在临床其他领域已有成功应用的基础。基于此特点,将其应用于慢性移植物肾病的患者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引导下经移植肾动脉输注及之后经静脉输注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间确诊慢性移植物肾病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11例,行1次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引导下经移植肾动脉输注及之后2次经静脉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治疗后1年内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胱抑素C、24 h尿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未发生出血、移植肾动脉栓塞、假性动脉瘤等相关并发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1周、1个月时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1周、1个月时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7 d时24 h尿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1个月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尿β2微球蛋白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果可见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引导下经移植肾动脉输注及经静脉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是安全的,对患者肾功能改善有一定效果,输注细胞剂量及后续输注方式的选择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肾病患者内源性肾小球滤过率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肾病患者内源性肾小球滤过率 (GFR)。方法 :测定了 5 7例肾病患者和 39例健康对照血中CystatinC(CysC )、尿素、肌酐和肌酐清除率浓度。结果 :患者尿素、肌酐、肌酐清除率和CysC浓度与健康对照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0 1 ) ;相关分析表明CysC和肌酐清除率之间 (P <0 .0 1 )、CysC和肌酐之间 (P <0 .0 1 )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肌酐和尿素之间 (P >0 .0 5 ) ,以及肌酐和肌酐清除率之间 (P >0 .0 5 )无明显相关关系存在。结论 :肾病患者血中CysC浓度增高 ,对GFR功能早期受损的评估优于尿素、肌酐和肌酐清除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后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心内科收治的行CAG检查的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IN,将125例患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CIN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NLR比值预测CIN的价值。【结果】125例患者发生CIN共23例,发生率为18.4%。与非CIN组比较,CIN组患者年龄大,糖尿病比例高,尿素氮、血肌酐、尿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以及NLR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降低(P<0.05),造影剂用量明显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糖尿病、基础肾功能不全、血肌酐、C反应蛋白、NLR比值、造影剂用量是发生C1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当cutoff取6.5,NLR预测CIN的曲线下面积为0.865,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83.4%。【结论】NLR比值≥6.5时是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预测CIN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水化护理方法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4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肾功能轻度受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水化组29例与强化水化组27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造影前、造影后第3d及造影后第7d血浆肌酐水平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造影前血浆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造影后第3d及第7d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水化组高于强化水化组。结论强化水化护理法较常规水化护理法能明显减少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