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原有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存在的缺陷,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经专题小组讨论,建立手术安全核查标准作业流程,并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手术安全核查标准作业流程包括sign in、time out和sign out 3个关键环节的标准流程,手术团队三方共同合作,分工明确,程序清晰。应用手术安全核查标准作业流程后,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由62.9%提升至82.3%。手术安全核查标准作业流程可有效促进手术室医护人员规范执行安全核查过程和手术团队内部的交流,是实现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医院管理部门对手术安全核查内容及流程进行规范,实施院科两级培训方法,手术室进行视频滚动播放具体操作方法。于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分别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主持核查。并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由医务处和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进行质量控制。结果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提高(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前馈控制在连台手术安全核查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连台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1月开始对手术核查风险实施基于循证的前馈控制,按随机抽样法选择前馈控制实施前4个月(2014年7月—2014年10月)病人400例为对照组,选择前馈控制实施后4个月(2014年11月—2015年2月)病人4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连台手术安全核查常规程序工作,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核查的基础上对各环节核查行为实施风险循证和前馈控制管理,通过对连台模式下手术安全核查隐患的风险循证,排查出高危关联因素,采取针对性前馈控制措施对管理制度、风险意识、业务素质、术前访视、核查流程、接台节点和手术环境方面的潜在风险实施超前质控。评价两组手术准备缺陷率、物品清点缺陷率、核查记录缺陷率及腕带执行率、手术部位标记率、三方核查执行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准备缺陷率、物品清点缺陷率、核查记录缺陷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腕带执行率、手术部位标记率、三方核查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馈控制策略对手术护士核查遵守和核查参与行为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安全核查执行力,防范核查缺陷发生,规避手术错误风险,保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表》的认知和完成程度。方法建立明确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遵守《手术安全核查表》核查的标准流程,完成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结果通过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解读和有效执行,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系数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结论正确的解读《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并有效的落实到手术患者,能够提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对患者核查的准确性,并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方协同干预模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手术室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手术室安全核查模式下三方协同干预模式,选择实施前后各58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不合格情况、差错率。结果实施后,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展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安全核查执行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94.83%vs 75.86%,93.10%vs 77.59%,94.83%vs 74.14%)(χ~2=8.340,5.583,9.469,P0.05);安全核查流程不正确等不合格率8.62%明显低于实施前29.31%(χ~2=8.077,P0.05);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等差错发生率1.72%明显低于实施前12.07%(χ~2=4.833,P0.05)。结论三方协同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效率,保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按照JCI标准再造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流程,并推广应用。方法:遵照IPSG.4修订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制度,再造流程;对医护人员专项培训,掌握制度、熟悉流程、恪守标准、规范执行;应用管理工具PDCA,量化考核,监督检查。结果:通过三轮PDCA循环,将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的执行率由创建之前的52.1%提高至99.5%、合格率由44.9%提高至97.6%,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现了JCI标准中IPSG.4的目标。结论:以JCI标准为准则,结合管理工具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的合格率,杜绝了手术时患者、部位及操作发生错误。  相似文献   

7.
保障手术患者质量与安全是临床医疗护理活动的终极目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各地每年约有2.34亿人实施大型手术[1]。手术部位错误时有发生,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回顾1995-2008年5632件医疗事件发现,”手术部位错误”占13.2%,高居榜首[2-3]。WHO通过世界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发现,实施手术核查制度能够显著减低错误手术、错误手术患者和错误手术部位的发生率,并推荐其成员国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该方案[4]。Haynes[1]等研究发现,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能避免错误手术、错误手术患者和错误手术部位,且使非心脏手术的死亡率从1.5%降至0.8%,手术并发症从11.0%降至7.0%。Semel[5]等证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是一项成本低廉、实施简易的安全制度。此项制度的实施对于杜绝各类手术安全隐患,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水平。然而,我国黑龙江省对手术安全核查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为60.66%,不容乐观[6]。因此如何提高医护人员手术三方核查的执行率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三方核查的执行现状、原因分析及提高三方核查执行率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门诊手术室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使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化、规范化,确保门诊手术患者安全.方法 通过调查1 300例门诊手术的安全核查执行情况,认真分析各个环节存在问题和原因,医院各级领导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门诊手术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完善并落实了手术安全核查流程.结果 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增强,对门诊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安全核查的执行力增加,有效杜绝了手术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安全.结论 严格执行门诊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是保障门诊手术患者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护理人员执行患者安全目标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雪  何亚林 《护理学报》2010,17(13):22-24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关于(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的执行情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患者安全就医的应对能力。方法参照《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自行设计“护理人员执行患者安全目标情况调查问卷”,对某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执行情况排在前3位依次是: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98.6%~99.5%),控制医院感染(执行率97.7%~98.2%),用药安全(执行率95.O%~97.3%);排在最后3位是:防范跌倒、压疮的发生(执行率57.7%~78.6%),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执行率为52.8%);不同年龄、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在执行患者安全目标上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控制医院感染、用药安全、医务人员有效沟通、临床实验室“危及值”报告和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较好,防范跌倒、坠床、压疮的发生和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执行较差。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管理者要加强患者安全目标执行监督,尤其是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执行情况,健全在各项护理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工作方法,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JCI标准下手术患者安全核查的实施措施与成效。方法 采用JCI标准的先进管理理念,总结以往手术病人、手术部位错误的发生因素,从接送患者及三方核查的各个核查环节,建立并细化一套完整、系统的、可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及要求,进一步加强手术病人的安全核查管理。结果 将JCI标准运用在手术病人的安全核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进一步防范医疗工作中的差错,确保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华 《全科护理》2013,11(10):931-932
[目的]探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三方合作,以腕带作为识别标识,规范手术部位的标识,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的流程进行手术,并分析实施效果。[结果]共实施2126例手术病人的安全核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未发生任何手术差错事故及纠纷。[结论]《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增强了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保障了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陆娟 《当代护士》2016,(12):176-177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来降低骨科手术风险率,提高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正确执行率。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有效差错发生的原因,采取各种对策,降低骨科手术患者的病房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错误执行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的病房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错误执行率,从43%降至活动后15.38%,活动前后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增强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PDCA循环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数字化视频监控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的应用与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数字化视频监控前后存在的问题,利用数字化视频监控采集的图像对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CA),提出改进和防范措施。结果实施数字化视频监控后,提高了手术团队成员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制度依从性,未发生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错误,确保了手术病人安全。结论提高了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的依从性;实现手术室常态工作下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确保手术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力差的原因,提升其有效性.方法 采取随机跟踪调查手术过程、自制问卷调查我院88名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四步曲”程序.结果 患者佩戴标识腕带率由78.18%提升至100%,患者手术部位标识率由48.18%提升至83.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率由不足20%提升至95%以上.结论 提高思想认识,修订并细化管理流程,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明确责任,可提升医护人员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M3S管理模式在手术安全核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1M3S管理模式,从规范管理、提高技能、保障安全、改善服务四个方面对手术安全核查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结果实施1M3S管理模式后,手术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知识的知晓率、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以及手术安全核查单书写完整率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1M3S管理模式能提高手术人员对安全核查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及手术安全核查单书写质量,从而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血液透析安全核查表,应用于临床,规范血液透析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治疗的规范性和各项护理措施的执行率,提升血液透析室的整体安全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2016~2018年不良事件发生的性质,通过指南筛选及参考国外血液透析核查表,结合四川省自贡市现况,设计《血液透析护理措施落实现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形成核查表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设计出《血液透析安全核查表》,按照核查表的流程,从进入血液透析室前、透析开始前、透析中和透析后4个方面进行核查操作。结果《血液透析安全核查表》共涵盖4阶段24个条目,选取四川省自贡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血液透析室医生、护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30人作为研究对象,核查表操作执行项目执行率,使用前为70.00%,使用后为93.33%,总体措施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5,P=0.020);医生、护士、患者满意度均有增长(x~2值分别为4.043,4.320,5.455;P值分别为0.044,0.038.0.02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实施《血液透析安全核查表》的核查流程,可以规范护士各项操作,提高各项措施执行率,为血液透析的安全管理和优质护理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心脏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交接核查单的设计,提高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交接班质量及护理措施的执行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设计完成心脏ICU护理交接核查单,于2016年1月将其应用于所有行心脏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检查2016年1月-6月的交接班内容的完整性及各项护理措施执行情况并对护理质量进行抽查,与2015年7月-12月相同内容比较。结果交接核查单中共10项内容,使用后护士交接内容完整性及护理措施执行方面、患者身份识别、诊断、手术、监护仪等7项内容的交接质量及护理措施执行情况均有提高,并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P0.05)。但患者的各项管路、辅助治疗及药物的交接质量提高不明显(P0.05)。结论护理交接核查单内容适用于心脏ICU患者,可降低交接班内容遗漏和错误并有效提高护理措施执行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中品管圈活动应用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4年2月成立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品管圈,将我院2014年2月~7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1326例手术患者归为对照组,将2014年8月~2015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1332例手术患者归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两组在麻醉前、手术前与离开手术室前的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观察两组患者对病室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环节的满意度,同时观察两组手术室手术台使用率。结果 观察组在麻醉前、开始手术前与离开手术室前的安全核查执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台手术平均等待时间为(38.76±11.3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37±13.62)min,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核查的执行率,还能提高手术室的使用率,对患者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规范手术标记制度,使手术标记执行率达100%。方法 对2010年4月的手术标记执行率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针对制度不完善等重要问题,与2010年6月开始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重建手术患儿手术标记执行工作流程。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手术标记执行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进后的执行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持续质量改进体系有助于实现质量的有效管理,改进后的手术标记执行环节和流程更科学、有效,为提高病人安全和医疗质量服务效率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学习中国医院协会<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和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安全核查的流程及效果.方法 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对人员进行培训,细化各环节核查流程和内容,通过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三方合作落实核查措施,并分析具体实施效果.结果 对患者安全目标分10项进行评价,5项目标落实率为100%,其他项目落实率为97.0%~99.5%.结论 手术团队在学习上述目标和制度的基础上,细化并合作落实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和内容,可有效保障手术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