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肢体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干预,观察3个月。于综合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3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综合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
罹患精神病作为一种严重的生活事件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患者家属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易使家属出现种种不良心理应激反应.这不仅降低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对患者家属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纠正其不良心理状态,是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社会支持度,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为了解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冠心病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综合干预。观察2周。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综合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周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I0019-I00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赛乐特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个月.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2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心理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干预2个月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比较,干预1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2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心身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急性肠梗阻患者住院48 h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方法 对174名急性肠梗阻患者家属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急性肠梗阻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不同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急诊手术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家属(P<0.01).结论 急性肠梗阻患者家属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女性、受教育程度低、老年家属及需要急诊手术患者的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明显.  相似文献   

6.
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文献报道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为20~40%,但F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精神紧张和心理异常是其重要成因,所以单纯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我们对6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冠心病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治疗2周末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名精神病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研究组给予综合性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患者住院全程。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家属予以综合性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定期监测血压.结果 治疗6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 药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控制高血压指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6周.于综合护理干预及干预前6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自拟健康知识知晓率测评表统计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状况,记录患者的睡眠时间,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6周末,两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40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状况筛查,共筛查出合并焦虑抑郁症状者2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6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予以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6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6周末,采用焦虑白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塞后抑郁发生率为38.00%,焦虑发生率为41.25%,焦虑抑郁共病率为26.50%。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问题严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脑梗塞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信息支持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康复积极性.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康复治疗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不依从性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使脑梗死患者具备较好的心理状态接受现实,发挥自身的更大潜力,提高康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临床治疗虽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率,但治疗过程不可避免的带给患者极大的心理和身体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1-2]。有研究[3]发现,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除NSCLC患者的生理功能护理外,多种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及音乐疗法等,都被纳入研究中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本研究主要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早期NSCLC患者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韶红  段秀萍 《护理学报》2000,7(3):47-48
目的为了了解安装起搏器患术前焦虑情绪。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2例安装起搏器患术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植入起源器患术前的SAS评定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103.032P〈0.01),焦虑情绪与病情因素、环境改变、对心脏起搏术不了解、医务人员的态度有关。结论在术前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多胎减胎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中心53名因多胎妊娠行减胎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足月妊娠率(59%)明显高于对照组(42%)。结论对行多胎减胎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抑郁程度,提高安全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肺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为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肺心病患者96例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96例肺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均分均高于普通人群(P〈0.01)。焦虑的发生率为27.08%,抑郁的发生率为60.4%。结论:肺心病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上应注重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于综合护理干预前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30 min(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同时采用同一血压计测量血压,检测心率.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收缩压、心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收缩压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收缩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实施有计划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焦虑情绪、稳定血压、降低心率,有利于患者顺利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1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铅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铅中毒已经演变成为较为严重的儿童公共健康性疾病之一.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其危害程度与体内血铅水平呈正相关.当血铅浓度>100 μg·L-1,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血铅的积蓄增高,逐渐出现小儿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厌食、学习困难、情绪易激怒、攻击性行为等病症;当>450 μg·L-1,铅中毒对儿童产生多器官、多系统、全身性和终生不可逆损伤,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损伤,从而导致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20.
临终白血病患者家属心理反应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终白血病患者家属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2名临终白血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反应调查.护理干预前将临终白血病患者家属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护理干预4周后,患者家属SAS、SDS评分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白血病患者家属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两者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针对家属的不同心理反应,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利于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