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减低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减低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按照1978年WHO 标准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8例及正常人36例。所有受试者在一周内分别作动态血压监测及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 HRV 明显低于正常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在高血压Ⅰ期患者中占21.4%、Ⅱ期患者中占50%、Ⅲ期患者中占81.3%,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动脉压与 HRV 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升高与 HRV 减低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具有内在联系。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自主功能损害程度与高血压病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与高血压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3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资料。结果ⅡⅢ期高血压组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及收缩压,舒张压负荷均高于Ⅰ期高血压组(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常老年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24hABP)波动规律及范围,老年人24hABP参数的正常参照值。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120例正常老年人和100列老年高血压病Ⅰ、Ⅱ期患者的动态高血压。结果:正常老年人与老年高血压病Ⅰ、Ⅱ期患者昼夜血压波动规律明显不同,两者24hABP各参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老年人24hABP均值范围:98.1 ̄134.9/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压变化与ST段改变、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的关系.现将同步监测成功的103例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成功者103例,全部符合WHO高血压诊 断标准.男66例,女37例,年龄48~79岁,平均62.7岁.均为Ⅰ~Ⅱ级高血压病患者,超声心动图示在静息状态下未见明显异常,常规心电图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ABPM)波动规律及范围。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42例老年高血压病Ⅰ、Ⅱ级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Ⅰ级高血压病患者SBP波动均值为50mmHg,DBP波动均值为28mmHg;Ⅱ级高血压病患者SBP波动均值为58mmHg,DBP波动均值为35mmHg。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值SBP和DBP呈双峰双谷状,各时间点上的平均SBP与DBP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Ⅱ级高血压病患者表现尤为明显。结论血压变异性高低对判断高血压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高血压病的进展与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探讨该类患者脑血管病变规律,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hD)检查对指导高血压脑血管病防治中的意义,我们对101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了TCD检查,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高血压病患者101例,其中男58例,女43例;年龄35~75岁,中位年龄64岁。病史1~5年20例,6-10年60例,11年及以上31例。按照1997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分期标准,Ⅰ期30例,血压(22.47±0.47)/(12.99±0.46)kPa;Ⅱ期46例,血压(23.91±0.63)/(13.93±2.36)kPa;Ⅲ期30例,血压(25.83±0.91)/(15…  相似文献   

7.
应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115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及对照组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在对照组中有24例(61.9%)血压昼夜节律性消失;老年高血压Ⅰ、Ⅱ期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血压昼夜节律性消失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老年高血压Ⅲ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提示血压昼夜节律性消失较多见于高血压有并发症者。  相似文献   

8.
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华  赵佩 《重庆医学》1997,26(4):197-198
本文选用动态血压监测的平均动脉压与血压负荷参数作为对高血压病靶器官损伤的评价指标。通过对63例正常血压与31例高血压病Ⅰ期,93例高血压病Ⅱ期和45例高血压病Ⅲ期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的特点以及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方法 使用美国Acu utrakerⅡ型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老年正常血压组 ( 30例 )、高血压病Ⅰ期组 ( 34例 )、高血压病Ⅱ期组 ( 34例 )、高血压病Ⅲ期组 ( 34例 )的 2 4小时血压负荷值。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比较用F检验。结果 高血压病各期组血压负荷值依次递增。高血压病Ⅱ期、Ⅲ期组夜间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接近或超过日间血压负荷 ,昼夜节律消失。结论 夜间血压负荷对区别是否存在高血压性靶器官损伤更有意义。血压负荷可反映异常血压出现的频率和靶器官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社区居民(农民)在慢性病防治及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的基础上,进行高血压病随访观察。按1999年正式采用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5例,其中男65例,女50例,年龄40岁,82岁,平均50.1岁。舒张压12-133kPa56例.13.4-16.0kPa50例,〉16.0kPa9例,均常规进行胸片、心电图、血脂、眼底等检查。其中Ⅰ期高血压病29例,Ⅱ期高血压病79例,Ⅲ期高血压病7例。  相似文献   

11.
霍嘉欣  马丽琳 《广西医学》1998,20(2):163-166
通过对24例老年健康者,21例老年高血压病人I期,26例老年高血压病Ⅱ期及15例老年高血压病Ⅲ期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日间每30分钟,夜间每60分钟记录一次,每例监测时间22~24小时,通过计算机分析计算后显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24小时,日间,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老年健康者(P〈0.05)。老年高血压病各期的血压负荷值与老年健康者比较,增高更明显(P〈0.01),尤其  相似文献   

12.
1一般资料 45例高血压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联盟诊断标准。其中自我监测治疗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平均61.8岁,平均患高血压病史12年;Ⅰ期高血压15例,Ⅱ期高血压9例,平均治疗观察2.8年,非自我监测治疗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55.6岁,平均患高血压病史9年;  相似文献   

13.
波依定 (非洛地平 )系一种长效、新型的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通过对阻力血管的平滑肌的选择性作用而降低血压 ,是新型抗高血压药物之一。本组采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观察波依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选择我院 1997年 8月~ 1999年 4月心血管科收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Ⅰ、Ⅱ期患者 5 5例 ,其中男 3 5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61.2岁 ,均符合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和分期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全部病例均未服用过降血压药。1.2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7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n= 31)及无左室肥厚组(n= 39),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从12 导联心电图同步测量QT离散度(QTd)、QTcd 并分析两者间相互关系。结果: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QTd 及QTcd 较无左室肥厚者明显增大(P均< 0.01);高血压Ⅰ期、Ⅱ期、Ⅲ期之间比较,显示:Ⅱ、Ⅲ期与Ⅰ期相比,P 均< 0.01;Ⅱ期与Ⅰ期相比,P> 0.05。左室肥厚伴室性心律失常者QTd 及QTcd 与无心律失常者两组相比,P均< 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伴左室肥厚组QTd 及QTcd 比无左室肥厚组明显增大。左室肥厚组伴室性心律失常比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增大。高血压Ⅲ期与Ⅰ、Ⅱ期患者QTd 及QTcd 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均< 0.01;QTd 与LVMI两者呈正相关(r= 0.4,P< 0.05)  相似文献   

15.
动态血压参数与高血压分期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18例高血压患者Ⅰ—Ⅱ期的动态收缩压参数,结果说明,高血压的血压高度、夜间血压水平、血压昼夜规律状态有明显的相关,由此推论其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动态血压监测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 2 4h血压波动与时间的关系及血压在负荷正常或异常状态下 ,昼夜节律发生变化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 对象 :本组 10 0例住院患者 ,男 48例 ,女 5 2例 ,年龄 33~ 82岁 ,平均 5 8岁 ,高血压病Ⅲ期 2 4例 ,Ⅱ期 2 8例 ,Ⅰ期 48例 ,均口服过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等降压药。2 ) 诊断标准 :正常血压上限标准 ,2 4h平均血压值130 / 80mmHg ,日间均值 135 / 85mmHg ,夜间均值 12 0 / 75mmHg ,如血压低于正常上限标准为负荷正常 ,如血压高于正常上限标准为负荷异常 ,正常夜间血压均值比日…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心群失常及治疗,我们对65例患者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的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并与同龄期健康老人作对照。同时,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认识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治疗提供依据。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65例老年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排除继发性原因,并除外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65例中男50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70±4.2岁)。同时选择20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男12例,女8例;年龄60~76岁(平均69±6.2岁)。二、方…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参数值与正常参照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4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人24h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值与正常参数值的比较。结果显示:Ⅰ期高血压病人55%以上nSBP,nDBP,SBP与DBP负荷值,n/dSBP与DBP比值超过正常参照值上限,而Ⅱ期高血压病人55%以上10项ABPM参数值均超过正常参照值,高血压病人SBP与DBP昼夜波动呈相对持续性增高,失去了正常血压者瘁间血压较白昼血压明显下降的节律性。为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及预测和预防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丁锡凤 《河北医学》1998,4(10):44-45
我科近一年多来.采用尼群地平与巯甲丙脯酸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高血压病的诊断、分期、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5岁。病程8~20年.其中Ⅰ期3例.Ⅱ期12例.Ⅲ期15例,血压21.3~30.6/12.8~18.6kPa.平均血压24.97/14、7kPa,其中冠心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脑血管后遗症15例,高脂血症20例。12方法:全部采用口服给药.用药期间停用一切可能对…  相似文献   

20.
沈乃吉  金凡  吴立萱 《浙江医学》2000,22(9):516-517
目的 探讨各期高血压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3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A组15例,即Ⅰ期高血压病组;B组23例,即Ⅱ和Ⅲ期的高血压病患者。患者按舒张压水平分为轻度高血压20例、中度高血压13例,得度高血压5例。另设健康正常对照组10名。测定ET水平及血压。结果 显示患者ET水平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ET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