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遗传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致病基因主要包括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2型相关的RET基因、与von Hippel-Lindau病相关的VHL基因、与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综合征相关的SDHx基因、与纤维神经瘤病1型相关的NF1基因。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中,约有27.4%属于遗传性肿瘤;在无家族史的散发性嗜铬细胞瘤患者中,上述基因突变的携带者占7.5%~27%。因此,基因筛查已经成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诊断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对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基因筛查现状及选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细胞瘤中大约有10%属于遗传性疾病.遗传性嗜铬细胞瘤主要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 2)、von Hippel-Lindau病(VHL)、纤维神经瘤病Ⅰ型(NFⅠ)、遗传性副神经节瘤以及遗传性嗜铬细胞瘤.迄今为止,已了解的与嗜铬细胞瘤有关的基因为RET基因、VHL基因和SDHx基因.本文对上述基因以及散发的嗜铬细胞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细胞瘤中大约有10%属于遗传性疾病。遗传性嗜铬细胞瘤主要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von Hippel-Lindau病(VHL)、纤维神经瘤病Ⅰ型(NFⅠ)、遗传性副神经节瘤以及遗传性嗜铬细胞瘤。迄今为止,已了解的与嗜铬细胞瘤有关的基因为RET基因、VHL基因和SDHx基因。本文对上述基因以及散发的嗜铬细胞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4种与该病相关基因(RET、VHL、SDHD、SDHB)的胚系遗传变异,以了解我国该病患者上述基因变异情况。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并经病理确诊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选12例,其中嗜铬细胞瘤患者11例,副神经节瘤患者1例。提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PCR技术扩增RET基因的第10、11、13~16外显子,VHL、SDHD、SDHB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各外显子的邻近内含子(±20 bp),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及野生型序列,确定基因变异。对1例诊断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的患者进行家系分析,在家族成员中检测相应基因变异。结果:共3例患者发现胚系基因变异: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存在SDHB基因c.136C>T(p.R46X)变异;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患者存在RET基因c.1901G>A(p.C634Y)变异及c.2071G>A(p.G691S)/ c.2712C>G(p.S904S)变异,其家系中发现其他5名成员携带上述变异;1例散发、无恶性表现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存在RET基因c.2071G>A(p.G691S)/ c.2712C>G(p.S904S)变异。1例患者存在先天性单心室畸形合并嗜铬细胞瘤,其上述4个基因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异。结论:本研究在25%(3/12)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发现了错义或无义胚系基因变异,包括SDHB基因的c.136C>T(R46X)变异、RET基因的c.1901G>A(C634Y)变异以及RET基因的c.2071G>A(p.G691S)/ c.2712C>G(p.S904S)变异等,其中前两种变异具有明确的致病性。本研究验证了上述变异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中的存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开展广泛的遗传基因筛查。  相似文献   

5.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的神经内分泌肿瘤,2017年新版WHO《内分泌器官肿瘤分类》认为所有的PPGL都具有转移潜能,并全部定性为恶性。《肿瘤学国际疾病分类》(ICD-O)将旧版分类中PPGL原有的肿瘤动态编码/0和/1都改成了/3。根据这些重要更新以及编码规则和步骤,通过对5例病例进行分析,PPGL编码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编码为C74.1肾上腺髓质恶性肿瘤、M8700/3嗜铬细胞瘤,恶性;肾上腺外(如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编码为:C48.0腹膜后腔恶性肿瘤,M8693/3肾上腺外节旁体瘤,恶性;颈动脉体瘤编码为C75.4颈动脉体恶性肿瘤,M8692/3颈动脉体瘤,恶性;鼓室体瘤的编码为C75.5主动脉体和其他节旁体恶性肿瘤,M8690/3颈静脉球瘤,恶性;脑继发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编码为C79.3脑和脑膜继发恶性肿瘤,M8700/6(M8693/6)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需要时,使用附加编码E27.5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标明肿瘤的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6.
蒋莉  李仁君 《重庆医学》2013,42(20):2438-2439
副神经节源肿瘤起源于副交感神经节,简称"副节瘤"。按其主细胞对铬盐的反应,分为嗜铬性与非嗜铬性[1]。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嗜铬性副节瘤习惯称"嗜铬细胞瘤"。而非嗜铬性副神经节发生的肿瘤则常简称"副节瘤"。副节瘤好发年龄为30~40岁,多数为良性,恶变率在2%~19%,主要表现为局部  相似文献   

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王卫庆等,在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疑难病例诊治及发病机制等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获得了多方面的进展。该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间羟肾上腺素类似物(MN)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使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符合率由原来约50%提高到目前的97%。结合CT、131碘-间碘苄胍(131Ⅰ-MIBG)等影像学方法,使诊断符合率提高到接近100%。该研究提出了以稳定降压、扩充血容量和密切生化监测为核心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使术前准备时间由平均42 d缩短为10·6 d,使患者的术中血压稳定。该研究积累了大量疑难病例,包括双侧肾上腺占位嗜铬细胞瘤、静止型嗜铬细胞瘤、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巨大嗜铬细胞瘤、小肠副神经瘤、心脏副神经节瘤和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并命名的法洛四联症-脏器转位-嗜铬细胞瘤病等,显著提高了诊治的成功率。研究者还总结了我国遗传及散发性嗜铬细胞瘤的发病特点,发现在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型中,嗜铬细胞瘤的发生率达到100%,不同于西方报道值。该研究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ERBB-2在恶性肿瘤中表达阳性率显著提高,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疑难嗜铬细胞瘤诊治研...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2例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血、尿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其主要特点,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嗜铬细胞瘤6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10例.肾上腺原发肿瘤64例,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8例.结论:完善检查手段可提高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9.
范学刚  吴立娜  范学智 《中外医疗》2008,34(34):170-170
传统认为副神经节瘤仅占全部嗜铬细胞瘤的10%~15%,近年来国内报道有上升的趋势,多数报道在 20%左右.副神经节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主要分布于头颈、纵隔、肾上腺及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聚集的部位,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发现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静  邓渊韬 《甘肃医药》2009,28(4):296-297
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是以嗜铬细胞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为特点的肿瘤,多好发于腹膜后腹主动脉旁神经丛。嗜铬细胞瘤的手术麻醉风险主要在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急剧波动,导致高血压危象,并发休克、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肺水肿、严重低血压性休克以及脑血管意外等,故麻醉处理难度较大。典型的嗜铬细胞瘤由于临床诊断盟确,术前准备充分,麻醉处理相对规范,而隐匿性嗜铬细胞瘤术前无任何临床症状,处于功能静止状态。因术前未明确诊断及未使用α-阻滞剂,死亡率较高,有报道达43%。现将2例副神经节瘤的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化学感受器瘤的X线、CT、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CT、MRI对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化学感受器瘤,分析其X线,CT、MRI表现,结果:颈动脉体瘤血管造影显示肿瘤敌国供丰富,颈动脉分叉张开,呈握球状改变;MRI表现为肿瘤T1、T2-WI均呈高信号,并显示瘤内血管流空现象。肺部化学感受器瘤X线表现为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清楚致密阴影腹后腔化学感受器瘤血管造影、CT均表现为血供丰富的肿块,瘤内可有缺血坏死的低密度区。结论:血管造影,CT、MRI颈部化学感受器瘤具有特征性的表现,而对其他部位病变的定位、定量诊断准确度高,但定性诊断尚有限度。  相似文献   

12.
Paragangliomas are neuroendocrine tumours and those occurring in the head and neck have well recognized familial association. Retroperitoneal paragangliomas are uncommon and we present two cases of familial malignant retroperitoneal paragangliom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ealed marked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and malignant potential of familial and non-familial paraganglioma. In contrast to the cases reported here, familial tumours are generally benign, though they may occur at multiple sites. Familial and non-familial paragangliomas may indeed be different disease entities.  相似文献   

13.
常亮  柯嘉  张珂  赵楠  刘平  李蓉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7):2102-2104
背景 新生儿听力筛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在早期发现、诊断和干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1月北京市启动了新生儿听力和基因筛查同步工作,同时进行新生儿听力和基因筛查,将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应用微阵列基因芯片对新生儿进行遗传性耳聋筛查,评估新生儿中4个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的频率、突变类型以及其与遗传性耳聋的相关性,为推广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提供临床研究证据。方法 选取2017年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检测的17 824例新生儿,采集出生3 d后的足跟血,使用微阵列基因芯片进行4个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9个突变位点的筛查,对阳性结果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17 824例,检出阳性890例,阳性率为4.99%。其中GJB2基因杂合突变型501例(2.81%),SLC26A4基因杂合突变型290例(1.63%),SLC26A4基因纯合突变型1例(0.01%),线粒体DNA 12S rRNA突变型41例(0.23%),GJB3基因杂合突变型41例(0.23%),双杂合突变型16例(0.09%)。结论 新生儿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以GJB2基因突变、SLC26A4基因突变为主,微阵列基因芯片可以及早有效地检出先天性耳聋、迟发性耳聋及药物性耳聋基因的携带情况。微阵列基因芯片筛查,快速、高效,对遗传性耳聋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提倡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基因筛查。  相似文献   

14.
Pheochromocytomas or paragangliomas are rare and the diagnosis remains a challenge for clinicians. We present a woman suffering from recurr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ardiomyopathy, who was finally diagnosed with paraganglioma. Pheochromocytomas or paraganglioma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 patient with symptoms possibly referring to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cardiomyopath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副神经节瘤的CT和MRI表现和复习有关文献。结果5例副神经节瘤均为无功能性良性肿瘤,分布在中轴线附近。颈静脉球瘤轮廓不规则并伴颅底骨质破坏;其他几例副神经节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楚锐利。3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平扫呈中等密度;颈静脉球瘤和颈动脉体瘤在MRI的T1W1呈等信号,在T2WI呈稍高信号;所有肿瘤在增强扫描中均有中等度到明显强化,中央囊变区不强化。颈静脉球瘤和颈动脉体瘤的瘤体内尚可见许多扭曲的流空血管。结论绝大多数副神经节瘤具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和特定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可据此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与嗜铬细胞瘤患者相关的基因突变.方法 采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开发的基因突变检测芯片(包含与嗜铬细胞瘤相关的SDHB、SDHD、VHL和RET4个基因的87个突变位点),在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已测序证实的DNA样本中,验证基因芯片检测的符合率.结果 91.4%的基因芯片杂交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基因测序证实的29例突变样本用基因芯片技术检出26例;在6例无突变的样本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基因芯片可快速、准确地识别嗜铬细胞瘤相关的基因突变,可应用于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基因突变筛查.  相似文献   

17.
A family with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II living in southeastern Ontario is described. Twenty individuals are known to have had medu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pheochromocytoma or both, the diagnosis of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II is strongly suspected in five other individuals in the earlier generations. In this family the diseases seems to be transmitted by an autosomal dominant gene. A screening program set up for the family in 1977 has in 2 years identified four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three with medu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and one with this carcinoma and a pheochromocytoma). The family background, clinical picture, treatment and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the screening program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