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00-170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生素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和特点。方法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给药途径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对我院2005~2007年上报的12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8例ADR报告中,老年患者65例,占总例数的50.78%;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0.63%(52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96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7.13%(71例);严重的ADR报告1例,占总例数的0.78%。结论医护药人员应正确理解ADR,加强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院8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基本情况,提示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的89例ADR报告,从临床症状、年龄、剂型、给药途径及药物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9例ADR,主要表现为注射给药为主,合并用药过多,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较长及体质特异的过敏反应等特点。结论:临床药师应与临床医师共同做好ADR的监测工作,加强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上报的179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老年人、儿童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抗微生物类、中药制剂类药物引发ADR比例较大,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方式,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属器官损害较常见。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评价ADR报告表的质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4年7月至2006年5月医务人员自愿呈报的114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14例ADR报告中男性略多于女性;1〉60岁共39例(34.21%);涉及抗感染药物51例(55.43%),中药注射剂28例(30.43%);静脉注射引起的ADR有89例(78、0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52例(45.61%);数据完整的报告11例(9.65%);缺项共293项,平均每例报告表2.57次;填写不完整或填写错误的共64次,平均每例报告表0.56次,ADR报告数量少、质量差。结论:应重视ADR知识的宣传,对人员的培训,采取各项措施提高ADR报告质量,加强对ADR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5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例ADR中,41岁~60岁发生率较高;中药注射剂14例(占26.9%),生物制品11例(占21.2%),抗感染药9例(占17.3%);ADR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7.
谭业蕙 《广州医药》2011,42(6):58-61
目的 掌握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规律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181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65.75%;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例数最高,占46.97%,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他定,占6.08%,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 D R)的发生情况,分析A D 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集并上报的20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ADR中,老年人发生ADR的几率较高;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静脉给药途径较其他给药途径更容易发生ADR;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结论 应继续加强医院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情况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24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高发年龄段为≤10岁,静脉滴注较其它给药途径更容易发生ADR,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ADR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中变态反应最多。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0.
贾歆 《黑龙江医学》2013,37(9):887-888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从患者年龄、药品品种及受累器官进行统计。结果 126例报告中涉及8类药物,其中抗菌药物引起ADR/ADE占比例最大(23.81%)。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继续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8月上报的58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例ADR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54例),占总例数的93.1%;以药师上报数量最多,占总例数的86.2%;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98.2%;ADR表现以皮肤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和心血管系统及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加强ADR的监测力度,提高ADR监测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ADR报告414例,就年龄分布、产生ADR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癌药ADR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抗感染药、升白细胞药;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发冷、胸闷,其次为骨髓抑制、腰背疼痛、发热。结论:ADR监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加强宣传,加强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报的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58例ADR报告中,以抗感染药物居多,临床表现多见于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S)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收集我院2008-2009年上报的ADS报告1 25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S因果关系评定与程度、ADS类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比例中,小于20岁和41-60岁人群发生ADS最多,分别占26.4%和38.4%;静脉给药途径ADS发生率最高,占84.80%;发生ADS药品种类中以抗感染药物比例最大,为54.00%;ADS累积器官多为皮肤及其附件,占56.80%.结论 临床应重视ADS的出现,坚持合理用药,以保证药物在临床中安全有效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集并上报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来源、年龄分布、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者ADR发生率较高,占50.54%; 涉及药品6类34种,抗生素类药物和中药制剂出现ADR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0.53%和34.41%; 静脉用药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68.82%; 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71%。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我院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收集的106例ADR报告,按患者疾病信息、药物制剂、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106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70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物为首,占43.40%;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比例最高,为69.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潮红、红斑为主。结论应重视ADR,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上报意识,进一步推动我院ADR监测与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110ADR报表,按报表完整性,报告人职业、药品种类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 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规范分级标准:0级8例、1级15例、2级12例、3级35例、4级40例,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ADR的例数最多,有81例(73.64%);医师上报的ADR最多,有104例(占94.55%);所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有54例(49.09%),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有47例(42.73%),其次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损害等.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卫军  李静  智勇刚  彭曦 《农垦医学》2011,33(3):240-24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上报的219例ADR报表,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中,50岁以上患者较高,占123例(56.17%);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占158例(72.1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最高,共55例(25.11%)。ADR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性损害,共67例(27.69%)。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做好ADR的监测、分析、评价工作,进行必要的用药干预和指导,以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降低外在因素引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31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5例ADR中大于60岁老年患者132例(占42%);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有282例(占89.5%);涉及用药品种以抗菌药物最多,有104例(占33.0%);其次是中药制剂,有92例(占29.2%).累及气管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02例(占32.3%).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坚持能口服尽量避免静脉给药的原则,降低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发生的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共32例,占总例数的45.7%,所占比例最高;注射剂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44例,占总例数的62.8%;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共计28例,占总例数的40%。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工作的重要性,为临床的诊疗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尽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