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熟大黄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献勇  李欣 《山东医药》2004,44(22):29-29
大黄为常用泻下中药,其泻下成份为结合性葸醌类番泻甙,加热炮制可减少其含量,其生用性峻.熟用性缓。本文就其炮制工艺及炮制后的药理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中药调配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调剂应付品与中医临床的关系:中药处方的调配是应医生临床辨证用药的需要而进行的。调 配时首先要仔细审查处方,因为药材会因炮炙方法的不同而作用不同,生用与制用也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的好坏。如处方中写何首乌,应付给制何首乌,有补肝肾的作用,用来洽疗头晕、目眩、耳鸣等症。而生首乌有润肠作用,用于治疗便秘等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方法应用仪器与分光光度计对中药大黄饮片进行炮制研究。结果不同大黄及其炮制产品的鞣质质量分数和结合蒽醌质量分数检测结果不同,不同大黄及其炮制产品的干燥失质量和浸出物含量水平比较也不相同。结论针对生大黄及其炮制加工产品在炮制处理前后的物质基础变化规律实施实验室检测,能够获取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结果,为相关临床实务人员创造工作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炮制方式对中药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常见清热药材黄芩为研究对象,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炮制前后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浸泡时间、炮制温度和介质对黄芩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比较明显,最适浸泡时间为30h,最适炮制温度为50℃,水是较好的炮制介质,能够高效保留中药有效成分。结论选择合适的加工炮制方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保持尤为重要,能够提高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  相似文献   

5.
中药对沙眼衣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作用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28种中草药进行沙眼衣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敏感性体外筛选,以期发现能用于临床的药物。方法 测定中药对McCoy和Vero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利用细胞培养技术检测中药对沙眼衣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半数有效浓度(IC50)和最小抑制浓度(MIC)。结果 28种中药中,天花粉、生大黄、野菊花对HSV有体外抗病毒活性,其最小抑制浓度和最大无毒浓度接近。天花粉的抗HSV作用强于生大黄和野菊花。生大黄、黄连、炒黄芩、苦参、鱼腥草对沙眼衣原体有体外抗病毒活性,其最小抑制浓度和最大无毒浓度接近。黄连的抗沙眼衣原体作用强于其它几种中药。生大黄对HSV和沙眼衣原体均有体外活性。其余药物的体外抗沙眼衣原体和HSV活性不明显。结论 研究发现一些中草药具有体外抗沙眼衣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活性,可为临床处方配伍等提供线索,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萍 《山东医药》2003,43(13):34-34
《古今名医方论》中讲到大黄的用法 :“生有气锐而先行 ,熟者气钝而和缓。”也就是说 ,大黄的煎服方法和时间不同 ,可具有不同功效。所以处方中大黄不能千篇一律后下 ,需要根据具体病情 ,选择相应的适应症来决定大黄的煎煮方法。现代医学中也提到大黄中主要化学成分是蒽醌类物质 ,煎煮过久蒽醌类物质遭到破坏 ,其泻下作用就会减弱。笔者通过对10 0张使用大黄的中药处方分析 ,真正掌握大黄煎煮方法 ,提高其药物作用的处方占 5 2 %。现举例如下。处方 :大黄 12 g、黄柏 15g、蒲公英 3 0 g、双花 3 0 g、冬瓜仁3 0 g、川楝子 2 0g、川朴 15 g、…  相似文献   

7.
<正>大黄蟅虫丸(或大黄蟅虫胶囊)方出自于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全方由熟大黄、生地黄、黄芩、蟅虫、水蛭、虻虫、蛴螬、杏仁、桃仁、干漆、芍药和甘草等十二味中草药组成。方中大黄、桃仁通腑泄热,行淤化血;蟅虫、水蛭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生地黄养阴补虚;赤芍养血柔肝;黄芩清热解毒。全方具有活血破瘀散结,兼具缓中补虚之奇效,故可用于治疗潮热羸瘦,腹满不思饮食,肌肤甲错,腹部肿块,目眶黯黑之五劳虚极而内有干血的证侯。近十年  相似文献   

8.
泻心汤免煎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泻心汤免煎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 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者。采用泻心汤免煎剂治疗,疗程1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Hp值。1 周疗程结束后再以其中14C尿素呼气试验Hp值阳性者4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予服泻心汤免煎剂、单味中药大黄免煎剂、黄芩免煎剂和黄连免煎剂治疗,疗程1周,再观察Hp值。[结果] 泻心汤组治疗60例和后继治疗10 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70 .0%,泻心汤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泻心汤与单味中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而单味中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泻心汤免煎剂具有抑制Hp的作用,其疗效优于单味大黄、黄连、黄芩;而单味中药黄连、黄芩、大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药调配在医疗、药品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认真审阅处方 中药调配人员收接病人处方后,首先要审阅处方内容,了解医生用药意图,看其配伍是否得当。这就要求调配者必须掌握药物的性质、通用名称及其应付品种等。如一药多名的两头尖(竹节香附)、木蝴蝶(千张纸、云故纸)、白果(银杏)等;一药多用的生熟地黄、生熟何首乌、酸枣仁等;蒲黄  相似文献   

10.
正经典名方大黄虫丸出自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大黄虫丸由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虫共十二味中药组成,组方精良,用药精妙,具有通经活络、祛瘀生新、缓中补虚之功效。恶性肿瘤病至晚期,  相似文献   

11.
气管炎     
作者用喘舒片治疗了332例慢性气管炎病人。病程为3~55年。其中,单纯型221例,喘息型111例。分二组,治疗组251例,所用喘舒片以升华硫、大黄、黄芩甙及双氯醇胺为主药制成;对照组81例,药片以升华  相似文献   

12.
对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茵陈、丹皮、栀子、银花、蒲公英、黄芩等10味中药组成。以水煎取法制成100%的药液100ml,每日1剂,早晚分服)防治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作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药防治组患者术中门静脉血和术后体循环静脉血内毒  相似文献   

13.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 ,由附子、干姜、甘草三味药组成 ,功效为回阳救逆。笔者师其意 ,用于阳虚寒盛的各种急慢性杂症 ,效果显著。兹报道几则病例如下。1 崩症  张某 ,女 ,42岁 ,农民 ,1999年 3月 18日初诊。  患者因劳累过度 ,漏下不止两周。注射西药止血针无效 ,近日转成崩症。经血色淡 ,血质薄。面色苍白 ,语声低微 ,精神痿顿 ,目瞑嗜卧 ,身重畏寒 ,四肢逆冷 ,腰及少腹坠痛难忍 ,舌淡白 ,边有齿痕 ,苔薄白 ,脉沉迟。辨证为真阳不足 ,治宜峻补肾阳 ,方用四逆汤加味。  处方 :熟附片 (先煎 ) 6 0 g ,炮黑姜 30 g ,炙甘草 12g ,炒…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在数千年的历史中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巨大贡献。中药作为其治疗预防疾病主要武器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炮制正是为中医临床辨证而设的 ,对中药的安全、有效、质量控制至关重要。1 炮制与中药的关系中药来自于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几乎所有中药都要通过加工炮制 ,方可用于临床。中药炮制是多途径作用于中药 ,它可制其形、染其色、消其毒、理其气、辅其味、顺逆其归经、引托其升降浮沉。所以说 ,炮制与中药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1.1 中药炮制对中药形、色、气、味的作用植物类中药占中药的绝大部分 ,有些植物药各有不同的药…  相似文献   

15.
中药促结肠动力作用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中药的促结肠动力作用 ,以筛选出具有开发价值的促结肠动力药物。方法 :制备大鼠结肠纵肌和横肌肌条 ,以 0 .85 %氯化钠溶液和乙酰胆碱为对照 ,观察元胡、香附、白芍、生白术、蒲公英、小茴香、大腹皮、大黄、莱菔子、厚朴、槟榔 11味中药对离体结肠肌收缩活性的效应。结果 :该 11味中药对肌条均有不同程度的兴奋效应 (P <0 .0 5 ) ,其中 ,槟榔、莱菔子、小茴香、生白术对横肌及纵肌均有显著性的兴奋作用 ,蒲公英对平滑肌肌条的兴奋作用以横肌较为显著 ,白芍作用较弱。结论 :槟榔、小茴香、蒲公英、莱菔子、生白术具有较强的促结肠动力作用 ,可以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6.
试论炭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药是指炒炭存性的中药而言。考其源流,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就有乱发烧灰(即血余炭)的记载。后世医家多用于治疗血证。然,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祝谌予教授颇有发挥,应用广泛,疗效卓著,值得探讨。 一、炭药的炮制 炭药的炮制是将药物置于锅内,用武火(大火、旺火),或用中火翻炒,使其外观呈黑色,内为焦褐色时,喷洒清水适量,灭其火星,晾一夜后备用。炮制炭药的要点,就是“存性”。所谓存性,即是保持中药的治疗效应。也就是说,不能因炮制而失去有效成份。一般来说,炒的过火,则完全成炭,其药效也随之丧失;炒的过嫩,则无炭药之功,也就达不到治疗目的,所以,必须存性是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填精补肾中药固真方(复盆子,苁蓉等6味中药)、葆贞方(何首乌,女贞子等6味中药)对老年大鼠肝脏组织学及组织化学影响。结果表明,固真方葆贞方对老年大鼠肝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及三磷酸腺苷酶等的活性均有提高的趋势。说明该方有促进肝细胞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1.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购买时要辨认清楚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2.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可购买小包装碘盐,做到随用随买。3.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以来,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重大事件。目前COVID-19的应对方案主要包括疫苗、抗体、化学药物及中药。其中,中药在抗COVID-19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单味中药如金银花、甘草、穿心莲、黄芩、虎杖、大黄、连翘、黄芪,中药单体如槲皮素、甘草酸、木犀草素、山奈酚、黄芩素等有潜在的抗COVID-19作用。另外,中药方剂如连花清瘟颗粒(胶囊)(LHQW)、金花清感颗粒(JHQG)、清肺排毒汤(QFPD)、宣肺败毒颗粒(XFBD)等国家诊疗方案推荐的中药配方对于COVID-19的防治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了目前抗COVID-19中药的研究进展,探讨其抗病毒分子机制,旨在为中药治疗COVID-19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加速中药在COVID-19救治过程中的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炮制是一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学科 ,炮制工作必须由熟悉加工炮制并有实践经验的药工担任。除特殊加工炮制按医嘱处理外 ,均应按《药典》和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的规定 ,如法操作。为了确保药材的质量 ,本人认为首先要注重基本操作。1 掌握火候 (温度 )  火候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