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WHO《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指出:结核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传染病杀手,中国的发病率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结核病菌会严重伤害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临床症状复杂,尤其肺外结核,病情表现为隐匿性变化或缺乏典型症状,临床易误诊和漏诊。结核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原体检测、结核血清学检测、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杆菌基因检测等。病理科日常工作中诊断结核的主要方法为齐-尼(Ziehl-Neeslen)抗酸染色和结核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 CR),虽然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确诊,但本科室统计发现每年约10%的细胞学患者因取材  相似文献   

2.
正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但是坏死性肉芽肿并不是结核的特异性,需要检测结核杆菌进一步确诊。当前其最精确的检测方法当属基因检测~([1]),但是大多数病理科仍然在应用抗酸染色查找结核杆菌。其染色方法基本相同,但是染色结果却大相径庭,本科室应用PDCA(即Plan、Do、Check和Action)循环管理抗酸染色切片质量~([2]),使得染色切片优良率和抗酸杆菌阳性率大大提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智能化抗酸杆菌检测在结核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50例肉芽肿性改变的石蜡包埋组织,同时进行手工抗酸染色和自动抗酸染色,分别进行人工阅片病理诊断。使用自主开发的结核杆菌识别人工智能(tuberculosis bacillus finder, TB-Finder)作为初筛,另请病理医师复核150张自动抗酸染色切片并作出病理诊断,分析两种染色模式的效率及准确率。结果 150例智能化平台染色的阳性率为29.3%(44/150),传统模式染色的阳性率为6.6%(10/150)。染色加诊断全流程智能化平台每张切片耗时12 min,传统模式每张切片耗时57 min,智能化平台节约时间成本约78%。结论 智能化抗酸杆菌检测平台的应用可提高病理医师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率,有助于规范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显示抗酸杆菌染色中Zienhl-Neelsen、Wade-Fite法是传统经典方法,抗酸染色主要针对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由于菌体壁结构特殊,一般的染料和染色方法不易着色,在组织切片中抗酸染色检出阳性菌的比率较低;对抗酸染色呈阴性的患者,其他补充检测方法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疑似结核感染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将最终确诊为结核病患者48例设为结核病组,52例非结核病患者作为非结核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三组TB-IGRAs阳性率,对比肺结核病组涂阴与涂阳TB-IGRAs检测结果,并比较TB-IGRAs与涂片抗酸染色对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结核病组IGRAs阳性率高于非结核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涂阳肺结核和涂阴肺结核患者的IGRA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RAs法敏感度为85.42%,特异性为89.22%,阳性预测值为78.85%,阴性预测值为92.86%;涂片抗酸染色法敏感度为22.92%,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73.38%; IGRAs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高于涂片抗酸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RAs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金胺O荧光染色法应用在病理特殊染色上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金胺O配制成的荧光染色液,用于考虑为结核的病理活检组织中,并以经典的抗酸染色法为对照.结果 在荧光镜下,金胺O荧光染色法将结核杆菌染成金黄色.结论 金胺O荧光染色法在病理特殊染色工作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病理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许多疾病的诊断有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但结核病和麻风病的诊断金标准仍为抗酸染色法,特异显示病灶中抗酸染色阳性的抗酸杆菌。目前,实验室常用抗酸染色法为Ziehl-Neelsen法,但在实践工作中,不同医院在抗酸染色法操作及结果上存在较大差异,阳性率也较低,给诊断造成了一定困难。为此,作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对一些操作细节进行了改良,效果显著,现介绍  相似文献   

8.
抗酸染色主要使用对象是抗酸菌中的抗酸杆菌,其属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体,常侵犯全身各组织及器官,尤其是以肺、淋巴结等多见。由于其内含大量脂质,故对一般染液不易着色,从而影响诊断及治疗。常规抗酸杆菌染色多采用传统的Ziehl-Neelsen法[1],但染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沉淀,滴染时切片上染液残渣易造成污染。本科室在配制染液时通过对碱性品红用量的调整及对比染色,能较好的显示抗酸杆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胺O荧光染色法应用在病理特殊染色上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金胺O配制成的荧光染色液,用于考虑为结核的病理活检组织中,并以经典的抗酸染色法为对照。结果在荧光镜下,金胺O荧光染色法将结核杆菌染成金黄色。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法在病理特殊染色工作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合酶性反应(PCR)技术建立的扩增结核杆菌复合体特异重复序列IS986基因的方法和用单克隆抗体TB15-C3经ELISA夹心法检测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对10种抗酸杆菌,2种普通菌进行了检测.PCR仅对结核杆菌复合体扩增出245hp特异性条带,ELISA检测除人型结核杆菌、BCG阳性外,还与鸟型及瘰疬分枝杆菌反应阳性.PCR检测人型结核杆菌的敏感性为1pg,相当于13个左右细菌,ELISA检测的被感性为15ng/ml.应用PCR及ELISA检测了96份结核临床标本.PCR的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的阳性率(P<0.05),PCR的检出率虽高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但相差不显著(P>0.05).ELIS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涂片、细菌培养和PCR的阳性率(P<0.001).ELISA的假阳性率高于PCR的假阳性率,但相差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PCR及ELISA均是特异、敏感、快速的诊断结核病的方法.但在使用中又各自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极具危害性的肉芽肿性病变,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目前,组织病理学检查已成为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抗酸染色作为结核病主要辅助检查手段,其灵敏度、特异性均较低[1 -2].《中国结核病病理学诊断专家共识》提出结核病的病理诊断标准:根据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及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阳性才能作出明确诊断.文献报...  相似文献   

12.
正临床病理活检中肺外器官结核要多于肺结核~([1]),而病理学诊断是肺外结核病确诊的重要手段。结核病组织标本有其特征性的病理学形态特点,病理诊断医师可以怀疑其结核病变,但确诊需依靠抗酸杆菌染色等结果。但实践中抗酸杆菌染色等阳性率低,漏检率高~([2])。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部分大型医院已经应用荧光PCR  相似文献   

13.
<正>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常规病理确诊结核病,除了观察其特征性肉芽肿性病理改变外,还需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病理科常规开展齐-尼抗酸染色寻找病原菌,由于其染色阳性率低,为确保质量控制,必须建立阳性对照,以确保染色结果的可靠性,然而高质量的阳性对照组织不易获得。笔者尝试用抗酸杆菌培养物和胸腹水的混合团块做成细胞蜡块作为阳性对照,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结核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了扩增结核杆菌特异重复序列IS6110部分基因的方法。对9种抗酸分枝杆菌、3种普通菌进行检测,结果仅人型结核杆菌、牛型结核杆菌及BCG扩增出123bp特异性条带,PCR产物经SalⅠ酶切后产生70bp与53bp两个片段。PCR检测人型结核杆菌的敏感性达10fgDNA或5个菌体。应用PCR检测了109份结核临床标本,其总阳性率为72.5%,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涂片(2.8%)与细菌培养(9.2%)的阳性率(P<0.001)。PCR的检出率也较ELISA法检测抗PPD-IgG的阳性率(63.3%)为高,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ELISA检测抗体有19.0%的假阳性。研究表明,PCR是一种特异、敏感、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对结核杆菌染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在对传统的Ziehl Neelsen抗酸染色法改良的基础上 ,研究不同浓度的TritonX 10 0、Tween 2 0、Tween 80 3种表面活性剂对结核杆菌着色的影响 ,以期获得更佳的显示结核杆菌效果的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  (1)结核杆菌阳性的标本 ,经 10 %福尔马林液固定 ,石蜡切片 4~ 5 μm。 (2 )实验分为 3组 ,即TritonX 10 0、Tween 2 0、Tween 80组 ,用传统的Ziehl Neelsen抗酸染色法做阳性对照 ,非结核病组织做阴性对照。1 .2 染液配制  (1)分别配制 1%、5 %、10 %和 2 0 % 4…  相似文献   

16.
BCG多克隆抗体在结核性病变组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卡介苗 (BCG)多克隆抗体检测结核性病变组织中BCG抗原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各种组织不同类型的结核性病变组织标本 175例 ,非结核性病变组织标本 5 4例 ,采用BCG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检测组织中BCG抗原 ,同时与细菌学的抗酸染色作比较。结果 结核组对BCG呈阳性反应者 135例 ,占 77 12 %。阳性染色在朗汉斯巨细胞、上皮样细胞的胞质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呈鲜红色颗粒 ;而抗酸染色阳性仅有 11例。占 6 2 9%。结核病的基本病理类型对BCG反应的阳性率分别是渗出为主型 >坏死为主型 >增殖为主型。结论 采用BCG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标记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抗酸染色 ,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经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ER和PR的阳性率和染色强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的重复性,探讨ER和PR检测后理想的报告方法.方法 采用全自动免疫组化BenchMark XT染色系统检测223例经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分析阳性率和染色强度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对其中30例进行ER重复染色和3位医师重复判读的对比分析.结果 (1)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R高阳性率组(67%~100%)、中阳性率组(34%~66%)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明显好于低阳性率组(1%~33%)(P=0.007,P=0.003);PR高阳性率组(67%~100%)、中阳性率组(34%~66%)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明显好于低阳性率组(1%~33%)(P=0.004,P=0.005).(2)Kappa分析显示,3位医师间ER阳性率重复性较好(0.727、0.733、0.710),肿瘤细胞染色强度重复性一般(0.593、0.620、0.610).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率与内分泌治疗疗效和预后关系密切,且阳性率也有较好的重复性.病理诊断报告除应阐明乳腺癌细胞ER、PR阳性/阴性的定性结果 外,纳入阳性率信息是必要的,肿瘤细胞染色强度是否需要纳入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在病理组织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6例临床诊断结核的穿刺病理活检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B.DNA,并行抗酸染色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三种检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196例临床诊断结核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136例,阳性率为69.39%,抗酸染色检测阳性69例,阳性率为35.20%,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102例,阳性率为52.04%,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最高。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简便、快捷,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可作为结核病分子病理诊断的重要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在特殊染色时不同组织或成分表现为不同颜色,此是病理诊断的基础之一。在实际工作中,颜色搭配如不合理,在观察时会出现分辨不清甚至引起视觉疲劳,从而影响诊断。因此,我们对弹力纤维染色(维多利亚蓝法)、网状纤维染色(Gomori法)和抗酸染色(苯酚碱性品红法)常用的不同复染颜色进行比较,探讨在不同的特殊染色中如何合理选择复染颜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CR-膜芯片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的可行性及其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00例石蜡包埋的肺或淋巴结组织标本(临床诊断为结核患者80例,非结核患者20例),TB膜芯片检测标本中的结核杆菌IS6110基因,阳性者利用1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产物与含有59个探针的耐药-TB膜芯片反向点杂交检测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并测序验证。结果 TB膜芯片检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的结核杆菌IS6110基因,以临床诊断为标准时,灵敏度为52.5%(42/80),特异度为100%(20/20);以抗酸染色结果为标准时,灵敏度为90.5%(19/21),特异度为61.0%(36/59)。耐药-TB膜芯片检测石蜡包埋组织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在42例结核杆菌IS6110基因阳性的标本中,检出INH基因突变2例,RFP或SM基因突变各1例,INH、RFP和EMB基因同时突变1例,与测序结果基本符合,提示上述5例可能为耐药结核病。结论应用PCR-膜芯片技术可提高石蜡包埋组织中结核杆菌基因的检出率,耐药-TB膜芯片检测结果可为耐药结核病的病理学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