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巨大肾错构瘤的CT特征与肾癌类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巨大肾错构瘤和13例巨大肾癌类肿瘤(包括2例癌肉瘤,5例肉瘤样癌,以及6例癌)的CT资料。所有病人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巨大肾错构瘤主要CT表现为有脂肪CT值,肿瘤内可见粗大的血管。肾癌类肿瘤主要CT表现为肿瘤以破坏肾实质为主。结论巨大肾错构瘤与正常肾组织分界清楚,CT可见明确的脂肪密度,为错构瘤的CT特征性表现。而巨大肾癌类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囊变及钙化与残存正常肾组织分界不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错构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术前诊断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对比经病理确诊34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同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26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进行比较;均分别采用CT、MRI扫描检查。结果 1)少脂肪肾错构瘤(34例):CT扫描显示6例呈等密度、4例呈混杂低密度、24例呈稍高密度;10例MRI平扫:其中T2均表现均匀低信号、T1呈等信号;增强扫描:34例患者均表现均匀强化,皮质期中度强化者20例、明显强化8例、6例为一过性强化;2)肾透明细胞癌(26例):CT平扫:13例表现低密度、7例为等密度、6例为混杂低密度;呈类圆形或圆形,直径平均为(2.9±0.7)cm;7例MRI平扫:T2均表现混杂稍高信号、T1为等低信号,2例存假包膜;增强扫描:15例患者皮质期不均匀强化、7例呈中度强化且实质期、肾盂期强化征象明显减退。结论 CT检查少脂肪肾错构瘤具有一定特性,联合MRI扫描检查可提高对少脂肪肾错构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少脂肪肾错构瘤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对经病理确诊34例肾错构瘤和26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采用CT、MRI扫描检查。结果 1)少脂肪肾错构瘤(34例):CT扫描显示6例呈等密度、4例呈混杂低密度、24例呈稍高密度;10例MRI平扫:其中T2均表现均匀低信号、T1呈等信号;增强扫描:34例患者均表现均匀强化,皮质期中度强化者20例、明显强化8例、6例为一过性强化;2)肾透明细胞癌(26例):CT平扫:13例表现低密度、7例为等密度、6例为混杂低密度;呈类圆形或圆形,直径平均为(2.9±0.7)cm;7例MRI平扫:T2均表现混杂稍高信号、T1为等低信号,2例存假包膜;增强扫描:15例患者皮质期存不均匀强化、7例呈中度强化且实质期、肾盂期强化现明显减退现象。结论应用CT扫描检查少脂肪肾错构瘤具有一定特性,联合MRI扫描检查可提高对少脂肪肾错构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周围型肺错构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错构瘤的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周围型肺错构瘤的影像表现。胸片检查12例,CT扫描16例(其中6例同时有胸片)。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单发,右肺13例,左肺9例。全部错构瘤病灶均为边缘清楚、无毛刺或卫星病灶的肺内肿块,浅分叶5例,平片显示钙化3例,CT扫描脂肪成分和钙化的显示分别为8例和6例(其中2例呈典型的爆米花样钙化)。7例行CT增强扫描均无明显强化。结论 爆米花样钙化及脂肪密度是周围型肺错构瘤的特征性影像表现,薄层CT扫描尤其是HRCT检查能提高肺错构瘤的诊断准确率,增强CT扫描对错构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的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螺旋CT检查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的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患者的CT和病理特征.结果: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主要CT表现为肾实质内密度不均的肿块内含更低密度影(脂肪),其CT值为-20~-90 Hu.其中肾肿块内出血5例,肾肿块内出血并包膜下出血3例,肾肿块内出血并肾周积血2例,肾肿块内出血并腹腔积血2例.动态增强扫描肾血管及软组织成分明显强化,脂肪成分及出血均不强化.本组12例术前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100%.结论:螺旋CT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判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助于术前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即错构瘤的临床特点、影像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51岁女性患者肝、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进行探讨.结果 腹部CT平扫示肝右叶一巨大低密度占位,增强扫描动静脉期自周缘向中心渐进性填充.两肾体积明显增大,呈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蜂巢状混杂密度,可见斑块状、条索状的脂肪密度,增强扫描正常皮髓结构消失,蜂巢壁明显强化,其内见未强化区,双肾动静脉明显受压、移位.结论 肝、肾错构瘤与肝、肾其它良性、恶性病变相比,影像表现较典型,但确诊多数只能通过病理组织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并在工作站行MPR、MIP图像重建,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平扫肿块均呈等、低、高低混杂密度,11例其中显示有脂肪密度,1例显示高密度出血灶。多期增强扫描皮质期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但低于肾皮髓质强化,脂肪、坏死囊变、出血区无强化,分泌期肿块持续强化。MIP显示肿块内纡曲、增粗的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块内的脂肪成分及血管成分,多期增强扫描能了解肿块的强化方式,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错构瘤的CT表现,并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31例由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均经16层螺旋CT胸部平扫与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肿瘤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及强化特征,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CT扫描证实,25例(81%)的错构瘤是肺内型,其中包括24例孤立型和1例多发型,4例合并周围型肺癌。另外6例(19%)的错构瘤是支气管腔内型。绝大多数(30/31)患者的肿瘤CT表现是以边缘光滑锐利的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小于3 cm的肿块影为特征。此外,还可看到其他或多或少的伴发征象,诸如,规则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58%),不规则形结节(48%),软组织密度结节影(55%),钙化影(35%),以及脂肪密度影(13%)。在对比增强CT像上,所有错构瘤病灶均表现为轻度强化(强化值小于30 HU)。结论除钙化及脂肪密度外,边界清晰及增强后轻度强化是诊断肺内型错构瘤的重要依据。而支气管腔内结节出现钙化或脂肪密度则高度提示支气管腔内型错构瘤。  相似文献   

9.
肺错构瘤的CT表现及其相关病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肺错构瘤的CT表现及其相关的病理基础 ,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5例肺错构瘤的CT平扫、17例无钙化错构瘤的动态增强扫描特点及其病理表现。结果 CT上所有结节边缘光滑。结节内含有脂肪密度 (无钙化 )的 8例 ,占 3 2 % ,既有脂肪又有钙化的 6例 ,占 2 4% ,只有钙化的 2例 ,占 8%。增强扫描 ( 17例 )强化值 <2 0HU的 16例 ,占 88.2 4% ,强化形态呈间隔状强化 13例 ,占 76.47%。病理上 ,所有错构瘤都有完整的纤维包膜 ,13例有不同程度的脂肪 ,占 5 2 % ,8例可见到钙化 ,占 3 2 %。在光镜下结节内主要成分为软骨、平滑肌组织、支气管腺体、脂肪及纤维结缔组织等 ,血管含量少 ,位于软骨核之间的纤维组织内。间隔状强化与错构瘤的血管分布有关。结论 肺错构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边缘光滑、结节内含有脂肪和钙化有助于诊断 ,动态CT增强扫描有助于其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结果 CT扫描显示肾上腺区混杂密度(含脂肪组织)肿块,2例钙化,1例出血,11例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结论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实性及巨大肿块应寻找其内脂肪成分以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作者复习5例不伴有结节性硬化的孤立性肾错构瘤的CT 和血管造影。4例肿瘤内CT 显示脂肪,而指示肾孤立性错构瘤的诊断。2例由CT 查出肿瘤出血,仅在1例发现肿瘤内的钙化。强化CT 除例2无增强外,其余病例均增强轻微。由于大多数肾错构瘤含有脂肪,所以最适于用CT 检查。肾旁的错构瘤的血管造影对弄清肿瘤的肾脏起源是有价值的,但诊断并不可靠。作者指出,仅用CT 来鉴  相似文献   

12.
查广盛  韩珺珊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66-1068
目的:分析6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I)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经螺旋CT检查,其中5例平扫加动态动静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1例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结节性硬化,1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血管瘤.结果:5例病灶中含有脂肪密度影,1例痛灶未测及脂肪密度,5例病灶动静脉期呈点状、片状、条索状及分隔状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中心及周边见点条状血管影.结论:病灶同时含有脂肪成分及血管影是HAML的CT特征性表现,结合CT薄层平扫及动态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提高该病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昭阳 《放射学实践》2006,21(2):163-165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自发性出血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AML并发出血10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为多脂肪型,右肾6例,左肾4例,肿瘤直径8.5~25.0 cm,均有不同程度肾实质破坏。其中急性出血8例,肿瘤内出血表现为瘤体内片状或地图样高密度区,肾周血肿显示片带状软组织密度环绕在肿瘤和肾脏周围或脂肪密度混杂在软组织中,肾旁出血表现为血液在腹膜后间隙广泛延伸,慢性腹膜后血肿2例,表现为较大的混杂密度团块增强后包膜中度强化。结论:自发性出血是肾AML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CT是诊断本病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能明确出血部位、范围,估计出血量和肾组织破坏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乏脂肪肾错构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错构瘤的螺旋CT表现。方法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均为单肾单个病灶,其中右肾2例,左肾4例。先行双肾常规CT平扫,然后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6例均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结果6例均表现为实性肿块,大小由2.2cm×2.5cm~8.0cm×10.0cm,CT片上瘤内均未见脂肪性低密度。平扫4例呈等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1例密度稍高。增强扫描3例肾皮质期肿瘤明显强化,2例肾皮质期肿瘤轻度强化,1例瘤内见少量强化血管。病理证实4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为肾血管平滑肌瘤。结论当瘤内血管成分居多时,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常表现为一过性明显强化,应与多血供肾癌鉴别;当瘤内平滑肌成分居多时,肿瘤轻度强化,需注意与少血供肾癌及其他肾脏良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5.
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大出血CT误诊4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银官 《放射学实践》2001,16(4):234-235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手术前误诊的原因及CT手术前诊断该病的可能性。方法:复习手术与病理证实的4例术前CT误诊的巨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破裂出血的病例。结果:巨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发生肿瘤内、肾筋膜囊内,盆腔膜后甚至腹腔内出血;仔细寻找肿块内代表脂肪成分的CT征是支持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的关键。误诊原因可能 与出血掩盖肿块内实际存在的脂肪征有关,也可能与将被挤到肿块的边缘的肿瘤内的脂肪结构误诊为肾筋膜囊内或肾窦内的脂肪有关,结论:巨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发生自发性破裂出血,手术前CT发现肿块内脂肪征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术前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在30例研究对象中,其中10例患者边界相对比较清晰;20例位于肾实质外围可凸出肾轮廓之外;低密度为液化坏死者12例,呈均匀等密度者为7例,呈较高密度或者较低密度者为5例;存在出血、钙化等高混杂密度影者为6例,病灶表现为囊性者3例,肾周脂肪间隙受侵模糊者10例。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液化坏死区无强化。对减薄后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显示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内充盈缺损及动静脉瘘。术后病理为肾透明细胞癌2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结论肾细胞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影像特征的显示及诊断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分析误诊的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2年的6例被CT误诊后经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内错构瘤的CT表现。结果:6例支气管内错构瘤病灶均位于大支气管内,其中右侧支气管4例,左侧支气管2例。行增强扫描的4例中未见强化2例,2例轻中度强化。伴阻塞性肺不张5例、钙化2例,均未见脂肪密度。6例支气管内错构瘤误诊为肺癌的4例,误诊为结核1例,误诊为异物1例。结论:支气管内错构瘤CT表现不典型,易致误诊,结合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8.
肺错构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肺错构瘤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999年~2001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胸片检查9例,CT扫描6例,其中平扫3例,增强扫描3例。结果:主气管病变1例,中央形病变2例,周围型病变12例。右肺结节11例,左肺结节3例。病灶内钙化3例,有钙化和脂肪2例,均匀密度无钙化及脂肪10例。病变直径1~5cm。病变直径<3cmll例,占73.3%。光滑圆形孤立结节11例,浅分叶及不规则形状4例。3例行CT增强扫描均无明显强化。本组肺措构瘤中33.3%(5/15)为典型措构角影像学表现:小结节直径<3cm,边缘光滑,病灶内可见钙化和/或脂肪。非典型表现为66.7%(10/15),包括大结节、浅分叶和不规则结节,结节均匀密度及位于主气管内。结论:爆米花样钙化和脂肪密度为肺错构瘤的典型征象。CT检查有助于鉴别非典型表现和肺内孤立性结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技术在少脂肪肾错构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CT平扫肿块内均未见成熟脂肪密度影的少脂肪肾错构瘤MRI同反相位表现,同时结合其他MRI表现。结果目测法17例中,9例病灶在反相位信号较同相位弥漫性或局限性降低,3例在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但在脂肪抑制T2WI上病灶内高信号成分被抑制。5例病灶在反相位和脂肪抑制T2WI都无明显信号改变。其他MRI表现:14例T2WI呈均匀低信号,3例呈混杂信号。17例均未见假包膜。增强扫描17例均强化较均匀,10例皮质期中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实质期及肾盂期持续强化,3例呈一过性强化,即"快进快出"强化方式。结论 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技术,结合MRI其他表现,有助于对少脂肪肾错构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肾包虫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包虫囊肿及其破裂感染的CT表现及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 :本组 7例患者均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 ,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结果 :3例单纯型囊肿 ,2例表现为肾实质内水样密度的囊性肿物 ,其边缘光滑 :4例多子囊型囊肿 ,内部含有多个更低密度子囊。 2例破裂 /感染型 ,其内外囊分离 ,1例囊腔内有塌陷折叠并且钙化的内囊膜 ;另 1例囊周水肿并增强。结论 :CT对肾包虫囊肿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分型以及破裂感染的判断颇为准确 ,是目前诊断肾包虫囊肿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