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和凝血因子VG1691A(Leiden)突变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发生率及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234例冠心病患者和210名正常人的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和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进行分析。结果:找到了一例正常人的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突变率为0.2%。冠心病和正常人中均未发现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结论:汉族人群中存在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但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和凝血因子V Leiden变异在我国的发生率较低,不足以作为冠心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和凝血因子ⅤG1691A(Leiden)突变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发生率及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对234例冠心病患者和210名正常人的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和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进行分析。结果: 找到了一例正常人的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 突变率为0.2%。冠心病和正常人中均未发现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结论: 汉族人群中存在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 但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和凝血因子ⅤLeiden变异在我国的发生率较低, 不足以作为冠心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与遗传性易栓症相关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 C677T),凝血因子V(FV G1691A)和凝血酶原(FII G20210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测序技术对甘肃地区102例RSA患者和100例健康妇女,进行MTHFR C677T、FV G1691A和FⅡG20210A的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T/T突变率(41.2%)在RS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26%)风险比率(risk ratio,RR)为3.12(95%CI,1.36-7.13,P=0.005),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57.8%)在RS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43.5%),RR为2.55(95%CI,0.99-2.40,P0.01)。MHTFR的C677T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意义。但是,FV基因的G1691A位点和FⅡ基因的G20210A位点,在RSA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G/G,无突变存在。结论 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T/T基因型是甘肃地区妇女RSA发病的危险因素。FV G1691A和FⅡG20210A突变在甘肃地区妇女RSA中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DNA 3243、3316点突变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A/G突变和NADH脱氢酶亚单位1基因(ND1)基因3316G/A突变的发生频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25例中国云南2型糖尿病患者和195名无糖尿病家族史的健康对照者有无3243A/G突变和3316G/A突变,并经DNA直接测序确证。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3316G/A突变者5例(2.22%),195例对照者中突变者2例(1.03%),突变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6);两组中无线粒体3243A/G突变。结论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A/G突变在中国云南2型糖尿病人群中发生频率低,可能不是云南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常见病因。线粒体ND1基因3316G/A突变可能仅为人群中线粒体基因组的正常多态。其他的遗传、环境及子宫内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与深静脉血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基因G2 0 2 1 0A变异与中国人群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 -RFLP方法在 1 0 3例静脉血栓患者与 1 0 6例正常对照中检测凝血酶原基因G2 0 2 1 0A突变情况。结果 在 1 0 3例静脉血栓患者与 1 0 6例正常对照中均未发现一例凝血酶原基因G2 0 2 1 0A突变的个体。结论 国际公认的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子G2 0 2 1 0A突变不足成为中国人群静脉血栓患者的危险因素。该基因突变与人种和地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栓形成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通过快速循环PCR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分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5G/4G、凝血因子V(Factor V,FV)G1691A、凝血因子Ⅱ(FactorⅡ,FⅡ)G20210A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的基因多态性在130例习惯性流产妇女和130例健康妇女之间分别频率的差异。结果在习惯性流产妇女中,FV和FII G/A杂合基因型频率(FV:11.5%,FⅡ:15.4%)显著高于对照组(FV:3.8%,FⅡ:2.3%)(P0.01);等位基因A的突变频率(FV:5.8%,FⅡ:7.7%)显著高于对照2组(FV:1.9%,FⅡ:1.2%)(P0.01)。PAI-1 5G/4G杂合子频率(40.8%)显著高于对照组(23.8%)(P0.05),且病例组纯合子4G/4G、5G/5G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病例组MTHFR C677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FV G1691A和FII G20210A G/A杂合基因型是习惯性流产发生的高危险因素,PAI-1 5G/4G杂合基因型是习惯性流产发生的低危险因素,而MTHFR C677T基因型与习惯性流产发生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家系进行凝血因子Ⅴ(factorⅤ,FⅤ)基因突变的检测,探讨先天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的分子发病机理。方法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先证者的FⅤ基因全部25个外显子及其旁侧序列进行分析,鉴别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变异。应用PCR产物反向测序法或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对突变位点进行确证。随机选择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先证者FⅤ基因存在两种突变,分别是第11外显子区的A1763C错义突变和位于第16内含子3′端剪接位点的G-T突变;家系分析表明这两个突变是双杂合子型,前者遗传自父亲,后者遗传自母亲。100名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A1763C错义突变。结论第11外显子A1763C错义突变和第16内含子3′端的剪接位点突变使先证者呈现双重杂合子型,可能是先证者FⅤ先天性缺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糖尿病人群中线粒体基因点突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线粒体基因11个已知突变或变异在中国家族性糖尿病人群中的确切发生率及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结合直接测序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无亲缘关系的770个糖尿病家系的先证者及309名非糖尿病对照者进行线粒体基因tRNALeu(3243,3256),tRNASer(12258),tRNAGlu(14709),tRNALys(8296,8344.8363),NDI(3316,3394,3426),ND4(12026)区11个已知位点突变或变异的筛查.结果 糖尿病先证者组中发现13例tRNALeu3243 A→G突变(1.69%),9例tRNAGlu14709 T→C变异(1.17%),17例ND1 3316 G→A变异(2.21%),18例ND13394 T→C变异(2.34%),28例ND412026 A→G变异(3.63%);在正常对照组中发现5例14709 T→C变异(1.62%),5例3316 G→A变异(1.62%)和6例3394 T→C变异(1.94%),9例12026 A→G变异(2.91%),未见到3243 A→G突变携带者.在两组中均未见到tRNALeu3256C→T,tRNALys 8296A→G,tRNALys8344A→G,tRNALys 8363G→A,tRNASer 12258C→A和ND1 3426 A→G突变.分别比较14709,3316,3394,12026位点变异在糖尿病先证者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以及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糖尿病先证者组中尚见到同时伴有两个位点改变的情况,其中3243 A→G突变和3394 T→C变异者2例,3243 A→G突变和12026 A→G变异2例.结论 线粒体基因tRNALeu(UUR) 3243 A→G突变是中国人线粒体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基因,14709,3316,3394,12026位点变异可能是中国人线粒体基因多态,中国人群中未见到tRNALeu 3256C→T,tRNALys 8296A→G,tRNALys 8344A→G,tRNALys 8363G→A,tRNASer 12258C→A和ND1 3426 A→G突变,它们可能不是中国人线粒体糖尿病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我国东北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否存在胰淀素基因S20G突变及其与2型DM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如Msp I酶解法对无亲缘关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2名健康对照,进行了胰淀素基因S20G突变的检测。结果 胰淀素基因S20G突变在2型DM中检出2例,占2.1%,这2例突变携带者均为杂合子,而在健康对照者中没有发现胰淀素基因S20G突变。结论 我国东北地区2型DM患者存在胰淀素基因S20G突变,该突变与东北地区2型DM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1例临床怀疑且经尿筛查诊断为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陷病的患儿及家系进行ALDH5A1基因突变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辅助遗传咨询.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直接测序技术对1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陷病患儿及其父母的ALDH5A1基因进行突变位点检测,同时检测100名健康对照者的ALDH5A1基因以排除多态性变异.结果 患儿携带有ALDH5A1基因编码区序列第3外显子c.527G>A(p.Gly176Glu)和第4外显子c.691G>A(p.Glu231Lys)两种杂合突变,其母亲为c.527G>A杂合突变携带者,父亲为c.691G>A杂合突变携带者.另外患儿还存在两种已报道的核酸多态性改变:c.545C>T杂合突变和c.538C>T纯合突变.患儿的c.545C>T突变来源于父亲,c.538C>T突变分别来源于父母.100名健康对照者中未检测到c.527G>A和c.691G>A突变.结论 c.527G>A(p.Gly176Glu)和c.691G>A(p.Glu231 Lys)错义突变可能是该患儿的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12.
遗传性共济失调一家系中发现的线粒体DNA突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家系中的线粒体DNA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两个HA家系及3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的线粒体DNA,并对PCR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出现异常条带者进行线粒体DNA片段测序。结果其中一家系中的2例患者及1例无临床症状亲属检测到线粒体DNA11893(A→G)点突变。结论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线粒体DNA11893(A→G)点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国上海及周边地区早发及(或)多发糖尿病家系肝细胞核因子如基因(hepatocyte nuclear faetor-4α,HNF4A)的突变及变异发生情况。方法用PER-单链构象多态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对154例早发及(或)多发糖尿病家系先证者进行HNF4A基因扫查。对发现的突变或变异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在家系其他成员及93名正常对照者中进一步检测。结果在2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中发现2个同义突变,即N153N和A158A。其中N153N在1个早发性糖尿病家系中见到,且与糖尿病共分离。上述同义突变在正常者中未查到。此外,还发现3个变异位点:即IVS1+308(A→G)(rs2071197),IVS1+357(A→T)(rs2071198),IVS1-5(C→T)(rs745975)。3个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先证者和正常对照者中无品著差别.结论HNF4A基因突变在中国人早发及(或)多发糖尿病家系中可能罕见。  相似文献   

14.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GCH1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 responsive dystonia,DRD)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基因(guanosinetriphosphate cyclohydrolaseⅠ,GCH1)的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对6例散发DRD患者进行GCH1基因的突变分析,对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GCH1基因的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1例患者检测出GCH1基因一个新的点突变151(G→A),为起始密码子突变,导致所编码的起始氨基酸由蛋氨酸变为异亮氨酸(M1I)而不能起始翻译。100名健康对照者等位基因无此突变。结论发现了GCH1基因一个新的杂合型点突变151(G→A),我国散发DRD患者中存在GCH1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5.
成骨不全一家系的COL1A1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个成骨不全家系的COL1A1基因的突变位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一个成骨不全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以及直接测序法对家系内成员进行COL1A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同时对5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对照者的该位点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果该家系中成骨不全患者均存在COL1A1基因的第2461位点G→A突变(17.821S),但其临床特征不一致。而在家系内非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COL1A1基因突变是中国人群中成骨不全致病原因之一。成骨不全的表型不仅与基因型有关,还与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了解线粒体神经消化道脑肌病(mitochondfial neumgastrointestinal encephalomyopathy,MNGIE)家系中线粒体基因和胰蛋白酶原基因(cationic trypsinogen gene,PRSSl)的突变情况。对一MNGIE家系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mtDNA和PRSSl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家系中3例糖尿病患者(Ⅰ2、Ⅱ2、Ⅲ1)均发现mtDNAA3243G突变,先证者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并伴发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血浆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例胰腺炎患者(I2、112)中发现IVS3+75G〉A突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筛查G6PD基因变异的技术。观察广东汉族和壮族G6PD基因变异型的分布。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筛查广东汉族和壮族G6PD基因变异型。与ARMS及DNA测序比较,考察其准确性、灵敏度、效率及耗资。结果在73例G6PD缺陷者中发现G6PD1388G→A20例、1376G→T24例、95A→G6例、1311C→T8例、1024C→T3例、392G→T2例、871G→A1例、1376G→A/95A→G4例、1388pA/95A→G3例、1311C→T/95A→G2例,与DNA测序结果吻合;在酶学正常对照组中发现男1例女2例1388突变。结论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G6PD基因变异型的筛查具有准确、高效、半自动化及经济等优点。尤其对无症状女性杂合子及临床Ⅳ型个体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MEF2A基因在中国人群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156例散发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及93名健康人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结果在SSCP泳动异常标本中进行DNA直接测序后发现1例患者MEF2A基因147130(C→A)错义突变(P431Q)、147191(G→T)同义变异以及147108-147128位点21个碱基缺失而导致了7个氨基酸(424QQQQQQQ430)丧失。另有两例患者仅在147108-147128位点发现上述同样的21个碱基缺失而无错义突变和同义变异的改变。健康对照组未发现此错义与缺失突变,却发现存在同样的同义变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在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存在新的突变,此突变可能为病理性突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focal dermal hypoplasia,FDH)患者PORCN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例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患者及其家系3名正常成员及50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采用PCR扩增PORCN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邻近的剪切位点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患者PORCN基因核苷酸序列第2外显子上第149位碱基由G变为C,导致第38位氨基酸丙氨酸被脯氨酸代替(A38P),该患者家属及健康对照无此突变.患者临床表现中度.结论 该患者存在PORCN基因A38P突变,为一新的错义突变,可能是导致FDH发病机制之一.G149C基因型与中度的表型之间的关系与A38P错义突变对蛋白的影响有关,与以往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一家系TRβ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一个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家系甲状腺激素受β(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β,TRβ)基因(TRβ)突变情况。方法提取患者及14名家系成员、7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分段扩增刀够基因的第7~10外显子,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测序结果,该家系中5名成员TRβ基因第10外显子的1642位核苷酸发生C→G的转换突变,该突变为错义突变,使该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丙氨酸(P1453A),同时刀够基因第7外显子的第1020位核苷酸发生C→T的转换突变,该突变为一同义突变,其所编码的氨基酸仍为苯丙氨酸(F245F),两种突变均为杂合子突变。结论在中国人中发现1例TRβ基因突变所致的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