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吕三科 《河南中医》2014,(9):1765-176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霉酚酸酯片和强的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 a,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缓解率为72.5%,治疗组缓解率为90.0%,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生理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尿量、尿蛋白、白蛋白、血肌肝及总胆固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摹两组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减少和血浆白蛋白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散加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名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护肾、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利尿、免疫抑制及血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肾功能恢复、肾病综合征缓解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ALB、TC、TG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肾功能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恢复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病综合征缓解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血清白蛋白(ALB)、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西医综合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辨证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能有效恢复肾功能,缩短肾功能恢复的时间,有效改善临床相关指标,促进肾病综合征的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其患者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90例IBS患者采取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各45例,两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予服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3治疗后两组血清5-HT、VIP和S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显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血清5-HT、VIP和SP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赵民 《陕西中医》2008,29(1):53-54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经辨证分为脾肾阳虚,食滞肠胃及肝气乘脾三型,在参苓白术散基本方基础上分别加减用药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0%。提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缓解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8例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7.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梁钢 《广西中医药》2006,29(3):15-16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洛哌丁胺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0.9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研究组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6.7%、对照组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16.7%、对照组复发率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糖尿病肾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9例,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培菲康胶囊口服,治疗组再加用参苓白术散口服,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腹泻疗效确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侯维维  万坤镇  张玉  张宏 《四川中医》2020,38(4):194-196
目的:观察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灼口综合征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患者予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观察治疗前后组间、组内视觉模拟评分(VAS)、两组组间疗效指数。结果:两组组间、组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指数评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疼痛及不适感,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脾虚湿困型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中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含量在参芩白术散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动力障碍型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睥虚湿困型FD诊断标准的病例30例,设为参苓白术散治疗组,并在参苓白术散治疗前后根据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进行评分;选择健康体检者均元FD样症状及其他器质性疾病者3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参苓白术散治疗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通过采血利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检测血浆MTL、VIP含量的变化.结果:参苓白术散治疗组治疗后、健康对照组分别与参苓白术散治疗组治疗前比较,血中MTL明显增高、VIP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参芩白术散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主要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FD患者,愈显率(治愈率+显效率)达80.00%,总有效率达90.00%.结论:脾虚湿困型FD患者的发病与血浆MTL含量的降低、VIP含量的升高有关;提高血浆MTL含量,降低血浆VIP含量,促进胃肠运动,可能是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动力障碍型F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7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金双歧治疗,2组治疗4周,随访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治疗组复发率为12.6%,对照组复发率为43.8%,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7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对照组只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经2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对照组为8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脾虚湿盛型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辅以饮食调理、心理指导;对照组42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0例,显效6例,有效3 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临床治愈22例,显效7 例,有效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各项均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性脾虚湿盛型腹泻疗效确切,优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治疗4周。结果:痊愈15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西药丽珠肠乐胶囊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西药丽珠肠乐胶囊等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80例中显效56例(70%);有效24例(3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50例中显效30例(60%);有效16例(32%);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西药丽珠肠乐胶囊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4例。2组均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变化,面色■白、水肿、形寒肢冷、胸水、腹水、大便溏薄症状评分变化,血液流变学变化,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血肌酐、血尿素氮、β_2-MG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面色■白、水肿、形寒肢冷、胸水、腹水、大便溏薄评分,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及血浆黏度,血清NF-κB、TNF-α和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64.7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5.29%)低于对照组(64.71%,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疗效确切,有"增效减毒"的优势,调节患者体内NF-κB、TNF-α和IL-6水平,减轻机体炎症状态,改善微循环,可能是其疗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复方苯乙哌啶片加氟哌酸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2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食管、责门癌术后腹泻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为脾虚泄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脾虚泄泻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补脾益肠丸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较对照组的80.0%明显提高(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