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碱粒细胞直接计数,对于变态反应等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是有价值的。我们建立了嗜碱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同时计数法,现报告如下。1 正常人计数值101名正常人嗜碱粒细胞在末稍血中直接计数法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常淋巴细胞造成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WBC)分类嗜碱性粒细胞(BASO)百分比假性增高的分析,探讨其可能发生的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血常规标本进行计数,根据报警信息,进行涂片和瑞氏染色及显微镜复检,以核实报警提示信息是否正确。结果该患者初诊时血细胞分析仪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及BASO增加的报警提示,BASO比例高达29.1%,而显微镜镜检人工分类发现BASO仅为1%,WBC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部分淋巴细胞形态异常,染色质稍疏松,呈龟背样,可见核切迹,为异常淋巴细胞(疑似肿瘤性),比例高达23%。WBC/BASO散点图显示BASO区域明显增大并向左偏移且与WBC群分界不清,DIFF散点图显示单核细胞区与淋巴细胞区的延伸处相连,不能分割。结论实验室可通过仪器的散点图及报警信息初步辨别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性,对散点图报警异常者,应加强显微镜复检,以降低血液病的漏诊和误诊概率。  相似文献   

3.
鼻窦炎并发多发性神经病 ,文献中未见报道。我科收治 1例 ,其脑脊液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6 5岁 ,农民。因右眼视力下降 17个月、四肢远端麻木无力 8个月 ,于 2 0 0 2年 5月 31日入院。病中曾用强的松、地塞米松治疗 ,用量不详 ,病情未见好转而逐渐加重。既往有支气管炎病史 2 0年 ,否认有鼻炎鼻窦炎病史。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 ,言语流畅。右眼失明 ,无光感 ,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眼底视神经萎缩样改变。左眼正常。四肢远端即肘、膝关节以下痛觉、温觉、触觉明显减退 ,右踝部外侧见 3cm× 3cm片状无痛性烫伤痕迹…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化学法,对某化工总厂114名接触苯、煤焦油等化学物质的成年工人,并以87名非接触苯、煤焦油等毒物作业人员做为对照组,测定了血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化工厂接触苯  相似文献   

5.
嗜酸性粒细胞与支气管哮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0021)许辉,施焕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因为能释放组织胺酶及乙酰硫化酶曾一度被认为在对抗过敏性炎症过程中具有保护性作用,因为组织胺酶或乙酰硫化酶在过敏性炎症过程中能拈抗细胞释放的某些炎症介质的...  相似文献   

6.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患者的气道炎性反应特点.方法 对7例EB患者(EB组)行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并与12例哮喘患者(哮喘组)、1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CVA组)和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组)进行对照.计算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及EB组和CVA组患者支气管黏膜活检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计数.结果 哮喘组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比例为(18.7±53)%,CVA组为(10.2±4.5)%,EB组为(8.7±2.3)%,变应性鼻炎组为(2.7±3.2)%.EB组与哮喘组、CVA组、变应性鼻炎组嗜酸粒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VA组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分别为(5.2±1.2)个/mm2和(12.5±2.4)个/mm2;EB组分别为(1.3±0.1)个/mm2和(3.5±1.4)个/mm2,两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B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积极治疗可能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为哮喘;EB患者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的浸润数量较CVA明显减少,可能是其缺乏气道高反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和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对于患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92例进行收集,按照病理切片嗜酸粒细胞浸润的具体程度可以将其分成EOSCRSwNP,NONEOSCRSwNP 2型,对于2型在临床上的具体特点.结果:在某地区,NONEOSCRSwNP比较常见其可...  相似文献   

8.
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自1944年我国台湾省报道第一例以来,该病的报道已逐渐增多,国内大陆如温州等地曾有流行。本病报告多见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香港及台湾等沿海地区。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共收治25例,短期内在昆明地区爆发性流行还是首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采用肽聚糖(PGN)刺激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带血中嗜碱性粒细胞,测定其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IL)-4的分泌,探讨PGN对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带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作用.方法 自2008年3 月1日至2009年3月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分娩的12例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哮喘组)和16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的新生儿脐带血中提纯嗜碱性粒细胞,采用PGN刺激,经TLR2荧光抗体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术从抗体水平测定脐带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TLR2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从核酸水平观察TLR2 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的上清液中IL-4含量(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孕龄及脐带血采集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及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采取PGN刺激后,哮喘组新生儿脐带血中嗜碱性粒细胞TLR2蛋白表达及核酸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清液中IL-4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LR2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通过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介质而导致变态反应性炎症发生.细菌成分可通过TLR2受体激活嗜碱性粒细胞(尤其有变态反应性疾病遗传史时)释放介质,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少见良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被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可侵及消化道管壁的各层,诊断时应除外其他致嗜酸粒细胞升高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CEP)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治疗的CEP患者14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诊疗经过。结果:14例CEP患者男女比例为6∶1,中位年龄51岁,3例患者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idiopathichy pereosinophilicsyndrome ,IHES)是一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也了解不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成熟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伴有多脏器损害的综合征。以往认为少见 ,但近年国内外均陆续有报道。本综合征 1 96 8年由Hardy和Anderson首先提出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般来说,嗜酸粒细胞高度增加,并伴有成熟的幼稚细胞临床上称为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如果只是单纯的嗜酸细胞增生而并没有异常形态的幼稚细胞,则笼统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philic syndrome),临床认为它既有不同的病因也有多种的临床症状。有人认为它是"病因不明,可能涉及过敏免疫反应"而致"嗜酸粒细胞增多(1 500/mm~3)及内脏器官受累的骨髓增生综合征"增生的嗜酸细胞对其可能侵犯的心、肝、肺(胸膜)、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的组织浸润,会产生相应的各系统的临床症状,例如:在Loffler心内膜炎的病人可见心脏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衰等。多数患者伴有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嗜伊红细胞增多(>1500/mm~3),骨髓亦可见嗜酸细胞增多,但形态无异常,肝功能多数正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Eosinophies)的准确性,补充其不足,使其更符合临床实际,笔者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规定对EOS进行试剂配制、操作、30分钟内计数完毕,发现三种稀释液EOS参考值为(0~345)×10~6/L。伊红一丙酮稀释液须在30分钟内计数完毕,认为EOS在参考值、计数时间上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笔者看到一些医生对过敏性肺炎(HP)和嗜酸粒细胞性肺炎(EP)分不清而阐述过关于嗜酸粒细胞性肺疾病的分类和诊断,说明HP和EP不是一种病[1],但至今仍有医生将两病不能分清,如孙彦华[2]的文章写道过敏性肺炎,又称Loffler综合征、病理组织学改变是:早期肺间质、肺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弥漫性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实验室检查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痰涂片可见大量嗜酸性白细胞、过敏性肺炎初诊误诊的主要原因……,检查不全面详细,如血痰中嗜酸粒细胞的检查不及时或未查.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4岁,全身皮疹伴瘙痒4年余.患者4年多前无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红斑、丘疹,不时渗液,伴瘙痒.在外院诊断为"湿疹",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时好时发.2007年10月因"糖皮质激素继发性青光眼"在我院眼科住院,眼压稳定后以"湿疹"转入我科.予口服泼尼松30 mg/d,雷公藤多苷20mg 3次/d,甲氨蝶呤15 mg/周等,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7.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临床上比较少见 [1],尤其是儿童,它是一种以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胃和小肠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过敏反应、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病变可侵犯食管至结肠的全消化道粘膜.该病易反复发作,多采取激素类药物治疗.本文报道的此例患者,于2021年2月25日入住我消化科,患儿腹痛明显,并...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2岁。以全身皮疹伴痒半年、肿胀1周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全身出现红色皮疹,米粒至黄豆大小,逐渐增多,自服抗组胺药后略有缓解,多次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周前先从双下肢起皮肤开始肿胀,逐渐蔓延至躯干、颈部,瘙痒剧烈。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82次/min,呼吸19次/min,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复杂的以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 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EOS)为主的气道炎症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日益受到关注, EOS型COPD是庞大的COPD患者中的一个特殊人群。近年来, 有关EOS型COPD有较多的研究, 涉及2型免疫反应, COPD病情进展以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方面, 笔者就上述关系作一综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EOS型COPD, 为COPD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隐球菌病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可侵犯皮肤、内脏、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等,致残和致死率高,且早期不易诊断。我们收集了北京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现在住院的3例及2001年9月~2004年10月住院的11例,共14例隐球菌病患者。发现他们早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嗜酸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