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53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发病6h内应用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患者健侧正常区与脑梗死区的局部脑血流容积(CBV),局部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进行统计对比,53例患者均在1周内CT复查确诊为脑梗死。结果 53例患者患侧脑组织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显示,脑梗死区CBF平均值与CBV平均值均较健侧平均值降低,MTT平均值明显长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在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面具有优越性,能有效发现梗死灶的部位,确定病变大小范围,及时发现梗死区缺血性半暗带的存在,评价血流灌注情况。为医生早期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提高影像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检查对脑缺血后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3 d内行多模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CT灌注(CTP)成像、CT血管成像(CTA),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系统的后处理软件,对受检者脑组织灌注状态及脑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对侧支循环良好者与侧支循环不良患者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平均达峰时间(TTP)]及出院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39例患者中,多模式CT检查阴性者2例,其中1例随访头部MRI,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为腔隙性脑梗死;阳性者37例。多模式CT检查发现病灶侧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24例,其中11例病灶侧可见侧支循环生成,另外13例患者病灶侧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病灶侧与健侧比较,侧支循环良好患者表现为CBF降低(t=-5.9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4.2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侧支循环不良患者CBV、CBF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4.27、-14.8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7.26、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病灶侧CBF、CBV、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4、4.11、-2.34,均P0.05)。侧支循环良好与不良患者90 d mRS评分分别为(1.3±0.6)、(4.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P0.01),有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多模式CT检查对于评估脑血流灌注状态、了解脑侧支循环建立或开放情况、判断临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联合CT灌注成像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评价.方法 将6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14 d后行VCTDSA联合CT灌注成像,测定相应区域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IP).观察治疗前后患者CT灌注图像变化、VCTDSA图像结果.结果 60例患者用药前CT灌注成像表现为CBF值下降、CBV值下降、MTT值延长、TF值延长.用药14 d后,对照组CT灌注成像表现为CBF、CBV值升高,TTP、MTT值缩短.而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VCTDSA可见51例患者相应责任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9例患者未检出相应责任血管狭窄.用药14 d后,VCTDSA可见36例患者相应责任血管区侧支循环增加,其中对照组10例,治疗组26例.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的药物.VCTDSA联合CT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28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老年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行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给予128排容积CT进行全脑灌注扫描,应用后处理软件重建生成全脑灌注3D图像,分析患侧病灶区与健侧对照区脑血容量(r CBV)、脑血流量(r 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差异及治疗后1、7、14 d患侧病灶区r CBV、r CBF、MTT变化。结果两组患侧病灶区r CBV、r CBF、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侧病灶区治疗后1、7、14 d与治疗前比较,r CBV、r CBF增高,MTT降低(均P0.05),治疗后1、7、14 d各指标呈逐渐改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8排CT全脑灌注成像准确快速地诊断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可敏感反映老年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后的脑血流改善情况,为治疗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生后,局部脑灌注改变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9例,在发病1周内进行CT灌注扫描,3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将MoCA评分<26分40例作为VCI组,MoCA评分≥26分2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脑梗死区局部脑血流量(CBF)和脑血流容量(CBV)与对侧正常镜像区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的比例更高,脑梗死灶位于左侧和额颞顶叶的比例更高(P<0.05,P<0.01)。VCI组和对照组患者梗死区局部CBF和CBV较对侧正常镜像区均减少(P<0.05);VCI组的病灶侧CBF和CBV下降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灶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CA评分与局部CBV和CBF呈负相关(r=-0.3758,-0.4772,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流灌注降低程度与VCI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CT灌注和CT血管成像在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灌注和CT血管成像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诊断缺血半暗带和缺血部位的作用。方法回顾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于发病24h之内均行CT灌注检查,8例行CT血管成像,获取梗死侧与正常侧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参数图和脑血管影像,将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梗死16例,4例TIA患者,经CT灌注检查梗死侧缺血中心区的CBV、CBF为(2.1±0.6)ml/100g、(22.8±26.2)ml.100g-1.min-1,较正常侧明显减少,MTT为(7.6±3.2)s,与正常对照区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15例可见缺血半暗带存在,CT血管成像8例,与CT灌注判断的梗塞血管基本相符。结论CT灌注成像能快速、准确反映缺血半暗带的部位、范围,结合CT血管成像,可以准确判断栓塞血管部位,对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和抓住动脉溶栓时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30例脑胶质瘤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行CT灌注成像,测量术前病灶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术后病灶区、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结果显示,术前脑胶质瘤随肿瘤级别的增高病变区rCBV升高,P<0.01;术后复发者,病变区CBF、CBV较未复发者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升高,P均<0.01;未复发者,病变区CBF、CBV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低,P均<0.05.认为CT灌注成像能较好地对胶质瘤进行术前分级,而且有助于术后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全脑灌注在慢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2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病人行CT平扫和一站式全脑CT灌注成像(CTP)检查,脑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排空时间(TTD)、流入时间(TTS)及Tmax灌注伪彩图,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CTA),并根据CTA中MCA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状况,将32病人分成侧支丰富组和侧支减少组,比较两组CTP参数,并统计CT平扫和全脑CTP检查的辐射剂量。结果 32例单侧MCA狭窄或闭塞病人,患侧与健侧比较,CBF降低,CBV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丰富组病人患侧与健侧比较,CBF降低,CBV增高,MTT、TTD、TTS、Tmax延长,患侧与健侧的CBF、CBV、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与健侧TTD、TTS、T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支减少组患侧CBF降低,CBV增高,患侧与健侧的CBF、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TTD、TTS、Tmax均延长,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平扫和全脑CTP总的辐射剂量均值为(2.41±0.11)mSv。结论第三代双源CT全脑灌注MCA狭窄或闭塞可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和全面显示灌注异常范围,并且重建CTA可以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及侧支循环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灌注扫描技术(CTPI)对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168例经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尤瑞克林组各84例,常规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尤瑞克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尤瑞克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行CTPI,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心区及半暗带区脑灌注成像相对比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结果尤瑞克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常规治疗组(76.1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心区及半暗带区中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尤瑞克林组治疗后中心区及半暗带区中CBV、CBF、TTP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尤瑞克林组治疗后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通过CT灌注扫描可观察尤瑞克林对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病灶中心区及半暗带区血流灌注的改善情况,对评价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星辉 《山东医药》2015,(10):72-74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临床效果,探讨脑CT灌注成像检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对19例因颅内外动脉狭窄导致的ICVD患者行颅内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颈内动脉放置支架15枚、大脑中动脉M1段放置支架4枚。术前及术后1周内行脑CT灌注成像检查,记录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 MTT)。结果与术前比较,19例患者术后r CBF升高、r MTT降低(P<0.05),r 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明显改善ICVD的脑血流灌注,CT灌注成像检查是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手术效果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超早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6 h内行CT平扫、CTP及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并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结果30例患者中10例头颅CT平扫发现早期脑梗死征象,20例常规CT平扫未发现异常,CTP均发现灌注异常区。CTP表现为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减低、达峰时间延迟;梗死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半暗带区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建CTA图像显示17例脑梗死患者一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13例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CTP能够早期快速、准确反映缺血部位及程度,预测半暗带;CTA可以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对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超早期脑梗死区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变化,分析超早期脑梗死区域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7例突发偏瘫或失语、发病时间少于6 h、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常规扫描阴性的患者,立即行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成像相关数据,并且与20例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6 h内脑梗死患者患侧灰质及白质脑血流量、脑血流容积明显低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脑梗死组对侧与对照组比较,灰质区域的脑血流量下降、脑血流容积上升、达峰时间上升,白质区域的脑血流量上升、达峰时间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病年龄与病灶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呈显著性相关(脑血流量r=-0.707、脑血流容积r=-0.658)(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不仅有病灶侧大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且还有对侧大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年龄也是影响病灶侧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56例发病时间1~72 h(其中20例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时间<6 h;36例为急性期脑梗死,发病时间7~72 h)的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进行PWI和DWI检查,主要观察指标:患侧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脑CT动态灌注成像(DCTPI)扫描,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狭窄与脑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急诊行头颅CT或MRI扫描后,立即行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扫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的狭窄程度和脑灌注血流参数进行评价。结果 40例患者中,颈动脉无狭窄9例,占22.5%;轻度狭窄9例,占22.5%;中度狭窄12例,占30.0%;重度狭窄8例,占20.0%;完全闭塞2例,占5.0%。15例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中心区患侧脑血流量较对侧明显下降,同时梗死中心区脑血流量较缺血半暗带或边缘区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中心区与缺血半暗带或边缘区脑血容量、造影剂到达峰值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联合应用可同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颈动脉狭窄情况和缺血脑组织的部位和范围,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在老年性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48例临床拟诊脑梗死的患者,发病24 h内行CT 16层平扫及CTPI检查,测定兴趣区的脑血流量(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并与对侧相应脑组织灌注参数比较;所有病例3~10 d后行MRI随访.结果 本组中40.9%的患者CT平扫显示缺血灶,93.2%的患者CTPI显示异常灌注.CTPI发现异常灌注的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100%;缺血区CBF减低,MTT、TTP延长,与对照区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PI能够敏感地反映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为老年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CT perfusion imaging(CTPI)on brain hemodynamic of the ag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48 patients who were doub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underwent 16-slice CT plain scanning and CTPI within 24 hours of onset. The cerebral blood flow(CBF), mean transit time(MTT)and time to peak(TTP)of contrast-medium in region of interest(FOV)were used as brain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comparation with contralateral region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with MRI after 3-10 days. Results Ischemia lesion was found on CT plain scanning in 40.9% of patients, while 93.2% of patients showed abnormal perfusion on CTPI. The sensibility of CTPI in identifying ischemia area was 93.2%,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100%. CBF in research area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MTT and TTP were remarkably increased in contrast to counterparts(P<0.01). Conclusions CT perfusion imaging can sensitively reveal the hemodynamic condition of cerebral ischemia,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elderly with brain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16排移动CT建立一种脑灌注成像(CTPI)的新方法,评定该扫描仪CTPI成像的可行性和初步应用效果。 方法筛选经CT或MRI扫描确定有脑缺血性卒中改变的6例受检者。先经肘静脉高压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100 mL,注射速度2.3 mL/s。应用16排移动CT对确定的感兴趣区行连续动态扫描CTPI成像,扫描条件为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8 mA,层厚1.1 mm,层间距4.4 mm。采用高级影像处理软件Anythink及去卷积法算法,分别计算病侧感兴趣区和健康侧相对应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 结果16排移动CT进行连续动态扫描CTPI检查的成像效果及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6例受检者CTPI检测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病侧感兴趣区的CBF(25.226±6.458)mL·100 g-1·min-1、CBV(2.756±0.734)mL/100 g、MTT(3.365±1.450)s和TTP(22.314±4.884)s与健康侧相对应区的CBF(29.672±8.879)mL·100 g-1·min-1、CBV(3.714±0.401)mL/100 g、MTT(1.730±0.807)s及TTP(22.424±5.395)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成功建立了16排移动CTPI检查新方法,成像性能良好,CTPI检测计算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320排CT头颈联合多参数扫描模式,对拟行颈动脉血运重建术的患者进行扫描,探讨颈动脉狭窄解除与脑灌注参数改善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血运重建术前不同类型患者选择的意义。方法:30例经超声证实颈动脉狭窄并拟行颈动脉血运重建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w内进行320排CT头颈联合多参数扫描,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灌注各参数相对值进行分析。参数包括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及相对延迟时间(rDelay)。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根据脑灌注成像结果,将患者定性分为双侧大脑半球灌注对称组12例、双侧大脑半球灌注不对称组18例。结果: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患侧rTTP及rDelay较术前改善,其余灌注参数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术前脑灌注状态不同,对术前患者进一步分层研究,术前灌注对称组,术后患侧脑灌注各参数数值改善不明显;术前灌注不对称组,术后rCBV、rMTT、rTTP及rDelay较前改善。结论:320排CT头颈联合多参数扫描模式,可以全面地显示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前后,颈动脉狭窄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所导致的患侧供血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患者术前评价、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疗效的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变化以及出现CTP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TIA行CTP和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获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等参数值,通过与对侧镜像区进行比较确定CTP异常.对CTP异常组与正常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IA患者出现CTP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69例TIA患者,其中52例存在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表现为TTP和MTT延长,但CBF和CBV下降不明显.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OR)1.99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13 ~3.564;P=0.020]、症状持续时间较长(OR l.062,95% CI l.013~1.114;P=0.013)以及伴有颅内血管狭窄(OR 15.410,95% CI2.118 ~112.116;P=0.007)是TIA患者出现CTP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TTP延长(r=0.389,P=0.001)和MTT延长(r=0.413,P=0.001)与NIHSS评分显著相关.结论 TTP和MTT能敏感地显示TIA患者的脑灌注异常,病情越严重,CTP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