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盖起明  姚雨凡 《云南医药》1998,19(5):348-348
本文对我科1996年3月至1998年4月所消融的18例右侧房室旁道的病例作一总结分析。18例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9~53岁。病程2~15年,均有阵发性室上速频繁发作史。旁道分布为:右侧游离壁9例,右前间隔5例,右后间隔4例。常规将4根电极导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同步进行。结果 40例患者中,左侧旁道24例,消融成功率100%;右侧旁道16例,消融成功率69%,未成功的5例患者中,His旁道3例,右后侧壁旁道1例,右中间隔旁道1例。总成功率88%。其中1例术中出现短暂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准确标测靶点图,是消融成功的前提。右侧旁道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其RFCA的成功率低于左侧。  相似文献   

3.
李淑敏  郭涛 《云南医药》2000,21(3):214-216
文献报道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在97%以上,而右侧旁道仅为90%~95%〔1,2〕,我们通过对33例右侧旁道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来探讨操作技术对右侧旁道消融成功率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3例患者中男11例,女22例,年龄12~76岁,平均4187岁。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3~22年,平均95年。合并高血压病3例,冠心病1例。其中右前间隔旁道9例,右中间隔旁道2例,右后间隔旁道5例,右游离壁旁道16例和右前间隔并右游离壁双旁道1例。33例中显性旁道27例。局麻下分别经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送入一根6F4极导管至冠状静脉窦(CS)及希氏束(HBE),再经股静脉送入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右侧房室旁道电生理特性及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操作要点,试图总结实用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 利用RFCA技术阻断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118例,其中显性旁道71例。隐匿性47例,结果 首次消融成功率89.0%,随访个月-3年,15例(12.7%)复发,经再次RFCA14例成功。最终治愈113例,治愈率95.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准确的旁道定位及消融导管与靶组织的稳定接触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本报告了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16例预激综合征并旁路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RT)发作.房室旁道分布在左侧壁6例.左后间隔3例.左前侧2例.右游离壁5例.除左前侧1例失败外.余均获成功.成功率为93.8%.本讨论了RFCA方法定位的特点、参数选择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建立方法,评价该途径用于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例左侧房室旁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桡动脉穿刺置人6F长鞘作为5F消融导管进行左心室二尖瓣环标测和消融途径;经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两个6F动脉鞘并插入冠状静脉窦和右心室电极导管,用于心房和心室局部记录和刺激的途径。结果20例均顺利经桡动脉插入鞘管和消融导管,二尖瓣环标测局部电图稳定,左侧旁路均被成功阻断;消融后顺利拔除消融导管和鞘管。平均随访3个月无复发,穿刺手臂活动正常。结论桡动脉途径配合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插管可安全有效地消融左侧旁路。  相似文献   

9.
对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大部分在射频消融前通过心室分级增频刺激及心室早搏刺激可以证实旁道的存在并能诱发相应的心动过速,但少部分旁路患者可表现不同方式的室房逆传而使心动过速的电生理诊断复杂化。本文报道1例呈罕见旁道逆传特征的右侧隐匿旁道所致的房室折返性  相似文献   

10.
李淑敏  黄伟 《云南医药》1998,19(5):384-385
我院为1例双支阻滞合并双旁道患者行射频消融成功,报告如下。患者女性,61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胸闷12年,加重2年收住。发作时心电图多次证实为阵发室上速(PSVT),心室率180~220次/分,基础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律齐,P—R间期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侧慢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3例左侧慢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结果 3例患者的室上速均为窄QRS波群,RP间期〉PR间期。电生理特点为:心动过速的最短RP间期〉140ms;旁道的逆传具有递减性传导的性质。结论 RFCA治疗慢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有与快纤维房室旁道不同的电生理特点,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文献报道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在 97%以上 ,而右侧旁道仅为 90 %~ 95 % [1 ] ,尽管对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很多 ,有作者认为就右侧房室旁道而言 ,主要是由于导管与右房室环心内膜贴靠不紧密 ,并建议使用加硬导管或Swartz长鞘管来提高成功率 [1 ]。作者对右侧旁路患者成功与失败的靶点图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靶点图特点 ,及对成功预测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间行射频消融术的右侧旁道患者 3 2例 ,年龄 14~ 68岁 ,平均 ( 3 6± 2 2岁。男 2 1例 ,女 11例 ,所有病例射频消融术均获成功。靶点图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射频消融 (RFCA)治疗成功的 7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患者 ,术前进行食管心房调搏(TEAP)测定S2 R跃增 ,RP-E 时距 ,RP-v1与RP-E 比值 ,以及SVT时P波在相应导联的方向。结果表明 :1、TEAP对于 4 8例顺向型房室折反性心动过速 (O—AVRT)和 2 2例慢 -快型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 (S -F型AVNRT)的诊断符合率达 10 0 %。 2、对于 3 0例左侧旁道和 13例右侧旁道的定位符合率达 10 0 % ,对于旁道位于前、侧和后壁的定位符合率达 80 %以上。 3、TEAP可检测出部分双旁道。  相似文献   

14.
隐匿性房室旁道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探讨左、右侧隐匿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 (RFCA)时电生理参数的差异及右侧隐匿性旁道RFCA靶点图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导管RFCA成功的 38例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RFCA术前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发作时V1及食道导联逆行P波、腔内电生理参数和射频消融靶点图的特点。结果  (1)SVT发作时左、右侧旁道逆行P波在V1和食道导联差异显著 (P <0 0 1)。(2 )成功部位的射频消融靶点图显示SVT发作时右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VA间期较左侧短 (P <0 0 5 )。 (3)射频消融术后系统的电生理检查是发现多条旁道的关键。结论 右侧隐匿性房室旁道RFCA成功部位靶点图较左侧需有更为严格的电生理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房室慢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房室慢旁道逆传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电生理检查显示慢旁道只有逆传功能,呈递减性质并伴有文氏现象,心动过速时RP’>P’R,准确标测慢旁道宜在心动过速时进行,成功靶点应记录最早的逆向A波,但VA不融合,其间存在等电位线。首次消融术后只有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后随访无复发,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房室慢旁道具有特殊的电生理特性,射频消融是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文慧  赵玲  郭涛 《云南医药》2008,29(2):220-221
经心内膜途径方法标测和消融房室旁道已成为根治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但极少数旁道在心外膜下穿过房室瓣环,经心内膜标测和消融难以成功,这也是导致射频消融失败的重要原因,需经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本文报告2例此类患者的射频消融结果,并结合文献报道就心外膜旁道的特点及其经冠状静脉窦内消融的可行性、安全性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后间隔房室旁道所在区域解剖结构特殊,部分旁道经心外膜跨越房室瓣环,是该区消融困难的原因。本文报导5例心外膜旁道的射频消融情况。  相似文献   

18.
姚雨凡  盖起明 《云南医药》1997,18(6):408-409
本文报告3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左侧旁道18例,右侧旁道8例,房室结双径路7例,总成功率969%,其中旁道参与的26例(共28条旁道,离断27条),成功率964%,房室结双径路7例,阻断慢径成功率100%。1例复发,再次接受RFCA成功;1例左侧隐匿性旁道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次日转变为持续房颤,1月后发生脑栓塞;死亡1例,死因为亚急性心包填塞。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旁道定位探讨(附8例分析)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电生理室王五一,林锋,许春萱,邓玉莲,吴卫,陈林旁道定位正确与否是心导管射频消融(RFCA)成功的关键。本文选择1993年3月以来,我院行RFCA显性预激病人8例,对其旁道行术前体表ECG及RFC...  相似文献   

20.
射频导管消融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右侧旁道由于消融导管不易钩挂 ,难稳定贴靠 ,成功率较左侧低。右前间隔旁道作为其中一特殊类型 ,位于房室交界区并靠近希氏束 ,消融时还可能有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 ,其消融具有特殊性。我们采用经右室起搏标测 ,在窦性心律下监测放电消融一例右前间隔旁道获得成功 ,现予报告。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2岁 ,反复阵发性心动过速 3年。发作时心电图 :R -R间期 2 80ms,QRS波时间 0 1s,心电图各导联未见P1波。电生理资料 :经左锁骨下静脉及右股静脉途径分别放置冠状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