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 SHS)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110例脑梗死后S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并应用脑梗死专用生活质量量表( SS-QOL)评价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2组治疗后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 P <0排.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临床疗效比一般康复治疗更好,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步长脑心通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8.3%、8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能改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刘霄  韩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153-15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了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间的5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通过CT检查、开颅血肿手术、脑挫裂伤灶清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在随后1年多的采访中恢复良好率为55.77%(29例),中度残疾19.23%(10例),植物生存13.46%(7例),死亡11.54%(6例)。结论随着医疗设备的改进,医疗手段的提高,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脑梗死不同临床时段的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在不同临床时段的治疗。方法本组17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伤后12h以内者通过动脉内溶栓治疗;伤后12h以上者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结果17例患者治愈14例(82.4%),残疾3例(17.6%)。结论采用动脉内溶栓治疗伤后12h以内的外伤性脑梗死以及采取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伤后12h以上的外伤性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7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选取2009年至2012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共74例,采用CT、MRI确诊,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研究治疗效果。结果恢复良好36例,占到48.6%。中度残疾20例,占到27.0%。重度残疾12例,占到16.2%。持续植物状态5例,占到6.8%。死亡1例,占到1.4%。结论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因此在脑外伤后必须要加强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9月~2012年10月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定疗效,6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27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14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1例.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抛硬币方法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血塞通、阿司匹林和依达拉奉)和对照组(血塞通和阿司匹林),各为29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2.76%,较对照组患者的58.62%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6.5±7.2)分、(26.4±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8±7.1)分、(18.3±7.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品元  侯凯  徐丽峰  王树军  井山泉  宋剑 《河北医药》2011,33(10):1448-1450
目的研究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Hunt-Hess分级Ⅳ~Ⅴ级)采用超早期血管内联合显微外科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住院病例中符合研究标准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3例,行超早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后根据结果选择合适方法对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显微外科处置。术后6个月以G lasgow(GOS)评分分级及影像学检查为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6个月后GOS评分显示:死亡1例(7.7%);植物状态1例(7.7%);严重残疾4例(30.8%);中度残疾4例(30.8%);恢复良好3例(23.1%)。结论通过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TIA患者较多,嗜烟、酗酒者较多。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16.8min。颈内动脉系统TIA占67.4%,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占32.6%。1个月内发生脑梗死11例(12.8%),其中8例(72.7%)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死亡1例(1.2%),死亡原因为猝死。结论:认识TIA临床特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临床疗效等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8例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完整病历,对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临床疗效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治疗后其GC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进行门诊电话随访,按GCS评分标准判断患者预后,20例恢复良好,12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1例持续性植物状态,1例死亡。结论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复杂,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积极预防,正确诊断,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石丹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25-27
目的:探讨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97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心房纤颤是脑栓塞的主要病因,通过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治疗,97例患者死亡率为28.72%,存活的患者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对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应进行早期溶栓治疗,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在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后通过药物和减压手术积极控制脑水肿可以挽救生命,加强对民众的宣传,使其及早就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救治措施。方法:收集并分析本院2003~2009年收治的9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治疗后按ADL评分:ADL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2例,V级1例,死亡1例。结论:脑梗死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致病因素复杂。早期诊断、综合防治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康复锻炼的遵医行为和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38例(95.00%)坚持康复锻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例(5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显效率47.50%,对照组显效率22.5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赵中甫  郑鲁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42-243
目的:了解枕部着力导致的脑外伤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本科收治枕部着力脑外伤患者65例,均行头颅CT检查,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良好38例,良好率为58.5%;中度残疾7例,占10.8%;重度残疾3例,占4.6%;植物生存1例,占1.5%;死亡16例,死亡率为24.6%。结论:枕部着力脑损伤死亡率较高,临床诊治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颅脑CT与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成因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36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因素进行探讨,然后采用外科手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①单因素分析结果:重型颅脑创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发病与瞳孔变化、GCS评分、年龄、合并伤、围手术期血压、中线移位以及环池状态等因素有关(P<0.05);②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瞳孔散大与围手术期低血压可能是引起重型颅脑创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治疗结果:12例死亡,剩余24例出院后随访2~18个月,平均(9.3±0.8)个月,恢复良好16例,8例中至重残。结论重型颅脑创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成因可能为瞳孔散大及围术期血压低;该病可能会导致进一步地重脑损害,应该对其进行早期、及时地诊断,并采取综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SAH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5年来我科收治的SAH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SAH患者经手术治疗35例,非手术治疗23例,死亡30例(51.7%),重残10例(17.2%),中残8例(13.8%),良好10例(17.2%).结论 加强对SAH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积极行手术减压及生命支持,维持有效的脑血流灌注和脑供氧,改善脑微循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提高SAH患者救治或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甘露醇、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方案进行回顾性经济学分析。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病情分成一般脑梗死患者(170例)、脑梗死伴肾功能异常患者(30例),每类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甘露醇组与甘油果糖组,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根据临床疗效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14d后甘露醇组与甘油果糖组治疗一般脑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95.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2.4%,治疗总费用分别为(4146.45±282.15)、(4807.20±318.15)元,经最小成本分析甘露醇组为优选方案;治疗脑梗死伴肾功能异常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3.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13.3%,治疗总费用分别为(4335.32±295.50)、(5034.57±322.49)元,经成本-效果分析甘油果糖组为优选方案。结论:治疗一般脑梗死患者以甘露醇为优选方案,治疗脑梗死伴肾功能异常患者以甘油果糖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n=28)和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n=3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好的药物,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等,纳入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A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手工检索其他相关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2统计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RCT,合计16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ACI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比值比(OR)合并值为3.90(95%可信区间为2.87—5.3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加权均数差(WMD)合并值为-4.20(95%可信区间为-5.21~-3.19)。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ACI临床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结论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RCT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干预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症状水平、康复质量、康复期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心理症状焦虑和抑郁评分观察组分别为[(2.19±0.43)分]和[(2.19±0.47)分]均低于对照组[(2.85±0.63)分]和[(2.76±0.39)分];康复质量:运动、感觉和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观察组分别为[(38.05±5.30)分]、[(93.03±6.56)分]和[(53.26±13.06)分]均高于对照组[(29.03±4.59)分]、[(84.66±7.60)分]和[(41.12±11.95)分];康复期生活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73.39±12.05)分]、[(85.94±6.6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Ⅸ63.20±11.4)分]、[(73.40±14.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恢复水平及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改善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