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山药药用部位的建议孙逢国(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山药的药用部位,文献记载不一,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载为根茎,《中药大辞典》记录为块茎,但笔者认为是根,其理由如下:1.未去外皮的原药材表面仅有须根痕,并没有节和节间的区分,也无叶痕...  相似文献   

2.
山药的药用部位,文献记载不一,有根茎(《中国药典》1990年版)、块茎(《中药大辞典》)等。但笔者认为是根,其理由如下: 1.未去外皮的原药材表面仅有须根痕,并没有  相似文献   

3.
<正> 拜读《辽宁中医杂志》1983年第6期"眼痹证治"一文之后,颇受启发,获益不浅.作者受《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的启示,将一些局部未见明显器质性改变的眼病,仅觉眼痛酸胀,命名眼痹.我认为这是一篇比较好的文章,作者颇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一次新尝试,是对祖国医学《眼科学》增添了新内容,对临床实践也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但文中对眼痹的阐述分为"风寒眼痹、痰湿眼痹和血瘀眼痹"三大实证进行辨证施治,而忽视了虚证.仅在"风寒眼痹"型中提了一下血虚复受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1994年第2期35页发表的艾广凤的“对山药药用部位的建议”一文,对前目山药药用部位,文献记载不一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山药的药用部位是根。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理由如下: 1.原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可见维管束散在于基本组织中。具备单子叶植物地下茎的组织特征,而不具备单子叶植物根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5.
对山药和吴茱萸药用部位的一些讨论张南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山药为常用中药,药用部位历来不存在争议,中国药典1990年版山药项下记述:“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中药大辞典》谓:“块茎”;《中药志》谓:“块状茎”。根茎即根状茎或地下茎。块茎即块状茎,地下茎的1种,两者并无矛盾。但近来孙逢国[1]提出山药的药用部位是根而不是根茎,第1点理由为:“山药的表面无节和节间,也....  相似文献   

6.
蔡翠芳  裴慧荣  堐榜琴 《中草药》2007,38(7):1107-1109
巴豆为常用的毒性药材,具有峻下积寒、逐痰利水、祛痰利咽、排脓消肿的作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将其基原定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但据文献词查,关于巴豆的药用部位,各种志书中的记载不一,为保证该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从历代本草关于巴豆药用部位记载、炮制方法的沿革、药材形状的鉴定等多方面进行了考证,认为巴豆的药用部位应该是种子,而不应以果实入药,籍此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7.
本刊在1987年第2期发表朱邦贤同志的《“肝主疏泄”的理论非出于<内经>本旨》一文后,收到不少来稿,各抒己见,思路活跃,认为对此理论很有商讨的必要。本期先刊登两篇。  相似文献   

8.
以“敷和”“发生“委和”替代“肝主疏泄”及其太过、不及,并无实际意义。“疏泄”一词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的“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这是指木运太过,土气疏散畅达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既不是指肝的生理功能,也不是指肝的病理变化。当然,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必然导致人体的相应变化,但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自然界木运太过的影响,所产生的“土疏泄”的现象也只是一种生理性调节,并无病理性内涵。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肝气具有舒展开发、疏散宣泄、升发透泄的生理功能,于是借用了《素问》“疏泄”一词进行表述。如朱丹溪、陈梦雷、叶天士等都是这样。由于肝主疏泄的理论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9.
贵刊1982年第2期《真阴衰竭一例临床病理讨论》(以下简称“真阴衰竭”)报道了作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从病理形态学方面来探讨、研究中医证型和辨证依据,使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证型有所客  相似文献   

10.
讀江苏中医一九六三年六月号张莘农先生的“退高热用冷敷法的商榷”一文(以下簡称該文)后,颇受启发,但其中有些論点,本人不敢完全同意。今就管窥之见,提出对几个問題的某些不同认識,愿与张先生商討。一、高熱的病因能否划为寒熱兩大类型該文在“高热的病因”一节中说:“实践証明高热确有寒热不同的两大类型”。笔下之意,就是高热有因寒而发和因热而发的两大类。实际上这样分类,并不能把高热的病因概括得尽。众所周知,以六淫病因的风、寒、暑、湿、燥、火为  相似文献   

11.
就《谈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时机》一文与朱春华等同志商榷贵刊1994年第4期"百家园"栏目刊登朱春华等二位同志《谈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时机》一文,文中将周围性面瘫分为三个阶段,即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笔者十分赞同,但对于"针刺面瘫的最佳时机是静止期"不敢苟...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1995年第1期51页刊载“麻黄用法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一文,认为麻黄“宜先煎,去水面浮沫”是不合理的。依据是“若先煎,则使有效成分麻黄碱和挥发油大量逸失,降低疗效;浮沫中含有生物碱,不应除去。笔者对此持有异议,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读本刊1981年6期所载“谈谈遵古制炮”一文,略持疑义,讨论于后,与该文作者及读者商榷。一、“遵古”一词概念模糊“古”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它只是泛指已流逝的一切时间,不能清楚地确指某一时期。按中国历史的分期而言,习把鸦片战争以前直至夏商以远的炎黄时期皆称为古代。中经5000余年,提倡遵古首先从时间和朝代上就较含糊。药物的炮制方法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它是从人类开始懂得使用生产工具和知道对火的利用以后,从简单地将药物打碎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杂志1990年第5期刊登“刺蒺藜不应盐炙”一文,根据中医“盐炙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之功”的理论,提到刺蒺藜不是补肾之品,古代本草无盐炙记载,认为刺蒺藜不应盐炙,现行的盐炙是由于和补肾药沙苑子的相互混淆所致。笔者通过对刺蒺藜古本草文献资料和现代药理作用的分析,认为:“刺蒺藜不应盐炙”的推论,需慎重考虑,进一步研究。一、刺蒺藜是否具补肝肾之功刺蒺藜性味辛、苦、温,入肝、肺、肾经,有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祛风明目、补肾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中医》1985年第1期载刘联群同志《“有”疑为“冇”》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将《伤寒论》176条之“有”字认定为“冇”字,笔者不敢苟同。兹不揣谫,提出几条意见,与作者商榷。刘文认为:“《伤寒论》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一句中的两个“有”字,当为“冇”字之误庵执蟮ɑ骋傻木袼淙豢杉?但其根据却不能令人信服。如果仔细阅读《伤寒论》,都不难看出,仲师用字都是极为严谨的。即以“有”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1993年第5期44页发表张维安的“对贝母来源名称的质疑”一文,对作者认为“实际上贝母的药用部分为鳞叶,不应称“鳞茎”的观点不敢苟同;对文题亦感有欠妥之处.现谨陈浅见,与作者商榷,以求共识. 《中国药典》凡例中明确定义药材“来源”是指药材的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学名,药用部位,采收季节,采收加工等一系列内容,中药鉴定学、药材学、中药学等对“来源”的定义或收载内容亦与之大同小异。“来源”一词沿用已  相似文献   

17.
阅"党参治疗肾炎的研究"一文后,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出和姚同志商榷的几个问题,首先肯定地说:姚同志对目前医学上感到治疗难题——肾炎进行中药治疗的研究,这是每一个读者所欢迎的;在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今天,我们需要这样钻研.但是这篇文章的发表,使我们感到在内容上不够客观和不够科学性,作为科学刊物上发表研究性质的文章,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关键是科学资料问题.可以肯定地说:科学的资料是研究的依据,是真理的母体.而  相似文献   

18.
《江苏中医》在1962年第一期刊载作者刘一麟同志的“中医五行规律的探讨”一文。作者以数学规律和现代医学的理论来分析引证和探讨五行的规律,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看法。这种敢想敢说的精神,为中西合流而创造我国新医学派所作的努力是可贵的、值得提倡的。为了正确理解和更好地运用五行学说的规律,根据“百家争鸣”的精神,在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的基础上提出某些不成熟的意见。不当之处,尚希指正。  相似文献   

19.
"江苏中医"本年4月号刊载南京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组的"外科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一文,对中医外科的证治,分析归纳作出了基本法则,不论在教学上、临床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总结了一部分外科专书的特点.对教学上的帮助是很大的,就我们来说,实是获益非浅.为了求得统一的认识,对其中某些论点上,我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提出商榷,并请指正.  相似文献   

20.
五行学说是祖国医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其内容精华主要表现于两大方面:一是事物的五行属性,另一即是五行生克(或胜复)规律。由于此一素朴的辩证法和唯物的自然观基本上完成于两千余年前,又因为它与阴阳学说一道互补短长地迄今仍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治,故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和阐发完全是必要的,其工作也是比较艰巨且需慎重的。多次研读了刘一麟医师发表于江苏中医杂志1962年第一期“中医五行规律的探讨”一文后,受到启发及蒙益之处殊深,尤其是对作者能发挥敢想敢说的精神,打破了以往一味引经据典专好空谈的旧框子,而初步地结合了现代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