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西藏藏族人群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s)位点(D8S1179,D21S11,D7S820, CSF1P0,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TPOX,D18S51,D5S818,FGA)的多态性分布及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应用价值.并分析它们与西藏其他民族及其他亚洲人群间的遗传学关系.方法:采用AB13100遗传分析仪检测STRs基因多态性,用ARLEQUIN 3.1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各种多态性参数.并将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其他亚洲人群的STRs结果进行比对,DISPAN软件计算遗传距离(DA)、基因分化系数(Gst)和杂合度(Ht),MEGA4.0软件绘制进化树,SPSS14.0进行多维量表法(MDS)分析.结果:藏族群体中共检出132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0.0050~0.5990;杂合度、个体识别力、多态性信息量等群体遗传学指标分析显示,15个STRs位点具有中度或高度多态性,中国藏族群体具有较独立的遗传结构.结论:所选择的15个STRs位点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力和多态性信息量,可用于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人群GATA170H04、D8S2324、D9S2146、GATA51A07和GATA178C09 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片段结构特征,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的遗传学数据,并分析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成都地区汉族无血缘关系个体的EDTA抗凝血,Chelex-100法提取DNA.采用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及测序技术分析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5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5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结果 5个基因座在成都汉族人群中分别发现了10、7、5、7、7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分别为83%、80%、64%、66%、77%,个人识别机率分别为95.4%、91.0%、84.3%、86.1%、86.8%,经统计学分析,各基因座基因型分布规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 GATA170H04、D8S2324、D9S2146、GATA51A07和GATA178C09基因座的个人识别能力较高,可用于中国汉族人群的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并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甘肃青海地区5个少数民族群体(土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应用。方法:选择9个STR基因座(D3S1358,VIVA,FGA,TH01,TPOX,CSF1PO,D5S818,D13S317,D7S820),采用STR复合扩增及荧光标记STR基因扫描技术,用ABI377全自动测序仪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5个少数民族群体的606个健康无关个体血液样本,计算5个少数民族群体的多态信息量、杂合度、个体识别力以及非父排除率等遗传多态性指标。结果:9个STR位点的基因型在5个少数民族群体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5个少数民族群体9个STR位点的多态信息量范围在0.6054~0.8735之间;杂合度在0.6158~0.8736之间;个体识别力在0.7964~0.9691之间;非父排除率在0.4610~0.8838之间。采用基于基因频率的聚类分析发现,甘肃青海地区的土族、撒拉族、保安族及东乡族在起源上较为接近,而裕固族则相对较远;5个民族群体与中国南北方民族各群体之间有明显的基因交流现象。结论:在5个少数民族群体中,9个STR位点均为高度多态性遗传性标记,可用于群体遗传学、法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重庆土家族群体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庆土家族人群无关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CSF1PO、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D2S1338、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FGA、TH01、TPOX、vWA)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AmpFlSTR Identi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115名重庆土家族无关个体血样DNA进行15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用ABI31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用GeneScan、GenoTyper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统计计算15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15个STR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杂合度在0.634 8~0.887 0之间,累积匹配概率和累积非父排除率分别为3.12×10-17和0.999 997 688 3.结论:15个STR基因座的累积匹配概率和累积非父排除率较高,适用于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云南汉族群体 9个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获得FIBRA ,DHFRP2 ,ACTBP2 ,CD4 ,FOLP2 3,GABRB15 ,DYS385 ,DXS6 80 4 ,ARA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 ,并探讨该 9个STR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方法 :4 93份EDTA抗凝血 (男 2 4 0份 ,女 2 5 3份 ,其中FIBRA 16 5人 ,DHFRP2 186人 ,ACTNP2 14 0人 ,CD4 2 0 7人 ,FOLP2 3193人 ,GABRB15 16 1人 ,DYS385 14 7人 ,DXS6 80 4 14 6人 ,ARA 16 0人 )采自昆明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 ,法医…  相似文献   

6.
湖北汉族群体9个STR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荧光标记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tandemrepeat,STR)位点复合扩增方法 ,了解湖北汉族人 9个STR位点 (D3S135 8、vWA、FGA、D8S1179、D2 1S11、D18S5 1、D5S818、D13S317、D7S82 0 )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 :选取2 2 0名无血缘关系的湖北汉族个体。采用Chelex法提取毛球和血液DNA ,将各STR位点引物用三色荧光标记后进行复合扩增 ,PCR产物经PE310遗传分析仪自动分析 ,并进一步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 :9个STR位点基因型观察数 19~ 5 0个 ,等位片段数 7~ 16个 ,多态信息含量介于 0 .7335~ 0 .84 5 2之间 ,个人识别率介于 0 .8971~0 .95 6 4之间。 9个STR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采用荧光标记引物进行复合扩增 ,结合PE310遗传分析仪自动分析 ,可以有效地区分各位点的扩增产物。 9个STR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所得到的基因频率等结果为人类群体遗传研究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Y染色体4个STR基因座DYS531、DYS709、DYS448、DYS522及其单体型在河南地区106例汉族男性无关个体的遗传多态性。方法荧光标记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ABI3100遗传分析仪上毛细管电泳分析PCR产物,并对不同重复序列分别测序。结果DYS531、DYS709、DYS448、DYS522基因座的核心序列重复数目变异分别在9~13、12~18、19~25、8~13次,基因多样性(GD)分别为0.642 8、0.769 6、0.767 7、0.691 3;4个Y-STR基因座所组成的单体型有69种,仅出现1次的单倍型有44种类型(占41.5%),这种单体型基因多样性(HD)为0.990 4,个体识别力达0.981 1。结论DYS531、DYS709、DYS448、DYS522基因座组成的单体型具有高度的多态性,适用于法医学实践和人类进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吉林地区汉族人群两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即D5S818和D19S400的遗传多态性分布,获得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从吉林地区103名汉族无血缘关系的个体抗凝血样中提取DNA,进行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并银染。结果 得到两个基因座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较大。结论 这两个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是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所得到的遗传学数据可为法医学个人识别、亲子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康巴地区藏族群体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获取 D1S5 4 9,D3S175 4 ,D12 S391,D12 S375和 D18S86 5基因座在中国康巴藏族群体中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数据 ,初步探讨其在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抽取 10 0名地区藏族群体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滴于滤纸上 ,干燥后剪取少许血痕 ,chelex法提取 DNA。应用 PCR技术 ,扩增产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分型。结果 中国康巴地区藏族群体 D1S5 4 9基因座发现 7个等位基因 ;D3S175 4基因座发现 6个等位基因 ;D12 S391基因座发现 10个等位基因 ;D12 S375基因座发现 6个等位基因 ;D18S86 5基因座发现 6个等位基因 ;5个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 (P>0 .0 5 )。各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 0 .86 ,0 .77,0 .81,0 .6 9和 0 .80 ;个人识别率分别为 0 .92 9,0 .838,0 .934,0 .886和 0 .890 ;非父排除率分别为 0 .715 ,0 .5 4 5 ,0 .6 18,0 .4 13和 0 .5 99。结论  5个基因座在中国康巴藏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非父排除率与个人识别率 ,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中国广西毛南族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D2S1338、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CSF1PO、TPOX、TH01、vWA、FGA)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随机抽取广西环江县三代以上均为毛南族健康的143例无关个体的静脉血2 ml,用枸橼酸钠抗凝备用,用Chelex100法提取DNA,用AmpFISTR(R) Identifiler TMPCR Amplification kit对样本DNA的15个STR基因座进行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再ABI Prism(R) 3100型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然后用GeneScan Analysis3.7和Genetyper3.7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扫描分析,得到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最后用直接计数方法计算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参数.结果:15个STR位点共检出130个等位基因,390个基因型,其基因频率分布在0.003 5~0.538 5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769 7,个体识别力除TPOX位点外均大于0.8,累积个体识别力大于0.999 999 999 9,累积非父排除率大于0.999 999 18.结论:广西毛南族15个STR位点除TPOX位点外均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是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鉴定的可选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简便、快速、准确的针对一种MSH2新突变基因的诊断方法。方法:根据该MSH2基因突变的位点和特征,设计突变位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PCR产物,从而鉴定出该基因突变的携带者或非携带者。结果:用该方法成功检测出遗传性非息肉型直结肠癌家系中的表型正常的MSH2基因新突变携带者。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又节省成本,可应用于MSH2基因突变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995~2004年手术治疗的979例直肠癌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了解其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30岁以下年龄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1.4%;肿瘤直径大于6cm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0.7%;肿瘤浸润至浆膜外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82.5%;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6%,70.4%,100%;肿瘤侵犯肠管周径大于1/2者淋巴结转移率为46.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相关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依次为: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侵犯肠管周径,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结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侵犯肠管周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相关,其中肿瘤的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基胍(AG)对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阻断肝门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20min建立大鼠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假手术组(A组)、全肝血流阻断组(B组)和全肝血流阻断加氨基胍治疗组(C组),每组再根据观察时间段的不同随机均分成3个亚组。A,B两组按1mL/kg从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C组注射AG20mg/kg(溶于1mL/kg生理盐水中)。观察各组全肝血流阻断20min(T0)、再灌注4h(T1)门静脉血一氧化氮(NO)、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大鼠48h生存率,大鼠肺组织湿千质量比及电镜下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两组T0.T1门静脉血NO,ET,TNF-α及肺湿干质量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C组明显低于B组(P〈0.05);B,C两组大鼠48h存活率降低,但C组明显高于B组(P〈0.05);B,C两组肺组织均存在病理改变,但C组明显轻于B组。结论:氨基胍具有保护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大鼠肺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雄激素即男性激素对男性性别的分化和发育起重要作用。但雄激素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动物实验表明,雄激素对大脑性别差异的发育,以及对维持两性行为和认知的差异都非常重要。现已了解,决定人性别的基本要素与其它哺乳动物相似。但是,性激素对两性神经系统、两性行为、认知差异的影响,以及其与哺乳动物的相互关系还不甚了解,是一门吸引众多科学家研究的新兴领域。本综述通过对雄激素受体突变引起的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和5α-还原酶-2突变引起的5α-还原酶-2缺乏症的探讨,深入阐述了雄激素在男性性别、行为和认知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强调了先天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作用。方法:ASA分级Ⅰ~Ⅱ人工流产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Ⅰ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Ⅱ组先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Ⅲ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Ⅳ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四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100mg/min。观察各组诱导及苏醒时间、用药总量,记录术中呼吸、循环参数改变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术后由手术医生评定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全程丙泊酚给药量及术毕至唤醒时间对照组高于其他各组。Ⅰ组术中最低SpO2值在85%~90%之间或小于85%的病例均多于其他组(P〈0.05),Ⅰ,Ⅱ组术中舌根后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Ⅲ和Ⅳ组,Ⅳ组苏醒期兴奋躁动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麻醉效果达优者以Ⅳ组最少。术后下腹痛VAS评分0—2分者Ⅲ组优于其他组。结论: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中不但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对术后下腹痛也表现出更好的镇痛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阻断Kv1.3和Kir2.1抑制人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离子通道Kv1.3和Kir2.1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3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巨噬细胞60h建立泡沫细胞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上Kv1.3和Kir2.1的表达。观察Kv1.3和Kir2.1特异性阻断剂rMargatoxin和BaCl2对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结果:ox-LDL(30mg/L)孵育巨噬细胞60h后,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显著增加,CE/TC从(14.4±6.8)%提高到(57.9±3.5)%(P<0.05);但Kv1.3和Kir2.1的表达水平在巨噬细胞组和泡沫细胞组无明显区别(P>0.05)。Kv1.3和Kir2.1分别被rMargatoxin(0.1,10nmol/L)和BaCl2(75,125μmol/L)阻断后,细胞内TC和CE水平显著降低,CE/TC低于50%(P<0.05)。结论:Kv1.3和Kir2.1对泡沫细胞的分化均起关键作用,特异性阻断后能够抑制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胰岛素免疫干预对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鼠胰岛炎、B细胞凋亡和糖尿病的影响,并探讨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60只NOD雌鼠随机分为胰岛素处理组(n=34)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对照组(n=28),分别于4周、12周、20周、28周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优泌林N(Humulin N)6U(60μL)+不完全弗氏佐剂(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IFA)60μL,对照组予PBS(60μL)+IFA(60μL)。于12周龄观察胰岛炎和胰岛B细胞凋亡;检测胰岛Fas和FasL的表达;测定血清IL-4和IFN-γ浓度,以及胰岛内I-Aβ^x7,IL-1β,IFN-γ,Fas,IL-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OD鼠皮下注射胰岛素加IFA组30周龄和52周龄时发病率仅为21.4%和28.6%,而皮下PBS加IFA组为71.4%和85.7%(P〈0.05)。胰岛素组胰岛炎积分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胰岛Fas抗原表达和B细胞凋亡率均比PBS对照组低(均P〈0.05)。胰岛素组胰岛内I-Aβ^x7,IFN-γ,IL-1β,FasmRNA表达较PBS对照组低(均P〈0.05),而IL-4mRNA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胰岛素组血清IL-4比PBS组高,IFN-γ比PBS组低(均P〈0.05)。结论:皮下注射胰岛素能诱导NOD鼠的免疫耐受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但不能阻断胰岛炎的进展。皮下注射胰岛素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使全身和胰岛局部T细胞由,Th1向Th2转型,从而抑制Fas介导的B细胞凋亡而预防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株冻融抗原和弱酸洗脱抗原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C)后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KM3细胞的杀瘤作用。方法:联合GM-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单核细胞生成DC,并使其致敏KM3特异性冻融抗原或酸洗脱抗原,然后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3d,生成特异性CTL,并采用MTT法检测其对KM3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在细胞因子作用下,体外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诱导分化为成熟的DC;应用KM3肿瘤抗原致敏DC,诱导生成的CTL对KM3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效应。结论:KM3冻融抗原和酸洗脱抗原激发的DC与自体T淋巴细胞孵育能诱生抗KM3细胞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19.
氯沙坦保护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ADMA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关系。方法:用ox-LDL(100mg/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 24h或用10^-8~10^-6mmol/L的氯沙坦预孵育HUVEC12 30min后再与ox-LDL共孵育24h,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DMA含量和细胞内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结果ox-LDL孵育HUVEC12细胞24h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明显增加(P〈0.05),同时NO含量下降和细胞DDAH酶活性受到抑制(P〈0.05);氯沙坦(10^-8~10^-6mmoL/L)可显著减轻ox-LDL诱导的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的增加以及NO含量的降低(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DDAH活性(P〈0.05)。结论:氯沙坦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DDAH活性,降低ADMA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