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汝岱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3):267-267,274
对1975年6月~1998年6月住院手术治疗的39例肝外胆管囊性扩张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外引流,12例内引流,22例全囊肿切除或大部分切除后胆道重建术。认为,肝外胆管囊性扩张的手术方法以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抗返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胰胆管合流异常伴胆管扩张精准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胆管合流异常伴胆管扩张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规开腹:肝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56例,仅放置T管+腹腔引流3例;腹腔镜辅助下:肝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46例;右肝管囊肿-胆囊侧侧吻合术2例,囊肿空肠吻合1例,囊肿外引流术12例。结论手术是治疗儿童儿童胰胆管合流异常伴胆管扩张的重要手段。手术原则是尽可能维持胆道通畅性,避免囊壁的残留和减少胰管等周围组织的副损伤。影响术式的主要因素有扩张部位、囊肿形态大小以及是否累及周围重要组织等。胆道造影为确定精准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诊治。方法:对1980-2000年我院手术治疗的58例成人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最普及的辅助诊断方法,而PTC,ERCP,MRCP及CT检查是术前确诊和分型的重要方法。治疗肝外囊肿尽可能切除囊肿重建胆管内引流以降低并发症及再手术率,肝内囊肿的治疗应根据囊肿的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法,可行肝叶(段)切除、清除结石、整形等手术,解除主要胆管狭窄,再行胆肠内引流术。结论:成人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难。应根据术前检查了解囊肿的具体情况的分型后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累及肝外胆管全程 ,而其胰腺段的切除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和风险较大 ,是否需要完全切除胰段囊性扩张胆管尚有争议。在我们的随访病例及近期文献报道中发现 ,手术后残留的胰段囊性扩张胆管有发生癌变者。因此 ,完整切除包括胰段在内的囊性扩张胆管非常必要。我院 1995 2 0 0 0年共行扩张段胆管全切除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2 5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行胰腺段囊性扩张胆管全切除术治疗累及肝外胆管全程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2 5例。 2 5例中男 9例 ,女 16例 ,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性肝外胆管畸形所致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按病理诊断,将18例肝外胆管畸形归类为胆总管囊肿(8例)、硬化性胆管炎(5例)、胆总管末段狭窄(3例)、胆总管壁异位胰腺(2例)。分别总结它们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及随访效果。结果8例胆总管囊肿治愈7例;5例硬化性胆管炎中,4例经十二指肠乳头行胆管扩张和支架管双向引流后,腹胀、隐痛和持续性的黄疸明显减轻;3例胆总管末段狭窄手术切除后,重建具有抗逆行性感染作用的胆肠内引流,效果良好;2例胆总管壁异位胰腺连同胆总管壁切除后,分别行胆管成形、十二指肠浆肌瓣带蒂转移修补缺损和“T”管外引流,术后腹痛、黄疸和胆道出血自止。结论良性肝外胆管畸形所致梗阻性黄疸必须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胆总管未段狭窄和胆总管壁异位胰腺必须行手术切除。硬化性胆管炎在寻找或切开硬化胆管有困难时,可经十二指肠乳头进行扩张和置入支架管双向引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胆管囊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进一步总结胆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4年我院收治的43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43例均手术治疗,其中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4例,囊肿大部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9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内引流4例,囊肿外引流5例,左肝、尾状叶及胆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32例获得随访,其中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偶发上腹隐痛1例;囊肿大部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7例,偶发胆管炎3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内引流4例,频发胆管炎2例、胆瘘1例;囊肿外引流5例,经再手术获得治愈.结论先天性胆管囊肿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治疗,避免急诊手术.囊肿外引流术只能作为急救措施,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伴抗反流术式,是囊肿切除术后重建胆道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可发生于肝内、外胆管的任何部分,因好发于胆总管,曾称之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一般发生于胆总管远端,亦可发生于胆系其他部位。近年由于B超、CT及胆道影像学检查的进一步普及,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在临床上的诊断多不困难,故临床上确诊年龄多为10岁以前。10几年前,多通过囊肿12指肠吻合或囊肿空肠吻合,但由于并发症较多,且后期癌变率较高,故目前主张手术切除胆管囊肿和胆道重建内引流。现将我科手术治疗60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我院1983年——1987年先天性肝外胆管囊性扩张症的11例病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女=1:2.67。20岁以下5例,30岁以上6例,平均为32岁。术前确诊仅4例,多误诊为肝包虫、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梗阻性黄疸、胰腺假性囊肿。9例采用引流术,囊肿切除术1例,未手术1例,二次手术4例,待二次手术2例。痊愈或基本痊愈5例,差3例。讨论Alonso-Lej〈1959〉年,将肝外胆管扩张分为三型:Ⅰ型,球形或梭形扩张可发生在肝外胆管1—3段任何部位。Ⅱ型,憩室型有蒂连于胆管。Ⅲ型,胆管第四段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胆总管囊性扩张症切除囊肿胆道重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的手术治疗及效果。结果手术治疗48例,43例获随访,仅3例偶有轻度腹痛,余均正常。结论积极术前准备,术中细致操作,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可取得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叶奎  曲鑫  金健  王凤飚  邸旭 《重庆医学》2012,41(28):2971-2973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52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后出现远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结果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有胆管结石35例,胆道感染28例,原吻合口狭窄15例,囊肿癌变5例。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囊肿彻底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9例,胆肠吻合口狭窄切开成形、胆肠内引流重建术10例,胆道探查取石术并肝段切除术5例,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3例,囊肿切除加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随访时间1~10年,平均(56.7±25.6)个月,随访期内发生胆道感染4例,经保守治疗好转,无吻合口狭窄或结石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术前诊断不明确及首次术式选择不当有关。治疗以囊肿彻底切除、解除胆道梗阻、实现胆胰管分流、通畅引流为目标,降低再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3~2002年15例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行囊肿切除,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Ⅳ型的病例加做段、叶切除。3例行囊肿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术,2例行囊肿外引流术。结论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唯一方法.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ll-Y吻合术是1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外科治疗的争议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斌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11):1176-1178
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是一类以胆管囊性扩张为特征的先天性疾病,常合并胆管结石、胆管炎,其癌变率是正常人群的20-30倍。胆胰管合流异常是其主要致病原因。Todani分型是当前广为应用的分型方法,而其分类复杂,包含宽泛,有待改进。治疗上应首选外科手术切除,而囊肿分布决定手术方式的不同。其中有关肝外囊肿上下切缘的范围、肝切除治疗双叶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是当前外科治疗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提高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治疗效果,许多人提出各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了治愈率,但对本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报道较少。1962~1982年,我科共收治胆总管囊肿40例,在手术过程中发现6例有明显胆汁性肝硬化,2例门静脉高压,手术前有呕血史,经钡剂食道透视显示,均有食道静脉怒张,其中1例血肝功检查有较明显地变化。本组有7例进行肝内胆管造影,发现2例为肝内胆管囊性扩张;其中1例于采取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的CT征象,讨论CT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20例经手术证实的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结合CT征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诊断.结果:20例肝包虫囊肿共有29个囊肿;其中单房单囊16个,单房多囊7个,多房多囊6个.囊肿壁见钙化10例;20例肝包虫囊肿均经肝内胆管破入胆道系统,致肝内胆管扩张者6例,肝总管、胆总管扩张14例;其中有2例合并主胰管扩张.结论: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系统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崔小燕 《农垦医学》2001,23(5):321-323
本文回顾性分析 2 35例肝外胆管扩张超声显像 ,将肝外胆管扩张的原因大致分二型 :①梗阻型 ,如胆总管结石、肿瘤、蛔虫 ;胰头壶腹周围实性肿物、胰腺炎、胰管蛔虫 ;②先天性型 ,如胆道畸形 (肝外胆管囊性扩张 )等。结果表明B超诊断肝外胆管扩张原因对临床诊断和拟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 1 995年 2月至 1 999年1 0月肝外胆管扩张 2 35例 ,男性 1 1 5例 ,女性 1 2 0例 ,年龄 6至 76岁 ,平均年龄 47岁。本组肝外胆管结石 1 5 2例 ,胆道蛔虫 2 1例 ,肝外胆管实性肿物6例 ,胰头部实性肿物 7…  相似文献   

16.
司红军 《中外医疗》2012,31(15):37-37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对60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患者一般资料、诊断依据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结果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的最有效方法,全部60例患者行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本病一经诊断明确,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尽快行手术切除胆管囊肿,重建胆道内引流。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扩张症(CBD)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管结石是较为常见的胆道疾病,大多伴有肝内胆管狭窄及囊性扩张。以往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尚未获得满意疗效,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高达40%~90%。1990年以来,我科采用高位胆管切开结合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满意,现作报道。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28~72岁。均有右上腹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血液生化检查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其中8例有多次胆道手术史;5例有胰腺炎病史,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手术。左肝内胆管结石4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外胆管结石5例,左右肝内胆管结石4例,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6例;术中证实术前诊断,其中12例肝脏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均行高位胆管切开加左肝外叶切除。辅以“T”管引流9例,胆肠内引流11例。建立皮下盲袢3例。2例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术后并发胆漏自动出院,1例术后因肝衰竭死亡。余均痊愈出院。随访1~9年,其中1例术后右肝内胆管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Caroli's病合并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例,男1例,女3例;年龄20~34岁。诊断均由B超、PTC和术中胆道造影证实。例1行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后患严重的复发性胆管炎,于术后2年死于肝内囊性扩张胆管癌变;例2~4行肝外囊肿切除和胆管空肠Roux-y式大口吻合,随访2年无复发性胆管炎。本文讨论了Caroli's病的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6例采用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中常规切开囊肿作探查,保留囊肿上端喇叭状开口与空肠吻合可防止吻合口狭窄。切除囊肿时,门静脉前方囊壁作粘膜下剥离或全层留置可避免门静脉损伤。获随访0.5~12年15例,术后无胆管炎症或偶有上腹不适12例,较术前症状明显改善。有腹痛发热2例,因肝内胆管多发性囊肿伴结石术后死亡1例,并发胰漏经引流自愈2例。该术式切除胆管囊肿和重建胆道内引流合理可行,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切除大口胆肠内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9年5月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3例患者均采用高位胆管切开+左肝外叶切除联合取石术+胆肠内引流术,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取石42例,术后使用胆道镜取石11例.治疗效果优良49例,优良率为92.5%,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3例,经积极抗炎治疗后均痊愈.术后随访发现残余结石3例,结石复发2例,残留结石者均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净结石,2例结石复发者再次行胆管空肠吻合并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结论 肝左外叶切除、胆管切开取石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取石联合大口胆肠内引流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